讀《學會生存》有感[合集]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學會生存》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讀后感臨平一小范劍朝通過近期網上學習,讀了《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我讀到了如何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其核心是學會生存。學會生存是由國際教育委員會主席埃德加.富稱謹倡導。他認為:唯有全面的終身教育才能夠培養完善的人,人們再不能刻苦地一勞永逸地獲取知識了,而需要終身學習如何去建立一個不斷演進的知識體系——學會生存。
學會生存是當前各國教育所面臨的重要任務。傳統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內容、教育目的是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科技發展的挑戰、社會公害的威脅,要求教育以學會生存教育為重點,把教育當作一個長期的發展的工作來看待。終身教育的概念因而產生。教育實踐中,生存實驗的教育手段也被不斷使用。“學會生存”成為教育工作的一個熱點問題。
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很多大學生,本身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具有良好的素質,但是,離開家庭之后,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卻不能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教師和家長過分注重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的教授,而忽視了對他們的交往方面、處事方面的培養。目前的中學生中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狀況,在動手能力和心理承受方面都存在著類似的問題。一些學生無法承受一些突如其來的打擊。我不禁要問:現在我們的孩子究竟怎么了?為什么這么不堪一擊?
人人都可以說出許多社會大環境的因素,但尋根問底,最關鍵的問題在于我們對于孩子生存能力教育的忽視,而過分重視了智力培養。這種問題在中國也顯得尤為突出。相反,在日本等一些國家,學校和社會則專門會在一些特殊年齡段對孩子進行一些十分有針對性地訓練活動,比如野外生存訓練;家庭中,他們也十分注重對孩子生存和生活習慣的培養,比如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便不會再依賴父母而出門謀生,比如家長們會有意讓他們減少衣物來增強御寒能力等等。在這些看似簡單的細節方面,他們卻顯現出了對生存能力的重視,當然也受益匪淺。這都是值得我們中國人、中國學校及家庭教育需要重視的。現在有部分家長出于對孩子的愛,運用各種辦法為孩子選好了一條路,并預知排除掉一切障礙,從而使孩子能在順境中成長。其實這樣的做法并不明智。孩子就像飛蛾一樣,必須經過磨練才能真正地展翅飛翔,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來。
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不斷加速,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這種社會背景、時代變革的逼迫下教會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增強生存能力已經迫在眉睫!
【讀《學會生存》有感】相關文章:
讀《學會生存》有感04-23
讀學會生存有感06-30
學會生存的作文07-04
學會生存的名言07-04
學會生存的作文02-04
學會生存作文02-03
學會生存_《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6-26
《學會生存》的讀書隨筆06-25
作文學會生存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