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節的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我看見了金黃金黃的麥穗,我還看見幾臺收割機正在地里收麥子,收割機的.前面有一個像滾筒一樣的東西,麥子不斷的被卷進滾筒,麥粒就從另外一頭流出來,好神奇呀!好多農民伯伯用耙子將收回來的麥粒攤在馬路上晾曬,爸爸媽媽告訴我:麥子曬干后交見面粉廠,我們就會吃見面條、饃等面制食品。
一個多小時我們就已經見舅舅家了,時間過得很快呀!我和表弟表妹才剛剛玩了十幾分鐘,姨媽就叫我們三個吃飯。飯可香了,是攪團,我都吃了兩碗呢。下午三點就回家, 我依依不舍的跟表弟表妹拜拜了。坐上車,爸爸就把車開走了。在路上,安安靜靜,誰也沒有說話。見了秦鎮,我們還吃了涼皮,今天我們過得很愉快。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相傳,五月初五那天,楚國的屈原大夫投江自盡。為了紀念他的愛國精神,后代在五月初五那天,都會自發地包粽子,吃粽子,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紀念屈原大夫。
今年的端午節,媽媽也買來了一些粽子。粽子的`味道有很多種,有蛋黃味、有肉味……應有盡有。我挑了一個紅棗味道的粽子吃。
粽子是用純糯米做的,形狀呈四角形,外面裹著一個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綁在粽子外層的線,然后把裹在粽子外面的竹葉一層一層剝掉。一個金黃色的粽子就呈現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噴噴的,軟軟的。
我吃完后想:粽子這么好吃,希望在遙遠的未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不會失傳。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題記
不知不覺,離開家鄉已近八年了。又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讓我想起童年時在家鄉那個可與春節相比較的端午節。
我的家坐落在福建一個美麗的小縣城,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早年到過那里,稱她是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小山城之一(另一個是沈從文的老家湖南鳳凰)。
家鄉的人十分看重端午節,在節日即將來臨時,人們就上山去割艾草,也會把家里清掃一遍。五月初,這個小山城就到處彌漫著濃濃的艾草味了。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艾草,家里的角落也都要噴上雄黃酒。每當這時,我就跟在奶奶后面,看她端著一只漂著一層雄黃的`海碗,嘴里嘬滿一口,然后一下一下地噴向老屋的每個角落。
我很好奇,追著問:“奶奶,為什么要噴雄黃?”奶奶便會神秘地左顧右盼,然后悄悄地擺擺手,說:“小孩子家,莫問!”我又偷偷地跑去問媽媽,她說:“這是避邪的呀,奶奶怕‘邪’聽到,若是它聽見了,不就驅不了它了嗎?”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于是,我也偷偷地拿一小杯雄黃酒,學著奶奶的樣子,往床頭噴一噴。我想,以后我就再也不會做噩夢了。那雄黃酒的味道可真不好聞,不過一想到已經把“邪”給驅趕了,我就揚揚得意起來。
端午節,也同樣是孩子們期盼的節日。端午節一到,我從幼兒園回家,一進屋,就會看見廚房桌臺上擺著一大鍋煮好的艾草湯(其中還有許多我說不上來的草根、樹根),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在午飯后。媽媽就會用這艾草湯水給我洗澡,洗完后,我便可以穿上新衣服,那衣服里也透著艾草的氣息呢。接著,奶奶把布做成的“小公雞”掛在我的脖子上,“公雞”的尾巴上翹著幾根長長的染紅的雞毛,下面是用艾草織成的裝紅蛋的袋子,我便歡歡喜喜地上幼兒園去了。
這可是我揚眉吐氣的日子!平時在幼兒園,我是再普通不過的了,可這一天卻不一樣,我掛著“小公雞”把頭仰得高高地,兩只手背在后面,得意揚揚地在教室里走來走去,因為我家的“公雞”做得最好看了!
下午放學回家后,我就可以去向長輩們討紅蛋了。我一邊唱著“雞公仔,啄尾巴,一路啄到婆婆家,婆婆出來看雞仔,雞仔出來拗桃花,桃花開,李花開,開到婆婆心里花花開……”,一邊向奶奶、外婆要紅蛋(紅蛋也是用艾草煮的),然后把紅蛋放到艾草袋里。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婆有兩個媽媽+一個生母,一個養母,自然我就比其他孩子多拿幾個紅蛋。掛在胸前得意地晃悠晃悠。那時候我就想:哈哈,家里親戚多,真是好啊!
哦,家鄉的端午節!此時,我在廣州,又想起艾草浴、艾草蛋、有艾草昧的新衣服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聽到這首童謠,大家眼前肯定會浮現出一個畫面,這就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又稱重午節、端陽節、午日節、艾節、浴蘭節。每當到了這一天,許多習俗都跟“五”這個數字有關:在大街上,小朋友們的脖子上肯定會戴著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系的“長命縷”;有些小朋友的頭上,可能還畫著用雄黃寫的“王”字,像小老虎一樣,可神氣了;各家都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粽、雄黃酒。
當然,孩子們念念不忘的`是吃粽子和賽龍舟。相傳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不讓世間的污穢來沾辱他純潔的品格;所以他吟完“懷沙”后,便跳入奔流的江水中。人們把粽子扔進河中是為了把魚、蝦的肚子填飽,不去吃屈原的尸體,而賽龍舟則是去尋找跳入江中的屈原。“一二——一二”的聲音不斷傳來,是那么短促、有力、充滿生機。一條條神氣活現的龍舟在江中游著,它們一條比一條游得快,一條比一條游得穩。
啊,又到了一年粽子飄香的時候……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過節,一路上,金燦燦的麥田,綠油油的樹木,碧澄澄的小河都使人覺得心曠神怡。很快就到了老家,一進家門我就聞到了奶奶煮的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好想立刻就吃到嘴里似的,我趕忙奔到廚房去拿,奶奶笑著說:再等一會,馬上就好,是不是餓啦?我是聞到香味饞了!我不好意思的說。難怪你爸爸媽媽都說你是饞貓,我們都笑了。不一會兒菜都上桌了,有紅燒野兔、老鴨湯、小雜魚、還有我最喜歡的咖喱土豆雞丁等等,菜真是豐富極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吃了起來,不一會我的肚子就鼓得圓乎乎的`,像個大西瓜。吃完飯我們就去釣魚、摸螺絲,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真是開心啊!
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粽子。看著這些小巧玲瓏的粽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說:“我也來包粽子吧!”說著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著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一些米粒從里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著這個超級肥大的“粽子王”,我滿腹不解:“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發明的`呀!”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劃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尸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為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粽子呀!”我說。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門口盼著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3篇08-0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4篇08-12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三篇08-01
端午節的作文07-23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09-02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