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夕節日知識
七夕節日知識1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是一個女性占據重要位置的節日。
七夕節會下雨嗎
七夕經常下雨的現象應該是一種氣候規律。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節。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時大時小。所以我國南方流行著這樣的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持續連綿的陰雨、溫高濕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而七夕正直梅雨季節時候,再加上古老的傳說,所以讓人覺得七夕就真的會下雨。另外,許多的傳說都是建立在一些現實的規律上的,正是這樣,這些傳說才能千百年的流傳下來。
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節的'時候有祭月之儀,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遺傳的祭祀月神,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里,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愿或傾訴心事。
婚育戀曲,作為古老的漢族節日,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愿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
乞巧之俗,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后世。記載最早見于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之。”
接露水,浙江農村有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傳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后將香橋焚化,象征著雙星已走過香橋,很開心的見面。
七夕的傳說
相傳古代天帝的孫女現擅長織布,每天為天空紡織七色彩霞,由于不喜歡這種枯燥的生活,所以織女偷偷下到凡間嬉戲,并遇到了河西的牛郎。織女因為貪戀人間情感,和牛郎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生活,還把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教會人們養蠶和紡織技術。
但是好景不長這件事情很快被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親自到凡間把織女強行帶回天宮。牛郎由于上天無路每天痛不欲生,后來他放牧的老牛告訴他,將老牛的皮做成鞋子就可以上天去找織女。于是等老牛死后牛郎就用牛皮,做了鞋子帶著自己的兒女踏上云霄,王母娘娘得知之后用金簪劃出一道銀河,將牛郎和織女隔在銀河兩岸,只有每年的“七月初七”才能相見。
牛郎和織女的忠貞愛情打動了喜鵲,每年七月初七成千上萬的喜鵲就會飛過來為牛郎和織女搭乘鵲橋,長久分離的相思之情。使如此短暫的相會就像夢幻一樣,仿佛“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沒有分別便不知相聚的不易。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逐漸流傳,后人在七夕節這一天都會舉行各種活動和慶典,既對牛郎織女相會的祝福,也是希望自己能夠有一段美好的愛情經歷。
七夕節也來源于古代人們對自然界的崇拜,最早人們對天文的認知很有限,最早對于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認識來源于紡織業的產生,由于民間傳說加上紡織業日趨發展對織女星的認知和了解越來越多,除了牛郎織女星之外還有北斗星。
北斗星第一顆星叫做魁星又稱為魁首,后來有了科舉制度之后,也將七夕叫做“魁星節”或者“曬書節”。筆者認為人們崇拜星宿或者對七夕節早期認知,都來源于自己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女孩子希望自己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希望自己像織女一樣擁有高超的紡織技術,男孩子的希望自己將來能夠高中狀元建功立業。
七夕節日知識2
(一)吃七巧果
每逢傳統佳節,美食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春節有水餃,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餅等,七夕節也有它獨有的美食——七巧果。七巧果也被稱為“乞巧果子”,它的主要材料是油、面、糖和蜜,制作成各種瓜果花草的模樣。據記載,宋朝時,七巧果就已經在市街上有銷售了。
(二)種生
這是一個古老的習俗,也被稱為“五生盆”或“生花盆”,在南方有的`地方也叫“泡巧”。在七夕節前幾天,人們會在木板上鋪上幾層土,然后種下粟米,讓它長出綠油油的嫩苗。再在上面擺上一些小茅屋、花草,做成小村落的樣子,稱之為“殼板”。有時候,還會將綠豆、小豆、小麥等種子種在碗里,等它們長出嫩芽后,用紅線或藍線扎成一束。
(三)為牛賀生
在牛郎織女的故事中,老牛為了幫助牛郎跨越天河,讓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來,使得牛郎能夠借助牛皮過天河見到織女。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七夕節這一天,兒童會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用以祭奠老牛,表示對老牛的敬重。
(四)祭拜織女
這個活動主要由女性參加,七夕節的晚上,在月光下擺好桌椅,然后在桌子上放上茶、酒、水果和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物品。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子前,一邊享用瓜果點心,一邊默默向織女許愿。
(五)穿針乞巧
這應該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在漢朝就有所記載。《西京雜記》中提到:“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于開襟樓,人具習之”。在七夕節這一天,每家每戶的女子都會走出家門,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針線女紅,通過穿針的方式乞巧。
(六)曬書曬衣服
在古代,曬書曬衣服是非常流行的事情,甚至有一些故事記載了這個習俗。司馬懿原本為了躲避禍患而裝瘋,結果因為曬書被抓住了。可見在古代,曬書曬衣服是多么流行的事情。然而,到了魏晉時期,這個習俗變成了豪門炫耀財富的機會,因此招來了很多文人墨客的鄙視。
(七)拜魁星
這個習俗與浪漫的七夕節沒有太大的關系。民間傳說,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古代士子如果考中狀元,會被稱為“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這里的“魁”指的就是魁星。古人認為魁星主宰考試,為了能在這一天金榜題名,讀書人會祭拜魁星。
【七夕節日知識】相關文章:
清明節日知識06-18
中元節節日知識08-29
關于寒衣節的節日知識04-29
中元節的節日知識10-15
中元節節日知識03-26
中元節節日知識08-15
中元節節日知識集合03-17
中元節節日知識大全08-15
中元節節日知識匯總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