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一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試卷,試卷可以幫助學校或各主辦方考察參試者某一方面的知識才能。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試卷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一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1
期中考試結束了,我也該對本次語文考試做個分析和總結。
我的語文成績是78分(全班最高分81分),這個成績十分不夢想,是我期中考試7門課程中唯一一門沒上80分的。
第一是選擇題:
共10分,我扣了4分,出錯率是很高的。錯的是“病句確定”和“成語是否用得恰當確定”。期中“成語是否用得恰當確定”一題是自我看錯題目了;另一題“病句確定”是真的沒弄懂,不會做。本來是不要加“事跡”兩個字的,我把這個病句錯認為沒有病句的一項選了。看來基礎知識掌握得不牢靠、不扎實。
第二大題默寫:
我因為有一個字不會寫,導致最終丟分1分。下次要多看書,多默寫,保證每次默寫都要過關才行。
第三大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我也丟了1分,原因是我的提議提得不夠好,沒有理解。
第四閱讀題,分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兩部分:
現代文閱讀錯得比較慘,總共扣了6分。主要原因是我的閱讀理解本事不夠,理解不到。以后要多做賞析,多閱讀。
文言文閱讀丟了3分,主要丟分在“翻譯句子”和“翻譯詞語”上。也是基本功不扎實,平時沒真正理解。
第五是作文:
這次作文我被扣了7分,算是扣得比較多的了。問題可能主要出在:一,我沒有把格子寫滿;二,文中的好詞好句不多;三,開頭、結尾也不夠精彩。
經過以上分析,我覺得以后自我要朝以下方面做好,成績才有可能提高。
1、要多讀書。語文的學習主要在于多讀書、多積累。經過讀書能夠多積累許多好詞好句,這對我的作文肯定有很大的幫忙。
2、要對讀過的文章反復賞析。哪些好詞好句用得好,作者經過這篇文章抒發了怎樣額思想感情,這些讀完書后都要思考。
3、對文言文要多翻譯,此刻考文言文閱讀,很多題目都是翻譯,每看一句文言文都要明白它的意思,要真正理解。
4、要細心。有的地方因為看錯題目而丟分真是太可惜了。
我相信,只要我按照上頭所說的要求做了,下次考試必須能比這次考得好。
初一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分析總結與反思期中考試結束了,一年級參加考試的學生x人,80分以上的有x人,不及格有x人。經過檢測和認真的分析總結,我覺得半學期來,我有些做法較好,值得繼續推進。
1、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在課堂40分鐘內,切實提高效率,減輕學生課后的作業負擔。
2、認真抓早期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我著重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讓孩子樂意去讀。二是讓孩子學會閱讀。平時給孩子們讀一些短小易懂的故事等,積累語言。
這次的期中考試不管是對于我們班的學生還是我這個老師,都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但也是成功道路上必經的挫折,對于這樣的失敗,我不能破罐子破摔任憑這種狀況持續下去不聞不問,也不能心急,那樣只會讓自己和孩子們都無所適從。在某些方面做得很不夠:
1、在檢測中,學生有審題不清、答題粗心、書寫不認真的現象。
2、一年級上學期的孩子,要能寫一句通順連貫的話。這方面還有所欠缺。
3、讓人最頭疼的是紀律問題,在這方面,主要是以鼓勵,引導為主。
4、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學前班升上了小學,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有許多的行為習慣需要反復糾正。在行為習慣方面,要求學生勤洗手,勤換衣服,做好個人衛生,不說粗話,遇見老師要問好等,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進行強化。
5、一年級主要是識字寫字教學和拼音教學。在下半學期,識字教學占了更大的一部分。在后半期的識字教學過程中,根據一年紀孩子的特性,盡量在教學中結合圖片,游戲,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另外,在早讀課和寫字課上,不斷地進行反復,復習學過的生字、詞語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在寫字教學方面,一年級的孩子最易犯的錯誤是不按照筆畫筆順寫字以及將筆畫分割。針對這兩個方面,在后半學期教學中,我盡量地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讓學生跟著老師進行書空,注意觀察老師的書寫,自己動手寫,當當小老師等。在課后布置學生進行一定的生字書寫練習,同時注意適量,以免打擊學生的學寫字興
初一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2
一、試卷評價
試題以教材為載體,立足基礎、適當增加難度、增大容量、體現出靈活性、綜合性。側重考查學生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經過必要的字、詞、句、段的理解和體會,去理解、去感受、去運用。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本試卷評價導向功能的作用很明顯。這次語文學科的試卷成績基本反映出小學語文教學的現實狀況。學生基礎知識比較扎實,積累運用的量不足,閱讀習慣的養成和獨立閱讀能力欠功夫,年級習作水平總體不錯。下面就各年級情況做具體分析:
二、試題分析
從整個卷面來看,基礎知識學生掌握較好。學生在拓展閱讀的能力這方面知識欠缺太多,教師平時拓展還不夠。學生成語積累與運用能力失分率原因為:一是積累的量少,雖有一定的積累量,但錯別字太多。可見學生平時的積累習慣沒養成;在積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寫;語文課外閱讀量不夠。學生對句子的掌握和應用能力訓練力度不夠。縮句、擬人句、比喻句、反問句的,只局限于教材上的,沒有充分利用身邊、課外資源,缺少實踐運用的過程。修改病句,學生對病句類型掌握不全(詞語搭配不當、前后矛盾、語序顛倒、句子不完整等)。以上內容,教師在指導上要講究方法,使學生掌握要領,訓練的廣度上和靈活性上要加強,不能只做教材上的練習,淺嘗輒止。
課內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課內閱讀能力,反映出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現是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對詞語體會不準確,意義完全不對;二是體會句子的意思還停留在表層意義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語文閱讀重在過程,學生獨立閱讀能力是在過程中培養起來的,而老師忽略了過程中讀、悟、用、說、寫、等方法的指導;學生閱讀態度不認真,文章瀏覽一遍即開始作答,對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不去認真揣摩,體會,感悟。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在積累方面的吸收與內化,逐步形成能力。課外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給文章加題目、畫中心句、加標點符號、解釋詞語這幾道題答的還算可以。而對句子的理解雖然做答了,但答案不貼切;有的學生根本不答。反映出教師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欠功夫。閱讀部分學生在分析、概括、語言表達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顯地反映出學生缺乏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習作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從自己經歷過的生活中選材,自擬題目,寫起來有話可說,也能寫出真情實感。但是有的學生還沒有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在分段、錯別字、標點符號等問題上而被分也不少。與《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強和提高。
三、整改意見
1、建議語文教師要嚴格執行本學段的語文課程標準,三維設計教學過程,特別是在過程與方法上要指導學生,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
2、按照語文教材的使用說明,不僅要抓好主體課文教學,更要完成“語文天地”中的內容;要充分利用好導讀和預習提示。平時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節閱讀課和習作課,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3、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感,深入鉆研、開發、使用教材;要有靈性、悟性和耐性,形成獨特的教學特色。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語文教學在重視范文語言的感悟、積累和內化的同時,要積極向課外閱讀拓展,并充分利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增加學生積累的廣度;教師應該向學生推薦好書,幫助學生拓寬積累的途徑。
4、素質成于習慣中。沒有培養過程,就沒有教育結果。教師一定要重視給學生創設各種語文實踐的機會,在某些環節上要給予具體的指導,引導學生鉆研文本,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步學會思考,學會讀書,發現語言的規律,培養審美的情趣,從而提高語文獨立閱讀和自能作文的能力。
四、反思與前瞻
縱觀語文試卷,我們感到:教學中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但教師沒有站在系統性的教學高度來審視。在閱讀教學中就文解文,教師重“教”不重“導”(教材選學內容中帶“*”或“△”的訓練,大部分教師采取的是走過場態度,視而不見,見而不問),學生所學知識不整合,缺乏促進繼續學習的能力。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們的教師一定要變學生“接受式學習”為“吸收式學習”,做到:引學生“悟”、教學生“法”、導學生“理解”、重學生“運用”、求學生“發展”。
初一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3
一、試卷分析
本學期四年級語文期末檢測試卷是由市教育局統一組織命題的。試題以新課標為綱,以教材為本,關注學生,題量適當,難易適中,覆蓋面廣,重視對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真正落實了《課程標準》中關于評價的建議。特點如下:
1、鼓勵性:命題語言輕松,富有親和力和鼓勵性。如卷首的溫馨提示、題目要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我會我能我要我覺得等形式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情感,健康的情緒,主動地投入到答題過程中,不斷地體驗成功的愉悅,增強了學生答題的自信心,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健全人格。
2、全面性:試題題型多樣,涵蓋了教材的主要內容,點多面廣,通過識字寫字、閱讀積累、習作等方式在有限的試題中全面地考查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分值分布均勻,突出了命題的科學性。
3、生活性: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試題中第三題中的第3、4小題的關于我市醫務人員和鳥巢的選擇題,第六題中的第2、3、4、5小題的根據自己的感悟填空題,第七題的根據情境答題以及第九題廢墟下的母愛的課外閱讀,都取材于生活,實現了書本知識與生活世界的溝通,內容靈活,學生在答題中會覺得自然、熟悉,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表達,同時又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習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極富時代感。
二、答題分析
1、基本情況(編者略)
2、答題情況:
第一題得分率在90%左右,但全對的學生較少,其中錯誤最多的是蜿蜒的蜿、喉結的喉、香港的港,這說明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對易錯字教學的突破還不夠。
第二題得分率85%,錯誤集中在悄然的悄和一暴十寒的暴的讀音選擇上。前一個主要是受悄悄的的悄的讀音和大家平時語言習慣的影響;后一個詞語在語文園地七中出現過,讀音選擇錯誤是不應該的,這說明教師平時的教學不嚴密。
第三題得分率在93%左右,大部分學生都能得滿分,失分主要是基礎差的學生,因此學困生的輔導不容忽視。
第四題得分率78%,這兩類成語分別在語文園地四和語文園地七中的日積月累出現過,但還有接近30%的學生不能正確答題。主要是因為學生對題目要求的理解不夠正確,褒貶義成語混淆不清,這說明教師對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的教學不夠重視,學生的囫圇吞棗式學習是造成答題失分的主要原因。
第五題得分率70%左右,多數學生不能根據例句很好的領悟做題要求,特別是第一小題,如果命題時在例句中的關鍵字下加著重號可能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如例句1中的流跳,例句2中的像,就會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第六題得分率在76%左右,其中根據情境寫歇后語和名言警句兩小題失分嚴重,且填空中錯別字較多。因此在重視語言積累的同時,加強靈活運用訓練不容忽視。
第七題得分率在70%左右,學生審題不夠嚴密,回答問題時沒能緊扣語言材料,或句子不完整,或意思不全。
第八題得分率77%,其中第一小題失分嚴重,達60%-70%,說明學生對頹喪一詞理解不夠,同時意思項中的三個詞語的意思與頹喪的意思聯系不緊密,如把委靡改成沮喪可能更好些。第九題得分率79%,其中第二小題失分嚴重。其中反應回應選擇錯誤是因為學生對這兩個意思相近詞語的理解不夠準確造成的;費力地廢力地這兩個字讀音相同,但意思完全不同,學生在選擇時分析不細致而導致選擇錯誤。另外第四題失分也較多,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即樹立大語文觀,怎樣更好地實現語文與生活的溝通
第十題得分率67%,學生習作選材不新,作文內容較為平淡,段落層次不清,句子不夠通順,細節描寫不具體生動,缺乏真情實感,同時標點符號運用錯誤較多,書寫馬虎。
三、教學建議
1、要繼續重視和加強字詞教學和寫字教學。
本次檢測中,看拼音寫漢字部分得分率較高,但對此我們仍不能有所松懈,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突出對易錯字的指導,把字詞放在語境中去認讀、去理解,把字詞句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并且要鼓勵學生在習作、日記中運用學過的生字詞,把字詞教學抓實抓細。同時寫字指導也不能松懈,教學中要繼續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因為寫字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特別是中年級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學生的字寫不好,就等于沒有完成語文教學任務。
2、要立足于課堂,重視學法指導,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立足課堂,立足課本,適度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行實踐,積累學法,形成能力。比如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能力,聯系上下文體會重點詞句的能力,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和語言形式的能力等。教師在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增強形象感受,減少理性分析。
(2)以讀為本,堅持讀有目的,讀有層次,讀有見解的教學原則。
【初一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03-13
語文試卷分析及反思03-13
[精選]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11-08
語文試卷分析及反思06-22
初一的語文試卷分析06-28
語文試卷分析及反思[實用]07-06
語文試卷分析與反思范文10-21
語文試卷分析的教學反思07-03
語文試卷分析和反思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