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歷史小故事

時間:2024-06-05 08:53:59 歷史 我要投稿

歷史小故事(精)

歷史小故事1

  《鑿壁偷光》

歷史小故事(精)

  “啊——痛死我啦!”匡衡大喊一聲,只見他用右手捂住正在流血的左手,這是在干什么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匡衡小時候的一天傍晚,他在家里看書,天色已晚,書上的字也越來越模糊,看不清了。可是匡衡家里一貧如洗,根本沒有錢買蠟燭,他出去走走,看到鄰居家里很明亮,便想鑿開墻面讓鄰居家里的光亮透過來,借這些光看書。

  匡衡找好位置,左手拿著錐子,右手拿錘子,“咣、咣!”向墻壁砸了幾下,把手震得發麻。墻面太硬了,一點洞也沒砸出來。“這墻頭這么硬,要不白天多看書,晚上別看了吧!”可這種想法立刻被否認了,他想起白天還要給地主家割草,放牛,根本沒有時間去讀書。便又砸了起來。

  匡衡用更大力氣,“咣!咣!”砸了幾下。由于屋里光線太弱,他不小心砸到了自己的.左手上,“啊——痛死我啦!”他大聲叫起來,感到鉆心的痛,他的左手被砸的鮮血直流,匡衡放聲大哭起來。不知哭了多久,他不再哭了。他拿起一塊破布纏住了自己的左手,又重新拿起錐子和錘子向墻面砸起來。

  不知又過了多長時間,一絲光亮突然從洞里透出。匡衡又小心地鑿了起來,又過了一會兒,一大束光從洞里透了出來,匡衡高興的一下子跳了起來,趕快迫不及待地拿起書在光亮下看書。

  因為匡衡每天晚上在洞前讀書,學到了許多知識,因此后來成為了著名的大學問家。

歷史小故事2

  從前,有一個皇帝,這是一個朝代末年,這個皇帝不想被別人打敗,他就逃哇逃,逃到了一片森林里,他看到了一塊石頭,石頭上的螞蟻爬成了7個字“皇帝必死在此處”。(其實這是敵人刻上字后倒上蜂蜜,螞蟻來吃蜜形成的。)這個皇帝當年有點迷信,他想:螞蟻都排成這樣的'字,我今天肯定要死在這里了,他就拿起手中的劍自殺了。

歷史小故事3

  畫蛇添足

  【解釋】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馀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相近詞】徒勞無功、多此一舉、弄巧成拙

  【反義詞】畫龍點睛、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成語故事】楚國有個專管祭祀的官員,春祭以后倒一杯酒給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夠分,就想出誰先畫好蛇就喝酒的'辦法,有一個人第一個把蛇畫好了,見其他人還沒有畫完,就在已畫好的蛇上加了兩只腳,讓人啼笑皆非。

歷史小故事4

  數學史家把0稱作“哥倫布雞蛋”,這不僅是因為0的形狀像雞蛋,其中還含有深刻的哲理。凡事都是開創時困難,有人開了端,仿效是很容易的。0的出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發明之前,誰都想不到,一旦有了它,人人都會用簡單的'方法來記數。

  我們知道,零不僅表示一無所有,它還有以下的一些意義;在位值制記數法中,零表示“空位”,同時起到指示數碼所在位置的作用,如304中的0表示十位上沒有數;零本身還是一個數,可以同其他的數一起參與運算;零是標度的起點或分界,如每天的時間從0時開始。

  在古代巴比倫,楔形文字的零號已起到現今位值制中0號的作用,它一方面表示零位,另一方面也指明數碼的位置。然而他們還沒有把零看作一個數,也沒有將它和“一無所有”這一概念聯系起來。

  印度人對零的最大貢獻是承認它是一個數,而不僅僅是空位或一無所有。婆羅摩笈多對零的運算有較完整的敘述:“負數減去零是負數,正數減去零是正數,零減去零什么也沒有;零乘負數、正數或零都是零。……零除以零是空無一物,正數或負數除以零是一個以零為分母的分數”。每一個學過除法的人都知道,零不可以作除數,因為如果a≠0而b=0,那就不可能存在一個C使得bc=a。這個道理盡人皆知,但在得到正確結論之前,卻經歷了漫長的歷史。

  我國自古以來就用算籌來記數,早就用算籌來記數,用的是10進位值制。巴比倫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進制。印度到公元595年才在碑文上有明確的10進位值制的記數法。位值制必須有表示零的辦法。起初,中國使用空格來表示零,后來以○表示零,后來印度的0就傳入了中國。

  在我們眼里,零的存在是那么自然、簡潔,但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零,卻也有這么一段頗不簡單的歷史。

歷史小故事5

  拖著兩個很大的行李箱,第一次走出鄉村的米莎太太,走進了候機大廳。環顧四周,尋覓了半天,她也沒有找到說好了要趕到這里與她會合的侄子。她輕嘆了一口氣,坐下來等侄子。

  因為剛剛做過腎臟手術,米莎太太要比常人更頻繁地去廁所,可總是不見侄子的影子。她帶的許多東西雖然不很值錢,但都很珍貴,因為那是她給遠在都市里的親朋們積攢了多年的禮物。她只得一邊忍耐著,一邊焦急地東張西望。

  太太,需要幫忙嗎?一個面帶微笑的年輕人坐到了她身旁。

  哦,不,暫時不需要。米莎打量了年輕人一下。

  身著休閑服的年輕人掏出一本書,旁若無人地閱讀起來。

  這個不守時的家伙,等會兒非得訓斥訓斥他。米莎太太開始埋怨起侄子來。

  又過了一會兒,米莎太太實在忍受不住生理上的要求了,她向身旁的年輕人求援道:請幫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一趟洗手間。

  年輕人非常愉快地點頭答應了。

  米莎太太很快回來了,她感激地掏出一美元,遞給年輕人:謝謝你幫我照看東西,這是你應得的報酬。

  望著老人一臉的認真,年輕人回一聲謝謝,接過那一美元,放到了上衣兜里。

  這時,米莎太太那位西裝革履的侄子快步走到她跟前,他剛要解釋遲到的原因,忽然驚喜地沖著老人身旁的年輕人道:你好,蓋茨先生,你也乘坐這趟班機?

  是的。年輕人收起書,開始朝檢票口走去。

  哪個蓋茨?米莎太太跟在后面不解地追問道。

  他就是我常常跟您說起的.世界首富、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先生啊。侄子拖著行李箱,大聲地告訴米莎太太。

  哦,我今天終于知道他成功的秘密了,我剛才還給過他一美元的報酬呢。米莎太太滿臉的平靜和自豪。

  他真的接受了你一美元的報酬?侄子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沒錯,我很高興今天在候機的時候還有一美元的收入,因為我幫助這位太太做了一件很小很小的事。蓋茨回頭坦然回答道。

  這絕對是一個讓人感慨不已的小故事一一因為一份自然的認真,清貧的鄉村老婦米莎太太,和身價數百億美元的世界首富,彼此都很在意那區區的一美元,都讓那一美元超出了其本身的價值:在前者的眼里,那是對一種勞動必須支付的報酬;在后者的心,那是對一份真誠感謝必須回應的尊重。

  寫詩。

  方方面面的冷落和罵聲,像寒冬的北風一樣襲來,他的心頓時凍成了冰塊。就在他幾近絕望時,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詩人的回信,那人對他的詩集大加贊揚,并說:我認為它是美國至今所能貢獻的最了不起的聰明才智的精華。

  這真誠的夸獎和贊譽,使他猶如在瀕死的邊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從此堅定了自己寫詩的信念。多年后,他成為英國甚至全世界公認的偉大詩人,他惟一的詩集也成了美國乃至人類詩歌史上的經典。

  他就是華爾特惠特曼,那部詩集的名字叫《草葉集》。而當年那位寫信對他予以贊美和鼓勵的詩人,乃是當時英國文壇的名宿愛默生。

  凡俗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行走,受到別人的非議和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千萬不能被批評的唾沫淹沒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鎖萌動的激情,因為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黑暗無邊無際,但總有一盞燈火能為你點燃,為你驅散心靈上的陰霾,給你溫暖,給你慰藉,給你信心和勇氣,哪怕,那僅僅是一點微光。

歷史小故事6

  元朝初年,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人許衡,品行高潔。他小的時候,正是蒙古滅金、滅宋的戰亂年代。一個炎熱的'暑天,許衡和一些人逃難經過河南的河陽縣,一路上沒水喝,嗓子直冒煙。突然發現前面路上有一棵梨樹,上面碩果累累,同伴們爭先恐后地跑去摘梨吃。唯獨許衡一人端坐-德育名人小故事

  樹下看書,象不知道有梨一樣。有個伺伴勸他說: "這梨剛熟,甘甜可口,吃了真解渴,你怎么不摘個來吃?"許衡答道: "這梨樹不是我家所有,不能隨便摘人家的東西。"同伴說, "現在兵荒馬亂,人們死的死,逃的逃,這樹是沒有主人的。不用擔心,快吃吧!"許衡說道; "梨樹無主,我的心有主。"結果,他一梨子也沒吃。

歷史小故事7

  公元1328年,也孫鐵木兒在上都的行宮中死去,留守大都的僉樞密院事燕鐵木兒與西安王阿剌忒納失里得知消息后,發動政變,將元仁宗的兒子圖帖睦爾擁立為帝,而中書左丞相倒剌沙得知消息后,聯合蒙古宗室諸王,在上都將也孫鐵木兒的兒子阿速吉八扶上帝位,并且率兵南下,攻破居庸關,直逼大都,內戰爆發。

  圖帖睦爾稱帝后,先是重賞諸王、大臣,爭得廣泛支持,然后處死和流放倒剌沙同黨,免除了后顧之憂,接著派兵迎擊上都軍。不久就將進逼大都的上都軍擊潰,隨后北上,包圍上都,倒剌沙不得不出城投降,后被處死,天順帝也不知所終。歷時兩個多月的兩都皇位爭奪戰以圖帖睦爾的勝利告終。

  圖帖睦爾曾經在父親海山和叔父愛育黎拔力八達當政期間有過一段美好的童年時光,但叔父死后,圖帖睦爾的厄運就隨之到來。即位的英宗對堂弟圖帖睦爾心懷恐懼,命他到海南去居住。泰定帝上臺后,又將圖帖睦爾召回京城,封為懷王,但還是對年少氣盛的圖帖睦爾放心不下,事隔不久,又令他到建康去居住。泰定帝病危的時候,中書左丞相倒剌沙等人為防止他爭奪皇位,匆忙將圖帖睦爾遷往江陵。但圖帖睦爾還是把握住了機會,成為元朝歷史上又一個皇帝。

  圖帖睦爾即位時,為了爭取身在漠北、手握重兵的長兄支持,以牽制和威懾上都軍隊,曾許諾等長兄南返京城,自己立即讓位給他。

  公元1329年,圖帖睦爾還算沒有食言,果然將皇位讓給長兄和世。和世信以為真,便在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哈爾和林)即位,是為明宗。圖帖睦爾隨后派燕鐵木兒攜帶皇帝寶璽北上迎接,明宗接到皇帝寶璽后,非常高興,立即冊封圖帖睦爾為皇太子,并開始提拔自己的親信大臣進入各級官署。圖帖睦爾和燕鐵木兒本來的目的就是想先穩住明宗,然后再尋找機會除掉明宗后,再登基做皇帝,但見到明宗的這些行動后,不免心生恐懼,于是加緊了行動步伐。在他們的陰謀策劃下,圖帖睦爾從大都出發去接明宗,在王忽察都(今河北張北北部)的相逢酒宴上,圖帖睦爾親自下子,將明宗毒死,隨后重新登位。

  燕鐵木兒在圖帖睦爾稱帝、退位、復又稱帝的'陰謀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圖帖睦爾對此感恩戴德。為表示感謝,圖帖睦爾即位后,便任傘他為中書右丞相,加封太平王。公元1330年,圖帖睦爾又下令朝中不再設左丞相一職,將中書左丞相伯顏改任知樞密院事,讓燕鐵木兒獨專相權。隨后又授予燕鐵木兒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師、太平王、答剌罕、中書右丞相、錄軍國重事、監修國史等11個頭銜,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一切重大事務,皆聽由燕鐵木兒裁決。

  圖帖睦爾處心積慮的謀劃,就是為了登基做皇帝,可他還沒在皇帝的寶座上坐滿5年,就暴病而亡。公元1340年,圖帖睦爾弒兄篡位之罪敗露,當朝的元順帝下詔撤除他的廟主,將皇后也削去后號,太子燕帖古思流放高麗。

歷史小故事8

  在歷史課堂上,插講一些歷史有趣小故事,一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二可以使學生增長知識,三可以使學生牢固記住歷史人物。下面我就介紹一則歷史小故事:

  “臘肉皇帝”——耶律德光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帝羓”,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木乃伊皇帝”的意思。此人就是遼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27年,25歲的耶律德光成為遼國的第二代皇帝,其時,中原地區正是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民不聊生。耶律德光養精蓄銳,一心夢想要吞并中原。

  9年后,機會終于來了,44歲的大漢奸石敬塘為了取后唐而代之,以割讓幽云十六州、歲絹30萬匹、認34歲的耶律德光為父等條件,換得耶律德光出兵幫他滅了后唐,建立了后晉小王朝。石敬塘死后,他的侄子石重貴繼位,向耶律德光提出了“稱孫不稱臣”的要求,耶律德光大怒,以此為借口又發兵南侵中原,很快就滅了后晉。但是中原的百姓并沒有屈服,各路武裝紛紛抗擊契丹侵略者,小股遼兵不斷遭到殲滅,令耶律德光發出“我沒想到中國人如此難制”的感嘆,不得不下令撤退。

  公元947年,45歲的耶律德光在撤離中原途中染上一種熱疾,太醫讓他遠離女色,他卻將太醫臭罵了一通:“你們都是不學無術,我得了熱病,正要女色泄火,怎么能遠離女色呢!”終因縱欲無度,走到欒城殺胡林時,口吐鮮血,一命烏呼。

  這時,遠在遼國都城上京,但已獲報耶律德光病危的述律太后傳來懿旨:“生要見人,死要見尸。”這可難壞了伴駕的文武大臣,當時正是炎夏,保存尸體談何容易。正在文武大臣和太醫們束手無策的時候,一位御廚出了個主意:干脆把皇帝做成“羓”吧。

  “羓”到底是什么呢?原來北方游牧民族多喜食牛羊肉,有時候殺了一只牛或羊后,一時又吃不掉,碰上夏天,牧民就把牛羊的內臟掏空,用鹽鹵上,就成了不會腐爛的“羓”,相當于中原地區的.“臘肉”。

  這個主意一出,雖然有把皇帝當牲畜處理的意思,但無奈之下,文武大臣和太醫們也只好照廚師的意見辦,不過既然是用皇帝尸體做成的“羓”,就不是一般的“羓”,而是“帝羓”——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木乃伊皇帝。

歷史小故事9

  柳公權是唐代一位楷書集大成者,他的書法清勁挺拔、俊秀深厚、自創一格,人稱“柳體”。在他學書路上,曾有一位“無手”師傅對他的啟發很大。

  柳公權小時候聰明過人,酷愛書法,寫得一手好字,他經常在別人面前炫耀,總以為自己寫得已經很好了。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城里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城里。一進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失去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愿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來混生活,怎么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于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歷史小故事10

  詩意的愛情奇跡

  1845年,長期癱瘓在床的伊麗莎白·巴萊特在英國詩壇聲名鵲起,其地位已取代衰老的華茲華斯,而與丁尼生齊名。本來就欽慕她的詩才的白朗寧給女詩人寫了一封信,大膽地對她說:“我愛極了你的詩篇——而我也同時愛著你……”。女詩人接到信后也給他回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兩人從此開始頻繁的書信來往。在白朗寧的多次要求下,女詩人克服從不見生人的習慣,兩人有了第一次見面。哪知三天后,抑制不住強烈感情的白朗寧竟給女詩人寫了一封求婚信。39歲的'女詩人這時躺在床上已有24年,她對結婚一事早已沒有想法,認為自己不可能嫁給比她小6歲的白朗寧。她拒絕了他。盡管如此,兩人依然保持親密的交往,直至達到誰也離不開誰的地步。這奇跡發生了,伊麗莎白突然能下地自由行真誠了。盡管猶如暴君的父親完全不同意她的婚姻,她還是勇敢地投入了白朗寧的懷抱,兩人一起遠離家鄉,到意大利生活,后來還生一下孩子。愛情的力量使白朗寧夫人原本孱弱的生命延續了15年,并使她寫出了更多優秀的詩篇。

歷史小故事11

  豐子愷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的文章生動坦誠,漫畫多以兒童作為題材。他本人就葆有一顆善良、童真的心。

  豐子愷共有7個子女。他在漫畫里畫得最多的是大女兒阿寶。有一回,阿寶拿了一雙軟軟的新鞋子,并脫下自己腳上的那雙給凳子穿上了,還得意地叫:阿寶兩只腳,凳子四只腳。她母親連忙喊:別弄臟了襪子!然后立刻把阿寶抓到藤榻上,動手毀壞她的創作。豐子愷卻很贊同女兒的調皮,反倒覺得自己的太太何等煞風景且野蠻。

  除了喜歡自己的孩子,豐子愷也很喜歡和鄰居家的小孩打交道。

  芳芳剛上小學的那段日子,爸爸媽媽因為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家里,一個偶然的機會,豐子愷得知她午飯沒有著落,便欣然邀請她到家里共進午餐。

  豐子愷的慈祥、親切和幽默使這個認生的女孩很快就融入了這個溫暖的家庭。豐子愷帶著芳芳和萍萍熟悉日月樓的上上下下,給她們看他在日本留學時從當地帶回來的各種日本漫畫書以及各種畫集。

  在工作之余,豐子愷常常會從口袋里掏出小本子,生動地速寫出姐妹倆聽女兒豐一吟講故事時的聚精會神、初學打毛線時的笨拙滑稽、逗阿咪(家貓)玩耍時的笑逐顏開以及妹妹坐在痰盂上梳頭扎辮的天真可愛畫面妙趣橫生,帶給孩子們無盡的'歡快和驚喜!

  一次,女兒豐一吟帶著外甥、外甥女、芳芳和萍萍一同出去春游。回到日月樓后,孩子們興奮得嘰嘰喳喳講個不停,惹得豐子愷從樓上的工作室下來看熱鬧,聽孩子們七嘴八舌的描述。此時,豐一吟開始教唱《送別》,不料唱到一半被豐子愷制止了,他對女兒說:小孩子哪懂什么知交半零落啊,我給他們另外寫一個!一時興起的豐子愷沉思片刻后,張口就哼唱起新版《送別》來:星期天,天氣晴,大家去游春,過了一村又一村,到處好風景。桃花紅、楊柳青,菜花似黃金,唱歌聲里拍手聲,一陣又一陣。

  充滿童趣的歌詞不必解釋,孩子們一聽就完全懂了。這首詞,后來配上朗朗上口、優美動聽的樂曲,于是豐家老小百唱不厭。除了這一首,豐子愷還會教孩子們唱其他兒歌。

  豐子愷的童真正是來自同這些孩子們長期的相處,也更是來自他愛孩子的那顆心。

歷史小故事12

  詩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常常自稱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湖北)。他是唐朝著名大詩人,他的詩作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高峰,有“詩圣”之稱。

  杜甫的家庭是書香世家。他的遠祖杜預是晉代著名學者、軍事家,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著名詩人。在這樣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咿呀學語時,母親就教他背誦古代詩歌,從《詩經》到《楚辭》再到漢代樂府。他記憶力特別強,一天能背幾首詩。不幾年,胸中已裝了幾百篇詩文。

  7 歲那年的一天,父親教他背誦古代的賦,其中有“鳳凰”之名。杜甫早就聽說過有鳳凰鳥,但就是沒見過,于是抬起頭來問父親:“鳳凰鳥是什么樣的?”父親告訴他:“這鳥是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為鳳,雌為凰。它頭像雞,頸如蛇,領似燕,背如龜,尾如魚。這種鳥不與其它凡鳥為群,是高潔的象征。”杜甫聽了深深地印在腦中,過了一會兒他對父親說:“有志的人也應該像鳳凰,對不對。”父親高興地撫摸著他的頭說:“對,對。”

  “那我就作一首鳳凰詩吧。”杜甫說。父親驚喜地睜大眼睛:“好,念出來我聽聽。”于是杜甫吟誦起來。詩中把他理想中的鳳凰盡情謳歌了一番,最后抒發懷抱:做人一定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父親聽了非常高興,從此以后就更加用心培養他了。

  到了 9 歲,杜甫已經能寫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詩作寫給大人們看。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當地詩人聚會的時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場,有時人們還是把他從樹上叫下來的呢!當時在長安有一個名人匯聚的中心,那就是歧王的家里,詩人、學者、藝術家常常是濟濟一堂。最使杜甫難忘的是,他承先輩們的介紹,到過歧王的王宮,在那里結識了許多名流,有幸欣賞了名噪一時的歌唱家李龜年的演出。

  杜甫 20 歲離家漫游,他游吳越、登泰山、訪燕趙,增長了很多見識。他33 歲這一年,在洛陽與另一個詩歌巨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 40 多歲時國家發生動亂,自己也離鄉背井,流離失所,生活無著,卻用血淚寫出千古傳誦的詩篇。

歷史小故事13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蔣介石企圖以3倍于紅軍的`兵力,將中央紅軍、陜北紅軍以及先期到達的紅25軍一起消滅。如何站穩腳跟?黨中央和毛澤東經過認真分析,決定在陜北富縣縣城西北方向45公里的直羅鎮布下口袋陣。1935年11月20日,國民黨東北軍先頭部隊第109師在飛機掩護下,進入直羅鎮。同時,第106師、111師也進入了直羅鎮西北地區。21日拂曉,戰斗打響。紅1軍團自北、西北、東北方向,紅15軍團自南、西南、東南方向,同時發起攻擊。至24日上午,紅軍殲敵一個師又一個團,擊斃第109師師長牛元峰,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西北蘇區的第三次“圍剿”,為黨中央把中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奠基禮。

歷史小故事14

  祖沖之(公元429—500),字文遠,是我國古代南北朝時代南朝杰出的科學家,原籍是范陽郡遒縣(今河北萊源縣),因戰亂,他的祖先遷居江南。公元429年,祖沖之誕生在南方宋朝一個士大夫的家庭。這家有幾代研究歷法,祖父掌管土木建筑,也懂得一些科學技術,所以祖沖之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家傳的科學知識,他少年時代就開始鉆研古代的經典。思想機敏。勇于創新,勤奮地學習,對各種事物敢于大膽設想,勇于創新,并且勤于實踐。他搜集和閱讀了大量有關天文、數學等方面的書籍與文獻資料,并經常進行精密的測量和仔細的推算。就象自己說的那樣;“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厘,心軍籌策”。由于他既崇尚抽象的理論,又注重理論的應用,突破了天命論、神秘主義的桎梏,敢于實踐,勇于改革,因此在當時勞動人民創造的高度發達的物質財富的基礎上,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科學成果,特別是天文歷法和數學方面的成就更為突出。

  我國古代曾經長期采用“十九年七閏月”的方法作為歷法來計算陰歷。祖沖之經過仔細推算和研究,發現這種歷法雖然可以使兩種(陰歷和陽歷)天數大致相符,但還不夠精確,過了二百年就會相差一天。因此,他決心打破傳統觀念改革閏法。總結了前人經驗,經反復實驗,科學計算,改為第三百九十一年中有一百四十四個閏年。這樣就相當精確了。他在一文歷法中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在歷法計算中第一次應用了歲差,即指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五周,不可能完全回到上一年的冬至點的現象。他算出了歲差為四十五年十一個月后退一度(一度等于60分),并在他的《大明歷》中加以應用。雖然尚不夠準確,但這在天文學史上卻是一個空前的創舉。為了使歷法更精確,他還算出交點月,即月亮連續兩次經過黃白交點所需的時間是27。21223日,這與現代測得的21。21222日極相近似。這為準確地算日食月食婦生的時間創造了條件。

  在上述基礎上,他制成了當時最科學的歷法——《大明歷》。那時他才三十三歲,公元462年,他把《大明歷》交給朝廷,請求予以頒行。但遭到以貴族官僚戴法興為首的.堅決反對。戴法興是一個很有權勢的人物,又稍稍懂一點歷史,但思想非常保守,戴硬說太陽轉動一周(實際上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有快有慢,沒有規律。祖沖之反駁說:“太陽的轉動是有一瞇規律的,這是有事實根據的”。戴又說:“日月星辰的快慢變化,凡人是測算不出的”。祖沖之說“這些變化并不神秘,只要人們進行精密的觀測和細致的推算,是完全可以算出來的。事實上人們已掌握了一定的規律”。把戴批駁得啞口無言,祖沖之終于擊敗了保守勢力,取取得最后勝利,然而直到他死后十年在他兒子祖恒再三推薦下,新歷法才在公元510年被正式采用。

  祖沖之在數學研究方面,特別是在圓周率的研究上,做出了在數學史具有深遠影響的巨磊貢獻。古代最早求得的圓周率是“3”,西漢末年劉又得到3。1547的圓周率值。東漢的張衡算出3。1622的值,到了三國末年,數學家劉徽創造了用割圓術求得圓周率方法,得出3。141024的值。祖沖之地吸收了其中一些有的東西,又不為前人結論束縛,經過自己的精密測算,算出圓周率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并以22/7和355/113作為用分數表示圓周率的疏率和密率。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最精確的圓周率,歐洲人奧托和安托尼茲直到公元1573年,才先后求出這個數值。實際上早在他們一千一百多年前,祖沖之就得到這個數值了,因而,日本數學家三上義夫主張稱名為“祖率”。

  祖沖之在推算圓周率時,對九位數的大數目,需要反復進行包括加減乘除與開方等方法的運算五百三十次以上。而且當時他還是用籌碼(小竹棍)來計算的。從這里可以看出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后來,祖沖之把數學上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書,叫做“綴術”,內容很豐富,可惜早已失傳了。

  除了在天文、歷法和數學方面做出重大貢獻外,在他五十歲那年,曾經仿制成功一輛指南車,這車子不管怎么轉動,車上木人的手總是指著南方。他又看到群眾用人力磨數值非常吃力,于是開動腦筋,反復實驗,制成了水碓磨。同時還制造成功一種“千里船”,經過試驗,日行百余里。此外,他還懂得音樂,注過多種經典。因而祖沖之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杰出而又博學多才的一位科學家。

  祖恒是祖沖之的兒子,字景爍,生卒年月已無可考。他也是一個博學多才的數學家,曾在公元504年、509年和510年三次上書建議采用祖沖之的《大明歷》,終于實現了父親的遺愿。

  祖恒的主要工作是修補編輯祖沖之的《綴術》。

  祖恒推導球體積公式的方法非常巧妙,其理論依據是這樣一條被他當作“公理”使用的命題:“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其中“冪”是截面積,“勢”是立體的高。把這命題翻譯成現代漢文并寫得詳細一點就是:“界于二平行平面之間的確良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這二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兩個截面的面積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這命題在國外通常稱為“卡瓦列利原理”或“卡瓦列利定理”。卡瓦列利(1598—1647)是意大利米蘭人,伽利略的學生,波倫拿大學教授,為十七世紀意大利數學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這定理是他于1635年在波倫拿出版的名著《連續不可分幾何》一書中提出的,但卻比祖恒遲了1100多年。

歷史小故事15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was the 32nd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central figure in world events during the mid-20th century, leading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a time of worldwide economic crisis and world war. The only American president elected to more than two terms, he forged a durable coalition that realigned American politics for decades. FDR defeated incumbent Republican Herbert Hoover in November 1932, at the depth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FDR's combination of optimism and activism contributed to reviving the national ing closely with Winston Churchill andJoseph Stalin in leading the Allies against Germany and Japan in World War II, he died just as victory was in sight.

【歷史小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的歷史小故事-歷史故事06-24

歷史小故事11-13

歷史小故事07-27

歷史小故事(精選)05-25

歷史小故事05-12

周朝歷史小故事09-23

誠信歷史小故事12-16

關于歷史小故事03-10

數學的歷史小故事05-29

歷史小故事集合05-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嗯啊在线观看免费影院 | 2015小明永久领域日韩 | 久久久免费的精品 | 国精视频一区二区视频 |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 午夜性色吃奶添下面69影院 | 免费高清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 又长又深又硬又黄又猛又爽 | 欧美91在线| 91中文字幕网 |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 又色又爽又黄的网站 | 日本综合视频 |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 | 免费看的毛片 |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免费无遮挡啪啪羞羞漫画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小说区 | 91黄色短视频 | 欧美人人做人人爽人人喊 | 日韩区欧美区 | 日韩久久一级毛片 | 涩涩涩丁香色婷五月网视色 | 欧美性猛交ⅹxxx乱大交免费 | 影音先锋最新资源网 | 欧美精品在欧美一区二区 |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 亚洲视频99| 亚洲国产欧美无圣光一区 | 国产一级高清视频在线 | 免费看欧美一级特黄a大片一 | 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午夜国产理论 | 风流放荡的艳妇小说 | 久久精品国产曰本波多野结衣 | 国产精品视频网址 | 日本在线免费播放 |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