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領域培訓心得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藝術領域培訓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1
通過參與藝術領域的培訓,我深刻認識到了藝術教育的核心。在之前組織音樂和美術教學時,我往往只注重如何讓孩子掌握特定的技能,而忽略了他們內心情感的變化。然而,在仔細研讀相關綱要和指南后,我的觀念得到了重新明確,對藝術教育的理解也發生了新的轉變。接下來,我想從以下兩個方面分享我對藝術領域的新認知:
一、感受與欣賞
《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由此可見,藝術的關鍵在于我們老師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才有助于孩子們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以及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最近,我為孩子們搜集了多種藝術作品,并將音樂活動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分別在晨間、盥洗、午睡、午點、離園等時間段讓幼兒進行感受與欣賞,并尊重幼兒的獨特感受,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
二、表現與創造
《指南》中指出,“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幼兒是用自己的方式,而
我們不應該強迫孩子們接受我們的觀點。我們需要認識到在過去的`教育中,我們忽視了關鍵的一點:支持幼兒表達美的能力。為此,我整理了一些支持幼兒表達美的策略。我們不應該要求幼兒畫他們沒有感知過的事物,也不應該用范畫來教授繪畫。我們應該注重每個孩子思維的擴散性,傾聽他們藝術表現背后的想法和感受。我們不再應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標準來評價孩子的作品。
作為一位年輕教師,我深知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如何設計適合孩子們參與的活動,以及如何使用方法讓孩子們更真實、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是我在未來的實踐工作中需要探索的課題。在我的職業道路上,我將不斷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并積極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2
藝術領域的培訓結束了,通過李老師的講授,使我深刻的意識到了藝術領域的側重點,回想之前在組織音樂教學和美術教學的時候,往往在意的怎么才能讓孩子掌握某個技能,而忽略了幼兒內心的情感變化,結合對綱要和指南的研讀,讓我從重新明確了藝術教育的要點,我想從以下兩個方面談一談我對藝術領域的新認識:
一、感受與欣賞
《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由此可見,藝術的關鍵在于我們老師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才有助于孩子們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以及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最近,我為孩子們搜集了多種藝術作品,并將音樂活動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分別在晨間、盥洗、午睡、午點、離園等時間段讓幼兒進行感受與欣賞,并尊重幼兒的獨特感受,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
二、表現與創造
《指南》中指出,“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幼兒是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我們強加給他們的,想想這一關鍵點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確實被我們忽略了,為此我整理了對幼兒“表達美”的支持性策略,不應該再要求幼兒畫沒有感知過的事物,不再用范畫演示的方法來教畫,要注重每個孩子思維的擴散性,了解并傾聽孩子們藝術表現的想法或感受,不再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標準來評價孩子。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怎樣的活動才是孩子們的活動,怎樣的方式才能讓孩子更為真實、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實踐工作中需要探索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努力的學習,加強自己的專業素養,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3
20xx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我參加了全縣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培訓,并擔任了此次培訓的輔導教師,感到十分榮幸。雖然僅有六天的時間,教育觀念也得到了洗禮,對美術的專業知識及教學業務能力得到了提高。總之這次的培訓經歷使我受益匪淺,只字片語難以盡述,以下是我的一些此次培訓 心得體會 :
這次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我要感謝領導對我的關心以及同事們對我的信任,給了我這個普通的小學美術教師一個與同行交流的有效學習平臺。正如古語所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禮。”這次培訓讓我每天都感到幸福而充實,因為每一天都能接觸到不同風格的老師,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這種多元化的學習經歷讓我收獲頗多,對于我的教育工作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我對劉宇新老師的報告《新時期中小學美術教育特點及策略》印象深刻。在報告中,劉老師提到了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轉變觀念的問題。之前我對這些理念感覺很空洞,但在劉老師的報告中,我感受到了它們的實際意義。他指出教師要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每個孩子的情況,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畫家,就像畫家小時候也并非都是天才。此外,我們的教育目標也不是培養每個孩子都成為畫家,而是為社會提供各種各樣的人才。劉老師提出的美術教育重點是教育本身,通過知識傳授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根據劉老師的`研究報告,我了解到學生的美術學習態度存在一定的變化規律。在繪畫發展階段中,從小學到高中是學生身心發展最顯著的時期。通常情況下,小學一到四年級的學生對美術普遍保持著濃厚的興趣,然而到了五到六年級,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開始下降。這給我們作為美術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如何讓學生對美術保持一定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我認為,首先,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魅力,努力使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將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我們要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其次,作為美術教師,我們要以真心和真情去教美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具備好奇心和專業精神。同時,我們要放開自己,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充分利用肢體語言和優美的語言運用,激發孩子的積極性。此外,我們要嚴格按照美術新課程標準,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精心組織和準備,上最有效的課。在教書的過程中,特別注重育人教育,既教書又育人。以上是我對劉老師報告內容的理解和總結,希望能夠對美術教學工作有所啟發和幫助。
這次培訓中,我最大的收獲是后面的三天學習時間。這期間我們進行了外出寫生,而平時由于忙于工作,我很少有機會拿起筆來畫畫。慶幸的是,州美協的袁晉勇老師也參與了這次活動。他可以說是我的國畫山水的啟蒙老師。袁老師在作畫時,先勾線再皴擦,墨色由淺入深,層層積墨重疊,表現出湘西山川的厚重感。同時,在筆筆相間之中又流露出一種靈氣,仿佛厚重的泥土中隱藏著神奇的故事。袁老師的作品展現了北宗山水的氣勢,但仔細品味卻能感受到南方自然山水和人文特點獨具特色的湘西情結。畫畫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但袁老師從不抱怨,他認為這是一個畫家的本分。在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這次培訓為我們與同行之間提供了一個有效的交流平臺。在與優秀的同行一起學習交流、相互探討的過程中,我們分享了各自的教學經驗和教育心得,為今后的教學工作積累了更多的應用資源。21世紀是一個充滿挑戰和對話的時代,只有具備知識才能搶占先機,不斷更新知識、觀念,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將努力將本次所學的理論知識貫穿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同時,我也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決心,持續堅持學習與探索,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技能,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設想和策略更加出色,靈活多樣。
培訓是一段富有反思和進步意義的旅程。雖然只有六天的學習時間,但其中所獲得的記憶和思考將永遠銘刻在我心中。這次培訓使我對自己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思維也變得更加清晰,同時還學到了全新的教學理念,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空間。
一學期的培訓學習已經圓滿結束,回憶起這段時間的經歷,我深感收獲頗豐。正如一些老師所說,“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和技能”。下學期,我們將會繼續保持“實用”的學習風格,重新出發!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4
通過李老師對《綱要》、《指南》的解讀,使我明白:指南》非常鮮明地體現了“面向全體幼兒,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藝術部分指出: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要讓每個幼兒在其藝術天性的引領下,按他們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藝術活動中大膽、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周圍世界與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體驗自由表達與創造的樂趣。
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美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藝術貴在創造,我們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我們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要讓幼兒充分的發揮其自主性,不困住幼兒的思維與想象,多為幼兒提供機會,保護他們的天真與創造力。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該引導幼兒在感受美、欣賞美的同時用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去創造。而在幼兒活動中和設計課程的時候應該注意不要對幼兒的要求過多,不要過重的培養幼兒技術上的能力,我們應更重過程,教師應給幼兒創設寬松愉快的氛圍,開展具有游戲傾向的藝術活動,這樣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如,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就要讓幼兒自發地去感受音樂,去理解音樂,幼兒在享受音樂的同時提高了感受音樂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同時也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過成功的學習經驗又增強了幼兒的學習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藝術存在于生活,我們應該更加的`注意生活中的藝術,培養幼兒在生活中感受藝術。我們應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就注重對幼兒藝術的培養與啟發,讓幼兒自信大膽的進行表演與創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幼兒擁有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意愿或能力。
另外,在個別化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中,我們應更好的營造氣氛,鼓勵幼兒藝術領域的發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導幼兒藝術教育,克服以成人的評價標準去評價幼兒。重視音樂區的創設,活動室的不足應有幼兒的充分參與,美術區中應配備幼兒常用的創作材料和工具。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利用盥洗、如廁的時間組織幼兒欣賞更多的藝術作品,如欣賞名畫、欣賞不同的建筑、欣賞音樂等,在生活中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培養培養幼兒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5
本學期是我們分園第一次自己組成一個培訓班。根據教師們的現狀,我們制定了學期初的計劃,把重點放在對教師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上面。注重培訓的實用性。本學期重點培訓藝術領域,如美術知識技能的學習、區域材料的制作、音樂中歌曲的彈唱,為工作積累必要的經驗。對照學期教師培訓班的計劃,本學期還是較好地完成了計劃制定的內容,現從三個方面做一個小結:
一、拓寬美術技能的學習,提高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
本學期先后進行了泥工、紙工、瀝粉畫、紙漿畫的學習。通過學習,使大家了解的泥工的基本技能和作品保留的方法;知道了紙藝的.拼搭、組合的方法;瀝粉畫、紙漿畫的學習更是拓寬了教師的眼光,從勾線、著色、瀝粉的制作、勾勒、鍍金,一個個的步驟層層經歷,極大地豐富了老師們的經驗。大家還從親手的動手中獲得了成功感,好多老師紛紛把自己的處女作品拿到微博、QQ等平臺上秀出,自豪之感溢于言表!
二、苦練彈唱,提高教師的必備基本功水平。
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老師們在演唱歌曲時,對歌曲中的某些節奏、樂局、特別是一些音樂符號等處理不是很好,所以我們從唱入手,組織老師們學唱《音樂》書中的曲目,做到唱準節奏、時值、休止符、倚音等。學習簡單的合唱,還錄制了我們“山上”的第一首合唱曲,處女之作雖然稚嫩,但大家感覺如同天籟,值得我們好好地保存,同時這樣的活動也提高了大家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相信還會有第二首、第三首……的“山歌”出爐!除了演唱、還進行了幼兒歌曲歌表演的展示和交流,好多老師在第二天就學以致用,教給了班級里的孩子。我覺得這樣是起到了培訓真正的意義。
在彈奏上,著重進行了C、D、F、G調的練習和檢查。由班主任在整本書中抽取曲子,每位老師都進行了四個調式的曲子彈唱回琴。沒有通過的下次繼續回琴,并還需抽取同一個調式的曲子過關。為此,幼兒園掀起了一股彈琴風,耳邊琴聲不斷,大家互相交流、觀摩,學習氛圍濃厚。在欣喜之余,我也看到在彈奏方面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左手和弦的配置上不是很和諧,很多老師都是一個和弦到底。所以,這個問題將作為下學期的重點攻破對象。
三、區域材料,多次跟進
本學期教學上的一個重點是區域活動,為此培訓班結合這個重點也進行了相關的學習。從第一次的實地觀看幼兒活動出發,找出區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學習,幫助老師辨清區域活動和桌面玩具、小組游戲的區別,還幼兒以自主性,做到真正的區域活動。同時,還重點研討、交流了區域材料的制作。在交流中,發現有的材料幼兒玩不起來或操作性不強,大家就獻計獻策,一起幫助著進行改良或創新,逐步提高教師對區域材料的制作能力。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6
聆聽了億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的老師的《全面提升集體教學的有效性》的講座。講座中對如何進行《情境創意美術》的有效教學作了細致的分析與解讀,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分析了一直以來美術教學中的一般環節(成品→老師示范→幼兒作畫→作品欣賞)的弊端,會導致美術活動結束后幼兒的作品千篇一律、毫無新意,久而久之幼兒對作畫的興趣逐漸減退,同時也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情境創意美術》這一課程的研發主要是通過情境引領技術指導、情境的有效運用,讓幼兒建構新經驗,為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發揮幼兒的思維,讓幼兒根據同一種情境創造不同的畫面,從而讓幼兒愛上美術,覺得美術千變萬化、豐富多彩,對繪畫的興趣與日俱增。
下午,張老師就“美術作品如何富有美感并有個性的`呈現展示出來”這一環節,給我們提出來許多好的建議和方法,還幫助我們解決了平時教學中的困惑和難題,使老師們受益匪淺。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使用筆、紙顏料等繪畫工具和材料,并運用線條、色彩、造型、構圖等藝術語言,將生活體驗與思想情感通過加工和改造轉化成為具體、生動、可感的視覺形象,以發展審美創造能力。使幼兒在做中學習,做中提高,做中研究。
以幼兒生活和興趣的視角為基礎,創設和選擇與幼兒審美心理需要有機結合的的場景和氛圍,引導幼兒自由參與繪畫、手工、欣賞等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提升幼兒的繪畫技能,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是一套適合廣大幼兒園普遍開展的幼兒園特色教育課程。
培訓結束,大家意猶未盡。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幼兒教師,我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用心去觀察世界,閱讀孩子童真的語言,傾聽孩子心靈的歌聲,將創意進行到底!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7
20xx年3月13日,我很榮幸參加了市幼教專家李素英老師主持的“幼兒園藝術領域”培訓。在這次培訓中,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也收獲了許多經驗。隨后,我在工作中嘗試了一些新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作為教研組長,在學期初就組織了全園教師參與了一次名為“幼兒園藝術領域”的教研活動。通過這次教研,我們深入了解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關于藝術領域的目標、教育要求和指導要點;同時也充分感知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針對藝術領域各個年齡段的目標和教育建議。結合我們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我們還制定了適應農村幼兒園的藝術領域的近期目標。
由于我們在培訓之前已經具備了自學和協作學習的基礎,因此我們對培訓內容聽得更加專注,并且更容易理解。我們不僅僅是盲目地傾聽,而是在聆聽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并能做出迅速的.反應。
通過參與藝術培訓,我對于藝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一種獨特的方式,用于表達個體對于周圍世界的理解和情感態度。
藝術不應被簡單地劃分為音樂和美術,而應分為感受與欣賞以及表現與創造兩個重要部分。這說明了幼兒學習藝術的目標不僅僅是學會音樂和美術,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去感受和創造。因此,作為教師,我們關注的不應只是幼兒學習了多少歌曲、樂理和美工技巧,更應該關心他們是否具備熱愛音樂和美術的心靈。
知道了藝術的真諦,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時時注意對幼兒藝術的培養。現階段,我們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首先,通過深入學習和研究,我們制定了適合本園特色的教學活動。鑒于本園幼兒所處的農村環境,他們平時接觸音樂的機會較少。因此,我們決定運用音樂教學活動,讓幼兒接觸到高水平的音樂作品,增強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和欣賞能力。同時,本園幼兒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優秀的繪畫作品和手工藝品。為了提高幼兒的審美素養,我們開展美術教學活動,讓幼兒欣賞并臨摹一些著名畫家的作品,從而培養他們對美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重藝術的融入。早晨孩子們進園時,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播放不同的音樂,讓他們和家長在美妙的樂曲聲中快樂地邁進幼兒園。戶外活動時,播放節奏感強、能夠調動士氣的音樂,讓孩子們在音樂的陪伴下盡情玩耍。午睡時間,播放柔和的搖籃曲,幫助孩子們進入甜蜜的夢鄉。當區域活動結束時,播放輕快的音樂,引導孩子們有序地收拾玩具。
然后,我們注重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藝術才能。為此,我們為每個班級設立了表演區和美工區,根據不同的主題,提供相應的材料。這些材料的選擇和準備是由教師和幼兒共同商定的,以此來激發幼兒的熱情。通過這樣的安排,幼兒們可以開心、盡興地參與其中。
最后,積極開展家長工作,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我們組織家長來園進行觀摩,讓家長了解我們是如何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定期舉行親子手工大賽、親子模特大賽、親子歌唱比賽等,讓家長積極地參與,從而讓家長和我們保持一致,共同為孩子的藝術培養而努力。
現階段,我們深入探索了一些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由于我們起步較晚,缺乏經驗。希望通過向其他園所學習,我們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在藝術教育方面創造出適合本園特點的獨特之處。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8
幼兒教師藝術領域培訓班總結,本學期是我們分園第一次自己組成一個培訓班。根據教師們的現狀,我們制定了學期初的計劃,把重點放在對教師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上面。注重培訓的實用性。本學期重點培訓藝術領域,如美術知識技能的學習、區域材料的制作、音樂中歌曲的彈唱,為工作積累必要的經驗。對照學期教師培訓班的計劃,本學期還是較好地完成了計劃制定的內容,現從三個方面做一個小結:
一、拓寬美術技能的學習,提高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
本學期我們依次學習了泥工、紙工、瀝粉畫和紙漿畫。通過這些學習,我們掌握了泥工的基本技巧和作品保存的方法;了解了紙藝的拼搭和組合方法;而瀝粉畫和紙漿畫的學習更是開拓了我們教師的眼界。從勾線、著色、制作瀝粉、勾勒到鍍金等步驟,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過程,大大豐富了我們的經驗。通過親手動手完成作品,我們獲得了成功的喜悅,許多老師都自豪地將自己的'第一作品展示在微博、QQ等平臺上,表達了自己的自豪之情!
二、苦練彈唱,提高教師的必備基本功水平。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教師們在演唱歌曲時,對于歌曲中的一些節奏、樂譜甚至音樂符號的處理不夠出色。因此,我們決定從唱歌這個方面入手,組織教師們學唱《音樂》書中的曲目,以確保他們能準確把握節奏、時值、休止符和倚音等要素。我們還嘗試了簡單的合唱,并錄制下了我們“山上”的第一首合唱曲。雖然這個初試鋒芒的作品還有些稚嫩,但大家都感覺它如同天籟之音,因此我們決定將其好好保存下來。這樣的活動不僅提高了大家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而且相信還會有更多美妙的“山歌”問世!除了演唱活動,我們還進行了幼兒歌曲的展示和交流,許多教師第二天就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班級中教給了孩子們。我認為這樣的培訓活動真正發揮了作用。
在彈奏上,我們特別注重對C、D、F、G調的練習和檢查。班主任從整本書中挑選曲子,每位老師都彈唱回琴四種調式的曲子。如果沒有通過,下一次仍然需要回琴,并且還要抽取同一種調式的曲子來過關。因此,在幼兒園中掀起了一股彈琴風潮,琴聲不斷響起,大家相互交流、觀摩,學習氛圍濃厚。在欣喜的同時,我也發現了一些彈奏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左手和弦的配置不夠和諧,很多老師只彈一個和弦。因此,這個問題將成為下學期攻克的重點。
三、區域材料,多次跟進
本學期教學上的一個重點是區域活動,為此培訓班結合這個重點也進行了相關的學習。從第一次的實地觀看幼兒活動出發,找出區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學習,幫助老師辨清區域活動和桌面玩具、小組游戲的區別,還幼兒以自主性,做到真正的區域活動。同時,還重點研討、交流了區域材料的制作。在交流中,發現有的材料幼兒玩不起來或操作性不強,大家就獻計獻策,一起幫助著進行改良或創新,逐步提高教師對區域材料的制作能力。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9
學習《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之藝術領域《指南》是一個3-6歲學習和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反應國家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方向與應達水平的合理期望,并體現國家對幼兒教育的發展與質量的基本要求。
其中,藝術領域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方面,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對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孩子的心靈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幼兒園的藝術領域教育內容豐富,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幼兒園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好奇心極重、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如果只是采取簡單呆板的教學模式,則難以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共鳴。所以在藝術領域的教育活動中,應該讓幼兒多聽、多講、多動,以多種豐富的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藝術的興趣和愛好。
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指南》指明藝術教育的實施方向與方法。藝術領域共有4個目標,教育建議7個。為兩大部分,一是感受與欣賞,二是表現與創造。強調讓幼兒學會發現和感受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讓幼兒欣賞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培養初步的藝術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在教育建議方面,著重強調要在日常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藝術想象、表現和創造,不用成人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不追求技能訓練。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應該謹記:幼兒不同于成人,他們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需要教師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我想,我們要用心去傾聽,真誠的贊賞,讓我們多給孩子一些理解、尊重和支持,猶如溫暖的'陽光和甘甜的雨露,會讓一顆“美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慢慢生根發芽,并且為這些幼苗撐起一片藍天。唯有如此,每個孩子心中的“美麗種子”才會在我們的精心呵護下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讓我們攜手共同成長,認真貫徹《指南》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整自己的教育思路,為每一位孩子成長搭建平臺。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精選12篇)07-08
藝術領域培訓心得體會06-17
2023年教師藝術領域培訓心得10-30
藝術領域學習心得03-26
幼兒園教師藝術領域培訓心得12-10
教師藝術領域培訓心得體會04-06
教師藝術領域培訓心得體會07-03
教師藝術領域培訓心得(通用13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