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通用[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作文 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今天媽媽教我編了一個花網袋,是用彩色毛線編織的,特別好看。媽媽說:“這是一個傳統習俗,每到端午節,小朋友身上都要掛這個花網袋用來避邪。”開始學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難,老是把毛線絞在一起,媽媽就一步一步耐心地教我,過了一會兒我學會了,還覺得很容易呢。花網袋終于編好了,我放了一個雞蛋在里面,然后把我和媽媽一起編織的花網袋掛在脖子上,感覺很漂亮。
后來,媽媽還給我講了一些別的.習俗,比如:每到端午節,家家門前要插菖蒲和艾葉,堂中要掛鐘馗像,以鎮妖除害。早上要吃粽子,房間里噴雄黃酒,用艾葉熏壁角,祭神,還有賽龍舟,媽媽還給我講了《白蛇傳》的故事。媽媽說她老家宜興還有一個端午習俗是吃美味的烏米飯,烏米飯是用一種叫烏飯草的葉子搗成汁,然后再用米浸成黑色做成米飯,吃起來特別香,可惜我還沒有吃過,好像說這個習俗還和《目連救母》這個故事有關呢!
原來,簡單的一個端午節還有這么多的知識在里面啊!
端午節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戰國時有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非常愛國,為國王獻計獻策,為老百姓做了好多好事,人們都很愛戴他。但是新國王繼位后不再采納他的建議,讓老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中,不久國家就滅亡了,屈原傷心絕望,最后跳河自盡。當地的人們都非常傷心,所以在這天包粽子、賽龍舟,紀念屈原。
但是,粽子里面為什么要加棗呢?因為一顆棗代表了屈原愛國的.心!
其實,在屈原死的那個地方,他們包的粽子是三角形的,很小,和我們吃的粽子不一樣,還有一個更大的特點,就是非常硬,代表屈原有堅強的精神。
我還知道一個傳說,屈原跳進河里以后,魚要吃屈原的尸體,所以今天人們要把粽子扔進河里,讓魚吃粽子,不要吃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人吃粽子、看賽龍舟,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3
家鄉的端午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歷初五,這一天有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更加隆重,端午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后幾天準備劃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肴。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么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么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現在,我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今天,被外公啟發了一通,真是“大快人心”呀!
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計劃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端午節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在這盛大的節日到來之前,我們迎來了夏至。
夏至要吃餛飩。星期四,奶奶買來了餛飩皮。不知道餛飩是怎樣包成的。于是,我拉著奶奶的手大聲嚷道:“奶奶,讓我試一試,一切皆有可能。說不定我就能包好呢。”我再三懇求,奶奶才答應了我。
我將餛飩皮放到桌上,將裝餡的盆子端到桌上,往里面放了兩雙筷子,又端來水。我來到衛生間洗了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學著奶奶的樣專心致志地包。“首先拿出一張餛飩皮。”奶奶耐心地指導我。我按照奶奶說的做,拿出一張餛飩皮,“然后放在手心,放入餡。”奶奶不厭其煩地講解。我的手心沒有餛飩皮那么大,只好放在桌上。餡放多少呢?算了!想放多少就放多少。然后,我將餛飩皮卷成圓柱形。用水干什么?我學著奶奶的樣子用手指在水面“蜻蜓點水”,再在圓柱的兩邊點了點,用力捏一捏,再將圓柱形兩邊粘在一起,一個四不像的'餛飩就完成了。將我的“四不像”和奶奶的餛飩放在一起,相差十萬八千里、瞧,我的“四不像”都露陷了。看得我哈哈大笑。
雖然只包了一只餛飩,但是我還是很快樂!
端午節作文 篇5
在五月三十日我們去了小學,慶祝了六一,有好多節目,我們一步一步在太陽底下走過去,有一步一步在太陽下走回去,在這烈日炎炎中聽不到,小鳥的叫聲,只能聽到:“唉,熱死了,還不讓騎車子,我們累死了。”同學們在那里抱怨,到了最后一節課,老師宣布,六一放假三天,同學們大聲歡呼,因為同學們終于能睡懶覺了,可是作業有點稍多,我到了家,趕緊寫作業,寫完我可以玩了。
到了下午作業終于寫完了,想想,六一就能玩了,老師說過,這是我們初中最后一個兒童節,到明年我們就不能去小學過兒童節了,同學好好地珍惜這次機會,到了星期一,已經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真的很好玩,還有奶奶,我們包了好多粽子,到了晚上,姑姑一家來了,我和弟弟比賽吃粽子,我吃了7個,弟弟吃了6個,弟弟不服氣,又吃,一共吃了8個,我實在不行了,撐死了,回到學校,我遇到同學們打招呼時,基本上總是一句話:“當情人節遇上元宵節,當端午節遇上兒童節。”我們笑了,這次真好
端午節作文 篇6
這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識,現在大家對端午節有一定的認識了吧,現在大家是不是該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還會給我們帶來許多不朽的詩篇,可是屈原的縱身跳入洗干凈了人們的心,他留下來的'不僅是悲壯的詩歌還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相信偉大的愛國詩人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端午節作文 篇7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而今天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傷心欲絕,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居民知道屈原是個好官,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做成粽子,把劃小船變成賽龍舟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媽媽告訴我: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葉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就開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按照媽媽的方法,把粽子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我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能夠吃了!雖然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吊人的胃口的,使人饞誕欲滴,只要我一聞到味,我的食欲就會被挑起。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湖面上,有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群眾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8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
五月初五的這天早上,勤勞的女主人把糯米炒香。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
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煮熟了揭開鍋,屋里頓時都彌漫著竹葉和粽子的香氣。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么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著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斗!奮斗!努力奮斗!戰勝困難!”他們如同大隊一樣威風“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著急促的鼓點和響徹云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斗志昂揚、奮力揮舟,沖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多么令人難忘的節日啊!一個催人奮進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9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姥姥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姥姥,姥姥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凈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姥姥:“今天又不是過年怎么吃粽子呀?”姥姥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里面的米能喂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后,人們舍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后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端午節的習俗可真豐富呀,聽說,端午節的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端午節作文 篇10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在柔情的六月初,端午節終于到來了。
街道上、集市里,處處都是吆喝著的小販和熱熱鬧鬧的人群,他們和飄著粽子香的城鎮,構成了一道端午的風景線。
打小,我就喜歡吃外婆包的粽子。每到端午節,外婆就會親自下廚,為從遠方趕回來的兒女做美味的粽子。今年也不例外,遠在重慶的舅舅一家和媽媽一家一大早就匆匆地趕回了外婆家。
幾天前,外婆就開始馬不停蹄地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肉餡、葦葉等,為的就是能夠讓難得一見的兒女吃上美味的粽子。數張葦葉被外婆一張張洗干凈,用沸水煮軟后,整齊地晾在一旁。而用來包粽子的糯米是由外婆親自栽種的,按外婆的話說:“自家的糯米才夠香,比起外面賣的那些不知好了多少倍。”
包粽子前,外婆一個人就包攬了所有的準備工作,從不用別人插手。不一會兒,外婆的老屋里便彌漫著粽子餡料的誘人香味。
“包粽子嘍!”外婆、外公、舅舅、舅媽一行人圍到了小桌邊,一邊用熱氣騰騰的'冒著熱氣的餡料包粽子,一邊說笑著。笑得最開心的自然要數看到全家人團聚的外婆了。
沒過多久,粽子就包得差不多了。外婆又一陣忙碌后,桌上就擺滿了香噴噴的粽子。深綠色的葦葉包著雪白的糯米,加上各種餡料,蘸上白糖,清香撲鼻。一家人都不禁對外婆的手藝嘖嘖贊嘆,外婆笑得合不攏嘴,說:“你們大城市里,哪里吃得到這么正宗的粽子喲!”
我突然明白了,外婆包的粽子之所以如此美味,是因為每個粽子里都浸透著外婆對兒女的愛。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3篇08-0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三篇08-0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4篇08-12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
[精選]端午節作文07-09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0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