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先進事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跡的經歷,對事跡都不陌生吧,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擬事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先進事跡,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先進事跡1
哇~哇~.半夜十點十分從鹿邑縣人民醫院的產房里傳出嬰兒清脆的啼哭聲,等候在外面的產婦的丈夫這時才長舒一口氣,從這位高齡產婦離開講臺到孩子出生才不過一個多小時。可孩子剛滿月,這位產婦就不顧家人和學校領導的勸阻,拖著虛弱的身子重返到了三尺講臺……這位愛崗敬業的教師就是我們老君臺中學的石煥新老師。時光荏苒,一轉眼的功夫,石煥新跨入教師這個職業已經17年了。在這17年的時間里,她把滿腔的熱血獻給了她摯愛的學生們,把勤勞和智慧融入這小小的三尺講臺,使這塊兒沃土上的花兒茁壯成長,競相綻放。
一、以愛為本,忠誠教育事業
石煥新,周口市西華縣人。1998年6月從開封師專畢業,本科學歷。為了鹿邑的教育事業而從教于鹿邑縣老君臺中學。從第一天起,她就在心里默默立下了把教育當做自己一生的事業的誓言。從此,她樂在其中,勤奮敬業,不懈奮斗,在教育事業這片沃土上實現著人生的價值。
作為年青的教師,她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教育,熱心教研,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潛心研究教育,在積極做好本職工作,爭創一流佳績之余,致力教育科研與改革,為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斷努力。陶行知曾說過這樣的話: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呀,只有愛的付出,才有愛的.收獲。
因此,她作為一名教師一直堅信以愛為本,用愛來感化學生,來凈化學生的心靈。
二、用心教書,用愛育人
工作17年來,石煥新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主動熱情、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平時的工作中,她常常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質教育,尤其對于班級里的后進生,貧困生,以及家庭復雜的孩子,她采取了用愛去感化他們的心靈,用心去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的方法。在課堂中也一樣,她本著少懲罰、多肯定;少質問、多鼓勵;少訓斥、多交談;少命令、多引發的談話政策,進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讓學生不把學習當成負擔,健康快樂地成長。20xx屆石煥新班有一位學生鮑超權因自幼患小兒麻痹癥而腿腳不靈便,家里條件也很差,特別自卑。石煥新經常和他促膝談心,并組織學生給他捐款,使他變得自信自強,學習進步很快,20xx年順利地考上了高中。石煥新老師在單位是個好教師,在家是一個標標準準的模范妻子,合格的女仆.丈夫病了,他就千方百計給愛人做一些可口的飯菜,有時要一口一口地喂,到了晚上丈夫和兒子睡著了,她還要完成兩項任務:做家務和批改作業,每天一直忙到深夜。早晨四、五點鐘又爬起來做飯,做家務,有時顧不上吃早飯。了解石老師的人都說,看不到她有清閑的時候。她總是笑一笑說:從小就苦慣了,也累慣了,只要能對得起工作,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家人,我就覺得活的充實。
在數學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由愛學變成樂學,她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同時,她還常常與家長溝通、聯系,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她任教的班級一年較一年有進步,這進步,不僅僅只是成績方面的,還有能力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班上的學生有了學習的信心和熱情。
三、追求卓越,奮力翱翔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石煥新堅持學習,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教學中,她潛心鉆研教材,反復研討新課標,認真做好筆記,廣泛汲取營養,及時進行反思,轉變教育觀念,捕捉新的教學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規律,大膽采用新的教學手段。石煥新常向同科老師學習教學經驗,借鑒優秀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同時積極參加各個公開研討課,教學技能不斷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石煥新的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曾多次被評為鹿邑縣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河南省骨干教師,多次獲省市輔導獎,論文在國家基礎教育論文大賽中被評為二等獎,教學成績突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石煥新追求的境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絲毫沒有懈怠,她深知后面的路還很長。她堅信癡心一片終不悔,只為桃李競相開,無怨無悔的辛勤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教師先進事跡2
她是“80后”教師,也是年輕的班主任,是在質疑中成長的一代。但在領導和同事的眼中,她愛崗敬業,勤奮踏實;在學生和家長的眼里,她待人誠懇熱情,友善易親近。
“把教書育人當成自己的事業”是她的職業理想,為了能更好地勝任初中的教學工作,她認真鉆研教材,仔細備課,作為青年教師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自身的業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帶班級的物理成績也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家長的認可與肯定。 她常說“沒有一種職業和我們一樣,面對的是生命,耕耘的是心靈,收獲的是希望”。教師是一個重復性極大的職業,教書育人也是辛苦而勞累的,但在這個過程中她始終堅持著一個信念:用真心、真愛、真誠去關愛、溫暖、感動每一位學生。班主任的工作本就勞累辛苦,除在思想上、學習上給與學生關心的同時,在生活上也要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生出現問題或情緒波動時她是傾聽者,幫助學生調整情緒,走出低谷;學生生病時她是家長為學生跑前忙后,班上有個學生得了胃炎,醫生建議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她就天天為學生熬粥、做飯。她開玩笑說:“老師有時就像個‘全陪’,陪孩子們學習、午晚睡、聊天,陪他們哭陪他們笑。”“80后”的她拿出了全部精力和愛陪“90后”度過高中。
學生感受著她的熱情和愛,她也在感動著學生給她的幸福。學生在和諧快樂的集體中學習地也輕松開心,成績當然也不在話下;她注重鍛煉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全部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班里的很多事情學生都主動的為她出謀劃策,為她分憂。
俗話說:行得春風有夏雨。家長經常對她說:“張老師,孩子交給你我們很放心!”“教學方法獨特、新穎”,“和學生有共同語言,更懂得尊重、理解學生,很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同與擁護。”這是老教師對她的評價。她經常跟我們聊人生、講情感,還有最新流行潮流,是我們的知心姐姐”。這是學生對她的認同。沒有精彩紛呈、瀟灑自在的生活,但幸福都充滿在與學生朝朝暮暮的風雨兼程中。她不是名師,但名師是她的追求,她要把教師當成一輩子的事業來經營,讓自己的青春的這三尺講臺上閃光!
日出日落,年輪更替,不變的是張老師那愛崗敬業的心;
潮漲潮落,情懷依舊,不變的是張老師用教書育人的情。
教師先進事跡3
不言春作苦,只為桃李更芬芳樊鳳勤,中學一級教師。現任鹿邑縣老君臺中學8.9班班主任,一直擔任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在從事教育工作的24年中,她潛心教研,以校為家,愛生如子。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校有所收獲是她事業追求的目標;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是她的自律信條。她是學校師生、社會及家長心目中的最美教師。這一路走來,她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寫滿了執著、勤奮、謙遜、求實……
潛心教研、勇于創新
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不能只是一桶水,而應是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24年來,樊老師不斷地刻苦鉆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多次參加教學研討活動,在實踐中豐富提高。在教學中努力做到有清晰透徹的思路,深入淺出的講解。同時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堅持因材施教,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付出終有回報,其本人所教學科的成績在學校考評中一直名列前茅。
愛生如子、以德育人
潛心教研、勇于創新
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不能只是一桶水,而應是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24年來,樊老師不斷地刻苦鉆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多次參加教學研討活動,在實踐中豐富提高。在教學中努力做到有清晰透徹的思路,深入淺出的講解。同時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堅持因材施教,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付出終有回報,其本人所教學科的成績在學校考評中一直名列前茅。
愛生如子、以德育人
根植于愛的土壤,教育之樹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不管是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學生面前,還是在同事面前,樊老師都堅持做真誠的人,做正直的人。她把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執著,化為自覺的行動,在她的影響下,一些頑皮不愛學習的學生也逐漸端正了學習態度。常萍萍同學家庭條件差,父母年紀大,性格內向,在班上老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上課不敢舉手發言,平時也不太與同學接近交流,班上還有少數同學歧視她。樊老師多次找她個別談話鼓勵她增強信心,大膽敞開心扉,振作起來,去年常萍萍的父親因患癌癥去世了,原本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樊老師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來到她家,主動資助她上學。并告訴她以后只要有困難盡管說。在樊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下,常萍萍現在已成為班里的一名優秀學生。
以校為家、無私奉獻
樊老師從事教育工作以來,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工作中,她積極熱情,熱心于學校的各項活動,團結同事。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受到了學校老師和領導的一致好評。
樊老師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老師,她還是一位孝順的女兒、兒媳,更是一位賢妻良母。樊老師的丈夫在鄉下工作,女兒在讀大學,兒子在讀高中,她的父母和公婆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身體不好,經常住院。在老人住院期間,樊老師每天四點多鐘就起床做飯,等兒子吃過飯上學后就去醫院給老人送飯,然后再趕到學校給學生上課。在上課的空閑時間又得趕到醫院侍候老人。晚上下自習后她還要給兒子做晚飯,給住院的老人洗衣服,整理家務……直到夜深人靜才能休息。去年下半年,由于幾位老人都有疾病,她和丈夫不得不兵分兩路:一個在縣城,一個在老家分別照顧老人。樊老師的公公偏癱多年,吃喝拉撒都需要專人侍候。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不影響樊老師的工作,她的丈夫就背起父親去上班,夫妻二人十天半月難得一聚,以至于連回家過寒假的女兒都誤以為她的父母離婚了……
長期超負荷的操勞,使樊老師積勞成疾,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發作起來令她痛苦不堪,2015年11月16號上午第二節,樊老師正在八九班講課,當她彎腰撿粉筆時,只覺得腰部咯噔一下,腰就再也直立不起來了,豆大的汗珠從她的`額頭滾落下來。
前排的學生慌忙扶她坐下,但樊老師稍作休息,就又拿起課本坐在凳子上繼續給學生講起課來,學生感動得熱淚盈眶。
樊老師用愛心,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家長的信任。她所帶的班級也一直是學校里班風正、學風濃的先進班集體。獻身教育、甘為人梯,樊鳳勤用自己的雙手托起學生攀登新的高峰;傳道授業、甘為園丁,她用自己的
愛心與汗水培育出桃李芬芳。她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在三尺講臺上默默的書寫無悔人生,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
【教師先進事跡】相關文章:
教師先進事跡簡介03-23
美術教師先進事跡01-08
教師師德先進事跡01-14
教師幫扶先進事跡06-27
教師個人先進事跡06-14
教師先進事跡參考05-29
物理教師先進事跡02-13
教師先進事跡范文05-25
教師個人先進事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