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06-21 14:27:19 歷史 我要投稿

【必備】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1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飲水更加方便。還飼養了家畜,會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有怎樣的勞動分工?

  答:婦女主要從事耕作、紡織,男子主要從事捕魚打獵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業生產,老年人從事家務勞動和照顧、教育小孩。

  黃帝為什么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答:是因為:

  (1)他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教人們挖井,發明了舟車,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

  (2)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下屬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

  西周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怎樣分封?有什么作用?

  答:西周實行分封制,目的是為了鞏固統治。

  主要內容:分封制是指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天子作戰。

  作用:西周通過分封制,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齊桓公為什么能第一個稱霸?

  答:

  ①齊國地理位置好,盛產魚鹽,經濟富庶,是東方的一個大國;

  ②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

  ③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擴充疆界;

  ④政治上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開始變法。

  變法的主要內容有:

  (1)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2)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我,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3)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變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國的經濟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列舉孔子的思想內容和主要教育成就。

  答: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思想主張主要有:提出了“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

  ①創辦私學,廣收門徒,擴大了教育對象;

  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啟發學生思考問題;

  ③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

  ④他要求學生時常復習,以便“溫故而知新”。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2

  1、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王朝。P15

  2、湯滅夏,建立商朝,盤庚遷殷后,商朝統治穩定。P21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P23

  4、西周實行分封制,加強了對各地的統治。P23—24

  5、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P24

  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的青銅器,湖南寧鄉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

  7、“三星堆”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矚目。P27

  8、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P27

  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P30

  10、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P30—32

  11、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P31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3

  1、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2、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3、北京人還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往往幾十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5、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6、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還會保存火種。

  7、山頂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他們已會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他們能走到很遠的地方和別的原始人交換生活用品,山頂洞人已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他們死后還要埋葬。

  8、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一個氏族有幾十個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他們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

  9、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著定居生活,他們已經挖掘水井,飼養家畜,會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還制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11、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莊稼,他們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半坡居民飼養豬狗等動物,還用骨制箭頭、漁叉、漁鉤等打獵捕魚。

  1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們能制造色彩鮮麗的彩陶,陶器上還出現一些刻畫符號,有些學者認為這就是我國早期文字的雛形。

  13、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距今約四五千年,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戰中大敗蚩尤,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成為日后的華夏族。

  15、相傳,黃帝建造宮室,制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

  16、原始社會時期,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歷史上叫做"禪讓制"。

  17、約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18、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19、約公元前1600前,湯戰勝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20、公元前1046年,周商雙方在牧野大戰,商軍倒戈,周軍攻入商都,商紂逃到鹿臺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史稱西周。

  21、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七上P·24)

  目的:為了鞏固統治。

  主要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有向天子納貢,隨從作戰,定期朝見的義務。

  作用: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22、公元771年,西周滅亡。

  23、在原始社會未期,我國已經出現青銅器,到了夏朝,青銅器的種類逐漸增多,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

  24、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

  25、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26、夏、商、西周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農牧業已相當發達,后代稱為"五谷"(稻、黍、粟、麥、豆)的農作物,商周時已經齊備。

  27、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們夏、商、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28、春秋五霸的說法: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其中最早的是齊桓公。

  成語典故"不計前嫌"有關的是齊桓公,"退避三舍"有關的是晉文公,""一鳴驚人"有關的是楚莊王,"臥薪嘗膽"有關的是越王勾踐。

  2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時期。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戰國,因各諸侯國連年相互爭戰而得名。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30、春秋是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31、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32、晉文公整頓內政,發展生產,訓練軍隊,城濮大戰中,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33、戰國初年,晉國卿大夫中的韓、趙、魏三家,瓜公晉國,稍后齊國大夫四氏,取代原來的國君,并建立田氏齊國,這樣就形成了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后中間)七雄并立的局面。

  為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基礎的是長平之戰

  34、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牛耕開始開始使用。

  35、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修筑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4

  第三單元大一統的秦漢帝國

  1、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國歷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2、世界范圍內,與秦漢帝國先后并存的主要有歐洲的、西亞的等古代國家。與的文明最為輝煌。

  第13課秦帝國的興亡

  秦國能兼并六國實現統一的原因是:

  (1)統一成為大勢所趨;

  (2)人們苦于戰爭,渴望和平;

  (3)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實力;

  (4)秦采取正確的軍事方針,長平之戰后,六國皆無力御秦。

  公元前260年,秦在大破東方六國中實力的趙國軍隊。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先后兼并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第一個國家,定都,秦王贏政自稱始皇帝。

  請簡述秦的統一有什么意義。

  公元前209年夏,、率先發起了我國歷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

  第14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

  什么是中央集權制度?

  請簡述秦始皇做一些什么來發展經濟?

  秦始皇規定以小篆作為標準文字,頒行天下,后來又推行一種新的字體——“隸書”。請簡述統一文字的意義。

  4、秦國以貨幣圓形方孔錢為標準樣式。

  5、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加強思想統治。

  第15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

  1、公元前年,稱帝,建立漢朝,定都,歷稱為西漢。就是漢高祖。

  2、漢武帝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是,他建議漢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學說,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

  請簡述什么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5、漢武帝通過頒布“”的方法削弱封國勢力,其巧妙之處在于漢武帝不費一兵,不損寸土,就削弱了諸侯王封國的勢力。

  6、漢武帝大力加強監察制度的措施是,在中央設立;在地方將全國分為,稱為“十三州部”。

  7、時期,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第16課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

  1、公元前年,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出使西域。公元前年,漢武帝為了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再次派其出使西域。

  2、今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是以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為開始的。

  3、“絲綢之路”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至歐洲的交通線,因

  而得名。

  4、請簡述“絲綢之路”的開辟有什么意義。

  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

  1、西漢前期,人們從“”中得到啟示,發明了紙。

  2、東漢時期,在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后人將他改進的紙稱為“紙”。

  4、公元世紀,紙的使用在我國就已經相當普遍。

  5、是東漢時期杰出的醫學家,他著有一書,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后世尊稱他為“”。

  6、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并研制成全身麻 醉 藥劑“”,這是世界醫學的創舉。后人尊稱其為“”。

  7、成書于東漢時期,它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其中等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其出現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第18課昌盛的文化

  1、佛教起源于,自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佛教教義有利于,對“來世天國”的期待,也在貧苦民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引力。佛教的傳播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對后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2、道教產生于,他是與

  的.結合。道教的思想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關注現實、重現世的特點。

  3、東漢以后,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了以為主,三家并立互補的局面。

  4、撰寫的,是我國歷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52萬多字,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主要史事。它體例完備,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成為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

  5、秦漢時期,是我國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

  6、氣勢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反映出,生動展現出。

  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

  第20課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1、東漢末年,政局混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招賢納士,實行屯田。200年,曹操打敗袁紹,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后曹操率軍北渡黃河,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

  2、年,曹軍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爆發了的。

  3、填表題

  戰役名稱時間交戰雙方結果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4、三國鼎立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第21課南方經濟的發展

  1、東漢末年,北方人口開始南遷;,大批北方民眾紛紛渡江南下,形成了南遷浪潮。

  2、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而且,使本來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的江南地區迅速發展起來。

  3、請簡述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哪些進步。(你認為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為什么會得到發展?)

  第22課北方的民族匯聚

  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你怎樣看待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23課世界的科學技術

  填表題

  項目人物成就意義

  祖沖之

  賈思勰

  酈道元

  第24課異彩紛呈的藝術成就

  1、請簡述王羲之的書法成就與藝術特點。

  2、王羲之的書法代表作品是。為什么王羲之被后人尊稱為“書圣”?

  4、東晉時期繪畫藝術成就的是。其代表作是。

  5、請說一說顧愷之的繪畫風格。

  6、石窟藝術綜合了雕塑和繪畫的特點,體現了

  7、是而發展起來的。其中最的有山西大同的、河南洛陽的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5

  一、官渡之戰

  1、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

  (1)形成原因: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割據一方。

  (2)最強軍閥:黃河中下游的袁紹和曹操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軍事集團。

  2、官渡之戰

  (1)經過:公元200年,為了爭奪黃河中下游的統治權,袁紹和曹操在官渡進行決戰,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隨后又陸續消滅了一些割據勢力,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2)曹操取勝原因:

  第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上的優勢;

  第二,“唯才是舉”,征用人才;

  第三,實行屯田,發展經濟,勢力日益強大。

  二、赤壁之戰

  1、戰前形勢

  官渡之戰后,曹操統一北方;孫權占據長江中下游一帶,在江東建立了比較穩固的`統治;劉備依附于荊州地方勢力劉表,沒有固定地盤,但他得到諸葛亮的輔佐,實力有所發展。

  2、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企圖占領南方,統一天下。孫權、劉備組成聯軍,在赤壁一帶與曹軍展開決戰。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打敗了曹軍,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

  3、赤壁之戰的影響

  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礎。

  4、赤壁之戰和官渡之戰都是以少勝多,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1)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2)勝方都有指揮得當、運用巧妙策略和軍隊戰斗力強等因素;而敗方都

  有指揮者輕敵自傲、指揮失誤的因素;

  (3)都是統治階級內部爭奪統治權的斗爭。

  5、赤壁之戰中,軍事上占優勢的曹操為什么會失敗?

  (1)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

  (2)曹軍不習水戰,感染了傳染病,軍心不穩;

  (3)孫權、劉備聯盟,策略得當;

  (4)南北統一的條件還不成熟。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6

  一、考點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統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溝通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為著名的諫臣

  10、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11、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后人稱為“茶神”。

  12、由武則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14、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15、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

  16、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統治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于隋文帝時。

  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19、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

  20、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則天。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7

  第1課時繁盛一時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與統一:

  58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長安,他就是隋文帝;年,隋滅掉陳,統一南北。

  2、隋朝大運河:(1)目的:加強南北交通,鞏固____________________。

  (2)時間:在在位時開鑿。從605年起。

  觀察課本第4頁的隋朝運河圖,填寫下面(3)至(6)項:

  (3)三點:中心在,北達,南至。

  (4)四段:大運河從北向南依次為、、邗溝、。

  (5)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的運河。

  (6)作用:。

  第2課時貞觀之治

  1、隋朝的統治跟(朝代)很相似,只經歷兩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實行暴政,最終導致隋末農民起義。(隋朝:581-618年)

  2、唐朝的建立:時間年,建立者是李淵(唐高祖),都城在。高祖退位以后,傳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號。

  3、唐太宗在位期間,采取了許多鞏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吸取隋亡的教訓;②重視農業生產,減輕人民負擔;③注意節儉;④整頓吏治;⑤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

  4、“房謀杜斷”指的是唐太宗時期重用的兩為宰相:、。而當時最著名的諫臣是,唐太宗把他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

  5、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國號為,她在位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們稱她的統治“”。

  6、元謀人約170萬年打制石器會使用火采集、狩獵

  北京人約70-20萬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會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獵

  山頂洞人一萬八千年和現代人基本一樣打制石器磨光、鉆孔人工取火審美氏族采集、狩獵、捕魚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制造工具

  3、我國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萬年前

  第3課時開元盛世

  1、前期年號是開元,在他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統治跟唐太宗的相似點有:善于任用賢臣,重視地方吏治,重視農業生產,注意節儉等。

  3、唐朝經濟繁榮表現在:

  農業方面:①水利事業發達;②耕作技術和栽培方法的進步;③新植物品種的出現(有新蔬菜品種和茶葉。唐朝時,飲茶之風全國范圍盛行,)④生產工具的改進——和。

  手工業方面:①絲織業發達;②陶瓷業發達,和(最為有名)

  商業方面:商業繁榮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廣州、揚州。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4、“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這句詩贊頌的哪位皇帝在位時出現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歸納一下該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嗎?

  第4課時科舉制的創立

  1、科舉制的誕生:

  ⑴隋文帝時期,為改變魏晉以來的選官制度,開始用的方法來選拔官吏。

  ⑵隋煬帝時,正式設置,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2、科舉制的完善:唐朝時科舉制逐漸完善,常設的考試科目中以、兩科最為重要,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

  ⑴唐太宗:①擴充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②嚴格錄取應試者(進士的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⑵武則天:武則天時創設了殿試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時,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②玄宗曾八次親自面試應試者。

  3、科舉制的影響:⑴科舉制改善了;

  ⑵科舉制促進了的發展;

  ⑶科舉制促進了的.發展;

  了解:科舉制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廢除。

  第5課“和同為一家”

  1、被稱為天可汗的是。之所以這樣稱呼他是因為他奉行的民族政策。

  2、在西域設立軍事和行政機構的皇帝是和。

  3、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4、唐太宗時把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8世紀初,唐中宗時又將嫁到吐蕃。吐蕃贊普上書唐朝皇帝說,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5、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其首領被唐玄宗封為懷仁可汗,后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6、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來南詔統一六詔,唐玄宗封其首首領為云南王。

  7、連線搭配:

  千尋塔吐蕃維吾爾族

  大昭寺南詔藏族

  布達拉宮回紇彝族、白族

  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

  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都稱中國人為。

  2、“”指今印度半島;“大食”指今阿拉伯半島;“波斯”指今伊朗。

  3、隋唐,中日兩國交往非常頻繁。日本為了學習我們唐朝先進的文化,派遣了許多使者來到中國,這些使者被稱為“”。

  4、唐玄宗時,高僧六次東渡日本,為中日兩國的友好和文化傳播作出重大的貢獻。與他相關的建筑是。

  5、唐太宗時,高僧西游印度取經,并寫成《》,是研究中亞、印度和新疆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第7課輝煌的隋唐文化

  1、隋朝李春設計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歐洲年后才建有類似的橋。

  2、唐朝最繁華的城市是,唐朝的是建筑藝術的代表。富麗堂皇。

  3、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

  4、“人命至重,有貴千金”這是唐朝醫學家的名言。他的醫藥學著作是《》。

  5、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唐詩內容豐富,風格多樣,才華橫溢的詩人層出不窮。今天,我們依然能讀到唐朝多位詩人的近萬首詩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和。

  詩人稱謂生活的時代代表作作品主要特點

  詩仙初唐

  盛唐轉衰“三吏”“三別”

  白居易中唐

  6、完成下列表格內容

  7、提倡詩歌要更多的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的詩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維

  第8課輝煌的隋唐文化

  1、唐朝著名書法家有:和。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是,他自創“顏體”。柳公權自創“柳體”,后人把他們并稱為“”。

  2、唐朝著名的畫家有:和。被后世稱為“畫圣”。

  3、、連線題:

  顏真卿《步輦圖》

  柳公權《多寶塔碑》

  閻立本《玄秘塔碑》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

  4、石窟藝術在時期大為發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大部分洞窟是時期開鑿的。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因為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畫,其內容主要是宣揚佛教。(飛天)

  第9課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1、10世紀初,族杰出首領,統一契丹各部,建立(遼),都城在。阿保機就是遼太祖。

  2、960年,后周大將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史稱北宋定都(開封),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3、北宋宋真宗時期,遼軍大舉進攻北宋,在寇準的建議下宋真宗來到澶州城親自作戰,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

  4、11世紀前期,族首領建立西夏,都城在。元昊稱帝后,連年與北宋交戰,雙方損失很大。后來,雙方議和,元昊向北宋稱臣,北宋給西夏歲幣。

  5、12世紀初,女真族的首領,在會寧稱帝,國號,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6、金建立后,先滅遼,后又于1127年滅掉北宋。1127年,建立南宋,都城在(杭州)。

  7、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他帶領的岳家軍英勇殺敵,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后來奸臣以所謂“謀反”罪殺害了岳飛。(炸秦檜——油條)

  如何評價岳飛?——女真貴族在對南宋的戰爭中擄掠殘殺,對北方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岳飛抗金,保衛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這是正義的。

  8、岳飛被害后,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第10課經濟重心的南移

  1、五代十國、宋朝時期,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江南農業發展的原因)

  2、五代十國、宋朝時期,江南農業發展的表現

  3、五代十國、宋朝時期,南方手工業的發展表現

  4、五代十國、宋朝時期,商業發展表現

  北宋時,著名的商業城市市是和,南宋時最大的商業城市是。宋朝的海外貿易很發達,和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加以管理。

  5、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于商業發展。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8

  歷史就是現實。也就是說歷史上發生過的事,現在還在繼續發生,只不過形式發生了變化,而現實中的很多事都有歷史的影子。如我們現在的改革,歷史上多次發生過,所以要學好歷史,就不要把歷史與現實割裂開,要以現實去理解歷史,以歷史來關照現實,那你就會學出樂趣了,那么對歷史就會有深入的體會,對現實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方法:

  1、抓基礎、重平時。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

  2、多看書、會看書。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于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歷史并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更需要的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

  3、聽課的方法。可分為“聽”“思”“記””三個方面。所謂“聽”,即在聽課時集中注意力,及時和準確地吸收教師所講的內容,尤其要關注要點,把握重要之處。所謂“思”,即在聽課時要主動進行思考,對信息加以篩選,以吸收有價值的信息。所謂“記”,是指在聽講的過程中在筆記本上做聽課筆記。可以對教師講述的內容選擇記錄,尤其是一些補充性的內容。

  4、閱讀教材的方法。主要是解讀。一般地說,閱讀包括認讀和解讀。認讀是搞清閱讀材料的文字含義。在認讀的基礎上,要進一步了解閱讀材料的內在含義,這就是解讀。閱讀中的解讀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理解書面材料中的潛在的.意義,然后把理解到的潛在的意義同認知結構聯系起來”,才是有效的閱讀。閱讀的方式,有泛讀和精讀之分,要求也不一樣。此外,為提高閱讀的效果,可以在閱讀時做必要的筆記,或在閱讀材料上(如教科書)做一些提示性的記錄,如畫線、標符號、寫批注等。要熟悉教材,就要把教材精讀數遍,一般是逐字逐句地讀,不放過課文的注釋和插圖。然后要背教材,各個知識點都不能放過。背的時候通常是先讀一遍要背的內容,然后邊寫邊記憶。過一段時間后,再在腦子里如放映電影一樣地重過一遍。由于記憶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其間伴隨著遺忘,所以在進行下一步的時候,有必要再對前邊的內容簡略地重復一下。記憶就是這樣在迂回中不斷前進的。

  5、記憶的方法。及時進行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具體的記憶方法有很多,

  ①朗讀記憶法:利用晨讀晚讀時間,反復朗讀課文,強化記憶爭取做到讓歷史知識脫口而出。

  ②反復記憶法:學歷史不必花太多、太長時間,每天就花幾個十分鐘來看課本,這樣對于熟悉課本有很大用處。總的來說,記不記得住關鍵是看重復的夠不夠。所以記憶歷史要有恒心和耐心。

  ③睡眠記憶法:每天利用睡前十分鐘回憶一遍需要記憶的知識。

  ④骨肉相連法:以時間為骨,歷史事件為肉。回憶時,按時間順序,回想歷史事件及與該事件相關的發生背景、經過、結果、影響等。

  ⑤關鍵詞記憶法:通過選擇識記知識中的關鍵詞或關鍵短語,作為記憶整體知識時的橋梁和線索,把識記知識主要內容進行簡化記憶。

  ⑥比較記憶法:把一些相反或相似的知識進行比較以加強記憶效果。學歷史要扎實、牢固、脈絡清晰,由一根時間的紅線串起,要注意理出線索。

  6、練習的方法。練習題分為兩類,一類是考察記憶能力的,把書背會了,就行。一類是側重于考查思維的,這一部分題目如果你沒有那個能力,書背得再多也沒用。練習對于知識的鞏固、技能的運用等是必要的,有意義的練習實際上是一種新情境下的繼續學習,學會做作業,也是學習的一個方面。要熟悉各種題型的特點和規則,按照要求進行解題;要把握答題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7、復習的方法。“學而時習之”,復習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達到“在腦子里翻書”的境界,對教材相當熟悉。一般來說,復習的類型有隨堂復習、課下復習、階段復習、期末復習等,每一種類型的復習目的、復習范圍、復習要求是不同的,這需要在進行具體的復習時加以了解和適應。復習的方法也是多樣化的,基本的方法有整理學習筆記、編寫復習提綱、重點閱讀、比較相關的知識、對知識進行分類與歸納、構建知識體系等,并與練習相結合。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因為歷史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復習歷史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哪段時間復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確保能夠按時完成。

  8、答題的方法。歷史對文字組織的能力要求很高,平時一定要多加鍛煉,多做些文字題,不要圖省事而只做選擇題,不愿練習問答題、材料解析題,不能只重答案,而不考慮組織語言。在答題時,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是按點給分的。同時,還要注意序列號的安排。大點小點用不同的序列號標出,就會顯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這樣也就不容易丟分。最后,字跡一定要工整。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9

  一、隋唐科舉制度:

  北:P20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時期創立并完善了科舉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的原則。

  二、武則天

  北:P13-15武則天是我國歷的女皇帝。

  武則天統治時期,不拘一格選拔普通地主中的優秀人才。注重減輕農民負擔,采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斷續發。當時,人口明顯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史稱有“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三、“開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統治前期政局穩定,經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

  四、唐與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聯姻,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

  (一)遣唐使

  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文化交流的使團;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歷法、書法藝術、建筑藝術以及生活習俗等帶回本國,對日本的生產、生活與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鑒真東渡

  北:P33鑒真到達日本除講授佛經,還詳細介紹中斬醫藥、建筑、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識圖P34鑒真東渡示意圖)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為了求取佛經精義,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個系統地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并介紹到中國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圖)

  六、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略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一、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北:P64魏晉南北朝以來,全國經濟重心出現了南移的趨勢。兩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實

  北:P75-76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為元世祖。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一、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北:P110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史實

  北:P110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重新統一新疆,促進了維吾爾族同中原地區的交流,對鞏固西北邊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設伊犁將軍,加強中央對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

  三、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和維護祖國統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戚繼光抗倭:明朝時戚繼光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沿海居民稱他們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嚴重,倭寇到到處燒殺搶掠,使百姓的生命財產慘遭損害。明政府派年輕的將領戚繼光,到浙東沿海抗倭。(2)戚繼光訓練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多次挫敗倭寇的進攻,聲名大振,號稱“戚家軍”。1561年戚家軍在臺州九戰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的倭寇。后又開赴福建和廣東,東南沿海抗倭寇基本肅清。

  五、鄭成功收復臺灣

  北:P105—106明末,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臺灣地區,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金門出發,在當地高山族人民的幫助下,順利地在臺灣登陸并迅速包圍了入侵的荷軍。1662年,荷蘭總督被迫簽字投降,臺灣又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收復臺灣,給荷蘭殖民者以沉重打擊,對亞洲和其他國家也起到保護作用。

  六、雅克薩之戰

  北:P106—107沙俄強占雅克薩和尼布楚。康熙帝決定用武力捍衛祖國邊疆,1685年,清軍圍攻盤踞在雅克薩的沙俄軍隊,俄軍戰敗投降。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薩,重創俄軍。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兩國在尼布楚進行談判,雙方簽定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10

  科舉制的影響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風氣盛行。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也大大有利于唐詩的繁榮。

  4、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和同為一家”

  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后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一、西南──吐蕃(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4、8世紀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二、北方──回紇的勃興

  1、回紇是今天維吾爾族的祖先。

  2、8世紀中期,唐玄宗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后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三、東北──靺鞨(“車書本一家”)

  1、7世紀末,粟末靺鞨部首領大祚榮統一了周圍各部,建立政權。

  2、8世紀前期,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從此,粟末靺鞨政權以“渤海”為號。粟末靺鞨有“海東盛國”之稱。

  3、唐朝管理東北邊疆的機構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蒼山洱海間的南詔

  1、六詔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南詔首領皮羅閣統一六詔,唐玄宗封他為云南王。

  民族活動地區與唐朝的關系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西南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通婚。藏族

  回紇西北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維吾爾族

  靺鞨東北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滿族

  南詔西南唐玄宗封皮羅閣為“云南王”。彝族白族

  民族吐蕃回紇靺鞨南詔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一帶色楞河流域東北松花江、黑龍江云南蒼山洱海

  生活習俗游牧、農耕、紡織和冶鐵水平高崇尚勇敢、作風淳樸驍勇強悍、能歌善舞建筑藝術高超

  杰出首領松贊干布懷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

  與唐關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親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其首領為云南王

  對外友好往來

  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

  一、唐與日本的關系──遣唐使和鑒真東渡

  1、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密切。貞觀年間,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來唐學習。

  2、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還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風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節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鑒真,曾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二、唐與新羅的'關系

  1、方式:①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②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2、表現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官吏、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與天竺的關系──玄奘西游

  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他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回國后,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教材內容,說說唐朝時期對外交往的特點嗎?促使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時期,唐朝的對外交往情況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特點:①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乃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②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③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地都有頻繁的外貿活動。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因素:①國家安定統一;②經濟文化繁榮;③對外開放政策;④對外交通發達。

  啟示:第一,必須有穩定的政治局面,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發展經濟文化。第三,學習唐朝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傳播先進文化的同時,要善于吸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輝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學技術

  1、建筑:

  特點:規模宏大,氣魄雄偉,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七百多年后,歐洲人才建成類似的橋。②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宮含元殿)。

  2、印刷術:①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②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醫學:“藥王”孫思邈《千金方》。

  二、文學:詩歌

  1、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流傳至今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

  2、代表詩人:

  ①李白(盛唐)──“詩仙”(《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②杜甫(盛-衰)──“詩圣”“詩史”(“三吏”“三別”)

  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樂府》,詩歌反映現實。

  三、書法:“顏筋柳骨”

  1、顏真卿:創立雄渾敦厚的新書體,稱“顏體”,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代表作為《顏氏家廟碑》《多寶塔碑》。顏真卿。

  2、柳公權:博采眾長,別出新意,成“柳體”,其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代表作為《玄秘塔碑》。

  四、繪畫

  1、(唐朝)閻立本:擅長人物畫,代表作為《歷代帝王圖》《步輦圖》。

  2、(唐朝)吳道子:“畫圣”,開后世寫意畫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圖》。

  五、藝術寶庫

  代表:甘肅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開鑿,壁畫和彩色塑像,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六、盛大歡騰的樂舞

  1、唐初:《秦王破陣樂》

  2、盛唐:《霓裳羽衣曲》

  以上內容用表格可簡化歸納為:

  一、科技方面

  類別朝代設計者成就

  建筑隋朝李春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雕版印刷術唐朝《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文學方面(詩歌)

  代表人物生活時期代表著作詩歌特點人稱

  李白盛唐時期《早發白帝城》《蜀道難》即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詩仙”

  杜甫由盛轉衰“三吏”、“三別”或氣魄雄渾,或沉郁悲愴,語言精練凝重“詩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樂府》現實主義,諷喻社會,同情人民。詩歌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三、書法、繪畫和石窟藝術

  類別代表人物著作成就

  書法顏真卿《顏氏家廟碑》創立了新書體“顏體”,是繼王羲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

  柳公權《玄秘塔碑》自成“柳體”

  繪畫閻立本《步輦圖》《歷代帝王像》擅長人物故事畫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開后世寫意畫先河,被稱為“畫圣”

  石窟藝術甘肅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11

  一、我國最早的人類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制造工具 。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三、山頂洞人

  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

  第二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1、時間:距今約七千年;2、生活地區:長江流域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時間:距今約五、六千年;2、生活地區:黃河流域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時間:距今約四、五千年;2、地區:黃河流域

  第三課 華夏之祖

  一、華夏之祖

  黃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黃帝(原因:四發明)

  二、堯舜禹的“禪讓”

  三、夏朝建立

  1.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奴隸制度開始了。我國奴隸社會開始于公元前21世紀。

  2.約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建立 。

  第四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一、夏朝的興衰

  1.禹死后,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啟,使世襲制度代替禪讓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桀,夏滅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戰。商滅,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

  2.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 。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

  3.作用: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

  第五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

  1.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經出現了青銅器。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偉)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矚目。

  第六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一、春秋爭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2.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令,逐步成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楚雙方城濮大戰后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莊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戰國七雄

  1.戰國七雄按東南西北到中間的順序排列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2.發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決定性戰役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

  第七課 大變革的時代

  一、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度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的形成時期。

  2.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牛耕:最遲春秋末年使用,戰國推廣。鐵農具:春秋出現,戰國推廣。

  二、著名的都江堰

  戰國時期,李冰為秦國修筑的都江堰是舉世聞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三、商鞅變法

  1.時間、地點:公元前356年,秦國。

  2.內容: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③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3.作用: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12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早期。

  2.東漢改進造紙術的重要歷史人物是蔡倫。意義: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多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3.東漢時期的張衡制造的地動儀。作用:測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4.東漢華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主要著作《五禽戲》。

  5.東漢末年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書中闡述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德高尚,醫術高明,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13

  1、時間

  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變法。

  2、內容

  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B: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C: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響:

  ①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②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

  (各國的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商鞅在秦國變法,其中最徹底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1)商鞅變法的目的是為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使國家變得富強。

  2)商鞅變法取得勝利的原因:A:順應了封建制發展的歷史趨勢;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C:敢于同舊勢力作斗爭。

  4、商鞅變法對我們今天改革的借鑒意義:

  改革能使經濟發展,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國家才能有光明前途。改革會遇到種種舊勢力,舊習俗的反對,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必須堅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還要制定法律來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

  5、商鞅變法的法令中最重要的是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原因是確立了封建土地制度。

  法令中觸犯了舊貴族利益的是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商鞅變法的性質是封建地主階級的改革,商鞅應屬于法家家思想。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14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統一(581年—618年)

  建立:581年(楊堅建立隋朝,以長安為都城,楊堅就是隋文帝)

  統一:589年(隋文帝滅掉陳朝,統一全國)

  滅亡:618年(隋煬帝二世而亡)

  二、隋朝在諸多方面創規立制,是一個創新的朝代,開創了中國歷史新局面。具體表現在:選官制度上開始實行科舉制;在經濟方面開通了連接南北的大運河。

  1、大運河的開通(隋煬帝)

  ①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②中心、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長度和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④四個組成部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⑤連接五條河流: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⑥開通的作用(意義和影響):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消極作用:但也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2、科舉制(隋煬帝)

  ①創立(隋朝):隋文帝開始用考試的辦法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設置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創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進士科最為重要。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

  ③發展(明朝):八股取士

  ④科舉制的積極影響: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革,加強皇帝選官和用人的權力,擴大官吏選拔范圍。推動教育發展。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續1300多年。

  三、隋朝的滅亡

  原因: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時間:618年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和統一(618年—907年)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以長安為都城,李淵就是唐高祖,并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與“貞觀之治”

  (1)主觀原因:他吸取隋亡的歷史教訓,他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

  (2)客觀措施:

  ①任用賢能。唐太宗廣納賢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齡善于謀略,杜如晦敢于決斷(房謀杜斷),他們都是貞觀時期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首創于隋朝);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

  ③經濟方面。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④邊疆管理。唐太宗時期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三、女皇武則天

  我國歷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在科舉考試方面創立了殿試制度和武舉,親自面試考生,后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四、唐玄宗與“開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時期)

  (1)措施:

  ①任用賢能。任用賢相姚崇和宋璟,實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③經濟方面。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第3課盛唐氣象

  一、經濟的繁榮

  1、農業:出現了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

  2、手工業:紡織業品種繁多,蜀錦冠于全國;陶瓷器生產水平也很高,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業:長安城人口百萬,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有市:商業區和坊:居民區)。

  二、民族交往與交融

  1、政策: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各族首領尊稱為“天可汗”,意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唐太宗時期,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藏族的祖先)贊普松贊干布。作用: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4、唐玄宗時,將金城公主嫁尺帶珠丹。

  三、開放的社會風氣

  特點:開放,充滿活力、兼容并蓄

  四、多彩的文學藝術

  1、唐詩:

  ①李白的詩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李白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

  ②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為“詩圣”。

  ③白居易的詩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婦孺都會吟唱,深受大眾歡迎。

  2、書法:唐朝最的書法家是顏真卿、柳公權和歐陽詢

  3、畫家:唐朝最的畫家是閻立本和吳道子。

  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與日本的交往

  (1)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他們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鑒真東渡:唐朝最富影響的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法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貢獻。(為日本設計唐招提寺;前后12年,前5次東渡失敗,第6次才成功,雙眼失明)

  二、與天竺(印度)的交往

  (1)玄奘西行:唐太宗貞觀年間,玄奘歷盡艱辛,西行天竺學習佛法。玄奘的見聞,由弟子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玄奘——《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

  三、交流頻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國來華的原因):

  A、唐朝政權強大,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B、唐代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

  C、玄奘、鑒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D、唐朝海陸交通發達。

  四、唐朝的對外政策:對外開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A、一個國家只有經濟發達,文化先進才能對于國外產生輻射力和吸引力。

  B、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積極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進步。

  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弱的轉折點)

  1、原因:

  A、開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益腐敗。

  B、社會矛盾尖銳,邊疆形勢緊張。

  C、節度使勢力膨脹,形成外重內輕。

  D、安祿山擔任三個邊地的節度使,逐漸擴張勢力。

  2、人物: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

  3、結果和影響: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二、唐末農民起義:

  黃巢起義,結果:被朱溫與其他藩鎮聯合鎮壓,但給唐朝統治者以沉重的打擊。

  三、唐朝滅亡:

  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我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四、五代十國:

  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南方出現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再加上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史稱“五代十國”。

  影響:五代十國雖然是一個政權分立的時期,但統一始終是一個必然趨勢。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15

  第9課

  1. 孔子:儒家學說創始人。《論語》

  主要思想:仁、禮。提倡為政以德。

  教育家:教育成就:創辦私學;有教無類;獨立思考;因材施教。

  老子:道家學派創始人,《道德經》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辯證法思想)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

  2.百家爭鳴:

  墨家:墨子,“兼愛”“非攻”。《 墨子》

  法家:韓非“法治”,加強中央集權。《韓非子》

  儒家:孟子、“民貴”“君輕”。《 孟子》荀子,人定勝天。《荀子》

  道家:莊子,無為而治。《莊子》

  兵家:孫武(春秋)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孫子兵法》;孫臏(戰國)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

  3.出現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商業繁榮和城鎮興盛,傳統的社會秩序受到猛烈沖擊。在各國競相改革的風潮中,擁有文化知識的士人四處游說、講學,極大地開闊了視野,促使了他們獨立思考和創造性地探索。社會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別的代表人物,對各種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涌現出一批做出了開創性貢獻的學術大師,形成了思想領域中百家爭鳴的局面。

  4.韓非的法家思想在戰國時期最有用:戰國時期,我國處于奴隸制進一步崩潰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變革時期。在這種形勢下,韓非子提出的歷史是向前發展的,后必勝今;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法治”等思想符合當時歷史發展趨勢,又符合封建統治者建立中央集權的需要。秦統一前后的許多措施,就是韓非子理論的應用和發展。

  第10課

  1.秦的統一: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六國無力抵御秦國的攻勢。

  2.秦統一背景:⑴戰國以來,統一成為大勢所趨。⑵商鞅變法以后,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⑶秦采用了有效的軍事策略——連橫破了六國的合縱。長平之戰后六國再無力抵御秦的攻勢。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3.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韓趙魏楚燕齊。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都咸陽。

  4.措施:⑴政治上,創立中央集權制,最高統治者皇帝,總攬一切大權;中央設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司法、軍事;地方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⑵經濟上,統一車輛形制;統一貨幣;⑶思想文化上,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焚書坑儒。⑷軍事上,派蒙恬北擊匈奴,修萬里長城;開發江南,興修靈渠。(三公九卿制。車同軌,書同文。小篆—隸書。秦半兩錢(圓形方孔錢)。秦長城,連接秦趙燕城墻形成,東到遼東,西到臨洮。)

  5.秦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

  6.秦統一意義:⑴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將中國歷史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⑵秦統一后,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⑶秦王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強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這些措施沿襲了兩千多年,為我國的長期統一奠定了基礎。

  第11課

  1.秦的暴政:修建豪華的宮殿和巨大的驪山陵墓;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脫離農業生產,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秦朝的賦稅也很重,農民要把收獲的三分之二上繳國家。刑法殘酷,秦二世統治更加殘暴。

  2.秦末農民起義:

  (1)陳勝吳廣起義:

  公元前209年夏,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陳建立張楚政權,后失敗。意義:陳勝吳廣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著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2)項羽領導的農民軍:公元前207年,項羽巨鹿之戰。(3)劉邦領導的農民軍:劉邦攻取咸陽,秦朝滅亡。

  楚漢之爭:公元前206—202年,劉邦獲勝,劉邦建立漢朝,劉邦就是漢高祖,都長安(西京)。史稱西漢。

  第12課

  1.漢初恢復和發展經濟的措施?

  漢初的漢高祖、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文帝、景帝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誡百官關心農桑。提倡節儉,并以身作則。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社會比較安定。

  2.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措施:⑴政治上,頒布“推恩令”(主父偃),進一步削弱封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中央司隸校尉,地方十三州部。⑵思想上,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3)教育上:在長安舉辦太學,推行儒學教育,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4)經濟上,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五銖錢,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財政收入。(5)軍事上: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解除匈奴對西漢的威脅。(6)派大將衛青、霍去病打敗匈奴,解除匈奴對西漢的威脅;派張騫出使西域,加強西漢與西域的交往,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影響:漢武帝出現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軍事上大一統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權統治得到鞏固與加強,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3.東漢:25年,劉秀(光武帝)都城洛陽(東京)

  歷史概念的`掌握

  掌握歷史概念是歷史學習的任務之一,是我們認識歷史的中心環節,是掌握歷史的關鍵,因此對這方面應予重視。

  掌握歷史概念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分析和綜合。所謂分析就是在思考過程中,把對象的整體分解為不同的部分,把一物的個別特征或屬性分析出來,例如對于“秦末農民戰爭”,可分解為歷史背景、起義經過、起義的結果和影響三部分,而歷史背景可分為租稅賦役繁重,刑法嚴酷這幾方面,其他方面也可分解,這樣學生對秦末農民戰爭就會有一個深入認識。

  所謂綜合,即在思維的過程中把認識對象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例如,中國近代史《十九世紀中國邊疆地區的新危機》一節,教材對美日侵略臺灣,俄英侵略新疆,英國侵略西藏作了講解,由于帝國主義列強把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國的臺灣、新疆、西藏,所以中國邊疆出現了新危機。

  2.比較和分類。所謂比較就是對同類事物認真對比找出其共同點,特別注意明確各自的特點,例如:中國近代史上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如不加以比較,這些條約中的條文規定就無法弄清,也就無法對一個具體條約形成準確概念o

  所謂分類,就是在思考過程中,依據事物的一般特征,把事物組合成不同層次和類別的過程。例如對于部分歷史人物,可分為下列幾類:第一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張角、李自成、洪秀全,第二科學家與發明家^張衡、祖沖之、李春、沈括、徐光啟、宋應星等,第三醫學家:扁鵲、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第四文學家: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關漢卿、羅貫中、吳承恩等,通過對這些歷史人物的分類,明確同類事物共同的本質,以形成農民起義領袖、科學家、醫學家、文學家等準確的歷史概念。

  以上說的歷史概念形成的方法,相互之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通常是先分析后綜合,也有先綜合后分析,先比較再分類,也有先分類再比較,學習中應靈活運用,根據目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方法。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01-31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06-21

初一歷史必考知識點03-18

初一歷史知識點歸納02-20

初一歷史必考知識點(9篇)05-27

初一歷史必考知識點9篇04-20

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11-23

初一歷史總結03-16

初一歷史總結06-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xxx性欧美在线 |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 九九在线精品 |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播放 | 天天干影院 | 爱啪网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 一色综合| 成人黄激情免费视频 | 男女上下爽无遮挡午夜免费视频 | 欧美色亚洲图 |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 久草免费色站 | 久久r这里只有精品 | 日韩你懂的| 亚洲第一免费视频 | 全色网站 | 欧美一级高清黄图片 | 大尺度激烈叫床视频免费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 爱操视频在线观看 | 激情综合图区 | 超清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 欧美日韩亚洲视频 | 日韩高清伦理片中字在线观看 | 日本特级黄录像片 | 夜夜操夜夜爱 |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一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看 | 一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 |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国产大片中文字幕 | 天天碰天天摸天天操 | 男女一起www免费高清视频 | 网站色| 久久亚洲不卡一区二区 | 五月婷婷狠狠 | 日韩中文字幕网站 | 2015xxx小明永久免费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y高清 |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