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元宵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
許多人都喜歡春節,但元宵節和春節比起來,我覺得元宵節更好,元宵節可以賞月、觀燈。
元宵節這天,白天人很多,晚上觀燈的更是人山人海[注: 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看,大沙河邊,人潮涌動,觀者如潮。花燈各式各樣,有火箭燈、兔子燈、老牛燈、孔雀燈……形態各異。人們觀燈,人們拍照。游覽著、指點著、評說著:我們遇上好時代了啊!如果不是黨的政策好,大沙河可能還是垃圾滿地,惡臭漫天,臭水流淌,臭氣熏天。可如今,大沙河邊綠地茵茵,綠樹成蔭,風景如畫,空氣清新;河水清澈見底,噴泉美景美不勝收[注: 勝:盡。美好的東西很多,一時看不過來。],說成江南一隅,尤不為過啊!……忽而煙花沖天而上,五彩繽紛[注: 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絢麗多姿,在空中綻放。大沙河一時形成了“火樹銀花[注: 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雪亮。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不夜天”的壯觀場面。霎時間,人們歡呼,人們雀躍,歡潮如歌!
煙花潮之后,人們點起了許愿燈,人們將自己的許愿燈升到高高的空中,許愿燈飛的越高,愿望實現的可能就越大,人們沉浸在歡樂中……
哦,大沙河,你因元宵節而美麗,元宵節因你而快樂!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2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元宵節是我國八大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人們吃元宵、賞花燈、放煙花。大家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節日當中。
元宵節晚上,我和朋友一起去文化藝術中心看煙花,到了那兒,人山人海,萬眾歡騰,好不熱鬧呀!我和朋友找了個位置等待看煙花。
嘭、嘭、嘭只聽幾聲悶響,霎時間天空中竄出朵朵煙花,終于開始了!煙花時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開;時而像彩蝶翩躚、巨龍騰飛;時而像火樹爛漫、虹彩狂舞。巨大的煙花在空中綻放,花瓣如雨,紛紛墜落,人們似乎觸手可及。我們看得津津有味,當煙花在寂靜的夜空中爆開時,綻放出七彩的美麗,讓人忘記了它在爆發時的巨大的響聲,忘記了夜空的`寂靜。
仰望天空,看著那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煙花,那綻放的煙花就像多情的流星雨淅淅瀝瀝,又似降落傘從空中降落,也如螢火蟲般在夜空中翩翩起舞。漂亮的煙花,綻開,落下。一瞬間的美麗,一瞬間的光彩。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屬于它們,整個世界隨著它們的綻放而光彩一瞬。過足了眼癮,我們依依不舍的打道回府了。
看著這熱鬧非凡、歡聲鼎沸的景象我想:這熱鬧美好的景象不正象征著人們的日子蒸蒸向上、祖國繁榮昌盛嗎?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3
正月十五的晚上,天越來越暗。我們吃著餃子,并懷著激動的心情等著晚上的到來,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等著看那絢爛多彩的煙花。
“嗖——”的一聲過去,一個響亮的爆炸聲迎面而來。之后就是接連不斷的煙花應聲而來,這場景是多么美麗啊!這場景是多么壯觀啊!這場景是多么絢麗啊!元宵節,你是我們中國人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傳說元宵節是這么來的: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4
在我的家鄉羊范,有一個特別的習俗,那就是在春節期間的正月十六晚上,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烤火。但是在我印象里應該沒有經歷過,所以對烤火很好奇。我心想:烤火是不是圍坐在火堆旁邊,呆呆地坐著?那可真沒意思啊。
上一年,終于到了那個烤火的夜晚。家人們就會拿一些不用的東西,如穿不著的衣服、用不著的東西、柴火,把它們堆放在一起。然后,奶奶用打火機把它點著,我們就開始烤火了。我們就紛紛圍在火堆旁,伸出手,開始烤火。果然沒什么意思,不過好暖和呀。我想,這應該是在去身上的'寒氣吧。而我們的鄰居,也烤起了火,到處都有亮光。火堆的紅色渲染了整條街道。
我、妹妹、姐姐、弟弟這幾個小孩,就會竄過來走過去,到東家去烤烤火,到西家去問候幾聲。看來烤火也不錯烤火也不錯啊!而大人們,則聚在一起,聊聊天,談談心。到處都洋溢著幸福與和諧。
到了晚上約八點半, 烤火習俗 就結束了。我們馬上回到家里,只見門前的火堆已經滅了。四周很快就黑暗了下來。哎,真希望能再烤一回火。我們都回到了家里,外面的火堆要明天早上再掃。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5
每個人的家鄉都是特別,的特別的景色,不一樣的特點,還有特別的風俗。提到風俗你的家鄉有哪些風俗呢?你最喜歡哪一個?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我們的`家鄉會鬧元宵,這是我最喜歡的習俗。
當夜幕悄悄降臨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在家門前點上蠟燭,放鞭炮,煙花等。還會吃湯圓,家家戶戶都掛大紅燈籠,并且夜晚吃過飯后,人們會提著燈籠到田地里去放天燈。
據說元宵節來源于東方朔幫助一個叫做元宵的宮女的故事。元宵姑娘思念親人,東方朔便設法讓漢武帝下令全城都點燈、放炮、煮湯圓,并且讓人們都去觀花燈。這樣一來元宵姑娘的親人能進城觀燈,就這樣元宵姑娘與家人相聚了。于是每到正月15就會全程點燈放煙火。因為元宵湯圓做的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做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而元宵則象征著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團圓圓,還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正因如此,我特別喜歡吃圓,美味極了。
晚上吃過元宵我就會提上燈籠去找小伙伴一起玩。街上燈火通明,每個人手中的燈籠都不一樣。有蓮花的,蘋果的,動物的……各式各樣的燈籠讓人眼花繚亂。
然后就是放天燈,也就是許愿燈,許多人都放。我們都是十五前后放。在月夜下一盞盞天燈帶著人們的美好愿望緩緩地向美麗的天空飛去,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樣的畫面美麗啦,溫馨而又美好。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6
在我的家鄉紹興,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也稱“元夕節”,又名“燈節”或“燈夕”。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故此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這一天,人們都到街上去看別人舞龍,那些舞龍的人舞龍的.技藝十分了得,左一下,右一下,把整條長長的龍給舞了起來,真不知道他們舞這么長的時間舉那么重的東西累不累?在元宵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都會到大街上觀看元宵花燈、猜字謎。
元宵節除了賞花燈,還要吃元宵,也就是吃湯圓。紹興民諺有“上燈湯圓落燈糕,正月十五吃元宵”的說法。宵,就是通宵達旦的意思。正月十五是新年之后的第一個要落夜的節日,人們到街上賞花燈回來晚了,肚子也餓了,就做點湯圓、糯米糕吃吃,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后來,在元宵節吃湯圓才漸漸成為一種習俗。元宵節,合家團聚,男女老少循俗吃元宵。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7
我國有許多的傳統的節日,有人喜歡守歲,拿紅包的春節;有人喜歡吃粽子,掛菖蒲的端午節;有人喜歡吃月餅,賞圓月的中秋節;有人喜歡賞菊,佩茱萸的重陽節。然后我最喜歡的卻是家鄉祭祖,游燈的元宵節。
元宵節那天晚上,多半外出打工的村里人都回來了,我們一家人也匆匆忙忙地趕回了老家。太陽快落山了,人們吃完美味的元宵,然后都聚居到祖廟前。
我們一家到祖廟時,祖廟門前已是人山人海,鑼鼓掀天,非常熱鬧。廟里燈火輝煌,香氣繚繞,人們供奉上最豐盛的.食物,用豬頭、雞、鴨、五香卷、米糕。來敬拜我們的祖先,祈禱能夠平平安安,紅紅火火。
廟外也早早的搭起戲臺唱起高甲戲,村里的人搬來長條椅,看得入神。右邊正在上演木偶戲,一群小孩看得津津有味。旁邊搭起高高的炮塔,大哥哥們正在玩刺激的“攻炮城”。鞭炮聲、唱戲聲、鑼鼓聲,喝彩聲。響成一片,小山村沸騰了。八點左右,祖廟前鞭炮大放,人們在那里跳火堆,要開始游燈了。大家有的抬清水祖師,有的舉彩旗,還有的抬著紙糊的油燈籠。長長的游燈隊伍像一條巨大的火龍在蜿蜒的山路上游動。游燈隊伍都得經過村里每一戶人家。家家戶戶都得掛紅燈籠,放鞭炮,燒火堆,迎接游燈隊伍。游燈隊伍一到煙花綻放,鞭炮大放,火堆燒得旺旺的,照著人們喜氣洋洋的臉。村子里變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我喜歡元宵節,喜歡熱鬧、紅火的元宵節,盼望元宵節快點到來!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8
正月十五的上元佳節,元宵節一到,大街小巷全都是叫買元宵的,有黑芝麻餡的,五仁餡的,還有其它餡的,煮熟后香氣四溢,元霄天天都可以吃到,吃元宵,不是因為元宵好吃,而是因為這是流傳已久的習俗。
一到元宵節,馬路上,燈柱上,樹上,還有其他地方,到處都是燈籠,人們的手里和頭上也有燈,頭上的閃亮的水晶王冠,手里便宜的紙燈籠,到處車水馬龍(開個玩笑,沒有馬。),人潮涌動,燈火通明。
當然有燈,怎么能沒有燈謎。
“沒鬼魂”“一天少一面,年底光溜溜。”一張又一張燈謎被撕下,如果你去的晚了,那么只會留下一些殘破的紙。
我最愛的,還是燈展。
一個大大的“福”字燈門,兩條路,一條上有形態各異的十二生肖:活潑的狗,憨厚的豬,威嚴的龍,還有一個坡又陡又長的`大象滑梯和一個小涼亭。
而另一條路會有其他的燈:“年年有余”“老虎鞋”“狀元及第”“碩果累累”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門。看完燈展,時間已經不早了,多數人會回家睡大覺,有一些貪玩的人會帶上各種各樣的煙花,在河堤上放,象我就是這樣的人,在看完燈展后上了河堤,本以為沒有人,那誰知,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二院對面,有一空地,到處都有人在玩。
元宵象征著合家團圓,新的一年,闔家幸福,萬事如意,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9
每年過完春節,家家戶戶還要迎接的一個節日就是元宵節了。
我的家鄉也不例外,在我家,要先把月亮姐姐“吃”的東西取出來,擺放好。然后拿一大盆清水,放在地上,當月亮的影子照在水里時,就馬上開始放炮,是因為把月亮留下,讓她知道這里有吃的。吃完飯了大人們在家里看電視,小孩子們,干嘛呢?當然在放炮啦!他們先放了小一些的炮,然后把大人叫出來放大禮炮!這時是我最快樂的時候了,這時的禮炮就像珠寶一樣撒在了天空中。一朵朵“花”在天空中綻放,這一朵朵“花”照亮了村子的每一個角落。再放一些小煙花吧!哥哥拿起一朵“勝利花”遞給了我,我點燃了這朵美麗的“花”,得意洋洋地等著“煙花娃娃”笑。她終于笑了,笑得那么燦爛,她的笑聲可是和人類不一樣,她那笑聲是“唰……”,“頭發”從煙花身體里冒出來,她的頭發一會兒像大樹,一會兒像瀑布,真是千奇百怪!
放完后,哥哥一腳把炮踢飛了,我想它已經快飛出大氣層了!做了壞事的'哥哥害怕了,他想:萬一晚上我睡覺的時候它從天上落下來掉到我家,把我炸飛怎么辦?
我喜歡我家鄉的元宵節,你呢?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0
春節的潮汐剛剛退后不久,元宵的風暴又再次來襲。按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我們家鄉的元宵節,家家戶戶要掛彩燈,賞花燈,吃元宵。
相傳漢文帝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之亂,每逢正月十五,必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在那時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故這一夜又稱元宵,這就是元宵節(山元節)的由來。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你看,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紅燈籠,幾個稚童拉著發光的兔子燈,在喜慶的音樂聲中,歡快的在大街上奔跑嬉戲,只留下隨行的大人在后面隱約地喊道:“慢點,慢點,別摔……”不一會兒,街道上就已經人聲鼎沸,一串串的車燈如同一條條奔流不息閃光的長河,遠遠望去,一盞盞路燈又好似綿延千里的銀龍,一直伸向遠方……
“趙晨羽,別趴在后窗上看了!快過來做湯圓啦!”媽媽的話語打斷了我的思緒,我趕忙起身,加入了做湯圓的大軍。我將一坨小小的面團揪下,搓成了一個小圓,然后輕輕地用大拇指摁出了一個小坑,隨后便將那早已準備好的芝麻餡趁它不注意,塞進它的小肚子里,溫柔地放進掌心,輕輕地給它按摩,讓它恢復到原來的光鮮亮澤。周而復始,一個排的湯圓集結完畢,即將投入到熱火朝天的“戰場”之中,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即使我再嘴饞,也只能干等著。一分鐘、兩分鐘……經過漫長的等待,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終于來到了我的面前,雪白圓潤的湯圓在碗里向我“招手”。我用湯匙輕輕撈起一個,放入口中,香甜軟糯,唇齒留香。此時的窗外寒風凜冽,屋內暖氣四溢,看著圍坐一起的爸爸媽媽,我想這才是元宵的真正含義:團圓。
元宵元宵,禍患全消,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1
其它地方都是正月十五是元宵節,而我們寧海是以正月十四為元宵節,俗稱“十四夜”。這一天我們也有很多吃的習俗:比如做湯包,糯米團,麥餃筒,三粉餾……其中有一個習俗,就是彈址界。
白天家家戶戶會去折樟樹枝,這是彈址界需要的一種特殊材料。首先,我們要去把高高的樟樹上的樹枝折下來,可是我的身高有限,連碰都碰不到。于是我靈機一動,就拿起了外公家的鋤頭,往樹上的樹枝一勾,一大把樹枝就被我惡狠狠地搞了下來,按這樣子,弄下好幾大串,足夠我們用了。
大家肯定在想“彈址界”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實這個習俗里隱藏著一個民間故事,晚上燒新鮮樟枝葉發出僻啪作響,叫“彈址界”以除晦氣,圖吉利。外婆告訴我,因為樟樹的葉子有油性,易于燃燒,還會發出啪啪啪的響聲。
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們把早已準備好的干柴火和稻草鋪在樟樹枝葉的底下,當做引火燃料。用打火槍把稻草引燃,火越燒越旺,一團團黑煙往上冒,似乎魔鬼正在跳舞。這時只聽見外婆嘴巴不停的在念:“十四夜,彈址界,銀子嘩嘩響,樟樹葉,銀子疊打疊,金銀財寶彈進界,腌漬晦氣彈出外……”慢慢的,火逐漸將樹枝一點一點給吞噬掉了,場面也有點壯觀。
我們小孩子雖然還不太懂什么意思,但還是非常喜歡看的`。寧海的十四夜很博大精深,我還要繼續了解更多的我們當地的習俗。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2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大節日,全國各地的節日風俗是不一樣的。我的家鄉過元宵節可以說是熱鬧非凡,喜氣洋洋。每年的這一天人們活動的內容真是豐富多彩啊,似乎要把這一年的所有喜慶都融入這一天。
元宵節這天村里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特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說摸了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的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舞龍精彩,還有更加有意思活動。這天無論大人小孩都要走出戶外,到處游玩,和親朋好友一起去游玩,聽他們說,這樣以后一年都不會生病。我想人們出去走一走,是有一定道理的,春節間吃的好,喝的好,運動的少,到元宵節時人們出去活動活動,鍛煉身體當然會有好處了,就不會生病了。過元宵節這天還有個最吸引人的'節目——看煙花。聽過晚飯,廣場上早早地聚集了很多人了,都在那里尋找好的位置。只聽見“呯”的一聲,禮花爆開,照亮了天空,接著又放了一個禮花,禮花爆開的時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著把禮花爆到水面上,禮花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興的歡呼起來,我們聞到了許多火藥味,突然,一個禮花爆開了,綠色馬上變成紅色,又變成了黃色,隔了幾秒,又發出了幾發,精彩的時候到了,一個禮花爆開了,像一簾瀑布飛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覺。焰火晚會結束了,但是人們還留戀在晚會之中。
家鄉的元宵節真是個快樂的節日。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3
我家在美麗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個特別熱鬧的日子。
在前幾天,我的奶奶和鄰居就開始忙碌了,打掃衛生,布置廳堂……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每一個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戶都在廳堂里擺上了供品,然后畢恭畢敬地等侯著。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鞭炮響,游神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了,有威武的古代衙役,可愛的金童玉女,還有恐怖的黑白無常,最后才是微笑地俯視著人們的“娘娘”……。咱們跟在隊伍的后面,走街串戶,放鞭炮,吃供品,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個日子是咱們的日子,因為有著娘娘的庇佑,咱們就是犯了錯,大人也不會責罰小孩的。
正月里雨經常會淋淋瀝瀝地下著,天陰沉沉的,很是討厭,可是十五這一天是我最喜歡的日子,因為那一天天是最藍的。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4
我的家鄉在安康的鄉下,因為是在鄉下,所以民風很重,在這里,我最喜歡的節日,便是元宵節了。
元宵節的出現是源于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四處傷害牲畜及人,人們就去打它們。一天,一只神鳥因為迷路降落人間,意外地被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傳旨下令讓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活物都燒死以示懲罰。天帝的女兒心善,不忍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危險,偷偷駕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眾人。百姓得知這個消息,十分驚慌。后來,有個老人家想出個辦法,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爆竹、放煙火。這么一來,或許可以逃過一劫。”眾人也沒有辦法,只得照做。到了正月十五這晚上,天帝往下一看,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還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百姓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件事,從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這就是元宵節的傳說由來。
在我的家鄉,元宵節是必要賞燈的,所以人們會事先在一個空曠的地方打個大棚子,把準備好的花燈掛上去,大家都盼著黑夜的到來。終于,當天邊的最后一絲紅散去后,掛在棚子上的花燈亮起來了。霎時間,那剛暗下來的天又被照亮了,五彩斑斕。紅的、黃的、綠的,各色的,都有。不光是燈的顏色,它們的樣子也各有不同。有走馬燈、有玻璃材質的燈,由清一色的牛角燈,有紗燈。而最有趣的,是由麥苗做成的一兩條碧綠的長龍……
等到天色再暗一點,人們也不賞燈了,他們干什么去呢?去吃元宵。人們先把元宵從冰箱里取出來,再把它放進煮沸的水里,慢慢的元宵不在硬了,他在鍋里翻滾著,幾分鐘過后,他已經變了一個樣,成為人們口中入口即化的元宵。我最喜歡芝麻餡的元宵,你呢?
我喜歡元宵節,不是因為它的傳說,不是因為它的燈會,也不是因為在這一天能吃到元宵,而是在這一天,我們的親人可以團圓。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5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盼到了牛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今天我還聽說了一個好消息,學校組織了猜燈謎活動。
下午上課,我們一窩蜂似的去猜燈謎,與以前一樣,猜燈謎的地方是在教學樓的架空層,哇!架空層太美了,每一根長方體柱子上都牽著四根紅繩子。外面兩根紅繩上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有繡球樣的;有南瓜樣的;有水桶樣的,還有杯子樣的……中間兩根紅繩上掛著五顏六色的'謎語紙條,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哇!人怎么會這么多,架空層都要水泄不通了。只見有的同學在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有的同學三個一伙五個一群的猜燈謎;有的同學拿著獎品在炫耀呢;還有的同學則在那里排隊兌獎。看見人挺多的,我心里就范癢癢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沖進人群中。看燈謎啰!咦“八兄弟,輪流觀月”打一字。不會呀,怎么辦呢?心想趕緊放棄吧,尋找下一個目標。找呀找呀!我又找到一個,看了一眼“走起路來落梅花,從早到晚守著家,看見生人就想咬,見了主人搖尾巴”打一動物。驚喜的發現這個我會呀!不就是“狗狗”嗎?我趕緊把它扯下來,像寶貝似的踹在懷里,跑到對答案的地方,排上了其中一條隊伍,等了好久腿都麻了,終于到我兌獎了,結果一看我排錯隊了。手上只有一個燈謎要排那么久,等到我排完隊再去猜還有燈謎嗎?于是我毫不猶豫地跑到燈謎區,多猜幾個燈謎再一起去兌獎。就這樣我又加入了猜謎語的人群。
隨著放學時間的到來,我們依依不舍的回到了教室,我還沉浸在元宵的快樂之中。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8
(精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31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經典)09-04
【經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8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8
[經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3
(精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1
(經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1
[精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08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經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