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材與學情分析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材與學情分析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經歷推導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7的乘法口訣和用相應的口訣計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應用口訣過程中熟汜7的乘法口訣。
3、在自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繼續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推導7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用7的乘法口訣計算乘法。
教學過程:
(一)探究規律,孕育口訣
1、(課件出示一副七巧板)
師:看一看,這是什么?(七巧板)
師:數一數,一副七巧板有幾塊?(7塊)
師:(出示1只小船)數一數,拼1只小船需要幾塊呢?(7塊)出示表格。
師:拼2只小船呢?3只呢?你是怎么很快知道的?(學生說,教師點結果)你能把練習紙上的表格填寫完整嗎?
小船只數
1
2
3
4
5
6
7
塊數
2、指名匯報,同時把表格板書完成。
3、交流算法。
師:咱們把得到的這些數讀一讀。(7、14、2l、28、35、42、49)
4、師:14是幾個7相加?28是幾個7相加?35里面有幾個7?42里面有幾個7?49里面有幾個7?
看著表格說一說,1個7是多少?2個7相加呢?……7個7相加是多少?(獨立說,同桌相互說、指名說,齊說)
5、師:同學們發現了沒有,這些數都跟哪個數有關系呢?
生:和“7”有關。(師隨學生回答板書“7”)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師完成板書:7的乘法口訣。)
【評析】在這部分教學中,教師在現實情景中提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利用加法解決問題,為學習編制口訣作鋪墊。把具體的問題抽象成相同加數相加的數學問題,這樣的設計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義。
(二)自主合作,創編口訣
師:乘法算式怎么寫?(1×7)
師:乘法算式怎么寫?(2×7)
師:3個7相加呢?(學生說,教師相機板書)
剩下的乘法算式會寫嗎?師生齊寫。
2、師:看著乘法算式,你能編一編7的乘法口訣嗎?
請你把編的口訣寫在書P62上。
3、師:你編了幾句口訣?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編的口訣?指名說口訣。(教師貼口訣)
師:大家真了不起!數一數,7的乘法口訣有幾句?(7句)
師:讓我們自己先自豪地讀一讀。
(同桌互讀,指名讀,分組讀、開火車讀、齊讀)
【評析】本環節設計先引導學生列出l×7、2×7、3×7……的乘法算式,再根據加法結果算出積,然后讓學生自主編出7的乘法口訣。這樣的設計是基于學生已有知識基礎考慮的。學生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了1—6的乘法口訣,多次經歷了編制口訣的過程,再經過本課前兩個環節的鋪墊,學生完全有能力獨立編制口訣,這樣的設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解讀品味,感悟口訣
1、找規律。
師:讀完這些口訣,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口訣的前半部分,第二個宇都是(7)。
師:那第一個宇呢?后半部分是什么?
生:……
師:4個7比3個7多()?5個7比6個7少()?6個7比5個7多(),比7個7少()?
生:4個7比3個7多1個7,就是多7。
2、記口訣。
師:7句口訣里原來有這么多的規律,那你現在能不能把這7句口訣記住?自己先輕輕地讀一讀,記一記。(生先自由讀、記)
師:背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哪句口訣特別好記?怎么記的?能告訴我們嗎?
生:……
師:這兒有一段話,能幫助我們記憶口訣。
孫悟空在煉丹爐中七七四十九天,煉成火眼金睛、取經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金箍棒就打。
師:這句話中,能幫你記住哪幾句口訣?
生: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師:我說前半句,你們說后半句。然后換一換。
同桌兩人會不會這樣說。說說看。
如果我忘了四七多少了,應該怎么想?
生:三七二十一,再加一個七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師:如果是五個七的話,怎么想到四個七是多少呢?
生:用五個七減去一個七就行了。
師:有沒有覺得哪些口訣不太好記?有沒有好辦法記住?
生:六七四十二有點難記。
生:想到七七四十九,減七就行了。
師:這么多的好方法都能幫助我們記憶。下面和老師一起來對口令吧!(師生對口令)檢查一下,你的口訣都寫對、記牢了嗎?
3、比比誰算得快。
師:這些算式都可以用乘法口訣計算嗎?豎著看,你發現了什么?橫著看呢?
4、想一想,下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哪句口訣計算?提問:看到算式,你立即想到哪句口訣?
師:7×4和4×7都可以用哪句口訣計算?
5、看口訣寫算式。
師:根據一句口訣,你能寫出兩道乘法算式嗎?
根據“一七得七”能寫出哪些乘法算式?
師:為什么“七七四十九”只能寫一道算式呢?
6、看算式直接說得數。
【評析】口訣的記憶是本課的難點,這一部分的設計教師充分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將原本枯燥,抽象的記憶過程設計得充滿趣味。
(四)實際應用
1、(師出示七星瓢蟲圖片)
師:為什么叫七星瓢蟲?
師:5只七星瓢蟲一共有多少個點?
2、師:7在占代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數字,我們來看一首詩。(課件出示:古詩《村居》)
師:這是一首“七言詩”,你知道這首詩除題目外共有多少字嗎?能用一句口訣算出來嗎?
3、師:小明的爸爸已經出差3個星期了,你知道小明有多少天沒看到爸爸了嗎?
師:醫生說:人每天要喝6杯水,那么一個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4、師:還記得7個小矮人嗎?
(課件出示7個小矮人,并呈現“一個矮人一張床,七個矮人七張床;一個矮人兩個碗,七個矮人十四個碗。)
你能把這首兒歌編下去嗎?
5、師:在實際生活中,你發現有哪些問題也可以用7的乘法口訣來計算呢?
【評析】七星瓢蟲、古詩、星期、小矮人這些題材都是學生身邊的內容,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通過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了學習興趣,培養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典型習題分析
本單元的練習設計形式豐富,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類。第一類是識記口訣,以及相應的口算練習題(包括混合運算);第二類是乘、除法豎式計算練習;第三類是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
在本單元練習指導中要注意以下4個方面:
1、多種形式熟記口訣,體現學習的趣味性。
單純的背誦、記憶口訣是枯燥的,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出現的多種練習幫助學生熟記口訣。如第63頁“想想做做”的第1題、第2題,這樣的練習可以讓學生通過計算和比較說說發現了什么規律。弄清相鄰乘法口訣間的聯系,學會通過已經記熟的口訣推想出相鄰口訣。
再如第63頁第3題,第66頁第2題,第68頁第2題等這些形式的練習,我們可以設計成不同的活動,以游戲形式進行練習,比如對口令、開火車、小競賽等,以便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和記口訣的效率。
2、重視題目性對比練習,便于形成數學知識體系。
在本單元的練習設計中出現了許多題組性的對比練習,如計算題組第66頁“想想做做”第1題、第73頁第8題等。這樣的練習要先讓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計算,再通過比較使學生體會乘、除法之間的關系,明確根據一道乘法算式可以直接寫出相應的兩道除法算式的結果。再如第73頁第11題,這是幾組乘、除法的對比題,可以讓學生在計算后說一說計算每道題時分別要用哪句口訣,通過交流體會到計算時看清運算符號的重要性。再如第81頁第2題這組對比題,每組題中上面的兩道一步計算是下面一題混合運算計算過程的分解,通過計算和比較進一步明確連乘、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本單元的練習中還出現了許多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組對比練習,真口第66頁第4題,第69頁第8題,第70頁第12題,第78頁第6題等。這些練習可以先讓學生逐個解決題中出現的問題,再討論交流解答每一個問題的思考過程,以便學生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含義,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進而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數學知識體系。
3、抓住開放式練習,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本單元的練習設計中有許多答案不唯一的開放性練習題,如第74頁第6題,第80頁第3題。這樣的練習設計是利用學過的乘法口訣填寫乘、除法算式的開放練習,有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乘法口訣之間的聯系,促進對口訣的熟記,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靈活性和嚴密性。
4、在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僅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也是所有數學教學的目標。本單元應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形式都是以前涉及過的,教材練習設計時將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穿插安排,練習設計選取了非常貼近學生生活的場景。如第85頁第13題,這題設計就是讓學生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指導練習時要先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信息,結合日常生活經驗直接判斷哪種船用的只數少,然后再分別求都坐在大船或都坐小船所要的只數,這就要求學生有足夠的估算能力。然后再引導學生將計算結果與最初的判斷進行比較,以檢驗判斷是否合理。其實學生在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判斷時就蘊含著“每條船坐的人多,需要的船就少;每條船坐的人少,需要的船就多”的初步函數思想。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材與學情分析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材與學情分析教學教案07-03
小學數學教材案例分析03-21
數學教材分析心得11-14
小學教材分析06-28
匆匆教案教材分析07-01
高中教材數學教育分析07-02
初中數學教材分析總結12-14
數學教學計劃及教材分析07-05
數學教材分析心得11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