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數學教案:《量的計量》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案:《量的計量》,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中學過的計量單位有質量、時間、長度、面積、體積(容積)等單位。該板塊是將小學階段學過的計量單位匯總在一起,通過整理和對比進行復習。
例題:我們學過了哪些計量單位?對學過的計量單位進行整理[質量、時間、長度、面積、體積(容積)]。
教學時,可按以下步驟進行:一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回顧學過的計量單位,分類進行整理,填寫表格。二是呈現學生整理結果,互相交流,補充完善。三是結合具體實例,復習名數間的改寫等相關知識。
“討論與交流”是討論計量單位互化的方法及對計量單位的擴展。教學時,對于第一個問題,可通過學生的交流,總結名數改寫的方法。先弄清楚是把高級單位改寫成低級單位,還是把低級單位改寫成高級單位,再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改寫。即:高級單位改寫成低級單位,用高級單位數乘進率;低級單位改寫成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數除以進率。
“應用與反思”
第1題,呈現了三組信息,分別是體積(容積)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單位,通過對每組中數量關系的比較,使學生清楚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計量單位,且要根據計量的大小選用合適的計量單位。
第2題,是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進行填空的題目。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說說道理,特別對長度、面積、容積單位可進行對比,進一步明確。教師也可以適當補充類似的題目進行練習。進一步加深對計量單位的理解。
第3題,是一道把正方體木塊切割或拼擺的題目。練習時,讓學生獨自思考,說清楚道理,體會立方米與立方分米、立方米和立方厘米間的進率以及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間的聯系。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該題第(1)小題是用1000塊拼成,排成一行長10米;第(2)小題可切割成1000000個,排成一行長10000米。
第4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解決第一問時,需要根據路程÷時間=速度的關系,先求出時間,即用到達時間減去發車時間。在這里,要引導學生區分時刻和時間。在解決第二問時,根據到達的時間及路上所用的時間推算出發的時間。此外,可結合此題對12時及24時記時法進行復習。
【五年級數學教案:《量的計量》】相關文章:
談低碳經濟中能源計量及碳計量論文07-03
計量工作總結05-19
計量工作述職報告06-27
計量工作計劃06-07
計量人員述職報告06-27
怎樣快速提高微信訂閱號的關注量和轉發量?07-10
能源計量工作總結07-04
計量自查報告07-21
計量員實習個人報告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