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端午節(jié)七年級600隨筆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說起隨筆,大家應(yīng)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七年級600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jié)七年級600隨筆1
6月8日這天,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嗎?對了!是端午節(jié)!下面就請大家與我一起來看看我那“快樂的端午節(jié)”吧!
在乘車5小時后,我們來到了目的地——安徽省池山市石臺縣。一下車,一股清新而又干凈的自然氣息迎面而來,望著遠處那些層層疊疊,顏色深淺不一的山峰,大家都情不自禁的贊嘆起這如詩如畫的環(huán)境來。
我們先是來到秋浦河畔,記得李白大詩人曾在這里做過多少美麗的詩篇!其中,“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最為。看著面前這美麗的景色,我不由地呆住了:秀麗的河水襯托著高高的大山,即使是技術(shù)再高超的畫家也畫不出這么優(yōu)美的油畫。當導(dǎo)游宣布劃龍舟后,大家都異常興奮,于是,我們迅速分成兩組比賽,一個個陸續(xù)上了龍舟。我擔(dān)任喊號子和敲鼓,這可是一項不簡單的.任務(wù)啊!我忍不住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起來。終于吹號子了!隨著哨聲的吹響,我們雙方都努力地劃了起來。漸漸的,敲擊打鼓的雙手越來越疼,可看著大家那整齊劃一的“一二,一二”聲和那整齊的劃船動作,我倒吸了一口涼氣,憋足了勁,又努力的敲了起來。終于,在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勝利了!大家(指我們這組的人)個個喜笑顏開,而我,更是高興的手舞足蹈起來。
緊接著,我們又去玩了漂流,我們上了打水仗的船,剛“啟航”不久,無數(shù)個“水炮彈”便向我們“射”來,不到半分鐘,我就成了“落湯雞”!不過,沒過多久,我們又打了一場“烈戰(zhàn)”,這一次,我們終于贏了!
快樂的時光很快過去了,到了該回家的時候了,水山好像在跟我告別:“再見!再見!”我也在心底默默地與它們告別。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啊!
端午節(jié)七年級600隨筆2
端午節(jié)最重要的習(xí)俗莫過于包粽子,吃粽子。而粽子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從小到大,過端午,龍舟可以不賽,但粽子不能不吃。
我家就有兩位包粽子的高手——媽媽和奶奶。每逢端午,左鄰右舍就會拿來一大堆粽葉很不好意思地要“高手”幫忙包粽子,奶奶和媽媽每次都會笑著說:“沒事,沒事,肯定會給你包好。”我在人前雖不敢說,可等他們走了之后,卻有些生氣地問她們說:“你們給他們包了,那我們自己家的粽子呢?誰來包?”每次她們都是好言相勸或一笑了之。
生氣歸生氣,我還是喜歡看們包粽子。只見媽媽先把粽葉泡在水中幾個小時,然后取出。包粽子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三種葉子重疊在一起。二、是三片在上,兩片在下。第二種比較結(jié)實,在下鍋時不容易“散架”。粽葉組合好之后,窩成一個斗形,再在里面裝上糯米,也可以放一兩個蜜棗,但我本人還是喜歡只裝糯米的。合上最后再把粽子“五花大綁”,送入鍋中“入浴”。透入鍋蓋(透明),看到碧綠的.粽子泡在水中,就仿佛一大群小島坐落在湖水中,十分和諧。
我因為要讀書但又舍不得粽子,于是就坐在廚房里。過了不知多久,我被一股香味“叫”醒了。那是一種竹子的清香,還有糯米的香味。鍋里的水沸騰起來了,我連忙去叫奶奶來熄火、開鍋。
奶奶說,再悶一會兒。我迫不及待地等待著。奶奶打開鍋蓋之后,不緊不慢地把粽子一個個拿了出來,我看到這粽子,口水直流,連忙向奶奶撒嬌:“奶奶,我想吃粽子,我知道你了。”奶奶不假思索馬上給了我一個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粽葉,粘上糖,輕輕咬一口,又甜又香又糯,真好吃。
正當我陶醉的時候,家里來人了。鄰居來取粽子了,奶奶把粽子一一發(fā)給他們,他們吃得香甜級了,空氣中到處彌漫著粽香味。
端午節(jié)七年級600隨筆3
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華夏民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它融浪漫與現(xiàn)實,詩意與快樂為一體,深受人民的喜愛。
端午——一個詩人的傳說,據(jù)《史記》記載,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dǎo)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于是遭讒去職,還被流放。后來,秦國攻破楚國京都,他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汩羅江,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篇章。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忙得不亦樂乎。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我先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將粽葉洗凈,然后取出三張粽葉,毛面相對,再在上面放入1/3的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干,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粽子根本難不倒聰明的我。可是當我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接二連三的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幸好媽媽“出手相救”,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我這才舒了一口氣,心里一塊沉重的大石頭總算放了下來。經(jīng)過了一些挫折,終于到了最后的步驟——扎棕繩,我把粽子捆了好幾圈,這才放心地交給了媽媽,不一會,粽子就煮熟了,一股清香鉆進我的鼻孔,再一品嘗,啊,粘甜有勁,回味無窮。
除了吃粽子這一習(xí)俗,小孩還要掛香囊。端午節(jié)小孩配香囊,不但有避邪驅(qū)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fēng)。香囊內(nèi)有朱砂p雄黃p香藥p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科技在發(fā)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不會改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端午節(jié)七年級600隨筆4
端午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shù)氐臐O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我們?nèi)叶挤浅>磁迩虼耍覀兗颐磕甓歼^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nèi)叶寄艹缘皆S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shù)娜~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shù)娜~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shù)娜~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shù)娜~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愛享受節(jié)日的氣氛!
【端午節(jié)七年級600隨筆】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隨筆600字初中01-28
七年級描寫端午節(jié)粽子隨筆10-30
端午節(jié)隨筆10-22
端午節(jié)的隨筆10-21
端午節(jié)隨筆04-24
【精】端午節(jié)隨筆11-21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隨筆11-19
端午節(jié)主題隨筆04-14
端午節(jié)隨筆【推薦】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