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陸鴻獲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吧,事跡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范事跡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那么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陸鴻獲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歡迎閱讀與收藏。
陸鴻獲感動中國人物事跡1
有人一生遲疑,從不行動;
而你從不抱怨,只想扼住命運的喉嚨;
能吃苦,肯奮斗,有擔當;
似一葉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
如一株小樹在萬木前迎來春光。
在陰霾中,你的笑容給我們帶來力量。
這是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頒獎現場,致給“中國阿甘”陸鴻的頒獎詞。
他是一位腦癱患者,曾因身體殘疾受盡冷言冷語和嘲諷。還有人直接叫他“傻子”。
但如今,他是員工口中的“廠長”、“老板”。
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有這么一家特殊的相冊工廠,工廠共有43名員工,其中30多名殘疾人員工。疫情三年,很多企業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而這家特殊群體為主導的企業,卻實現了營業值的逐年跨越。疫情前,他們企業年營業額在7、800萬的樣子。經歷了三年疫情的沖擊,他們的營業額不降反升,逆勢上漲。其中,2021年,營業額首次突破1000萬元,2022年,營業額達到1400萬元。比起疫情發生之前,營業額翻了一番。
而這家相冊工廠的老板,正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被稱為“中國阿甘”的陸鴻。
在陸鴻十個月大時,因患上中毒性腦炎,導致身體留下終身殘疾,且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小腦指揮神經失常。他無法像常人一樣控制自己的肢體和表情,頭會來回的晃。
陸鴻小時候,當他走在路上,總能引來人們異樣的目光。人們會把他當做一個另類。母親會安慰他,這是因為他們欣賞你。隨著年齡增長和歲月積累,陸鴻逐漸明白,人們眼里投來的,那是冰冷的嘲諷。
初中畢業后,陸鴻進入一所包分配工作的職業學校學習。從職業學校畢業后,當他來到學校安排的企業報到時,企業負責人看到他是個殘疾人,無情的拒絕了他。走出大門前,負責人還對陸鴻母親說,“你兒子這副樣子,連條狗都不如。”
時值酷熱難耐的盛夏,陸鴻卻覺得渾身冰冷,仿佛置身冰窖。
在這以后一段時間,陸鴻四處求職,卻處處碰壁。沒有一家單位愿意接受身患殘疾的陸鴻。緊接著,陸鴻父親得了重病,他家本就拮據的日子變得越發艱難。
陸鴻想嘗試改變這種困難重重的局面,既然沒有一家單位愿意用我,那我不如自己創業。陸鴻從擺地攤開始,修過自行車,開過電話亭、報刊亭,也賣過碟片,但收入微薄,直到他開起了照相館,收入才開始逐漸穩定下來。
由于陸鴻平時會動來動去,無法控制自己的肢體,剛開始,顧客看到是一位腦癱患者為自己拍照,掉臉就走。為了盡可能留住顧客,陸鴻承諾不滿意免費。除此之外陸鴻苦學修圖技術,成為有名的P圖高手。隨著陸鴻圈內知名度的'提升,經常有外地顧客從上海、浙江趕來找他拍證件照,只為參詳下陸鴻出神入化的P圖技術。
隨著照相館生意越來越好,經常有顧客和陸鴻說,你照相館生意這么好,怎么沒看到有相冊。
受到顧客的指點,陸鴻想自己制作相冊。2017年,在吳江區殘聯的幫助下,陸鴻的相冊工廠成立了,并開始吸納殘疾人就業。
疫情三年,不少企業迫于財政壓力,不斷縮小生產規模。而聰明的陸鴻,反其道而行之,花500萬元購置了一批機器。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不少工人被封控在家,工廠人手極為緊張,正是靠著這批機器,保證了工廠的正常運轉。
疫情期間,由于旅游業的萎縮,工廠效益嚴重下滑,工人收入縮水。陸鴻又帶著員工一頭扎進互聯網,開網店、直播,還順勢將外貿業績翻了好幾倍。
在陸鴻的工廠里,不少殘疾人工人都以老板陸鴻為榜樣。他們立志要成為陸鴻這樣的人,未來也要開廠當老板,幫助社會上更多的殘疾人。
這便是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中國阿甘”陸鴻的故事。從別人口中的“傻子”,到年營業額過千萬的工廠老板,這是一個小人物逆襲的故事。
陸鴻獲感動中國人物事跡2
因幼時高燒導致的小腦神經受損,身體殘疾的他中專畢業后卻到處找不到工作。父親病重逝世、家庭的困頓,使得他下定決心自主創業。經歷了無數底層職業的摸爬滾打,他靠著自強拼搏,將生意從開照相館、做電子相冊加工,逐漸拓展到紙質影集生產。又從6人的家庭小作坊,發展到目前擁有35位員工的實體相冊加工廠。他不但用自己殘疾的身軀挑起了養家的重擔,還為21位殘疾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在陸鴻的帶領下,相冊工廠2022年的營業額達到了近1400萬,比疫情前翻了整整一倍。現如今,陸鴻的工廠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殘疾人扶貧創業基地。
幼時高燒成腦癱生活的打擊又接踵而至
1975年,陸鴻的母親盛文娟從盛澤嫁到了平望。因為丈夫患有先天性氣管炎,這個剛成立的小家庭日子過得并不寬裕。幾年后,陸鴻的降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許多歡樂。但是,命運卻給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陸鴻10個多月時,因高燒不退被送去醫院診治,醫生診斷后,說是菌痢引起的中毒性腦炎,即便救活也會留下嚴重的殘疾。在母親的堅持下,陸鴻終于被救活,但是卻如醫生所言,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小腦指揮神經失常。到了該走路的年齡,他仍舊跌跌撞撞走不好,言語交流也很不流暢。
童年時代,他常常被小伙伴嘲笑為“傻子”,也沒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陸鴻雖然心里難過,但他一直很努力地讀書。因為生病導致手指功能受損,他寫字特別慢,每次考試常常來不及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題。但是他卻以頑強的毅力,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最終順利考入了一所承諾包分配的中專,畢業后,就可以有定向的工作單位接收。然而,畢業時,現實卻又開了無情的玩笑,全班其他五十幾個人都被用工單位接收了,唯獨他因為殘疾而被拒之門外。
求職屢屢遭拒,父親卻在此時病情加重。陸鴻的父親想把去醫院看病的錢省下來留給陸鴻,卻遭到了母親的反對,她說:這錢還是要給你治病,兒子是殘疾人,你才是家里的頂梁柱。
頂梁柱這三個字,深深地刺痛了陸鴻。他感到很心酸,父母親為他付出這么多,而他卻只是一個被人看不起的“傻子”。他當時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拼命努力,成為這個家庭的頂梁柱。
沒有手藝、沒有本錢,他就選擇先去跟親戚學門手藝。先是去了蘆墟的叔叔那里,跟著學“敲白鐵皮”。兩年學徒工期滿后,陸鴻回到家鄉,母子倆在自家門口擺起了自行車修理攤。半年后,他們又借錢買了個小面門,添置了鍋爐,做起泡開水的生意。這以后,陸鴻一邊燒開水賣,一邊敲白鐵皮,而盛文娟則利用這個小店面,起早貪黑地做早點買賣。無論學敲白鐵皮、修自行車,還是燒鍋爐、做開水房的小本經營,陸鴻都非常的用心,他明白,自己在起跑線輸了,必須要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平常人輕輕松松就能得到的東西。
身殘志堅搞創業拼搏的人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
陸鴻的事業出現轉機是源于一臺舊電腦。為了鍛煉他的腦力,陸鴻的媽媽花了300元錢買一臺舊電腦。沒想到,陸鴻在玩網絡游戲時,結識了中央電視臺一名電視特效后期制作主編,那位主編教給他一些后期制作的知識,陸鴻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從學習后期制作開始,他慢慢接觸到了電子模板。之后,看到電商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嗅到了商機的他便大膽的在淘寶網上開出了自己的“模板”店,因為價廉物美服務好,銷量還不錯。
如果說,陸鴻的事業出現第一次轉機是因為巧合,那么出現第二次轉機則是因為他的真誠和善良。
一次,蘇州的一位老教授找到陸鴻制作電子相冊,說要送給老伴,作為50周年結婚紀念日的禮物。陸鴻看到老教授行動不便,還跑那么遠的路來,說什么也不肯收他的錢。陸鴻的真誠打動了老教授,他們成為了朋友。有次他問陸鴻有什么夢想,陸鴻說想開一個影樓。巧合的是,這名老教授是蘇州老年大學的一名攝影培訓師,得知陸鴻的心愿,他便提出,可以免費為他提供培訓。陸鴻喜出望外,便跟著這位老教授從頭學起,刻苦鉆研、勤加練習,很快便上手了。此后,他試著開了一家名為“天使樂園”照相館。因為他虛心謙讓的性格和人性化服務的態度,陸鴻贏得了無數的回頭客,照相館的生意也越做越好,逐步走入正軌。
此時,已過而立之年的陸鴻終于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遠離了貧困艱苦的生活,收入穩定了,家業興旺了。但陸鴻并沒有就此而沾沾自喜。回顧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當初找工作四處碰壁的絕望感,他還記憶猶新。今天自己的收入是穩定了,有了富足的生活,但是,社會上還有很多殘疾人,他們是不是也跟當初的自己一樣,苦于無法找到工作,覺得自己拖累了家人,很沒用很自責。想到這里,他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去幫助跟他一樣的殘疾人。于是,他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打聽,并敞開自己的淘寶小店接受有工作能力的殘疾人前來工作。他與母親、妻子一起,并為沒有住處的殘疾員工提供住宿,像家人一樣關懷、照顧他們。
為了給家人和員工以更好的生活,陸鴻覺得不能只守著照相館和網店,而是要不斷的去拓展和延伸業務。于是,陸鴻嘗試著開始經營制作影集相冊的加工廠。他不斷的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著自己的經營理念,并親手設計制作,慢慢地在市場站穩了腳跟,相冊品種從十幾個小品種發展到目前的一千多個品種;從6人的小作坊,發展到有35人的`小工廠。由于陸鴻在招收工人的時候優先考慮殘疾人,他的工廠里現在共有21位殘疾人。這個暖心的舉動,也為他贏得了蘇州市創業模范之星的光榮稱號。
2016年,他關閉了經營多年的實體照相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了精品相冊的生產。2017年,在區、鎮殘聯的大力支持下,陸鴻的小工廠搬遷了新的廠址。在這里,他擁有了近千平米的廠房,每天都有幾百本手工相冊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公司年凈利潤幾十萬元。他的工廠也儼然成了一個集殘疾人生產、生活、文體活動于一體的殘疾人之家。陸鴻說,我的理想就是讓所有像我一樣有理想的殘疾人,都能有發光發熱的地方。在他的工廠里,這些殘疾的朋友相互鼓勵、互相支撐,像一家人一樣共同面對生活的困厄。還有不少殘疾人慕名前來拜師學藝,像橫扇的殘疾人小陸、吳江的聾人朋友、盛澤的肢殘人士等等,陸鴻都毫無保留地將技術教給他們。
陸鴻說,自己曾經被別人喊作傻子,通過努力,別人開始喊他小陸、陸師傅。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喊他陸老板。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只要肯努力,人生一定會發生改變。幸福即便來得晚些,但一定會來到。
陸鴻獲感動中國人物事跡3
2023年3月4日晚,央視演播大廳內燈火明亮,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個一瘸一拐、慢慢走向舞臺中央的男人身上。
他步伐不穩,腿腳似乎有些畸形,臉看起來也略顯怪異。
但當他露出燦爛笑容,毫不怯場地開始發言時,人們不由自主地忽略了那些小小不足,被他的陽光、自信感染,被他的人生故事打動。
這個特別的男人,就是2022“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陸鴻。
從身患殘疾、養活自己都很困難的小鎮青年,到日進斗金、享譽全國的傳奇廠長,陸鴻用他挫折不斷卻也巧遇不斷的真實經歷,書寫了一段既普通又不凡、既辛酸又溫馨的熱血征程。
“我養一條狗,都比你兒子有用!”
位于蘇州市吳江區的平望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氣候,這里的夏天,原本應該是潮濕悶熱的。
但十幾年前,陸鴻卻在這里經歷了人生中最為寒冷的一個夏日。
當時的陸鴻剛剛中專畢業,因為身體上的缺陷,在求職時屢屢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而比拒絕更讓他難受的,是部分人刀子般冰冷鋒利的語言。
有一次,陸鴻的母親陪他去應聘,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語氣輕蔑地對陸鴻母親說:
“你自己看看你兒子,他能干點什么我養一條狗,都比他有用!”
多年后回憶起這一幕,陸鴻依然渾身顫抖,他說“那時候是夏天,但我感覺身上涼涼的。”一句惡語,便能讓人渾身冰冷,仿佛呼吸都被凍住了。
這樣傷人的話,陸鴻母子還聽到過很多。
陸鴻小的時候,有人對他母親講:“你兒子什么都干不了。”
“這孩子沒啥希望了,再要一個吧!”
長大點兒后,陸鴻的同學在他面前笑嘻嘻地問:“你怎么這么奇怪”
“你是個傻子嗎”
冷嘲熱諷中,陸鴻沒有氣餒、沒有抱怨,始終咬緊牙關,默默面對。
對陸鴻而言,生活的困難模式,在他僅僅10個月時便已經開啟。
1979年出生的陸鴻,原本與其他健康嬰兒并沒有什么兩樣,活潑可愛,仿佛一顆孕育了無限希望的小小種子。但10個月時的一場大病,將所有希望都扼殺在了萌芽狀態。
生病時的高燒引發了中毒性腦膜炎,損傷了陸鴻的小腦神經,他自此患上了腦癱,脖子軟綿無力、走路東倒西歪,臉部肌肉也不受控制,正常說話、生活自理都成了大問題。
所幸,陸鴻的父母沒有灰心,也沒有放棄這個孩子。
家中經濟并不寬裕,無法支付專業腦癱康復機構的昂貴費用,陸鴻的母親就自己帶著兒子訓練,從走路、吃飯、說話等細微小事開始,一點點教兒子學會正常人該有的技能。
雖然母親十分用心,但他們還是遭遇了許多困難:
肢體的不協調,讓陸鴻在走路時經常會摔倒;
口齒的不清晰,讓陸鴻說話也變得含含糊糊;
變了形的手指,讓陸鴻無法以正常速度寫字……
面對種種問題,母親始終保持著樂觀心態,不斷鼓勵陸鴻:只要努力,所有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陸鴻也沒有辜負母親,他十分勤勉,付出了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終于成功考上了一所能夠分配工作的中專。
一家人欣喜異常,以為終于看到了曙光,卻不料,還有更多的打擊和挫折,在未來等著陸鴻。
命運給他關上所有的'窗,他卻自己鑿開了一扇門。
按照一般勵志故事的套路,主人公在憑借努力克服困難后,總會收獲想要的美滿結果。
但可惜的是,生活從不是一個完美故事,殘酷的現實中,總是布滿各種荊棘。
中專畢業后,陸鴻的同學們都被分配了工作,只有他,找工作時頻吃閉門羹,還受到了不少羞辱。
一氣之下,陸鴻決定放棄給人打工這個思路,想要踏實學上一門手藝,將來自謀出路。
經過幾番尋找,陸鴻得到了學習“敲白鐵”的機會。
所謂“敲白鐵”,就是用手工敲打、制作鍍鋅鐵器具。鍍鋅鐵具有輕便、易清潔、耐腐蝕等優點,是制作水桶、飯盆等家用器具的絕佳材料,在當時非常流行。
“敲白鐵”的工藝核心,就是敲打,這個環節要求工匠下手要穩、要準,將器具敲打出合適的形狀。
對于手指變形、整個手部都不靈活的陸鴻來說,敲打白鐵的難度極大,但他十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沒日沒夜地練習,即便雙手被工具磨得血肉模糊,也從不叫苦叫累。
日復一日的苦練之后,陸鴻的技藝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他用自己并不完美的雙手,打造出一件件完美的鍍鋅鐵器具。
但命運又一次辜負了他,好不容易練成手藝的陸鴻發現,由于塑料制品的盛行,已經沒有多少人愿意買鍍鋅鐵的東西了,他雖然練成了手藝,卻仍舊無法靠著本事維持溫飽。
努力再次付諸東流,陸鴻仍保持了良好心態,他在房中掛上了“自強不息”四個大字,激勵自己不可放棄。
他陸續嘗試了很多工作,擺攤修自行車、開報刊亭、經營開水房……只要能夠自食其力,他什么都肯做,從不挑三揀四。
但可惜的是,因為身有殘疾,多少都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質量,因此這些工作,陸鴻能沒能長久地做下去。
人們常說,“命運為你關了一扇窗,就會再打開一扇門。”
可陸鴻卻覺得,命運連續為他關上了無數扇窗子,卻始終忘記打開那扇門。
他不甘心,決意要硬生生鑿出一道門,證明自己是個有用之人。
真正的轉機,來自母親買回的一臺二手電腦。
母親買電腦的本意,只是想著讓兒子用電腦,練習下手指,也通過網絡多了解些外面的世界。但網絡,給陸鴻帶來了意料之外的驚喜。
他在網上自學到了制作電子相冊、剪輯視頻的技術,并靠著這些技術開了一家專門經營電子相冊業務的網店,由于他服務態度好、價格優惠,網店的生意越來越好,積累了一定的口碑和名氣,陸鴻也因此有了穩定收入。
陸鴻終于靠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經濟獨立,而這家網店還給他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屬于陸紅的春天,終于到了。
【陸鴻獲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航天事跡06-21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04-20
感動中國的人物事跡06-30
中國感動人物事跡07-01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精選]07-05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10-06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聶海勝事跡12-27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最新01-04
感動中國劉秀祥人物事跡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