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地質災害情況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地質災害情況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質災害情況報告1
一、應急機構和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
我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機構為xx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發生災害后為搶險救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專業組,辦公室設在市地質礦產局。
xx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機構的職責:接受市委、市政府關于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指令;根據地質災害災情,對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提出論證意見,領導、指揮、部署、協調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部署組織各防災救災專業組實施救災行動。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各專業組主要職責分別為:
(一)人員搶救與工程搶險組
市人武部負責調集部隊趕赴災區,搶救受災人員并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
(二)特種工程搶險組
市公安局、建設局、水利局、電業局、物資總公司、石油公司等部門負責特種工程抗災搶險,包括地質災害發生時可能引發的水災、火災、爆炸、強腐蝕性物質大量泄漏和其它嚴重災害的搶險任務。
(三)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組
市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組織急救隊伍、搶救傷員,幫助災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向災區提供所需藥品和醫療器械。
(四)緊急救援組
市民政局、糧食局、教委、物資總公司等部門負責調配救濟物品,保障災民的基本生產生活,做好災民的轉移和安置工作;盡快恢復災區的`教學秩序。
(五)市政保障組
市水利局、建設局負責組織力量對災區居民的給排水等公共設施進行搶險,盡快恢復城市基礎設施功能;對災區房屋進行抗災性能鑒定,組織搭建臨時住宅。
(六)治安與交通管理組
市公安局負責情報信息工作,密切注視社會動態,及時發現和排除各種不利因素。做好災區治安管理、安全保衛和消防工作,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七)通訊保障組
市網通、移動、聯通等公司負責修復通訊設施,保證抗災救災信息暢通。
(八)電力保障組
市電業局負責組織修復輸變電設施和電力調度等,盡快恢復災區供電。
(九)應急運輸組
市交通局負責組織修復公路和有關設施,優先保證搶險救災人員、物資的運輸和災民的疏散。
(十)災害調查及監測組
市地質礦產局會同市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盡快查明地質災害發生原因、影響范圍等情況,提出應急處理措施,減輕和控制地質災害災情。
(十一)應急資金保障組
市財政局負責應急資金的預算、籌措和撥款。
各鄉鎮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搶險工作負總責。
二、搶險救援人員的組織和應急、救助裝備、資金、物資的準備
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機構在靈寶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指揮和組織地質災害的搶險救援工作。各鄉鎮、各專業組成員單位根據各自職責分工,成立搶險救災領導機構,組建地質災害搶險救災隊伍,配備搶險救災裝備,備足救災物資,確保發生災害后,搶險救災隊伍能夠快速出動,及時救援災民。各鄉鎮人民政府、各成員單位務必于5月30日前將搶險救災機構及搶險救援隊伍人員名單報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備案。
三、地質災害的等級與影響分析準備
(一)地質災害的等級劃分
地質災害按照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大小,分為四個等級:
1、特大型: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
2、大型: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
3、中型: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
4、小型: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
(二)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災害影響分析
全市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災情影響分析見附件
四、地質災害調查、報告和處理程序
地質災害調查、報告和處理程序分臨災和災后兩種情況:
(一)臨災時的地質災害調查、報告和處理程序
地質災害處于臨災狀態時,隱患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要及時向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報告,并立即做出臨災應急反應,做好啟動鄉鎮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準備工作,鄉鎮人民政府主管領導必須親赴現場,根據災情發展情況,組織避災疏散;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要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調查分析,提出處理措施,避免因險情擴大,危害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政府根據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的建議及險情實際,決定是否啟動市級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同時通報市地質災害各搶險救災專業組做好搶險救災的各項準備工作;鄉鎮人民政府應密切注視和跟蹤災情,隨時將災情變化趨勢報告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
(二)地質災害發生后的調查、報告和處理程序
若發生小型地質災害,由地質災害發生地的鄉鎮人民政府立即啟動鄉鎮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鄉鎮主管領導必須親赴現場指揮人員搶救和工程搶險工作,同時將災情規模等情況及時上報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要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調查分析,提出處理措施,避免災情進一步擴大。
若發生中型、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鄉鎮人民政府在啟動鄉鎮地質災害防災應急預案的同時,將有關情況上報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的主要領導必須赴現場進行應急指揮,采取應急措施,啟動市地質災害防災應急預案,部署、指導和協調各搶險救援專業組進行救災工作,安置和疏散災民,組織干部群眾進行自救互救,接待安置救援人員及救災物資,平息災害謠傳,解除群眾恐慌心理,維護社會安定。
市地質礦產局要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及時將情況報告上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五、發生地質災害時的預警信號、應急通信保障
(一)發生地質災害時的預警信號
全市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預警信號見附件
(二)發生地質災害時的應急通信保障
發生地質災害時,由靈寶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通知有關通訊公司檢查修復通訊設施,保證抗災救災信息暢通。
六、各有關部門應急預案的啟動
各鄉鎮及交通、水利、建設、旅游、教體等有關部門應根據自己的職責范圍,制定完善行業和鄉鎮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地質災害發生時,按照市政府命令及時啟動本部們應急預案,扎實做好各項防災救災工作。各鄉鎮、各部門的應急預案務必于5月30日前報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備案。
地質災害情況報告2
一、高度重視,貫徹迅速
為深入貫徹落實20xx年6月30日全州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全局及時組織學習了中央、省、州關于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關會議精神,把全員思想和行為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州委的決策部署上來。聚焦重點,增強實效,注重廣大干部群眾思想和工作實際,全面深入解讀會議精神的目標路徑和重點任務,為下一步工作安排部署依據。
二、強化責任,重在落實
按照電視電話會議的安排部署,全局將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扎實抓好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工作,20xx年全局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思想重視,壓實責任。充分認識到我縣地質災害防治的'嚴峻性和復雜性,層層壓實責任,抓好落實,堅持值班值守,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及時預警、轉移疏散,加強災點宣傳培訓和應急演練,堅持一日一會商,一日一調度,一旦發生險情或災情,領導要親臨現場、靠前指揮、科學指揮,將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確保人員零傷亡。
二是加強監測,果斷避讓。借助專業技術力量對全縣重點區域、人口集中區開展地毯式排查,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加強值班值守,加強巡查排查,臨災要科學果斷處置,及時預警信息,提前主動避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聽罵聲不聽哭聲,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是強化培訓,逐點演練。采取ppt講演、典型案例分析、資料發放等方式進一步向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基層自然資源系統工作人員、鄉(鎮)村組干部以及監測人員廣泛的宣傳介紹地質災害臨災預兆、應急逃生技能及地質災害防治等科普知識;并按照“一年一跑”的要求協助各鄉(鎮)完成有針對性、實用性的隱患點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預警信號、避險路線及避險場所,達到應急演練應有的效果,提高臨災應急反應能力,提高全民防災意識。
四是增強力量,強化保障。加強應急搶險隊伍建設,以戰代練,要隨時能集中、調得動、開得出、聯得上、救得贏。對現有應急物質和設備進行清理,查漏補缺,科學調度,全面應對地質災害,確保搶險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地質災害情況報告3
一、加強地質災害日常巡查、監測工作力度
進入后,各村、中小學校(幼兒園)、企(事)業單位要針對地質災害多、易發的特點,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落實好防災責任人,明確災害部位防治職責要求,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監測工作,特別在主要加大對中、小學校(幼兒園)校區、醫院、敬老院、民房等人員聚集區域進行排查巡視的密度,密切關注災害點的變化情況,按要求做好記錄,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點的監測責任和監測人的督促檢查,確保責任人、監測人切實履行職責。
二、要立即組織對地質災害隱患進行全面排查
為了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掌握隱患點動態變化情況,各村、單位在本行政區域內對所有的地質災害點和可能發生地質災害點逐一排查,不放過每處危險點,不漏一組一戶,特別是可能威脅中小學校(幼兒園)、醫院、敬老院、民房等人員聚集區域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全鎮幼兒園地質災害排查情況由范鎮、九源中心小學負責排查上報),排查安排雨天,并實行零報告制度,每項排查結果及時上報鎮安全生產辦公室。
三、及時響應和處理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
一旦發生地質災害時,要立即啟動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發生地村委會和單位要及時上報災情、險情信息的同時,積極疏散危險區域的'人員,組織當地群眾開展抗災自救工作,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鎮政府接到報告后在第一時間上報市地質部門并組織選派專業技術人員趕赴災害現場調查,監測災情,根據險情和地質災害具體情況提出應對方案,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設立明顯的危險警示標志,防止災情擴大和蔓延。尤其是主各村、單位要嚴肅值班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發生災情險情要按規定及時上報,對于瞞報、漏報、遲報災情造成重大損失的要依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四、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地質災害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人為因素誘發的地質災害有所上升的趨勢。為了避免和減少因不合理工程建設和礦產資源開發活動引起的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活和財產安全,促進我鎮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和《市地質災害環境管理辦法》的要求,嚴格實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嚴格依法依規規劃好山區村、組建設和農民建房選址,要避開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易發地段,禁止高陡切坡建房,特別是學校和醫院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的工程建設選址,要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防止災害的發生。
五、工作要求
加大宣傳,提高防災意識。各村、各單位要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宣傳教育,利用宣傳欄、黑板報、橫幅、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及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災、治災、減災意識,盡最大可能地防止、減輕災害所造成的損失。
【地質災害情況報告】相關文章:
地質災害情況報告05-06
最新地質災害排查情況報告01-03
地質災害治理報告04-24
審計情況報告02-06
整改情況報告02-14
自查情況的報告02-28
留守情況報告01-20
推進情況報告01-21
督查情況的報告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