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泰坦尼克號感人事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跡吧,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擬起事跡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泰坦尼克號感人事跡,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泰坦尼克號感人事跡1
《泰坦尼克號》最開始讓我想去欣賞的是一幅圖,蘿絲與杰克站在甲板上仰望天空,我以為這是結局,但這其實是開始。
這是一部愛情片,可我覺得這是一部愛與情的電影,它由真實故事改編,是1912年4月14號那個恐怖夜晚的剪影。
機器的轟鳴聲,不斷漫上來的海水,婦女孩童無助的哭喊,侵蝕這人們的理智,但唯一沒被侵蝕的是心中那份大愛,船長命令讓婦孺們先上救生艇,那些英俊偉大的紳士們十分平靜,其中不乏有很多大有成就的人,為保衛自己的人格而戰,是這些偉大男士的選擇。
穿著華麗的提琴手們站在甲板上,拉著動聽的曲子,以美妙的音樂直面死亡。
斯特勞斯,世界第二巨富。他無論用什么方法,他的太太羅莎莉始終拒絕踏上救生艇,她說:多少年來,你去哪我去哪,我會陪你去你要去的任何地方。
面對躁動的'人群,年輕的指揮員開槍打死了為求生而努力想擠上救生艇的小伙,沉默片刻后,以同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以及那從救生艇上回到船上的蘿絲,與杰克一起漂浮在冰冷的大海上。
等等,等等。
后來,紐約市布朗區矗立著為斯特勞斯夫婦修建的紀念碑,上面刻著這樣的文字:再多再多的海水都不能淹沒的愛。
后來,蘿絲說:我叫道森,蘿絲·道森。
后來,那群可愛而偉大的人們,一英雄的身份,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船將沉時,人們大喊的是“我愛你,我愛你”聽,那么簡單幾個字,真得很簡單。
船沉了,而那浮上來的,是不盡其數的愛與情。
泰坦尼克號感人事跡2
看了《泰坦尼克號》以后,當時就只有兩個字能形容我的心情:震驚!為船上的小提琴手在生命危急時刻能自如的拉小提琴而感到震驚,為當時那生死關頭船的制造者拋開良知在最后一刻上救生艇而感到震驚,為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杰克道森還在囑咐自己的愛人蘿絲要好好活著,也為船上的那些水手的冷靜而感到震驚……
在剛開始,我看著杰克贏到那張珍貴的.船票而歡喜不已,看著他狂奔向那死亡之船,我為杰克既感到歡喜又感到惋惜,歡喜他得到了一段難忘的感情,惋惜他將要帶著擔心而死去……
片中,我對杰克和蘿絲那段感情感到欣喜,看著他們歡笑著一起我的心中莫名感到一陣痛。看到杰克在基本上不可能的情況下誓死要將蘿絲脫離險境,看著他們通過一道又一道關卡,遇到一個有一個困難,我的心也隨著那情景上下波動。我仿佛就是那蘿絲,在想盡辦法逃生……當看到救生艇的號令員奮力將哨子吹響時,20多艘救生艇只有一艘趕赴現場,又是那一艘救了蘿絲,我對剩下沒有趕赴現場的救生艇上的人表示譴責,難道他們的內心就沒有深深的譴責嗎?如果他們去了,可能會就更多的人,哪怕一個人也好,一個人也是人啊!
片后,我對年老的蘿絲將海洋之心投入海中表示贊同,就讓這海洋之心見證蘿絲和杰克的愛情,讓海洋之心永遠躺在海洋的最深處!
泰坦尼克號感人事跡3
前天,20xx年4月14日,四個女人一起去看了泰坦尼克號。時隔將近十年,再看泰坦尼克號,感觸已然不是當初的因為相愛的兩個人的生離死別而簡單的感動和可惜了,多了更多的感觸:無奈,悲哀,惆悵,感動,更多的是思考,看了以后莫名的惆悵和難受,心叫那個糾結。難道是因為自己的人生經歷嗎,走過了那么多路看過了那么多人,經歷了種種,悲歡離合,有了更多的共鳴。
依稀記得幾年前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片尾面對生離死別時的那段對白,是那么感人,當時眼淚就稀里嘩啦的止不住的流,我眼里看到的只是炙熱的愛情,其他的我都看不到。可是今天我看著同樣的它感受已截然不同。就像看著自己的經歷一樣,對生活的感觸積累可以到有所感悟。我在想人這一生該何去何從,究竟該選擇怎樣的生活,該追求什么。或許很多人也懂這些道理,可是又有誰可以徹底坦然地面對,堅決的放棄,果敢的抉擇,試問當下沒有幾個,包括自己,可是我該努力看清,明確需要,理想,目標,追求價值的'實現,體現精神世界的無窮。為什么當那么多人面對死亡如此畏懼的時候,杰克卻能如此鎮定,如此沉著的面對,當那么多人在生死面前表現出如此渺小卑微的時候只有那么少數人才讓人看到人性的希望。為什么人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可以置自己最親最愛的人于生死邊緣卻不敢邁出勇敢的一步伸出援助之手,是對生命的漠視,對親人的漠然啊,而后面對他們的又是多么沉重的負罪感,人性原來是如此的脆弱,到底是哪里出錯了。
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到底用什么充實著,是身份,地位,頭銜,名利,權利,金錢嗎,是頭等艙和三等艙的區別,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是你現在有很多物質財富而我卻空空如洗嗎?這些虛無飄渺的東西就在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的那一剎那決定了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后化為烏有,瞬間消失,就像里面有個被所謂的貴族瞧不起的那位女暴發戶所說的:要想進入富人的世界很容易,只要你裝著是富人的樣子,你就可以接近他們,就可以走入他們的世界,這就是沒有靈魂的一個虛殼,在他們的世界里表象是一切,所以才會那么容易就被摧毀,才會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如此恐慌和不知所措。他們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空虛,沒有力量。豪華聞名于世的為世人說向往的泰坦尼克號,在撞上冰山的那一刻向世人訴說了,所有的一切都是諷刺。當人們拼命朝著世人都認為的而且應該去追求的那一切時,是否停下腳步真的問過自己是真的自己需要的嗎?人生之短暫,真的該人云亦云,僅僅只是做個跟隨者嗎?杰克窮途四壁,只準備了自己需要的行囊,輕裝上陣,周游世界,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他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富足。頃刻間就可以讀懂羅絲,而不是像羅絲的未婚夫那樣對于什么所謂的畢加索全然不知,更不知羅絲的內心世界,而在遇到于自己的想法大相徑庭的時候表現的如此粗暴野蠻,這就是所謂的人和動物的區別吧。在當時那種狀況下杰克和羅絲的愛情故事或許只是中渲染和襯托吧。因為精神世界的富足,靈魂的高貴,所以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杰克的表現才會那樣無所畏懼,因為充實,因為愛,因為他的人生有價值,他才會在最后的時刻對羅絲說出那番鼓勵羅絲一定要堅強的活下去話,不要放棄希望,要對生活充滿希望,那需要多強的毅力,需要多好的心態做到那么從容鎮定,這種種的反差無不向世人在說,在關鍵時刻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人精神世界的充實,那才是一種永恒的力量。
在這部影片里杰克只是個典型的代表,里面有那么多的角色扮演著這個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群。那個肥胖的女暴發戶,那個船長,那個設計師,那個樂隊,那個自殺的軍官,羅絲,羅絲的未婚夫,羅絲的媽媽,羅絲未婚夫的仆人等等等等,都是當今社會人的一種寫照。最終那些個選擇不同死亡狀態的景象,無不發人深省,給了世人多少的思考,現在想想還陣陣莫名的愁緒涌上心頭,說是愁緒或許自己也不清楚究竟那是種怎樣難以形容的感覺。只是壓抑著很難受,想著想著難受的想落淚。
泰坦尼克號感人事跡4
當我看見逸夫樓的公告板上寫著下午放映《泰坦尼克號》時,抑制不住內心的沖動再次坐到了放映廳里——這是我第三次觀看此片,也是第一次和這么多人一起看電影。好友知道我正在看《泰坦尼克號》時,發短信說:“千萬不要哭哦。”我回復說不會啦,看這部片子的層次已經不是哭了,哪個鏡頭不熟悉啊。可是,影片開始沒十幾分鐘,輝煌的音樂響起,華麗的泰坦尼克號第一次出場時,我的眼睛就不由自主的暖暖一片。
有關于泰坦尼克號的記憶是如此的富有戲劇性,似乎就像是被上帝安排的命運一般。然而在塵埃落定時候,誰都看得見,這命運有著怎樣的起承轉合。上帝從來沒有安排,安排好這一切的,是人類。
泰坦尼克號故事所負載的這一層對于人類盲目自信的批判在電影中有所提及,雖然不是敘事的重點,卻也在伊斯姆先生和史密斯船長的對話中、有關救生艇數量和容量的對話中等情節中含蓄的給出了電影本身的觀點——釀成最終悲劇的,并非全是天災,而是人類的挑戰一切的.狂熱——無力負擔全責的史密斯船長選擇了放棄生命,無力控制局勢的麥道船長選擇了飲彈自盡,無力創造神話的安德魯先生選擇了與自己畢生的最大杰作一起毀滅——這不是一個人的死亡,不是一艘郵輪的毀滅,而是積聚了一個時代人類欲望的幻夢的崩裂,這崩裂令任何個體都無從承受,惟有一死,方可解脫。
局限于時長等因素,電影在情節上和畫面上對于這一層的表達如果可以說是點到為止,那么來自于詹姆斯霍納的電影配樂,則在這一道路上達到了超越電影故事和畫面的境界。尤其是電影配樂中的尾聲《大海的詠嘆》,以全篇音樂都未曾有過的沉重和憂傷將這個主題講述到了音樂可以達到的極致——不再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不再有悲劇升華的光輝,有的只是對于這樣一個已經深眠于大海,終將有一天深眠于人類歷史的故事的反思與追憶,最后逐漸遠去的音效,就是在訴說著這命運的啟示。
泰坦尼克號感人事跡5
《泰坦尼克號》電影是1997年11月1日上映的。這部電影搬上銀幕時,就俘獲所有觀眾的心。這部電影向我們介紹的是:這艘船在它的處女航中,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途徑法國瑟堡——奧克特維爾以及愛爾蘭昆士敦,計劃中的目的地為美國夏威夷。1942年4月14日,船上時間夜里11點40分,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4月15日凌晨2點20分,船裂成兩半后沉入大西洋。由于只有20艘救生艇,1523人葬身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情節是:在最后船分裂成兩半將要沉入海底的時候,一位牧師——宗教的信仰者在臨死前還不忘向上帝禱告:不在驚慌,不要恐懼,上帝將會輕輕擦拭去他們的眼淚,死亡不再有,也不再有悲傷和生死別,不再有痛苦。因往事已逝去,最讓我感動的是:當只有一艘救生艇時,船員的控照燈燈光在海面上來回尋找活著的.人,凍的瑟瑟發抖的露絲帶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滿懷喜悅的想喚醒杰克,可是杰克已不能在醒來。露絲的熱淚滑過了她冰冷的臉。救生艇此時正往遠方駛去。露絲眼中含著痛苦的神色松開了杰克的手,哆嗦著爬下木板——她要履行她的諾言,她顫抖著游向一個死去的船員,取過他掛著的口哨,用所有的力氣吹響了她對生命的熱愛,吹響了她對世間萬物的留戀,吹響了她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戀。救生船終于救了露絲,她在船上溫暖的毯子里沉沉的睡了。當她再次睜開雙眼時,迎接她的是旭日柔和的光芒,黑暗終于過去了。
在危險來臨的時候,人性的美麗在閃耀,丑陋也表現得一覽無遺,有的人生在海面上將別人的頭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為了登上小船,用錢買通了船員;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愉坐7人的船只坐了十幾人,而船上的人因擔心自己的生命,竟不愿去救那些落難的人,包括親人在內。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生命,哪怕很卑微我們也要愛惜。
在災難面前,人的生命顯得非常渺小、脆弱,但是我們應該用高尚的品德來關愛比我們更應該需要幫助的人,讓每個生命都得到尊重。
【泰坦尼克號感人事跡】相關文章:
平凡感人事跡02-21
生活的感人事跡10-10
英雄感人事跡06-07
身邊的感人事跡03-27
護士感人事跡11-25
感人事跡作文11-15
【精選】感人事跡作文05-13
聶耳的感人事跡08-30
感恩的感人事跡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