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德育工作隨筆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隨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德育工作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德育工作隨筆1
——“發光的”金子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已經變得非常熟悉了,就像“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樣,但它是否科學呢?它的淵源和內涵是什么?學生能否從這樣的語句中學到一些東西?有了這些問題,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并與學生在班會課上進行了討論。本篇文章包含四個部分:課堂記錄、課堂小實驗、德育成果和結論。本文使用化名。由于篇幅原因,我刪除了實錄中的細節。
一、課堂實錄。
同學們,我在課堂上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聽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嗎?”全班五十二個同學齊刷刷地舉起了手,一人不落。這說明這句話早已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腦海里。
第二個問題:大家紛紛舉起手來,想要回答這句話是誰說的。劉強說:“我猜是泰戈爾。” 陳峰提出:“我記得是中國作家魯迅說的。” 鄧亦琳則認為:“我覺得可能是商人馬斯克說的吧。” 管萍表示:“我記得這句話是美國前總統林肯說的。” 大家各抒己見,但也有些不確定,讓大家思維飛速轉動。其實,我們可以更加自信一些。
第三個問題,這句話有什么內涵?給大家三分鐘時間討論,兩分鐘時間思考,一分鐘時間組織語言。董萬利同學第一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是金子,終究是會發出光來的。告誡我們,要沉著、樂觀、積極向上,只要有才能,終究會發光并被人挖掘。”劉思露接著說:“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各種障礙,只要有能力,遭遇逆境也不要輕言放棄,始終要抱有希望,滿懷激情,真正的才華是不怕被埋沒的,總會等到照亮生命的那一刻,總會等到自己的舞臺的。”
二、課堂小實驗。
三個問題輪番“相信大家對,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多了新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完全不透光的黑瓶。大家能否肉眼看見瓶底,不能:然后我放一個東西進去!搖一搖確保里面的東西確有存在,接著打開瓶蓋。面向大家,同學們能看清里面的東西嗎。什么都看不見:我取出東西來,說,這是一枚純金的戒指:同學們。你們見金子發光了嗎,金子能發光嗎,學生齊道?不能發光:接下來“我們再做一個實驗。右手照亮電筒”左手拿著戒指并搖晃。
三、德育成果。
第一,“閃閃發亮的東西,未必都是金子;但金子卻會永遠閃耀。”這句話源自著名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思想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然而,我們是否可以準確地說金子不能夠發光呢?經過討論,我們認為金子確實可以發光,但前提條件是有光源存在。就像和氏璧需要遇到識玉之人一樣,良馬也需要遇到伯樂。因此,光源就成為了我們借力而行的關鍵,我們要除了具備個人過人的能力外,還需要遇到欣賞我們的人。
第二,引言古語云:借力者強,智者借力而行。借力策略是一種借助他人力量獲得成功的策略。作為學生,我們應當有意識借力做一名智者。教師是一種力,學習工具是一種力,家庭 教育 是一種力,社會關系是一種力,身邊存在的各種推動力,都可以合理利用,并發揮積極作用。學生需要把自己看成是“天生我才”的一塊金,積累經驗(直接的或間接的經驗),不斷提升、錘煉和完善自己,奮斗創造的同時,借這些“電筒”之力,照亮自己的人生。
第三,我們應該積極培養自己具備批判性思維。盡管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今天的討論已經證明這個說法不準確,需要我們對其進行質疑。而批判性思維就成為了必備技能。它是一種學習方法、一種思維能力、一種人格力量。作為學習方法,批判性思維能夠幫助我們評估知識產生和方法的適當性、資料證據的可靠性以及理論解釋的適用性。同時,它也是一種思維能力,能夠讓我們運用分析、推斷、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等方式,提出問題、判斷失誤間關系、解決問題以及得出結論。而最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維還能夠培養我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主動與他人合作、尊重他人以及提出創造性見解的'能力和品格。需要強調的是,批判性思維并不是詭辯,而是基于邏輯、推理、實踐、驗證、再推理、再驗證的思維過程。因此,它的起點可能是基于常理,也可能高于常理,甚至可能與常理相悖。
最后,這堂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踏實嚴謹的科學精神,同時培養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勇于實踐的意識。我們也要教育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以理性的態度看待問題,在合理的驗證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只有通過這樣的努力,才能最終達到知識的內化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師德育工作隨筆2
抓好班級德育工作是推動班級前進的一項有效的措施。本學期,根據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導方針,結合班級實際,我班采取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措施,具體的做法如下:
一、明確目標,形成推動力
學期伊始,為了能更好的順利完成實習工作,我給每一位學生提出了根本目標:小節行為常規范,實習安全在首位。在這個目標的引領下,我班學生一直做著不懈的努力:在個人儀容儀表上,校內校外一個樣,始終保持作為一名中學生的良好形象;教育學生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學生以校為榮,為校增光的基本理念。隨后,我又不失時機地提出更具體的管理小目標,通過目標管理來形成自制自律的良好氛圍。增強了班級成員不掉隊的信心,同時,帶動了其他方面的發展……
二、有的放矢,形成凝聚力
實習管理過程中,我發現班級的部分學生缺乏凝聚力,不能正確認識實習工作的現象。面對這個問題,我查閱了大量資料,在平時下點巡視及學生返校匯報工作時,一一提醒指出,并給他們講述“事在人為,重在過程”的道理;講述“實習就是為就業奠定基礎”的道理等等。結合學生的工作特點,要求他們加強相互間的聯系,探討交流實習工作中的經驗和心得。事實證明,該方法為學生塑造自我,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細化,形成約束力
本學期報到,我就根據上學期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依照學校實習規定制定輔助性的細則。如“實習生業余時間”細則、“周期性工作小結”細則……在學生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培養了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強了責任感,提高了組織能力和自我約束的能力。
四、家教感染,形成吸引力
家庭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能給學校教育以強有力的支持。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家長的幫助,良好的家校聯系在無形中給學生的生活織出了一張無微不至的關懷之網,同時,也能有效地填補對學生督促的盲區。為此,我常常以電話、面談的`形式和學生的家長聯系,以此來了解學生在家的相關情況,同時也將學生的在單位實習情況及時地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對自己的子女的相關表現有個及時的了解。密切的家校聯系,充分調動了家長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家長參與管理,也極大地感染了學生,使他們倍受鼓舞。,從而促進了學生在各個方面的快速進步。
通過以上的具體措施,本學期我班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收獲。總結是成功之母,作為班主任一定認真總結本學期的各項工作,找出不足,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不斷優化德育這項艱巨而具有長遠意義的工作。
【教師德育工作隨筆】相關文章:
教師的隨筆04-11
教師隨筆04-09
教師的隨筆05-08
教師實習隨筆12-09
教師教育的隨筆10-14
教師隨筆內容10-13
教師隨筆:《午睡》09-29
教師課堂隨筆06-27
教師的教育隨筆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