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精華3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1
一、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方面(不含金融企業)
一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滯后。多數市屬國企法人治理結構還不完善,“三會一層”決策監督制衡機制不完備,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不夠明確。市場化經營機制還不完善,企業等靠要思想依然嚴重,主動搞營銷、做推廣、跑市場意識不強。薪酬與績效掛鉤、市場化薪酬分配、中長期激勵機制尚不健全,薪酬制度改革仍需進一步深化。二是項目投資質量不高。企業項目盤子儲備容量小,缺乏投資額度大、輻射帶動強、社會效益好的'項目。重點項目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業板塊,缺乏高精尖技術要素支撐。三是風險管控不容樂觀。部分企業資產負債率高,非標類高成本融資品種多,還本付息金額大,企業盈利能力難以支撐債務償還,依靠借新還舊,陷入以債養債惡性循環。截至去年X月底,市屬國企負債總額X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X%,X戶企業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負值。
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方面
一是管理機制尚不健全。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措施不夠到位,出資人職責機構分散、多頭管理的問題依然存在。二是資本規模偏小。全市國有金融企業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偏小、數量較少,短期難以對我市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三是結構多樣化不足。我市國有金融企業大多為擔保公司、小貸公司和股權投資基金公司,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核心業務仍是空白。
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方面
一是資產管理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單位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監管責任意識不強,“國有”意識淡薄、“重資金、輕資產”、“重購置、輕管理處置”等問題依然突出。二是資產管理規范化程度不高。資產登記、變更、注銷、處置、盤點不及時和底數不清、賬實不符等問題仍然較為普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機制不夠健全。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月報制度執行不夠到位,資產動態監管仍需加強。三是資產管理績效不高。資產統籌調配機制不健全,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只講需求、不計成本,盲目購買、重復配置和閑置浪費問題依然普遍存在。
四、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方面
一是資產底數不清。國有自然資源資產調查統計還存在基礎資料搜集難、數據陳舊、基礎數據不準確等問題。臺賬數據絕大多數為實物量,缺乏貨幣量統計,無法準確展現資產的市場價值,部門統計數據有交叉重疊和漏報漏統問題。二是保護與開發利用矛盾突出。自然資源保護和節約制度落實不夠到位,重開發輕保護、資源利用粗放等問題仍然存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與地方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水污染防治壓力較大。市轄區水環境質量不高,水資源保護基礎較為薄弱,偷排直排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事件時有發生,水污染防治成效不夠明顯。
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2
一、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
全市國有企業共計X家,資產總額X億元,負債總額 X億元,形成國有資產X億元,其中:市級企業資產總額X億元,負債總額X億元,形成國有資產X億元;縣區企業資產總額X億元,負債總額X億元,形成國有資產X億元。
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
全市獨立核算的國有金融企業共X家,資產總額X億元,負債總額X億元,形成國有資產X億元,其中:市屬金融企業資產總額X億元,負債總額X億元,形成國有資產X億元;縣區金融企業資產總額X億元,負債總額X億元,形成國有資產X億元。
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
全市獨立核算的'行政事業單位X個,資產總額X億元,負債總額X億元,凈資產總額X億元。其中: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X個,資產總額X億元,負債總額X億元,凈資產總額X億元;縣區行政事業單位X個,資產總額X億元,負債總額X億元,凈資產總額X億元。全市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X億元,其中:公共基礎設施(主要是公路、機場、航道、水庫等)X億元;市政基礎設施(主要是園林綠化、地下管網、供水供氣供熱等)X億元;政府儲備物資X億元;保障性住房X億元;受托代理資產X億元;其他資產X億元;全市文物X萬件。
四、國有自然資源資產
全市總土地面積X萬畝,其中:農用地X萬畝,建設用地X萬畝,未利用地X萬畝。全市林地面積X萬畝,占國土面積的X%。全市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頁巖氣等X種,其中:石油儲量X億噸,煤炭儲量X億噸,天然氣儲量X億立方米,紫砂陶土儲量X多萬噸。全市水資源總量X億立方米。
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3
一、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
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和重組整合加快推進,混改、股改繼續深化,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取得顯著成效。X家集團公司全部控制在三級以內,“一企一策”制定壓減方案,對“X+X”戶市屬國有企業實行脫鉤改革。制定《市屬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進一步推進市屬國有企業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企業薪酬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按月對企業融資、還本付息等情況摸底,每季度末對企業重大財務風險隱患進行排查,風險預警機制和融資擔保動態管理持續強化,企業風險防控能力不斷提高。
二、提高風險管控水平,發揮金融服務實體作用
國有金融企業改革有序推進,企業運營效益明顯改善,金融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財政部門集中統一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深入推進,國有金融企業逐步納入產權登記管理系統和績效評價體系,各級財政部門及金融機構國有金融資本產權登記工作主體責任進一步明確。通過財務快報、專項匯報、財務決算等手段,加強國有金融企業各項指標監測分析,國有金融資產監管不斷強化。出臺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金融方面扶持政策,控制擔保費率不超過X%,構建政銀企復工復產對接平臺,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增強。
三、促進資產合理配置,規范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
出臺《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施辦法》,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取得實效。印發《市級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集中統一管理實施辦法》,將市級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各類經營性資產統一移交市國資中心集中監管。在建工程轉固和公共基礎設施入賬工作深入推進,固定資產條碼化管理持續加強,管理信息化水平穩步提升,資產管理基礎不斷強化。對超標配置、低效運轉或長期閑置資產在不同部門和單位之間調劑、共享使用,對老城區閑置政府公寓樓、干部周轉房和涉案資產通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行公開拍賣。減免中小企業房租政策落實有力,對承租行政事業單位房屋的中小企業給予X個月房租減免,共計X萬元。
四、強化自然資源保護,推動自然資源高效能管理
一是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結合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試點,有序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重構,“城市雙修雙改”不斷加強,城市環境持續改善。國土“三調”工作扎實推進,全市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深入開展。統籌安排項目用地,推動重點項目及時落地,X年全市共完成國有土地供應X宗X萬畝,出讓X宗X畝、成交價款X億元。二是規范礦產資源管理。制定《延安市自然資源領域礦產資源管理制度》,礦業開發布局持續優化,礦產資源用途管控不斷加強。廢棄礦山拉網式地質環境綜合調查深入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持續加強,先后創建綠色礦山X個,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協調發展、同頻共振新格局初步形成。三是強化林業資源保護。新一輪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圓滿完成,森林資源動態管理持續加強。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深入開展。重大違法案件打擊力度加大,全市共查處各類林業行政案件X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檢查和火險隱患整治專項行動持續開展,X年未發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六次蟬聯“全國森林防火先進單位”。四是統籌做好水資源管理。黃河引水工程按期通水,南溝門水利樞紐及南北線供水工程建成投用,吳起大樹梁等一批水源工程建成投用。王瑤水庫、紅莊水庫、南溝門水庫和X個縣城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調整和重新劃定工作順利完成,一級保護區實現全封閉管理。城區供水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對X處農村供水水源采取圍網隔離、設立界樁、安裝攝像頭等防護措施。節水型社會建設深入推進,我市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
【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相關文章:
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04-13
(推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調研報告09-16
國有資產清查盤點情況報告03-06
國有資產清查盤點情況報告3篇03-06
全市國有資產管理調研報告02-29
國有資產管理自查報告09-28
項目管理情況報告12-30
資產管理情況報告10-17
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經典)03-06
國有資產管理專項檢查自查報告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