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舞蹈課教案

時間:2024-06-16 13:24:19 舞蹈 我要投稿

舞蹈課教案【錦集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舞蹈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舞蹈課教案【錦集15篇】

舞蹈課教案1

  活動主題:

  《洗手歌》

  學習目的:

  告訴學生講衛生、勤洗手是我們生活中的好習慣,經過舞蹈的方式幫忙學生加深這一良好習慣,從自身做起也影響他人,同時也提高孩子們的舞蹈表演本事。

  主要動作與要求:

  1、卷袖口:身向一點,正步位站立,左手按手放于八點方向,右手在左手旁

  向里翻腕,做卷袖子的動作,同時重拍向下屈膝。

  2、擰龍頭:身向一點,正步位站立,左手旁按手位,右手放于前斜下位,向

  外轉腕,做擰水龍頭的動作,同時重拍向下屈膝。

  3、洗小手:雙手擴指,手心相對放于身前搓手,低頭含胸,踮腳碎步。

  教學步驟:

  1、故事進入

  此舞蹈屬于情節性舞蹈,所以故事情節的描述就十分重要了,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們舞蹈的主要資料,并且在故事中讓孩子們對勤洗手的好習慣有充分的認識。

  2、動作與情節進入

  教師將組合的主題舞段教與小朋友,反復練習。后分配各個人物形象到個人,將情節貫穿始終并合理安排動作,必要時教師可變化隊形與調度,明確主題。

  3、完成組合

  待動作與情節部分充分的完成后,配合音樂完成動作,將舞蹈推向高潮。異常要強調的是孩子的。表現力和表演的夸張。

  教學提示:

  1、組合中的表演,需要在真實的生活動態上盡可能的夸張化。

  2、教師在授課中要求所有動作一拍到位,干凈利落,不要拖沓。

  組合情景描述:

  今日班里要檢查衛生,小朋友們得伸出手讓小班長一個一個的仔細檢查,她可認真了。看!她來了!小明的手部衛生不合格,小紅的也不合格,小剛的呢。.。.。.小班長湊上去聞了一聞,捏著鼻子就跑開了,又臟又臭的`。小班長帶著大家一齊去洗手,里洗洗,外洗洗,指甲縫里也不放過。

  待洗干凈后,小班長又一次檢查開始了。小明的很好,小紅洗的很干凈,小剛的手好香啊,小白。.。.。.哎小白,你給我看看,檢查一下啊!小白遲遲不肯掏出手給班長檢查,原先他沒有認真的洗手,指縫還是臟的呢!他紅著臉的被班長揪了出來。

  小班長耐心的又帶著小白和全體同學一齊里里外外的洗了一遍小手,小白的手干凈了,其他小朋友的手洗得白白的,幼兒園里還彌漫著一股清香的氣味呢!

  小班長讓全體同學排好隊,又一一的檢查了一遍。這次,每個小朋友的手都是又香又干凈的。同學們豎著大拇指,在向教師炫耀呢。耶!

  歌詞:

  卷起兩只小袖口,輕輕擰開水龍頭,洗手心,洗手背,再撮一撮手指頭。

舞蹈課教案2

  舞蹈中的呼吸

  教學目的:

  1)在基訓中運用呼吸,以更好地訓練學生軟開度。

  2)學習舞姿組合《大海阿,故鄉》(A)讓學生體會呼吸對舞蹈動作的修飾作用。

  教學重難點:呼吸與動作的協調配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授新課。

  1.舞蹈是以肢體語言塑造藝術形象的一種表現美的藝術。俗話說:“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是否有”,所謂“是否有”是指舞蹈是否有藝術性和規范性,這天我們來學習影響舞蹈藝術性和規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穩均勻,而前者是有彈性,有韻律,有節奏的,有時長,有時短,有時平穩,如何掌握運用呢?是一個堅持不懈的訓練過程,此刻讓我們在壓腿組合中初步體會一下在基訓中如何運用呼吸。

  2.把桿組合《壓腿》。

  預備:45度應對把桿單手扶把,單背手,小八字腳位。

  前壓腿:動力腿外開,雙腿繃直,身體正對,脊柱拉直,肩線與動力腿成90度,前壓時以胯為軸心,上體持續平直,向動力腿折疊。用前額觸腳背。

  旁壓腿:在前壓腿的基礎上,換手扶把,轉體180度,身體與兩腿成一個水平面。旁壓時,以胯為軸心,上體持續平直,向動力腿折疊。用耳觸腳背。

  體會運用呼吸:壓、呼氣;立、吸氣(反復練習、體會)。

  作用:身體線條更易拉長,動作具有彈性,避免了僵硬和拉傷肌肉,提高了動作質量,更有利于軟開度的練習。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樣起著巨大的作用。它使我們的動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韻律感,更富有藝術表現力,下面學習的舞蹈組合《大海阿,故鄉》會讓大家學習到舞蹈表演中如何運用呼吸。

  1)身體的呼吸(吸氣時身體拉長展開,呼氣時身體收斂內含)。

  2)頭的呼吸(指頭時吸氣,低頭時呼氣,轉頭時先吸后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時以肩為軸,肘、腕依次向上帶動吸氣,向下帶動呼氣,體會手臂連綿不斷的'延伸感)。

  4)造型時的呼氣(造型時,身體姿態不動,然后氣息流暢自然,不僵硬)。

  訓練步驟:

  1.教師完整示范,并且邊示范,邊講解呼吸的運用。

  2.訓練學生:

  a.雙跪坐,雙背手,聽音樂,節拍練呼吸,找呼吸時身體的韻律感。

  b.練習單一的頭的呼吸,然后與身體配合。

  c.先練習單臂波浪時的呼吸,再練習雙臂波浪時的呼吸,呼吸越深,動作越大,情緒越高。

  d.大呼吸后雙晃手造型,體會該動作的延伸感(眺望遠方),雙繃腳坐地展胸腰氣息流暢。

  訓練時先把動作揉碎,分解練習,再教單一動作,然后與身體配合,最后配音樂練習組合。

  二、小結

  這天學習的只是對舞蹈中呼吸的初步了解,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要反復練習,不斷深入,直到大家熟練掌握,運用自如。當然這還需要大家的課后練習、鞏固。

  活動教材:自己準備

舞蹈課教案3

  目標

  1、初步學會舞蹈,激發幼兒對跳舞的興趣。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學習基本動作“踵趾步”。

  準備

  1、布置環境:小樹林

  2、老虎頭飾兩個,音樂《兩只老虎》。

  活動指導

  一、幼兒學小鳥飛律動入室。

  二、練聲曲:師生問好,要求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

  三、復習歌曲:小兔與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膽表演。

  四、幼兒學習舞蹈:兩只老虎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學唱歌曲。

  師:我們大家來聽一首歌,看看你們有沒有聽過(播放歌曲)

  第一遍:幼兒聽后,提問:這首歌里面唱到了誰?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第二遍:幼兒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兩只老虎在樹林里跳舞"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小樹林) 聽說,這個樹林里住著兩只可愛的小老虎,我們來看看它們正在做什么?

  (1)播放音樂,"兩只老虎"在跳舞、(由兩名教師表演)

  (2)幼兒欣賞后,提問:你們剛才看到了兩只老虎在干什么呀?(它們在跳舞)它們是怎樣跳的?(幼兒自由模仿動作)

  3、教師有表情地示范舞蹈、

  師:老師也來學一學小老虎跳舞,小朋友們先坐著看看伍老師學得像不像,好嗎?

  4、引導幼兒學習舞蹈、

  師:小朋友,老師跳得像不像啊?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那 你們要先學會一腳的本領,先看老師做一遍。

  (1)教師示范基本動作--踵趾步。

  (2)幼兒練習,重點指導幼兒左腳腳跟點地,右腳膝蓋彎曲,上身挺直。

  (3)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完整跟跳舞蹈動作。

  (4)幼兒聽音樂,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請幼兒表演舞蹈。

  (6)讓幼兒邀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隨音樂舞蹈。

  五、幼兒隨音樂開火車律動出室。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開火車把老虎送回家吧!

舞蹈課教案4

  活動主題:

  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動目標

  1、在愉快地歌舞游戲中培養幼兒遵守游戲規則的自律本事。

  2、培養幼兒對節奏的認識。

  3、在游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使幼兒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活動準備

  為曲調選節奏的四列火車及節奏型卡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趕花會》,引導幼兒在句末大膽創編造型。

  教師以游戲的口吻引入,引導幼兒大膽創編B段中花葉花莖的各種造型,活動中注意堅持自我與別人之間的空間距離,不擠在一齊,不相互碰撞。

  二、多聲部朗誦《小鴨小雞做游戲》,培養幼兒相互間的協調性。

  三、復習歌曲(拉拉勾)

  2、復習歌曲《拉拉勾》。引導幼兒有表情地表演唱。

  四、學舞蹈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復習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①教師問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啟發幼兒答:在那里,在那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幼兒齊唱后,復習這道歌有幾個樂句?(4個)。

  2、為曲調選節奏,并練習拍打節奏。

  ①出示四列代表四個樂句的小火車,引起幼兒興趣。

  ②出示節奏型卡片,幼兒拍打節奏。

  ③引導幼兒為歌曲選相應的節奏型貼在車廂上。(合作性、互助性的培養)。

  ④讀節奏。

  3、看著節奏譜學習基本動作。

  4、學習舞蹈游戲。

  ①教師唱曲示范一次。

  ②交待舞蹈游戲的規則。

  ③組織幼兒舞蹈游戲。

  游戲過程中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景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

  五、小鴨小雞律動退場。

  六、游戲結束

  這篇幼兒園舞蹈教案《我的朋友在哪里》就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活動帶有很大的樂趣,一節課完成孩子們意猶未盡的討論這是我的動作這是誰誰的動作,并且他們會持續很長時間不會忘記這個舞蹈。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還能夠為他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舞蹈課教案5

  教學目的:

一、訓練軟開度。

  二、訓練協調性。

  三、初步了解民間舞:東北秧歌。

  教學方法:

  1、現身示范法;

  2、單一抽查法;

  3、群眾練習法。

  教學資料:

  一、把上基本功基礎訓練:軟度、開度、力度的訓練。

  二、把下訓練:身韻組合、小跳、中跳、大跳。

  三、民間舞:東北秧歌單一步伐與手勢的訓練。

  四、素質訓練:腰、背、腹肌的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把上基本功基礎訓練。

  二、難點:民間舞的韻律理解。

  教學用具:

  錄音機、手巾花。

  教學過程:

  一、把上基本功訓練

  1、開肩:面向把桿,雙手雙腳齊肩寬,小臂搭在把桿上身往下壓,膝蓋伸直,兩拍一次,四個八拍。

  2、波浪腰:正步面向把桿,雙手扶把。兩拍身體往后,兩拍收回跪地下,兩拍身體往前往上頂,兩拍還原;第二個八拍反方向先里后外。四個八拍后雙手抓住把桿,腿貼地面,用腹腰去找前面的墻,教師把學生一點點往前推。

  3、壓腿(前、旁、后):前腿時同手(三位)同腳,左手單手扶把,用肚臍眼去找大腿,還原時手先起來;旁腿時左腿右手,要求用后背去找大腿;后腿時人往長拉,手先下去找后腳尖,抬頭,膝蓋外開。前、旁、后腿各壓八個八拍,每四拍壓一次。換腿壓反面。

  4、踢腿(前、旁):單手扶把踢把桿外腿,準備拍山膀手,腳尖后點地。兩拍踢起,兩拍點地,四拍還原,踢完換旁腿(腳五位)。前、旁各踢八個八拍,然后往把桿轉身1800直接換反面。

  5、雙手扶把踢后腿:要求膝蓋外開,四拍踢一次,還原時腳尖前點地,四個八拍后換腿。

  6、甩腰:單手扶把正步一位手準備。手快速經二位到三位,往后下大腰,還原時手回一位。八拍下腰,八拍還原,動作快速有力,要求膝蓋伸直,八個八拍后轉身1800反面。

  7、劈叉:把下左、右腿直叉、橫叉,老師根據狀況逐個糾正并加外力。

  把上基訓部分(均由老師講解示范后讓學生跟音樂做,老師逐一糾正)結束,休息五分鐘。

  二、把下訓練

  1、身韻組合:準備拍盤腿坐在地上,雙手自然扶著膝蓋,后背挺直。四拍左肩沖,四拍還原,換反面。做四次,左右各兩次。雙手打開經七位到三位,四拍,上身往下趴持續八拍,四拍起來;雙手打開經七位回到背手位;四拍右手波浪手,四拍還原,換反面,左右手各兩次。雙手經七位到三位,四拍成左手七位右手二位,雙晃手到反面,重復一遍;手到三位左右各四拍搖擺手兩個八拍,收背手結束。

  以上讓學生跟老師做一遍,再全體學生做一遍。

  2、小跳:一位準備。身對1點,一位半蹲,然后在快速直起的同時,推地繃

  腳跳起,落地時先落腳尖,腳掌到全腳,成一位半蹲。一拍一個連續跳四個八拍。跟音樂

  3、中跳:準備與小跳同,變化是跳起時要求越高越好,落地后還原直立再跳第二個。一個八拍跳一次,連續八個八拍。跟隨音樂

  4、錯步大跳:左丁字步面向8點(人站臺右后)左手七位,右手二位手向前準備,左腳尖點地一個錯步(手變七位)左腿右手向8點,左手七位,右腿后抬騰空跳起,每人跳兩次換反面。老師數拍。

  把下訓練部分結束,休息五分鐘。

  把上、把下兩個部分均為復習舊課,視學生進步狀況提高要求。

  三、新課資料:民間舞

  1、東北秧歌的簡單腳步:

  ①前踢步:正步雙手叉腰準備,單腳勾腳尖往前上方踢,稍離地立刻還原,換腿反面。

  ②后踢步:變為往后踢,要求與①相同。

  ③十字步:左腳往右前方邁一步,然后右腳再往左前邁一步,再接在左腳左邁,然后右腳收右后方,左腳收回還原。

  2、手勢的.訓練

  ①單臂花:左手叉腰,右手伸出左右各一個里繞花。

  ②十字花:雙手胸前交叉繞完花再打開雙山膀繞一個,重復多次。(正步站立)

  ③梳頭花:一手山膀一手耳旁繞花,換反方向做重復多次。

  以上新課部分均由老師示范一遍然后學生跟著老師一齊做。最后老師再逐一糾正。

  三、簡單的舞蹈組合:

  把上面所教的資料連接起來跟音樂一齊做,老師示范學生模仿。

  四、素質訓練:

  1、平躺地面雙腿并踢,每人30次,練習腹肌。

  2、平躺地面不借助外力完成仰臥起坐,每人30個,練習腹肌。

  3、兩人一組,一人雙手撐地,雙腳被另一人抬起,雙手往前走,每人繞舞蹈室一個來回,練習腰、背肌。

  五、課后作業:練習記憶東北歌組合;腹、腰、背練習每一天各做30次。

  六、課后小結:學生進步較快,能夠把基本功練習稍提高要求。

舞蹈課教案6

  一、教材分析

  “小鼓”組合源于“快樂小舞星教材”它倡導快樂、健康、科學的教學理念。教材是站在孩子的角度,運用孩子的天性,沒有過多動作,主要是發揮孩子的自主意識。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自信、大方、團結、友愛、拼搏、合作的舞蹈。“小鼓” 通過敲鼓的組合形式,準確掌握節奏,在練習中增強音樂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二、教學目的

  1、學習組合《小鼓》通過敲鼓的形式,準確掌握節奏

  2、在組合練習中增強音樂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3、學習組合加強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三、教學要求與主要動作

  1、學會組合中的舞蹈動作

  敲鼓:正部位站立,眼視身體前方。雙手握拳,小臂折回,重拍向下,按節奏敲擊前人的肩膀,同時連續做半蹲

  咚咚咚:正部位站立,眼視身體前斜上方,雙手握拳舉于前斜上位,重拍向下連續敲擊三次

  2、帶情感有節奏的.表演舞蹈組合《小鼓》

  四、教學重點

  1、學會舞蹈組合中的主要動作“敲鼓”“咚咚咚”

  2、在學習中體會音樂的節奏感用舞蹈組合動作表達

  3、舞蹈組合中舞伴的相互配合

  五、教學難點

  1、舞蹈動作“敲鼓”“咚咚咚”與節奏配合完成

  2、帶情感有節奏的表演舞蹈組合《小鼓》

  六、教學過程

  1、形象認知

  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啊?小鼓是什么呢?你們聽它能發出聲音是不是?那它是怎樣發出聲音來的呢?看看你們是怎樣敲打?今天老師教你們一種另外的敲打方法?來和老師一起學。

  2、動作進入

  A、“小鼓”引入

  (1)我們怎樣敲小鼓呢?有幾種敲擊的方式啊?(請學生上臺敲打鼓)

  (2)老師這里也有一種敲打的方式(教師示范)

  (3)兩人一組(一人拿鼓一人拿鼓錘)用教師的方式敲打小鼓。(讓學生在后面學習動作時找到真實的敲鼓感覺)

  B、教授動作“敲鼓”“咚咚咚”

  (1)展示文字圖片“敲鼓”“咚咚咚”

  (2)教師將動作分解一步步教授,動作規范后,按節奏的進行練習

  C、舞蹈動作的鞏固訓練

  (1)教師指示文字圖片,學生自己跳舞蹈動作

  (2)將舞蹈動作跳的規范的學生到前進行示范

  (3)反復練習矯正不規范的動作與節奏

  D、表演組合

  (1)編排隊形

  (2)欣賞視頻“小鼓”組合

  (3)合音樂完成組合《小鼓》

  3、完成組合

  配合音樂隊形完成組合

  七、總結和評價

  八、下課

  作業

舞蹈課教案7

  一、說指導思想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藝術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家庭的重視,而作為藝術教育的主要內容——舞蹈教育,也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背景下與其它藝術門類百花齊放。每個人都具有舞蹈的能力,因為舞蹈源于人體的動作,而每個人無時無刻也離不開動作,用動作的語言共同來表情達意,來創造和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人們的生活中參加舞蹈活動所具備的舞蹈能力,當然也需要進行一定的后天學習。對于基礎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轉變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打破原來的“言傳身授”的古老教育模式,使舞蹈教育開辟一片新的天地!

  二、分析教材內容

  本課的內容來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與舞蹈》當中的第三單元中國少數民族舞蹈部分,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是五十六個民族當中的一員,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瑞麗、西雙版納等地區,傣族的民族特色鮮明突出,人民普遍愛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動,感情細膩,許多動作多為動物的模擬與美化,頭、肩膀、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線,俗稱“三道彎”,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它那優美的舞姿,把人帶入詩一般的境界。

  三、教學目標:

  ⑴通過傣族舞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風格,基本造型,動作韻律特點等。⑵擴大豐富學生的眼界及知識,廣泛積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斷提高自身鑒賞,舞蹈表演的能力。⑶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動作融會貫通,學會簡單的創編。⑷培養、增進學生熱愛少數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

  舞蹈雖然是動作的藝術,但不僅僅只是做做動作而已,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民族的風格特點。這節課的重點就放在對傣族舞基本動作的教授上,因為學生做動作往往是單純的模仿,有時候還模仿的不像,再加上這節課的內容較多,要力求使他們把動作掌握好,是這節課的重點。

  五、教學難點:

  這節課的難點就是要求學生們創編。學生大多是來自農村,可以說幾乎沒有什么舞蹈基礎,創編對于他們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再加上選擇舞蹈課的都是女同學,將來很有可能走上工作崗位會用上,所以學會基本的舞蹈的創編對他們來說也是一項基本技能。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創編可能要學習兩至三節課后,把基本的舞蹈動作都熟悉了然后再展開創編活動。

  六、說教法:

  為了學生能夠更準確的抓住傣族舞的風格特點,攻克舞蹈的重點和難點,我主要操用了以下的方法:

  (1)視覺圖像法:首先傣族的風土人情、文化內涵等對于我們這些漢族的孩子來說不那么了解,為了學生能更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我先拿出了學校演出時的傣族特色的服裝,通過視覺的刺激和教師對這位傣族姑娘服飾的講解,逐漸的引出傣族舞蹈的體態特點,使同學們在欣賞中接受知識,在介紹手形、手位時,我打破了以前那種老師做,學生學的傳統模式,找了許多手形手位的示范圖,讓學生們自己去找動作,去配動作,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更加形象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強化作用。

  (2)語言啟發法:教師的語言是最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的,教師的語言生動,學生就會很容易接受。在這節課中,我不斷的用語言來啟發學生,讓她們轉化角色,把自己轉換成一位美麗的傣族少女,或者把自己想象成金色的孔雀,這樣她們做動作會顯得比較自信,對于我們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是很有幫助的。

  (3)實踐法:在學生舞蹈學習練習實踐中,突出音樂與舞蹈的情感表現。

  七、說學法:

  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法和學法是相統一的,有什么樣的教法就有什么樣的學法,應該說教學思想決定了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決定了教法與學法。但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必須重視學生的存在,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用視覺的觀察來模仿老師的動作,聽覺來把握傣族舞蹈的風格以及樂曲的旋律和節奏,不斷的鼓勵、啟發她們主動性的學習。注重學生創造性的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滲入素質教育

  八、教材的`加工重組:

  在教學大綱中,本單元應最先介紹的少數民族舞蹈是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和新疆舞蹈。但這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很難,因為大多數學生沒有經過專業的舞蹈訓練,而傣族舞蹈在技巧方面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所以先選擇了學習傣族舞蹈。

  九、教材的拓展:

  充分的利用互聯網,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我們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所形成的舞蹈風格多樣,補充進了傣族舞的內容,拓展了學生的藝術

  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表現力。

  十、學情分析:

  舞蹈學習的內容傾向于技能技巧的訓練,因為大多數學生沒有經過專業的舞蹈訓練,學生舞蹈功底很差。,所以在教學中我主要注重基本動作的學習與練習,不盲目追求專業化動作和提升技能技巧難度,并把練習的重點放在對舞蹈的藝術表現上和對情緒情感的表達方面。

  十一、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之后,我都會讓學生喊出舞蹈課的口號:秀出自己!讓她們時刻提醒自己:讓把自己最美麗的一面展現出來。

  2、導入教學內容:內容一:基本技能的學習。

  準備活動:播放音樂,跟隨音樂做熱身運動。以各關節為主,目的在于預防和減少關節損傷,增強各關節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促使大腦中樞神經興奮、克服人體活動上的生理惰性,振奮精神。

  扶把練習:通過扶把練習掌握身體各部位規范的單一動作,克服站立時的腰部無力向下的毛病,增強軀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開度及靈活性。組合練習:通過學習舞蹈身韻的練習,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和動作的協調性,是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同時,注重基本動作的學習與練習,不盲目追求專業化動作和提升技能技巧難度,并把練習的重點放在對舞蹈的藝術表現上和對情緒情感的表達方面。

  內容二:相關文化的滲透。《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將“提高學生的舞蹈鑒賞水平和激發學習興趣”放在《音樂與舞蹈》模塊教學目標的首位。舞蹈課也是學生進行審美體驗的有效途徑,能讓學生初步了解民族民間的舞蹈文化,激發學生舞蹈學習的興趣,提高舞蹈審美能力。所以,在高中《音樂與舞蹈》模塊的學習過程中,舞蹈技能技巧的學習固然重要,而在學習中提高學生舞蹈鑒賞能力也應得到高度的重視。在堂課中,緊緊圍繞該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內容,教學中進行相關文化滲透,以提高學生舞蹈鑒賞能力。如在課題的導入中,首先就是對傣族舞基本體態及動律成因的探究,如,傣族舞為什么手部動作是這樣為什么常用一些送跨的動作等等。這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基本動作的要領,同時能讓學生了解該舞蹈的本質特點,讓學生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以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積累傣族舞蹈的欣賞經驗,提高其舞蹈審美水平。本文內容三:傣族舞蹈動作的學習、動作組合的創編。側重點在這一個環節《音樂與舞蹈》模塊中的舞蹈創編,主要是根據舞蹈的節奏和情緒選配合適的音樂或根據音樂來設計與之相適應的舞蹈動作及隊形。教學中舞蹈創編的體現主要在利用已學習的傣族舞的基本動作,根據音樂創編出相適應的舞蹈動作和隊形。創編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學以致用,充分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凸顯高中學生舞蹈學習的特點,同時也體現了課標的教學要求。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采用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方法:

  (1)手形手位的教授。再加上對于孔雀這種動物的描述,使學生們強化記憶。

  (2)再接下去就是創編實踐。這一塊內容是本課的難點,在學生創編之前教師帶頭編了一個舞蹈,讓學生一邊看,以便帶著問題:老師在這個舞蹈當中用了那些手形手位,老師是怎樣進行編排的?讓學生首先明白創編是怎么回事兒。然后,教師要做的就是鼓勵她們大膽的創編,活學活用,這樣,編一組4個8拍的動作應該是可以完成的。編完之后,還讓她們跳出來,并且大家一塊兒來學。

  (3)課堂小結。

  十二、感悟與反思:各位領導、各位同行,《音樂與舞蹈》模塊是一門嶄新的課程,在教學方式上無現成的模式可循,又由于其課程目標定位和學習人群的特殊性,此門課程的教學更需要老師們在認真學習課標,深刻領會課標要義的基礎上,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教學中如何體現舞蹈藝術的基本特征,如何把握音樂與舞蹈之間的關系,如何將舞蹈鑒賞、表演、編創有機結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等,都還有待于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為之共同努力。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具備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潑的教育方式,為我們的教育開辟了一片新天地,一節好的舞蹈課應該體現“課堂教學生活化”,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與活力,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互動的交流,使學生在饒有趣味和充滿情感的情景中輕松愉快的接受美的熏陶。作為一名教師,我將繼續朝著這方向努力,這次開課便是一種嘗試,不當之處,希望得到各位領導、各位同行的幫助、指導!謝謝!本文地

舞蹈課教案8

  一、我和小鳥來唱歌(腿和腰的練習)

  1、訓練目的

  訓練腿與腰的柔韌性.

  2、主要動作及要求

  a、前壓腿:雙腿前伸坐于地面,身體由直立向前折疊俯于腿上,后背盡量保持平直。

  b、燕式后彎腰:雙腿燕式坐于地面,手指尖點地,頭、頸、肩、胸、腰依次卷回呈后彎腰狀

  3、節奏

  準備位置:體對1點,雙跪坐身體前傾,雙手在后斜下位,掌心相對,擴指抖手。準備音樂:

  (1)1—4保持準備位姿態

  5—8體對8點正步位伸坐第一段:

  (1)1—2右手在旁斜上位展翅,眼視手

  3—4還原,視線收回

  5—8重復⑴—1—4反面動作(2)1右手至旁斜上位展翅,眼視手

  2左手至旁斜上位展翅,眼視手

  3—4雙抖手,視線收回8點

  5—8前壓腿

  (3)—(4)重復(1)—(2)動作

  (5)1—4身體向后45度仰身,眼視1點,繃腳雙吸腿碎步點地。

  5—8前壓腿

  (6)重復(5)1-8動作間奏:

  (7)1—4身體向后45度仰身,眼視1點,繃腳雙吸腿碎步點地

  5—8轉身向2點燕式后腿第二段:(8)重復(1)1-8動作(9)1—4重復(2)1—4動作

  5-8后彎腰

  (10)—(11)重復(8)—(9)動作

  (12)1—4后背平直向前爬下,雙手在后斜下位,擴指抖手,掌心相對

  5—8后彎腰(13)重復(12)1-8動作結束:

  (14)1—4吸腿呈雙跪坐,雙手身前交叉向上

  5—6雙跪立雙手旁斜上位展翅

  7—8保持舞姿,跪坐轉身向1點

  4、提示

  a、前壓腿后背平直

  b、燕式后彎腰要經過頭、頸、肩、胸、腰依次卷回,盡量做到最大限度

  5、歌詞

  小鳥小鳥聽我說,我們一起來唱歌,一起來唱歌。我唱多來咪,你唱來咪發,多來咪發嗖啦嘻,嘻啦嗖發咪來多。幾個音符像小鳥,歌兒越唱越快樂。

  二、尋胡隱君(手位練習)

  1、訓練目的

  訓練古典舞的各個手位.

  2、主要動作及要求

  a、掌型:四指并攏,大拇指張開。

  b、蘭花指:大拇指與中指相捏,其他手指自然翹起。

  c、花形手:雙手蘭花指,手腕內側相對,放于下顎下,小臂自然垂直,身體前赴。

  d、斜下手:蘭花指,身體斜下位。眼隨手動。 e、斜上手:蘭花指,身體斜上位。眼隨手動。

  f、順風旗位:右手托掌,左手山膀,身體轉向八點方向。目視八點。 g、托掌:雙手蘭花指,指尖相對,托于頭頂。

  h、按掌:雙手蘭花指,右手在里,左手自外,交叉按于胸前。

  i、轉腰點肩:(以右為例)左手背手,右手蘭花指,手心向上,指尖點于左肩前。向六點方向轉腰,目視六點

  3、節奏

  準備位置:體對1點,雙腿盤坐,雙背手。準備音樂:

  ⑴ —⑵保持準備位姿態

  第一段:

  ⑴ 1-2右手斜下位,掌型手

  3—4右手斜下位,蘭花指

  5-8 ⑴ 1-2反面動作

  ⑵ 1-2右手胸前按掌

  3—4左手胸前按掌

  5-6花形手

  7-8還原至準備位置第二段:

  ⑶ 1-2右手斜上位,掌型手

  3—4右手斜上位,蘭花指

  5-8 ⑴1-2反面動作

  ⑷ 1-2右手胸前按掌3—4左手胸前按掌5-6花形手7-8還原至準備位置第三段:

  ⑸1—4雙手托掌5—8雙手胸前按掌

  ⑹1—2右起轉腰點肩

  3—4身體轉回一點,左手背手,右手按掌

  5—6右起轉腰點肩

  7—8還原至準備位置

  ⑺—⑻

  重復⑸—⑹動作第四段:

  ⑼ 1—2右起順風旗手位

  3身體轉向八點,順風旗手位,目視八點4保持順風旗手位

  5—6雙手順順風旗手位落下,目視八點7身體轉向二點,胸前按掌手位,目視二點8胸前按掌手位不動

  ⑽1—2身體轉回一點,左手花形手

  3—4右手花形手

  5—6雙手花形手

  7—8還原至準備位置

  ⑾—⑿重復⑼—⑽反面動作

  ⒀—1雙手花形手,至托掌位,下胸腰,目視手

  4、提示

  a、古典舞手型俏麗,手位準確。 b、動作干脆,舞姿優美。

  5、歌詞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三、花搖籃(胸腰練習)

  1、訓練目的:

  胸腰的練習

  2、主要動作及要求:

  a、前壓腿:上體向前俯壓,雙手觸摸腳尖. b、后胸腰:頭,頸,肩,胸向后彎曲,胸部上挑,手臂在身體的斜后方扶地.

  3、節奏:(3/4節奏每小節3拍)準備位置:

  體對7點,左單吸腿伸坐,雙手搭肘,視1點準備音樂:

  (1)—(9)保持準備位姿態第一段:

  (1)雙手抱肘,前壓腿,眼視1點

  (2)還原

  (3)—(4)重復⑴—⑵動作(5)雙臂伸直前壓腿(6)上身直立,手臂提至上位(7)—(8)雙吸腿后胸腰

  (9)—(12) 2點方向雙跪立,雙手蘭花手搖擺,慢慢托至上位,眼視手。 (13)—(14)雙跪立后胸腰(15)—(16)還原至準備位

  (17)—(30)重復(1)—(14)動作

  (31)—(32)收至二點方向雙跪坐,雙背手,眼視1點。 (33)—(34)左手臂于上位前后擺動,身體與頭隨動

  (35)—(36)雙臂經過身前交叉至斜上位展翅,同時雙跪坐后胸腰(37)—(40)重復(33)—(36)動作,結束在雙跪立后胸腰

  4、提示

  a、動作時身體與頭隨動,不可僵硬,有搖籃里的搖擺感覺

  b、組合中要做出3拍節奏強弱弱的特點

  5、歌詞金搖籃,銀搖籃,祖國是個花搖籃。搖著花兒笑呀笑,搖著花兒甜又甜。金搖籃,銀搖籃,祖國是個花搖籃。紅搖籃,綠搖籃,祖國是個花搖籃。

  四、波比換牙(肩的練習)

  1、訓練目的:對肩部柔韌性的練習。

  2、主要動作及要求:

  a、捂嘴舞姿:腳下正步位,雙腿伸直并攏,身體向前90度前傾,雙臂架起,雙手十指交叉放于嘴前,目視1點。

  b、雙聳肩:身體保持直立,雙肩一拍到位聳到最高處。

  c、雙手交叉按掌:身體保持直立,雙手十指相互交叉,手掌下按,雙臂伸直。

  3、節奏:

  準備位置(兩人一組):二人各自身向1點,正步位叉腰手。準備音樂: (1)1—8體對1點,正步位叉腰手(2)1—4保持姿態第一段:

  (1)1—2身體保持直立,半蹲右轉頭,右手拍旁邊人的肩膀3—4還原至準備位

  5—6雙手叉腰做雙聳肩

  7—8還原至準備位(2)1—8 (1)1—8反面動作(3)1—2捂嘴舞姿

  3—4身體直立,雙手交叉按掌

  5—6捂嘴舞姿

  7—8身體直立,雙手保持交叉,手掌上推至雙臂伸直(4)1—2保持姿態,向后甩肩兩次

  3—4落手至雙手交叉按掌舞姿

  5—6保持姿態,雙聳肩

  7—8保持姿態,落肩

  (5)1—4兩人腳下小碎步同時向右轉向3點方向,形成一前一后。(站在右邊人碎步時雙手交叉按掌舞姿,站在左邊人碎步同時雙臂伸直搭至前邊人的肩上)

  5—6兩人同時打開右腳至大八字位。(站在右邊人打開右腳同時做捂嘴動作,身體保持直立不動。站在左邊人打開右腳同時,向下壓肩一次) (6)1—8兩人腳下小碎步同時向左轉向7點方向,(5)1—8反面動作(兩人所做動作交換)

  (7)1—4兩人腳下小碎步同時轉向1點方向,落手至雙手交叉按掌舞姿

  5—6保持姿態,雙聳肩

  7—8保持姿態,落肩

  (8)1—4 (1)1—4動作,同時左手回到叉腰手

  5—8 (8)1—4反面動作結束段:

  (9)1—4捂嘴舞姿,膝蓋放松碎步向前跑

  5—6回至雙手交叉按掌

  7保持姿態,雙聳肩

  8保持姿態,落肩(10)1—7重復(9)1—7動作

  8落肩同時膝蓋半蹲,身體90度前傾

  4、提示:

  a、甩肩動作盡可能將肩部打開,身體保持直立狀態,不可隨肩部亂擺。 b、搭肩壓肩時最大限度下壓。

  5、歌詞:

  波比年幼,那么掉了只門牙,這樣講話吃飯不方便,多么不方便。波比只有在乎圣誕老人,告訴他的禮物最好是,送他一支大門牙。其實是每個幼年人有一天會這樣,蛀牙全要掉日后一定會長出新牙。哈!波比好傻,就是想要往下拔,別看他到今天才六歲,卻要換牙。

  波比要乖乖,波比你乖乖,不要再想它。波比要乖乖,波比你乖乖,換牙莫害怕。

  五、火雞(踢腿練習)

  1、訓練目的:

  腿的柔韌性、力量性訓練

  2、主要動作及要求:

  a、火雞舞姿(以右為例):身向3點,平腳雙吸腿坐,后背直立抬頭,右臂折臂右手闊指放于頭頂,左手放于旁按掌位闊指。

  b、不得了舞姿(以右為例):身向3點,正步位繃腳伸坐,后背直立從腰擰轉至1點,雙臂斜上位雙手闊指,做驚訝狀。 c、地面平躺踢前腿:

  d、側躺舞姿(以右為例):體對5點,右臂伸直枕于頭下,左臂折臂撐于胸前左手闊指,雙腿伸直向外轉開腳跟相對雙腳繃腳。

  3、節奏:

  準備位置:身向3點,吸腿抱團身準備音樂: (1)1—8身向3點,保持吸腿抱團身第一段:

  (1)1—2不得了舞姿3—4吸腿抱團身

  5—6上身做火雞舞姿,同時正步位繃腳伸坐

  7—8吸腿抱團身

  (2)1—4平腳雙腿吸坐,右腳起平踏步8次,同時身體慢慢后靠躺地,雙手放于旁平位,手心貼地

  5—6繃腳伸右腿

  7—8繃腳伸左腿(3)1—2地面平躺踢右腿

  3—4直膝繃腳落腿

  5—6地面平躺踢左腿

  7—8直膝繃腳落腿(4)重復(3)1—8動作間奏音樂:(5)1—2向左轉身體對1點成側躺舞姿

  3—4繃腳開胯吸右小腿,腳尖點于左膝旁5腳尖帶向上伸直小腿6收回腳尖點于左膝旁

  7—8伸直小腿回到側躺舞姿

  (6)1—8向右轉身體對5點成側躺舞姿,做(6)1—8反面動作

  (7)1—4慢轉身同時打開手回到平躺位置,雙手放于旁平位,手心貼地

  5—8右腳起平踏步8次,慢收至并腿屈膝

  (8)1—4雙腿并攏收至大腿貼胸口,小腿貼大腿的位置,雙腳勾腳

  5—8用腿帶起身體坐直至平腳雙腿吸坐,雙手旁斜下位點地(9)1—4右腳起平踏步8次,轉至1點

  5—6上身前探,雙腿開胯至對腳盤坐,雙臂架起雙手闊指放于嘴旁,做大聲呼喊狀

  7—8雙膝并攏至吸坐,雙手落至旁斜下位點地(10)1—4右腳起平踏步8次,轉至7點

  5—6左面火雞舞姿

  7—8吸腿抱團身第二段:

  (11)-(14)重復(1)—(4)動作

  (15)1—2雙腿并攏收至大腿貼胸口,小腿貼大腿的位置,雙腳勾腳

  3用腿帶起身體坐直至平腳雙腿吸坐,雙手旁斜下位點地

  4左面火雞舞姿。

  4、提示:

  a、以火雞的形象提示學生,將動作夸張并放大。 b、將枯燥的訓練動作加以形象,使其更具有趣味性。 c、踢腿時注意動作要有力量,由腳尖帶動,切忌大腿發力。

  5、歌詞:

  哎呀不得了,這次真糟糕!我們的火雞啊,跑到哪去了?

  快點找一找,快點找一找,原來它偷偷跑到菜園里去了。快來,快來,快來,快來,我們回去菜園快把它捉到,看見我們它又跑了跑到稻草里去了!

  哎呀不得了,這次真糟糕!我們的火雞啊,它呀逃跑了?快點找一找,快點找一找,原來它這會兒跑到園子里去了。快來,快來,快來,快來,我們同心協力快把它捉到,看見我們它又跑了跑到稻草里去了!

  六、小袋鼠(跳躍練習) 1.訓練目的.

  訓練腳踝的靈活性及彈跳能力。 2.主要動作及要求

  袋鼠手:雙手胸前向下折腕,手腕放松并攏,大臂收回。正步跳:要求腳掌推地,向上跳時空中繃腳,膝蓋伸直。

  袋鼠跳:要求雙手推膝蓋往遠跳呈拋弧線,上身前傾,腳掌推地,膝蓋伸直。 3.節奏

  準備位置:兩人一組,身向一點,雙手叉腰。準備音樂:

  (1)1-8保持準備位姿態

  (2)1-4先出右手,左手,呈“小袋鼠手”,2拍一次

  5-6屈膝出右胯,右傾頭

  7-8回正第一段

  (1)1-4三次正步跳,一次放松顫膝

  5-8重復1-4動作

  (2)1-2左跳點步左傾頭,腳掌點地

  3-4右跳點步右傾頭,腳掌點地

  5-6正步跳一次

  7-8正步跳二次

  (3)-(4)重復(1)-(2)動作間奏段

  (5)1-4右左交替踮跳從右轉向五點,5-8抖動臀部

  (6)1-4右左交替踮跳從右轉向一點

  5-8碎步轉向兩人面對,屈膝上身前傾,雙手指尖相對扶膝,三點方向人在前,七點方向人在后第二段:

  (7)1-4兩人相對袋鼠跳一次5-8右轉半圈至兩人相對(8)-(9)重復(7)1-8動作三次(10)1-4兩人相對袋鼠跳一次5-6碎步兩人相對靠攏

  7-8兩人屈膝出外胯,都向各自的外方向傾頭

  4、提示

  a、彈跳的過程中注意腳踝與膝蓋的松弛。

  b、袋鼠跳時要求繃腳推地,已達到增強腳踝的力量。

  5、歌詞

  袋鼠袋鼠妞妞,兩只眼睛溜溜。藏在媽媽袋里,有腳不想走。袋鼠學著小豬,袋鼠學著小狗,不要把它抱抱,自己下地走走。

  七、西班牙蝴蝶(重拍練習)

  1、訓練目的

  通過重拍節奏的練習,初步認識西班牙舞蹈基本風格

  2、主要動作及要求

  a、西班牙手型:五指最大限度張開,由小指依次往里

  b、正上位:左手叉腰,右手以腕帶動,由右跨前經胸前至頭頂正上方,保持西班牙手型,肘部自然彎曲。

  c、斜下位:左手叉腰,右手以腕帶動,由正上位經左肩前落下至旁斜下位,手臂形成弧形。

  d、肩前位:西班牙手型,手腕帶動,由斜下位經胸前劃至左肩前,手腕與肩相對,大臂架平。

  e、原地重拍步:正步位,第一拍不動,第二拍雙膝放松微屈,抬右腳,第三拍右腳剁地同時雙膝伸直,重拍向上。

  f、移動步:正步位,雙膝放松,向前小步移動,重拍向上。

  g、結束舞姿:體對1點,正步位蹲,右手正上位,左手叉腰,頭微上揚目視8點。

  3、節奏準備位置:

  正步位,體對8點與1點之間,頭部微上揚視1點,雙手叉腰。準備音樂:

  (1) 1-4保持準備位姿態第一段:

  (1)1-2保持準備位姿態

  3正上位4-6保持姿態

  7-8斜下位,一拍到位(2)1-2保持姿態

  3肩前位

  4-6保持姿態

  7-8斜下位,一拍到位(3)-(4)重復(1)-(2)動作第二段:

  (5)1-2保持姿態

  3-6右起移動步4步,同時右手西班牙手型經體前慢起

  7-8右腳踏步,重拍向上,右手正上位(6)1-8步伐重復(5)1-8,右手慢落至斜下位(7)1-8步伐重復(5)1-8,右手慢回至肩前位(8)1-8步伐重復(5)1-8,右手慢落至斜下位第三段:

  (9)-(12)-7重復第二段(5)-(8)-7動作

  8保持姿態,左腳并步(13)1結束舞姿

  4、提示:

  a、注意在舞蹈中保持西班牙手型的擴張力。

  b、保持上身微仰,氣質高貴,熱情奔放的西班牙風格。 c、手位準確,腳下強調重拍。

  5、歌詞:

  Fly fly fly the butterfly .In the meadow is flying high. In the garden is flying low. Fly fly fly the butterfly.

  八、小阿哥(苗族)

  1、訓練目的:

  碎踏步訓練腳下的靈活性,擺胯動作訓練對胯的控制能力,初步認識苗族舞蹈。

  2、主要動作及要求:

  a、抖手碎步跑:對7點出場,上身轉向1點目視1點左傾頭,左手叉腰手,右手正上位闊指碎抖手,膝蓋放松,腳下正步位左腳起左右交替半腳掌碎步跑,一拍兩下。

  b、雙托手:雙手旁斜上位,掌形(四指并攏,大拇指放松。)

  c、單擺胯(以右為例):上身直立,右胯最大限度向右頂出同時右傾頭,腳下打開與肩同寬,雙腳腳尖向1點,重心放于右腳,膝蓋放松微屈,左腳腳尖內側點地,一拍到位。

  3、節奏:準備位置:

  體對7點,上身轉向1點目視1點左傾頭,腳下正步位,叉腰手準備準備音樂: (1)1—8體對7點,上身轉向1點目視1點左傾頭,腳下正步位,叉腰手(2)1—4保持姿態

  5—8保持姿態,右手從體旁慢起至正上位闊指第一段:

  (1)1—4抖手碎步向7點方向跑出,左右交替8次

  5—6左腳向左旁打開,左單擺胯雙托手,一拍到位

  7—8腳下位置不變,移重心至右單擺胯,雙手經體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2)—(4)重復(1)—1—8動作,三遍

  (5)1目視1點,體對1點,收回左腳呈正步位,胸前擊掌,同時膝蓋放松顫膝

  2重復(5)—1動作

  3—4雙手落至旁按掌,身體90度前傾半蹲,一拍到位

  5—6左腳向左旁打開,左單擺胯旁按掌,一拍到位

  7—8腳下位置不變,移重心至右單擺胯,一拍到位(6)1—2腳下位置不變,移重心至左單擺胯,雙手經體旁直臂手心向上抹至雙托手,一拍到位

  3—4腳下位置不變,移重心至右單擺胯,雙手經體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5—8重復(6)—1—4動作

  (7)1—4左腳起左右交替半腳掌碎步八步,同時左轉身頭隨動,旁按掌,一拍兩步

  5—6雙腳跳落呈正步位,旁按掌,身體90度前傾半蹲,一拍到位(8)1—6重復(7)—1—6反面動作(9)1—8重復(5)—5—8動作,共四次間奏音樂:(10) 1目視1點,左腳腳掌向1點方向點出,出左胯身體隨動,同時右腳以腳掌為重心點轉至體對3點,雙手旁按掌2身體方向及腳下不變,收胯

  3重復(10)—1動作,轉至目視3點,向3點方向點步,體對5點4身體方向及腳下不變,收胯

  5重復(10)—1—2動作,轉至目視5點,向5點方向點步,體對7點

  6身體方向及腳下不變,收胯

  7—8重復(10)—1—2動作,轉至目視7點,向7點方向點步,體對1點(11) 1—4腳下位置不變目視1點,右單擺胯,雙手經體旁直臂手心向上抹至雙托手,一拍到位

  5—8腳下位置不變,移重心至左單擺胯,雙手經體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12)—(13)重復(10)—(11)反面動作第二段:

  (14)—(15)向1點方向,重復(1)—(2)動作(16) 1—4抖手碎步跑,同時向左轉身至5點5—8向5點方向抖手碎步跑(17) 1—4重復(16)5—8 5—8左轉身至1點,重復(16)1—4 (18)—(22)重復(5)—(9)動作(23)1—2重復(5)1—2動作

  3右腳向右旁打開,至右單擺胯旁按掌,一拍到位

  2、提示:

  a、碎踏步時腳下要和節奏,一拍一步左右交替行進。 b、擺胯動作一拍到位,最大限度向旁頂出。 c、手位、舞姿明確。

  5、歌詞:小阿哥,快樂多,坐床上,唱兒歌。媽媽見了笑呵呵,爸爸出去買糖果,回來給他吃幾顆。

  九、上學路上(藏族)

  1、訓練目的:

  膝蓋的松弛與藏族舞的風格訓練

  2、主要動作及要求:

  a、雙臂夾肘位:雙大臂夾于體旁,小臂折臂平端起,雙手握空拳。 b、胸前折臂位:雙臂端起與胸前,小臂折回,右臂疊于左臂上。 c、平踏步:藏族舞典型動作,雙腳平腳交替踏步,保持顫膝狀態。

  d、顫膝:藏族舞典型動作,雙膝松弛,重拍向下,身體隨膝蓋保持松弛狀態。 e、扶胯位:雙手扶于雙胯,手腕放松,雙肘微前夾。

  f、退踏步:左傾頭,右腳半腳掌第1拍后踏,頭回正,左腳第2拍全腳踏步,右傾頭,右腳第

  3.4拍全腳前踏。整個動作雙膝保持微顫。

  g、第一基本步:第1拍右腳吸于左腳腳踝處,左腳微跳起,第

  2、

  3.4拍右左交替踏步3次,整個動作雙膝保持微顫。

  3、節奏準備位置:

  體對3點,目視1點,7點方向場外準備。頭部微揚,雙臂夾肘位。準備音樂:

  (1)-(2)保持準備位姿態

  (3)1-8身體保持準備位,右起向前平踏步8步,雙臂保持夾肘位,隨之前后擺動,向3點方向出場

  (4)1-8身體90度前傾,雙臂胸前折臂位,腳下繼續平踏步7步(5)重復(1)1-8動作

  (6)身體直立,雙臂胸前折臂位,腳下繼續平踏步8步,同時向左轉身至1點第一段

  (1)1-4身體直立,視1點,胸前折臂位,同時顫膝4次。

  5 -6雙膝半蹲同時右傾頭,上身保持姿態

  7-8直立,上身保持姿態(2)1-8重復(1)1-8反面動作(3)-(4)重復(1)-(2)動作(5)-(6)右起平踏步前進16步,雙手經體側慢托起至旁斜上位略前,視線由下至上

  (7)-(8)右起平踏步后退15步,雙手經體前蓋手至扶胯位,眼隨右手動。 (9)1-8退踏步2次向1點

  (10)-(11)退踏步向

  7、

  5、

  3.1點各1次

  (12)1-4向8點方向平踏步前進3步,雙手旁斜下位略前攤手,身體前傾,視1點

  5-8向4點方向平踏步后退3步,雙手收回胸前折臂身體微后仰,頭側傾視1點

  (13)1-8重復(12)動作

  (14)-(15)重復(12)-(13)反面動作(16)1-8平踏步后退8步,身體回正,視1點第二段

  (17)1-8原地第一基本步2次,右左各一次,上身保持姿態

  (18)1-8原地第一基本步2次,右左各一次,雙手重拍至旁斜上位略前(19)1-8重復(17)1-8動作

  (20)-(21)向3點方向第一基本步前進4次,雙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頭左傾視1點

  (22)-(23)向7點方向第一基本步前進4次,雙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頭右傾視1點

  (24)1-8平踏步后退8步,雙手回至胸前折臂,身體回正,視1點(25)-(28)重復前奏段(3)-(6)動作向3點方向下場

  4、提示

  a、雙膝始終保持松弛顫動。

  b、身體在舞蹈過程中不可僵硬,與膝蓋協調一致。 c、踏步節奏準確。

舞蹈課教案9

  活動背景分析

  開展“可愛的蟲蟲”主題活動期間,各種各樣的小蟲子成為孩子們關注的焦點,毛毛蟲變蝴蝶的神奇過程尤其吸引大家。孩子們喜歡翻看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教材圖畫,圖書角里《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圖書也成了孩子們的最愛。我發現“毛毛蟲變蝴蝶”這個題材非常適合進行舞蹈創編。因此,精心制作了“毛毛蟲變蝴蝶”的動畫課件和音樂,借助動畫以及段落分明的音樂,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表現毛毛蟲到蝴蝶的變化過程。這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幫助幼兒體驗到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創編毛毛蟲變蝴蝶過程中的表情、姿態、動作。

  2 能與同伴友好商量、合作,創編舞蹈動作。

  3 充分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卵——毛毛蟲、毛毛蟲——繭、繭——蝴蝶),有蝴蝶飛舞的動作經驗。

  物質材料:“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和音樂。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節選自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三段音樂節選自肖邦的《仙女圓舞曲》,課件設計剪輯自《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視頻文件。

  活動重難點

  重點:根據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頭、手、軀干動作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難點:理解音樂性質,用相應的姿態、表情、動作進行表現。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聯想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 回憶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 第一次欣賞音樂。

  師:現在大家來聽一段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聽完以后告訴我聽起來感覺怎么樣?(感覺很優美、歡快;聽起來想跳舞……)

  3 第二次欣賞音樂,并播放“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

  師:老師把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配進了音樂里。我們來看一看。請小朋友動腦筋想想。我們怎樣用身體表現毛毛蟲變蝴蝶,

  師:請遙遙和成成來表演一下。(身體扭動變成毛毛蟲,雙臂學蝴蝶飛)

  二、分段欣賞音樂,進行動作創編

  1 感受第一段音樂,大膽創編卵變成毛毛蟲的過程。

  (1)欣賞音樂的第一部分,引導幼兒用身體、手臂創編毛毛蟲爬、鉆的動作。

  師:我們來聽聽卵變成毛毛蟲活動的這段音樂,大家想想卵是怎樣活動的,我們可以怎樣將自己變成毛毛蟲。

  師(根據幼兒回答不斷追問):毛毛蟲怎樣從卵里出來的?怎樣扭動?毛毛蟲往樹上爬的時候,它的身體該怎么樣動?能加上一點身體方向的變化嗎?除了身體能變成毛毛蟲,還能用哪個部位變成毛毛蟲?做什么動作看起來像毛毛蟲爬?

  (2)集體表現,體驗創編的樂趣。

  師:我們跟著音樂來跳一跳卵變成毛毛蟲的舞,要注意動作與節奏的配合,把你們喜歡的動作用上。

  (3)請大家欣賞同伴的表演,并評價。

  (4)再次集體表演,進行表情的突破。

  師:舞蹈不光要有動作,還要有表情。想想好奇的毛毛蟲有怎樣的表情,該怎樣做?(睜大眼睛、要笑、嘴巴要張開)我們配上表情再來一次,我想看到最可愛的毛毛蟲。

  (5)評價幼兒表現。師:有了表情,毛毛蟲變得可愛極了。

  2 感受第二段音樂,大膽創編動作表現毛毛蟲變成蛹的過程。

  (1)欣賞毛毛蟲變成蛹的音樂。師:這段音樂是毛毛蟲的身體變成了蛹,邊聽邊想想它是怎樣變成蛹的。

  (2)根據音樂的情緒,創編毛毛蟲吐絲、纏絲的動作。

  師:音樂變慢了。毛毛蟲慢慢地、小心地開始吐絲把自己包起來。它怎樣吐絲的?(引導幼兒用手臂往身體的上面、下面、旁邊、前面等方位,用站著、跪著、蹲著等姿態表現“吐絲”。)

  (3)集體練習,充分體驗創編的快樂。師:你們都編出了自己的動作,想想毛毛蟲現在的心情,該用怎樣的表情來跳毛毛蟲變成蛹的舞蹈?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配合音樂的節奏,動作慢了下來,看上去很美。

  3 感受第三段音樂,與同伴互動。

  (1)欣賞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運用已有的蝴蝶飛的動作經驗。表現毛毛蟲歡快地飛舞。

  (2)與同伴互動,表現毛毛蟲變成蝴蝶后的心情。

  師(根據幼兒回答不斷追問):毛毛蟲終于變成了蝴蝶,它多么高興啊。你能用什么樣的動作把快樂的蝴蝶跳出來?動作很優美,你和朋友打招呼了嗎?蝴蝶怎樣打招呼?你們一起慶祝了嗎?怎樣轉,用什么樣的步伐?還能用什么步?太好了。你們會用這么多的`動作和步伐。

  (3)集體練習,充分體驗創造的快樂。

  師: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注意和音樂、朋友的配合。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不僅自己會跳,還能和朋友合作。真是一群快樂的小蝴蝶。

  4 完整隨音樂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幼兒完整表現創編。師:剛才小朋友們自己編出了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我們連起來跳一次,一定要注意音樂的節奏和變化。有表情地跳出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

  (2)欣賞同伴的舞蹈,并評價。

  (3)再次完整表現創編,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三、分組協商,運用彩帶進行舞蹈的創編

  1 出示彩帶。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和朋友商量一下怎么把彩帶用到剛才的舞蹈里。

  2 幼兒到場地的四周取彩帶,并和同伴商量。

  3 請幼兒說說商量的結果后,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自由使用彩帶跳起舞蹈,

  4 教師總結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靈活運用彩帶,每一組都用得不一樣,還能和音樂配合,很好。

  四、欣賞教師的舞蹈,在教師的舞蹈里尋找自己的動作,再次體驗創編的成功感

  1 欣賞教師舞蹈。師:老師把小朋友剛才編的動作都編進了舞蹈里,你們想看嗎?感覺怎么樣?

  2 和教師一起再次表現舞蹈。

  五、結束。愉快的“小蝴蝶”飛到操場玩耍。

舞蹈課教案10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本次活動中,感受音樂的歡樂和節奏。

  2、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和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3、教幼兒學會舞蹈的表演。

  教學重難點

  有節奏地敲擊筷子。

  教學準備

  廢舊筷子、彩色皺紋紙、橡皮圈、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游戲《捆扎筷子》。

  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廢舊筷子。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上拿的是什么?”幼兒回答:筷子。“那我要和小朋友一塊來將這些廢舊的'筷子捆扎成我們舞蹈的道具,把他裝飾得更美麗行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操作,對個別能力稍差的幼兒可請能力稍強的給予幫助,充分體現團結協作的精神。

  二、基礎部分:舞蹈《筷子舞》

  1、請幼兒欣賞音樂一遍,從音樂中感受節奏的歡快,并請幼兒把自己聽到的,有什么感覺講出來,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2、“剛才每個小朋友都說聽到音樂想跳舞,那么我們就跟著音樂跳起來吧!”播放音樂,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用筷子進行動作想象。

  3、“小朋友的動作都想得很不錯,那老師把它變成一個整體的舞蹈,請我們大家來表演行嗎?”,全體幼兒欣賞教師示范表演舞蹈。

  4、全體幼兒跟著教師重點練習用筷子敲擊有節奏的聲音,可變換不同方位的敲擊方法,在幼兒練習中提示幼兒注意隨著音樂的開始起落有節奏地敲擊,不要亂讓筷子發出聲音。

  5、全體幼兒跟著教師在音樂伴奏下進行練習,教師可進行整體示范和個別指導幼兒掌握舞蹈動作,可反復幾次。

  6、鼓勵幼兒想象變換筷子的不同敲擊方法:上下敲、左右敲、前后敲、體側敲、兩個小朋友對敲等等,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教師不規定和教師的動作一樣,幼兒自由地表演。

  7、提示幼兒除了變換筷子的不同方位敲擊,我們還可以變換隊形進行表演(四路縱隊、兩個小圓、一個圓環),播放音樂幼兒表演,教師指導。

  三、結束部分:游戲《玩筷子》。

  1、教師提問:“我們手上的筷子可以供我們舞蹈還有什么作用?”請幼兒展示想象(可以吃飯,還可以放在地上玩),教師抓住幼兒的思路,鼓勵幼兒進行玩筷子的游戲活動。

  2、全體幼兒在自由自在的玩筷子活動中結束。

舞蹈課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彩帶的運動軌跡,嘗試繪制彩帶舞圖譜;

  2、在感受音樂和認識豎排隊形圖示的基礎上,進行團體表演。

  3、體驗同伴間合作舞蹈的愉悅。

  活動過程:

  一、教師跳彩帶舞:我讓彩帶跟我跳了一個怎樣的舞

  1、剛才我做了哪些動作

  2、根據幼兒回答逐個示范動作。

  3、出示相應圖片,請幼兒嘗試。

  4、請幼兒跟著教師做動作。

  二、請幼兒創編綢帶舞。

  1、幼兒分組制作舞譜,自我分配任務。

  2、幼兒制作圖譜,教師巡回指導。

  3、張貼幼兒完成的舞譜,教師帶領幼兒跳彩帶舞。

  三、變化隊形跳綢帶舞。

  1、除了動作在變化,還有什么在變化

  2、播放教師跳的綢帶舞視屏。(有隊形變化)

  3、出示隊形圖(臉的朝向圖),解決豎排、橫排。

  四、出示新圖示,嘗試看圖譜跳綢帶舞。

  1、教師帶領幼兒看圖示跳。

  2、教師帶領幼兒跳。

  3、面朝客人教師跳。

  4、教師帶領幼兒圍成大圓,面向中間,在教師帶領下跳綢帶舞。

  活動評析:

  首先,我覺得在公開課中開展舞蹈活動,精神可嘉,一般教師都不太敢嘗試舞蹈活動,一怕亂,二怕自身舞蹈素養不夠,可是周教師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舞蹈素養好,上課精氣神十足,教態親切。

  其次,教師選用的教學策略也比較好,經過讓幼兒繪制圖譜來創編動作,完善彩帶舞;運用視屏及圖譜讓幼兒明白如何變換隊形,這些,都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可是活動也存在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整個活動的關鍵詞是舞,應當讓幼兒舞起來,從表到達表現,要讓幼兒感受音樂與彩帶的.關系;舞姿與彩帶的關系;幼兒的動作與彩帶飄逸的關系;幼兒所有動作與彩帶的關系。除了舞動彩帶,身體也應當隨著彩帶舞動起來,最終的整套動作應當與音樂進行匹配,幼兒應當能夠看著圖譜,隨著音樂,完整地演示彩帶舞,音樂與動作應當配套。

  提議摒棄教的痕跡,能夠先讓幼兒聽著音樂自由舞動,然后動作與圖片匹配,然后與音樂配合,完整表演。同時能夠研究上下左右的空間關系,讓彩帶在上下左右都飄動起來。

舞蹈課教案12

  教學內容:

  扶把組合練習準備活動:以各關節為主,目的在于預防和減少關節損傷,增強各關節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促使大腦中樞神經興奮、克服人體活動上的生理惰性,振奮精神。扶把練習:通過扶把練習掌握身體各部位規范的'單一動作,克服站立時的腰部無力向下的毛病,增強軀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開度及靈活性。

  組合練習:通過動作的單一練習和組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和動作的協調性,是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準備活動:

  1、胸腰練習,教師逐個活動

  2、進行腿部前、旁、后的韌帶和肌肉練習中間練習手位組合復習,結合舞臺方位、呼吸、音樂等練習扶把練習

  1、擦地

  2、小踢腿

  3、吸彈撩腿

  學習新課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開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腳1——8左腳旁吸腿。

  2——8勾腳,腳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腳硼腳面

  4——4左腳成旁吸腿

  5——8左腳放至右腳旁還原

  反復共做二次,再轉身換成相反的方向。

  課堂小結

  總結本堂課的優劣之處,向學生提出希望。活動教材:自己準備

舞蹈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傾聽音樂,聽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響效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時不與他人相撞,并喜歡向別人學習。

  活動準備:音樂素材、太陽牌,烏云牌,雨滴牌。

  活動過程:

  一、 熱身活動――《小雨滴》

  “寶寶們好,我是雨滴姐姐,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二、 導入

  1、 出示“太陽牌”:這是誰啊?太陽公公掛在天空中,天氣好不好?忽然,一陣風吹過來,呼……哎呀,誰來啦?(出示烏云牌)大烏云飄來了,天要怎樣了?天空下起雨來了。(出示雨滴牌)

  2、 那雨滴是怎樣落到地上來的?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么聲音?(下小雨的聲音)聽,嘩啦啦,嘩啦啦,這是什么聲音?(下大雨的聲音)

  3、 雨滴姐姐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聽聽到底是什么聲音?(放錄音:大雨的聲音,小雨的聲音)你剛才聽到了什么聲音?(再次放錄音,進行分段欣賞)

  4、 那雨滴是怎樣跳著舞落下來的呢?(請幼兒自由跳)這個寶寶跳地真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多請幾名幼兒上來表演)

  三、 音樂表演

  寶寶們,現在,我們來聽著雨聲來跳舞嘍!聽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聲音就做輕輕下雨的動作,聽到嘩啦啦下大雨的聲音就做大雨點嘩啦啦落下來的動作。

  四、結束活動

舞蹈課教案14

  教學設計理念:

  舞蹈,是一門綜合的富于動感的藝術, 學校的舞蹈教學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通過訓練和表演,鍛煉學生身體,發展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動作協調性和動作美感,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 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講文明、懂禮貌、愛集體、 守紀律的好品格和團結協作的群體意識。

  教學設計特色:

  小學“自主、合作”舞蹈教學模式就是在課外音樂活動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合作創編為主線, 讓學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動作和初步具備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后,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通過小組討論、組際交流的形式,集思廣益, 共同為歌曲或音樂形象較鮮明的樂曲創編動作及隊形。使兒童在自主愉悅的氣氛中,聞樂而動,聞歌起舞,在“練中逐步感知音樂語言,在“樂”中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在“動”中發展身體各個部位之間的協調性。通過熱烈活躍、自主合作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視覺、聽覺、膚覺、運動覺得到充分、協調、均衡的發展,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舞蹈的興趣,還進一步增強了群體協作的意識,促進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能力, 全面整體性地提高班級學生的音樂素質。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欣賞音樂并感知音樂,培養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和音樂感受能力。 ⑵復習鞏固已學舞蹈知識和技能,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培養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

  2、能力目標:

  ⑴通過小組創編動作,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

  ⑵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增強合作協調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3、情意目標:

  通過自主、合作的舞蹈教學,陶冶學生身心, 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的教育,加強相互交往,美化學生生活,培養學生心靈美、行為美的高尚情操。

  第一章:舞蹈基本理論

  教學目的:通過本節課讓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舞蹈和舞蹈的類別 教學重難點:舞蹈的定義與舞蹈的種類

  教學課時:總第一課時

  第一節:舞蹈的定義和特性

  一、舞蹈的定義

  舞蹈是一種空間性、時間性、綜合性的動態造型藝術。舞蹈

  是一種以經過提煉、組織、韻律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運用人體動作的姿態、表情和動作流程等構成畫面,創造形象,從而表達某種思想情感的藝術。

  二、舞蹈的特性

  (一)形體表現性:就是舞蹈用形體語言來傳情達意的特征。

  (二)直觀動態性:就是舞蹈的一切創意都要通過觀眾現實直觀感受到的舞蹈動作來被感知。

  (三)綜合展演性:包含舞蹈音樂、舞蹈燈光和舞蹈布景。

  第二節:舞蹈的分類

  一、根據舞蹈不同的風格特點來劃分

  (一)古典舞:1.中國古典舞2.芭蕾(Ballet)

  (二)民間舞:1.以反映該民族風土人情為主的'民間舞2.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述特定藝術構思的民間舞

  (三)現代舞:反對古典芭蕾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傾向,主張擺脫古芭蕾過于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生活。(包含1.美國流派2.德國流派.)

  二、根據表現形式的特點來劃分

  (一)獨舞

  (二)雙人舞

  (三)三人舞

  (四)群舞:(主要功能:1.塑造群體形象2.營造意境背景3.外化主要人物內心的一種表現手段。

  (五)舞劇:是綜合了舞蹈、戲劇、音樂、舞臺美術等綜合手段的舞臺表演藝術。

  第二章:舞蹈基本訓練

  教學目的:通過本節課讓同學們熟悉一些舞蹈基訓的內容

  教學重難點:舞蹈基訓的地面訓練

  教學課時:一課時,總第二課時

  第一節:舞蹈基訓常識

  一、 舞蹈訓練的基本方位:以舞者所面對的方向來確定的,通

  常以舞者為中心點,面向正前方為起點,每向右轉45°為一個方位,共分為八個方位(稱1~8點)。即正前方為1點,右前方點,右方為3點??

  二、 舞蹈常用術語

  1.主力腿:指在動作過程中 或造型時支撐重心的一條腿,它對舞蹈過程中的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動力腿:是與主力腿相對而言的,指非支撐重心的一條腿,在動作過程中可做各種動作,如抬腿、踢腿等。

  3.韻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覺和規律。它需要舞者在動作時把握這種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韻律感覺,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節奏:是音樂旋律的骨干,是樂曲結構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動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動作都是在一定的節奏規范中進行的。

  第二節:地面訓練

  一、 腳——繃腳、勾腳、半勾腳

  (一)繃腳:動作做法:腳背繃緊,腳尖用力下壓,腳底形成弓型,初學者可以通過外力施壓來訓練。

  (二)勾腳:動作做法:腳背收緊,腳尖向上勾起,腳跟用力前伸。

  (三)半勾腳:動作做法:在繃腳的基礎上,腳尖勾起,腳背保持原樣。

  (四)環繞腳:動作做法:(八拍完成)準備姿態,繃腳尖,雙腿并攏,直腿坐地,雙手體側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環繞):1-2雙腳勾起;3-4腳跟不動,腳尖分開;5-6雙腳在分開的基礎上繃直;7-8雙腳尖并攏,還原到準備姿態。做法②(由外向里環繞):1-2雙腳尖繃直分開,腳跟靠緊;3-4雙腳尖分開勾起;5-6在勾腳的形態上雙腳并攏;7-8雙腳繃直還原到準備姿態。

  ※訓練要求:勾腳要求力量到腳跟。繃腳要求力量到腳尖,并盡力向遠處伸展。半勾腳應注意力量到前腳掌,大腳背用力繃直。

  二、腿——壓腿、抬腿、踢腿

  (一)坐壓前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繃腳并腿,上身垂直

  坐地,立腰、挺胸抬頭,雙手體側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壓貼近腿部,雙手經體側至頭頂扶腳尖。上身抬起后,還原到準備姿態。

  (二)坐壓旁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坐地右腿體側伸直,

  左腿體側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壓,左手扶右腿。壓左腿時動作相反。

  (三)坐壓后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雙跪坐,雙手扶大腿。

  做法:壓右后腿時,右腿向正后方伸直,雙手體側撐地,上身向后下壓,注意盡量用后腰,頭靠近右腿,還原姿態時,上身要垂直。壓左腿時動作相反。

  (四)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繃腳尖直

  腿躺身,雙手小七位。抬前腿的做法:繃右腳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腳尖,腳尖領先抬起,落地時要輕。抬左前腿動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動作基礎上加速踢起落下。

  (五)側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繃腳尖

  雙腿并攏,側躺身,面向7點,左手頭頂伸直,右手屈肘撐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繃直慢慢抬起,抬腿時右腿背對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線,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動作同右腿相反。

  (六)跪抬后腿、踢后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雙腿跪地,

  上身稍前傾,雙手撐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繃腳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時開胯、用腰、腳尖領先上抬。左腿動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礎上,快速后踢。

舞蹈課教案15

  一、教學內容:

  1、新授基本步法組合

  2、復習藏族體態與動律

  3、復習慢板弦子

  二、教學目的:

  1、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學習藏族舞蹈基本步法等各種組合,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各族人民的情感。

  2、通過藏族舞蹈訓練,使身體上體處于自然放松體態,訓練膝蓋,腳踝的屈張和力量,身體的協調,重心控制,對快板節奏的敏感度。

  3、慢板中弦子的訓練,體會呼吸調控上體左右,體會腳步的厚重感。

  三、難點和突破點

  1、基本步法中“七下退踏步”身體協調,腳步踏準節奏。

  2、弦子訓練注意節奏,速度前頂后拖,體現沉重感。

  四、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基礎訓練

  1、基本素質訓練

  2、朝天登訓練組合

  3、呼吸提沉訓練組合

  三、復習藏族基本體態動律

  1、顫膝、踏地組合(注意點:身體松弛,膝蓋放松,腳掌全腳踏地,重心下沉)

  2、剛打組合(注意點:左腳上同時地面右腳掌踏地,腳跟不離地,左腳全腳再踏地,左右腳交替踏)

  3、后腿步(注意點:踏三下,第四拍顫膝)

  四、新授:基本步法組合

  一)新授:第一基本步

  1、教師示范:第一基本步

  找出重點:看看根我們上幾節課學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學生找出一樣的:身體體態,顫膝、鋼打;不一樣:手臂姿態,上體姿態

  3、學生自己訓練學習分幾組

  4、集體訓練

  5、跟著節奏音樂練習,找出優秀的學生示范,找出它的優點,不足,交流

  6、學生自己找毛病

  7、教師檢查,分析講解示范練習

  8、跟音樂練習

  9、復習后退步,連上第一基本步練習

  10、集體練習,注意身體姿態放松

  二)、新授:七下退踏步

  1、教師示范:這是什么?

  2、學生找出根以前學習的“鋼打”相同的地方

  3、教師講解:把“鋼打”的步伐改變一下,運用前后組合成的一段步伐

  4、重點:一、二兩步是往后退,第三步是往前走,第四步顫膝。

  5、注意七下退踏步的身體協調

  6、集體練習,找出“小老師”結對子

  7、分小組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8、教師講解節奏力度,速度

  9、集體分組表演交流

  三)、步法組合

  1、復習弦子,體會腳步沉重感

  2、教師示范講解

  3、顫膝+踏地+后退步+七下退踏步+后退步+弦子

  4、學生練習,注意節奏速度,腳步聲音的輕響

  5、整體練習、學生分組練習

  6、交流,個別,集體,分組

  7、總結古典舞教學教案。

【舞蹈課教案】相關文章:

舞蹈課教案07-03

舞蹈課教案11-14

舞蹈課教案05-23

舞蹈課教案【推薦】02-07

【推薦】舞蹈課教案02-08

【熱】舞蹈課教案02-14

【熱門】舞蹈課教案01-24

(優選)舞蹈課教案05-26

(熱)舞蹈課教案05-26

舞蹈課教案(優)05-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毛片a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中文 | 国产三级乡下 | 色视频免费在线 | 日韩美女拍拍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2019视频 |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 成年人福利视频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www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不卡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小时婷婷 | 毛片午夜 | 欧美性猛交xxx黑人猛交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 色视频免费 | 97色老99久久九九爱精品 | 国产专区日韩精品欧美色 | 美女116午夜一级视频 |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 | 日本黄色的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 视频久久精品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亚洲影院在线播放 | 日日夜夜影院 | 日本免费黄色网 | a视频免费看 | 极品福利在线 | 欧美另类亚洲 | 国产不卡在线视频 |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视频观看 | 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91短视频版在线观看www免费 | 2017天天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无线码在线观看 | 怡春院综合 |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免费看 | 成人毛片手机版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