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經典15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簡報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簡報不是“刊”,而是“報”,說它是刊物,不如說是“小報”更恰切些。究竟什么樣的簡報才是好的簡報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歡迎閱讀與收藏。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1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落實鶴崗市教育局關于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工作要求,結合學校信息技術應用實際,鶴崗市蔬園鄉中心小學積極按照上級的要求推進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在學校的實施工作。
一、組建信息化管理團隊,明確職責
侯寶和校長擔任第一責任人,李偉華副校長和教導主任、學科骨干、信息技術教師等人構成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準確評估學校信息化教學現狀,制定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校本研修方案。積極參加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領導力培訓,構建教師信息化發展“校長帶動一全員行動“新機制”,由學校管理向自覺成長轉變。
二、召開學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啟動大會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為全面貫徹落實《鶴崗市教育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意見》的精神,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鶴崗市蔬園鄉中心學校召開了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啟動及培訓大會,在大會上由侯寶和校長解讀了信息技術2.0整校推進政策,李偉華副校長對教師如何參加培訓進行了要求,使全校教師明確了實施“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標與要求,理清了實施“能力提升工程”的整校推進工作思路。
啟動會上,學校電教中心張丙江老師進行了對發展測評能力進行解讀,微機老師封梅梅對能力提升2.0疑難問題解讀的專題講座,題講座中指出,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是國家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舉措,并強調在能力提升工程2.0工程實施過程中各學校要注意立足整校推進、細化主要任務、優化實施流程、抓實工作重點、用好研修機制。在整校推進工程中,要適應學校發展需要、以校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目標,真正做到校有所得、教有所改、學有所變。溫寶善老師對全體教師如何參加培訓做了詳細指導。組織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設計、實施校本研修活動,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的能力。通過這些立足于學校、教師實際、課堂教學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促進“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應用信息技術支持專業發展”三種能力的提升,形成學校特色,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達到“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管理提升”的目標。
三、組建信息化實踐團隊,行動研究
蔬園鄉中心小學以校本研修為載體,進行學科課程與信息化教學深度融合的課題研究項目提升,全員參與研究,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中,創新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探索與實踐,實現教師全員信息化素養成長,促進教育教學實踐與信息技術現代化的融合創新。我校每周四中午12:20至13:20利用休息時間由我校電教、微機教師張丙江、溫寶善、封梅梅對全體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此外學校還采取推送線上視頻課的形式,讓老師利用周末時間進行學習充電,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有機整合,保證每位教師每學年完成50學時的學習。
四、進行信息化能力攻關,以點帶面
根據30項基本能力點,我校教師根據自身個性特征進行適切發展定位,我校按測評標準自主選擇內容是:A1技術支持的學情分析;B1技術支持的.測驗與練習;B2微課程設計與制作;A3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截至目前我校教師正在有計劃、有步驟地參與培訓中,為推動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實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別在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和學生指導、學生評價上,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用現代化的技術指導、服務信息化教學上下功夫。
五、深入信息技術的研究,加強教育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
深入信息技術的研究,利用信息技術為教與學服務,不僅要為了教師的“教”,更要促進學生的“學”,讓我們的多媒體課件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在課堂上教師們主動運用多媒體給學生上課,用精彩的圖文并茂的畫面,更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為他們的學習提供幫助。
蔬園鄉中心小學全體教師將本著真學、真練、真用的原則,立足崗位邊學邊用,學為所用在信息化工作中,一定會萃取經驗、砥礪前行!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2
為推進我校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映月第五小學召開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暨校本研修工作推進會,我校XXX副校長及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成員、各學科教研組長、信息化骨干學員參加了研討活動。
首先,XXX副校長對信息技術2.0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前期已經開展的網絡研修情況進行了總結,各科組均能認真且準時完成線上線下的規定任務,能及時組織科組成員對專題培訓、校本研修、應用實踐能力等方面學習與實踐。他要求全體教師以信息化2.0為契機,結合本校的教育教學實際,積極主動學和掌握實用的信息技術,并多技術融合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效。
各科組教師認真學習信息技術2.0相關的流程操作,助推墨潤教育。
最后,XXX副校長強調: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成員要提高思想認識,認真研究,推動落實;要深化以網絡研修和校本實踐應用相結合的`培訓方式,著力構建“整校推進”的校本研修模式,全面推進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此次會議推動了映月五小“信息技術2.0工程”工作,明確了管理團隊成員的工作職責,提升了老師們的信息技術素養,也加速了我校教育信息化、專業化的進程。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3
一、初中語文教研組
根據學校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工作要求,3月10日,xx縣第一中學初中語文組召開“創建教研組籌備會議”。
首先,林xx老師從學校、教研組長和教師個人三個層面詳細地對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工作要點進行了解讀。
其次,語文教研組全體老師通過討論,集思廣益,選定了“A3微課程設計與制作”“A5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G1多技術融合教學的方法與策略”作為研修的三個關鍵能力點,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的研修專題,力圖通過校本研修,讓全組的老師能夠綜合運用多種技術完成多技術支持的課堂教學設計。
接著,全組老師通過討論制定了語文科組研修計劃,研修計劃包括研修時間和研修活動的具體內容。活動內容包括線上報名、制定個人計劃、線上研修、線下研修(研討活動及觀課評課活動)、提交總結五個部分。
最后,林xx老師進行小結并提出要求。要求備課組長發揮帶頭作用,引領組員互幫互助;要求各位老師充分利用會后時間,盡快完成線上線下相關活動。
3月11日下午,語文科組的老師齊聚一堂,開展聽課議課活動。老師們聽了張廣岳老師的公開課《小石潭記》后,就如何在教學中著力依托教育信息化2.0,探究“語文閱讀教學”的設計與實施路徑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老師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合力打磨,優化了張廣岳老師的課例。
4月14日,舉行信息技術校本研修沙龍,主題為“交互式白板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主講人是沈xx老師。沈老師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應用方面經驗豐富。她不僅現場演示了交互式白板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而且分享了許多優秀的寫作課例。沈老師讓教研組老師現場感受了交互式白板功能的強大,引發了老師們對教學方式的思考,促進了老師們專業技能的提高。
教無涯而研不止,學不停則行不滯。我們要扎實推進信息技術2.0提升工程,深入開展語文科組校本研修活動,讓教師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與時俱進,做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者,做新課程的設計和開發者。
二、初中物理教研組
3月10日,在教研組長林偉波主任的帶領下,老師們學習了相關文件精神和基本理論知識,了解了培訓平臺的基本操作,熟悉相關信息技術的使用技巧,為后期的研修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3月10日之后,物理教研組結合科組的實際情況,圍繞研修專題與研修目標,開展了一系列的校本研修活動。全組教師見縫插針,充分利用第9節時間積極參與討論,紛紛分享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上的心得體會,同時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和問題。
3月26日,教研組老師通過線上觀摩優秀課例,獲得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并積極有效融合到自己的課堂實踐中。
如4月1日,程才堅主任在匯報課《大氣壓強》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瓶吞蛋”“拔火罐”“活塞式抽水機”動態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又如,4月14日,陳xx老師在匯報課《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開展實驗探究學習,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形成統一認識,使課堂教學更高有效。
在評課議課活動中,教研組老師針對兩位老師上課的各個教學環節如何更好融合信息技術的問題,提出了很多創設性的見解。多媒體信息技術與日常教學的融合,使課堂教學更有效,更高效。
三、初中生物教研組
3月10日,生物教研組根據《xx一中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實施方案》制定了生物教研組研修方案,依托教師信息技術2.0研修平臺,積極開展信息技術2.0專項研討活動。全體教師線上線下認真學習,積極探索,踴躍交流,在思維和智慧的碰撞中不斷地總結、提升、推進。
4月7日,邱xx老師、趙君老師、李桂芝老師分別進行了多媒體技術支持的課例示范,充分發揮了教科研的引領示范作用。借著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的春風,使用好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與優勢,服務好課堂教學,將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深度融合,切切實實提高課堂的效率與質量。
4月12日,邱xx老師還把信息技術與生物復習課融合的課例《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送教到鰲江中學。邱老師利用信息技術,讓課本靜止零碎的知識變成系統的聲、像、圖、文綜合的動態資料,改變了傳統復習課單向灌輸的模式,實現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機器的多向互動,充分發揮了學生復習的自主性,受到聽課領導和老師的一致好評。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4
為了做好20xx年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工作,根據《xx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進一步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學科教學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xx市第六小學按照上級部門要求,成立信息化管理團隊,由梁xx校長任團隊負責人,落實“整校推進”計劃,切實做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整校推進工作,促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梁xx校長解讀文件,對提升工程2.0內涵、目標、任務等進行全面解讀,強調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2.0的必要性,要求全體教師高度重視,以此為契機,積極參加校本研修與實踐,明確各自目標與任務,發揮六小教師的團隊精神,確保整校推進工作順利開展。
梁xx校長在管理團隊會議上對信息化管理團隊成員的職責提出要求,對學校“一劃兩案”做解讀。
教務處溫xx主任強調校本研修工作的開展過程應該注意和解決的問題
各科組學習情況
學校根據實際,整合重組研修組,成立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共4個校本研修教研組,選定骨干教師擔任線上線下教研組長,開展線上線下全員研修活動。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自啟動以來,我校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培訓,認真觀看網絡研修中的學習視頻,更加深入地領會到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對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在校本研修活動中,各科組積極開展多技術融合教學案例的研修活動,將本次培訓學到的信息技術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之中,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5
喜報,喜報!恭喜xx小學的全體老師,通過同心協力、積極參與校本研修,目前初見成效。我們把理論指導應用于實踐,形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老師們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4月21日,經學校管理員審核通過了校本研修的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升了學校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活動歷程。
01
上學期,我校落實區局、鎮教育發展中心關于網絡研修課程學習的要求,全體教師積極參與,超前完成了學習目標。通過學習,為教學實踐進一步提供理論基礎保障,對于進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02
2月底,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實施要求。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工程在我校拉開帷幕。許銘鉗校長對能力點提升工程進行全面解讀,部署本學期校本研修的`各項具體工作,第一時間組建了信息化管理團隊,指導各教研組積極有序開展教學研討、研修等線下活動。
03
接著,各科組分頭行動,通過科組學習、聽課評課、線下活動等多樣的形式開展G4、B4、G6三個能力點的校本研修實踐活動。
04
然后,全體老師又再次集中電腦室,再次參加校本研修之如何把信息技術融合在教學中的學習,提高了教師信息化的應用能力。
05
最后,我們再回歸科組進行磨課、上課、評課。把教學能力理論運用到實際課堂中,探索課堂模式。在新時代下,通過2.0信息技術引領我們前進,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相信在未來,我們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我校的教師綜合水平將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模式會進一步優化,課堂效率會進一步提高!在五月份,我們將會迎接領導和專家到校考核和驗收,相信我們全體老師都能順利通過考核。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6
本學期,初中數學組在學校教研室的指導下,不忘教育初心,發揮學校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特色,腳踏實地,實施信息技術整體推進,落實校本研修工作,依托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的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活動,努力提升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
經過一系列的'理論引領,初中數學教研組構建了“骨干引領、團隊互助、整體提升”的研修共同體。研修小組立足應用、靶向學習、全員參與,圍繞研修主題、能力要點進行了多次課例打磨,激發了數學教師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內生動力,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此次校本實踐活動,通過骨干教師示范課例帶動其他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實踐創新,引領未來新教育,全面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的目標。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7
根據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工作要求,xx市興強幼兒園教研組在學校研修計劃基礎上,制定出教研組研修計劃,利用教研活動時間,組織全體成員認真學習《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文件精神,并根據教研組研修計劃制定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九月份,教研組重點研修微能力點:A1技術支持的學情分析。通過學習,我園教師進一步了解了信息技術等有關基礎知識及應用,從中學到了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例如:備課時,教師能熟練運用微信小程序中問卷星,創建相關課題的學情調查問卷,并發布到本班微信群,讓幼兒在家長的督促下及時答卷。教師再通過問卷星統計結果對教學作出調整,確保教學活動不偏離預定的教學目標,進而提高幼兒學習效率。
又如:制作A1技術支持的學情分析方案解讀視頻,教師會靈活選用EV錄屏;教師會運用剪映軟件合成視頻,完成A1微能力點作業。
通過這次學習,我園全體教師更深刻體會到,如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轉變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念,來充實我們的專業技能,已經成為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今后才能將工作做得更好。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8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xx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xx市教育局關于開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工作的通知》、《xx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進一步提升我校教師在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建設一支信息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20xx年4月8日下午,xx縣鰲江中學在綜合樓五樓多功能室召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動員大會。
會議由黃xx副校長主持,全體教職員工出席了會議。
會議分為三個流程:
流程一
學校校本研修培訓負責人黃xx從開展信息化2.0培訓的'國家政策入手,簡要介紹了此次信息化2.0培訓提升工程的目的和重要意義。同時傳達xx縣有關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相關文件及會議精神,接著對《能力提升2.0整校實施的路徑與策略》進行詳細解讀,并確立學校的校本研修主題為“整校推進抓關鍵,一劃兩案貫始終”。研修活動按照“規劃方案―科組研討―教師學習―應用實踐―整校推進”的流程組織項目實施校本研修工作,主要從學校和教師兩個層面進行研修學習,全方位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和專業素養。
流程二
學校辦公室負責人鄭xx就學校信息技術2.0培訓工作前期已經開展的網絡研修情況進行總結通報,并希望各位老師以信息化2.0為契機,積極研修,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課堂教學更高效。
流程三
林xx校長作重要講話,要求全體教師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以校本研修為主體,以實踐應用為導向,積極配合學校的“一劃兩案”開展校本研修活動,以校為本,整校推進,積極推進信息技術提升工程的課程實踐,推進學校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9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一群追夢人攜著五彩斑斕的憧憬一路走來,20xx年的初春時節,信息技術2.0在我們湛江市第三十五小學正式展開。
認真傾聽提高認識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信息技術2.0對于我們來說是新事物,在學校教導處肖主任的悉心講解和企業微信譚老師的技術指導下,在童副校長的帶領下我們語文組全體老師一起研讀了研修參訓要求,反復學習了學校的信息技術2.0實施方案。研修活動的開展,給迷茫的老師們指明了方向,找到了著手點,明確了線上線下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在這個溫暖、親切的春季里,語文組老師們團結一致、用心準備,踏上學習信息技術2.0工程研修旅程。
觀摩研討提升技能
老師們一邊看視頻,一邊認真地做好筆記。
在學習中遇到疑問,搜索資料,突破困難,沖破阻礙。
教研小組一起認真觀看學習視頻,共同研討,齊心協力研究信息技術2.0中能力點的相關知識。大家各抒己見,積極獻言獻策,取長補短,學習的過程讓我們愛上了這先進的教學技術。
雙線齊研與時共進
4月8日上午,我們和湛江小語人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共赴了一場精彩的云端之約――“互聯網環境下城鄉一體化”之小學語文“名師課堂”識字教學專題研討活動。
我們一邊觀摩了陳老師的生動課例,一邊做筆記,也在線上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感想。我們感受到把信息技術與學科的高度融合,才能呈現出這樣高效、有趣的課堂。
4月18日下午,我們全體語文老師開展了線下研討活動,主題:探討希沃白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將現代化教學裝備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既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也是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內在需求。將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既可以借助白板的交互性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借助白板來實現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
會上老師們討論熱烈,紛紛發表個人意見,講述希沃白板作為現代化教學手段之一,既具有良好交互性、開放性,也可以有效地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也要善于利用希沃白板來開展相應的語文拓展教學、創新教學活動,并在立足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以及實際學情的基礎上,有目的地將更多的語文知識與教學實踐進行整合與創新,真正地將希沃白板的教學優勢發揮出來,為全面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且思且行動,且行且成長。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課程”的學習與實踐運用中,老師們受益匪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借助網絡平臺,我們將繼續學習理論知識并付諸實踐,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地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10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為全面貫徹落實《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培訓項目,提高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面融合創新發展,11月23日,學校召開了“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啟動會”。
在啟動會上,梁子文主任就此次提升工程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培訓計劃等做了詳細說明與解讀。
信息技術教師呂長青老師給全體教師詳細講解了這次提升工程學習步驟、方法等內容。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了9個能力點供參培教師去選擇。在啟動會后,全體參培教師被分成六個研修小組,小組教師們認真學習下發的能力點材料,積極討論,最終定下小組成員選擇的學習能力點,然后進入訂制計劃、線上研修、校本研修等環節。
從啟動會到現在,學校全體參培教師抓住這次信息技術2.0提升工程契機,認真聽課,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經過這些天的努力,大部分教師都把線上研修完成的'差不多了,開始了校本研修階段,小部分教師已經著手準備應用能力評審材料并做了部分上傳。
學校相信,通過這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項目,全校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面融合創新發展等方面會有一個質的提高。
學校也希望全體參培教師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能夠做好剩下的學習培訓工作,并做到回頭看,找差距,查不足,真正抓住這次培訓機會,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立足當下,養眼未來,把自己培養成與現代信息技術同步發展的復合型教師。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11
為了進一步提升我校數學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高課堂效率,我校組織全體數學教師結合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教學研討活動。
此次研討活動中,五年級、三年級和一年級共八名數學老師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圍繞五大能力點進行備課、授課,全體數學老師積極參與了聽課和評課。
王xx老師執教的是五年級數學下冊《有趣的測量》這一課。這節課設計別具匠心,將“有趣”和“測量”貫穿于“實踐”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讓數學實踐活動變得有趣、生動、易于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中設計的實驗活動步驟非常地嚴謹,環環相扣,器材方面量杯、長方體容器,不同大小的石塊等準備得很充足,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讓學生上臺演示實驗過程,講述實驗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傾聽習慣。
林xx老師執教的是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的體積》這一課。這節課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主線,來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通過引導學生提出猜想,借助實物擺一擺驗證猜想,再總結計算方法,得到體積計算公式。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使學生對長方體的體積這一三維概念的認識更加清晰。
馮xx老師執教的是五年級數學下冊《郵票張數》這一課。馮老師由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引出“郵票的張數”,接著通過畫線段圖,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題意,引導學生找出等量關系,并從方程的角度去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整節課中學生始終在探索、發現,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之中。
陳xx老師執教的是五年級數學下冊《確定位置》這一課。這節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中希沃軟件的功能,巧妙設計課件,安排課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生動形象的希沃動畫讓學生能夠從抽象的方向中找到準確的位置。本課的教學設計突顯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中調動了學生主人翁精神,讓學生在輕松課堂氛圍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肖xx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數學下冊《分一分》這一課。肖老師創設了讓學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說一說等情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用圓形,正方形等學具表示出分數。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動手的機會,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從而實現有效學習。
鄭xx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的面積》這一課,這是一節平面圖形和計算相結合的課,其中既有結論的推導,也有結論的應用。鄭老師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即數方格的方法遷移到長方形面積的推導。教學思路清晰,教學設計有層次。整節課,鄭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對每個操作環節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動來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理解和運用。
梁xx執教的是一年級數學下冊《小兔請客》這一課。這節課最大的特點是:從直觀到抽象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又把數學應用到生活中去。本節課通過直觀的情境圖導入所學內容,通過讓學生擺一擺、撥一撥來計算整十數加整十數、整十數減整十數,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李xx老師執教的是一年級數學下冊《數花生》這一課。李老師借助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使學生自己感知數的組成規律,進而對100以內數有一定了解,并掌握其內在的規律。李老師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數花生的形式多樣化:小組合作數一數、開火車數一數等,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激發學生數數的興趣。
本次校內研討課活動中,我校領導和各年級數學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公服平臺上積極評課議課,各抒己見,汲取經驗,互相學習進步。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12
1、啟動儀式
為貫徹落實《xx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的通知》(粵教繼函[20xx]1號)等文件精神,切實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和應用能力,20xx年xx月xx日,我園面向全體教師召開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培訓啟動會。
李園長強調,本次啟動培訓會議為我園教師順利開展校本研修指引了明確的方向,同時也為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希望老師們能夠立足研修,智慧教學!
2、落實教研任務
緊接著,李園長召集年級級長回顧和總結了我園上學期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網絡線上研修的完成情況。其次,進一步幫助教研組長梳理了校本研修的具體方向意義和任務。此外,李園長向全體管理團隊成員和培訓團隊成員公布了新學期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的校本研修方案,全面明確了每一階段學習提升的內容和進度,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校本研修工作任務的'勝利完成。
3、各教研組啟動儀式
20xx年xx月xx日,三位教研組召集自己的組員開啟自己教研組的啟動儀式,并對教師在校本研修中的職責和任務進行了詳細講解,并強調新任務完成的時間節點和考核標準,要求大家按計劃組織開展好各類教研活動,認真做好活動計劃、記錄和總結,順利完成考核。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教師的必備素養,信息技術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幼兒園今后將借助信息化技能,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努力探索適應我園信息技術能力的新模式,助推幼兒園教育教學方式邁向新一級臺階!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13
為落實湛江市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總體部署,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及微能力點的'應用能力水平,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湛江第十四小學根據湛江教育局信息技術2.0整體發展規劃,在3月8日下午組織了信息技術2.0能力提升培訓。
李xx副校長、袁文輝主任與信息技術2.0種子教師以及全體語文老師共30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首先,李xx副校長從文件解讀,目標任務,方法途徑,評價推動四個方面向語文老師介紹了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接著,袁文輝主任對微能力點進行解讀,通過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學業評價四個維度來顯示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
老師們在培訓過程中認真學習,并做好筆記。整個培訓過程氣氛融洽,學風濃厚,老師們對信息技術2.0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然后,袁文輝主任和優秀骨干教師一起梳理了我校語文科組信息技術2.0關鍵能力點“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基礎內容,讓在座的老師在能力點的選擇上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培訓結束后,李xx副校長對參加培訓的老師表示感謝,同時也對我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能逐步將信息技術2.0運用到教育教學當中去。
通過此次培訓,老師們了解了信息技術對課堂的影響與作用,提升了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老師們將會學習更多的信息技術,不斷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14
根據《xx省教育廳關于實施全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xx教師[20xx]15號)和《關于印發
一、學習內容
1、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目標;
2、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內涵;
3、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內容;
4、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
二、學習要求
1、全體教師準時參加,不能缺席。
2、全體教師帶好筆和紙,做好聽課筆記;每一位組員的聽課筆記組長要拍照上傳到網絡平臺。
3、教研組長要做好組內的.簽到及組員學習過程的拍照,這些材料也要上傳到網絡平臺。
4、本次培訓結束后,每一位教師于6月30日前上交提升工程2.0培訓個人研修計劃(電子文檔)給相應的教研組長;組長于7月3日前上交提升工程2.0教研組研修計劃和組員的提升工程2.0培訓個人研修計劃給教研室(以組為單位發釘釘);
上交學校材料命名格式如下:
(1)能力提升工程2.0(組名)教研組研修計劃(各組的文件夾名)
(2)提升工程2.0培訓個人研修計劃(姓名)
(3)能力提升工程2.0(組名)教研組研修計劃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目標,從3類環境、4個緯度、30項微能力點對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界定了全新標準,提出了五項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確立了“三提升一全面”的目標。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15
為更好的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打造高效課堂,按照《xx市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的整體規劃,xx市教師進修學校師訓部組織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進行了一次全員培訓。此次培訓有三方面內容:第一方面解讀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內涵。第二方面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落地實施過程中學校應該做什么、怎么做。第三方面是校長、教研員、教師在提升工程2.0培訓中如何進行角色定位。本次培訓還分別從硬件設施,軟件資源,應用隊伍,課程改革,教學應用,規章制度等多維度進行系統設計,從而有效推進學校的信息化發展與建設。
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系列培訓活動中,各個學校校領導都高度重視,能夠結合學校實際采用適合自己學校校情的培訓方式對領導、教師進行了全員培訓。學校還對領導教師參加培訓提出了要求,每位教師都能按照個人實際利用課余時間上網學習,認真聆聽專家講座,及時記筆記,表現出了對信息化教學技能的.學習熱情。通過本次培訓老師們明晰了“三提升,一全面”總體發展目標,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總體框架深入人心,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礎。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更是逐步完善的過程,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在行動上積極踐行,才能使信息化發揮最大的效用,使每個學生達到最佳學習狀態。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僅要把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整合,更要關注課程,關注課堂,關注學生,關注教學環境,讓學生學習水平得以健康發展。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簡報10-27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心得12-26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研修總結07-08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培訓心得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