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安的種子》讀書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安的種子》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的種子》讀書心得體會1
故事中的三個小和尚代表了三種不同的人生態度,本性情急躁,急功近利,靜性情細致,浮華不實,安性情平和,淡定踏實。
故事是這樣的:老師父分給本、靜、安三顆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這幾顆蓮花種子非常珍貴,你們去把它種出來吧。”拿到種子后......“我要第一個種出來!”本想。“怎樣才能種出來呢?”靜想。“我有一顆種子了”安想。本跑去尋找鋤頭。靜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安把種子裝進小布袋里,掛在自己胸前。把種子埋在雪地里。靜去查找種植蓮花的書籍。安去集市為寺院買東西。等了很久,本的種子也沒有發芽。等不到種子發芽的本憤怒地刨開了地,摔斷了鋤頭。
“我一定會種出千年蓮花的。”靜想。“雪下大了,我先去把廟門外的雪掃一下吧。”安想。靜將選好的金花盆搬來放在最溫暖的房間里。安接著清掃寺院中的積雪。靜用了最名貴的藥水和花土,種下了種子。安和往日一樣做著齋飯。靜的種子發芽了。靜對它像寶貝一樣金貴,用金罩子罩住它。清晨,安早早地又去挑水了。靜的小幼芽因為得不到陽光和氧氣,不久就枯死了。
晚課后,安和往常一樣去散步。春天來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種下了種子。不久,種子發芽了。安欣喜地看著眼前的綠葉。盛夏的清晨,溫暖的陽光下,千年蓮花綻開了清新純凈的笑容。
這是一個關于等待的故事。每一個讀這本書的人都可以從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生活總我們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一個懷抱種子的人,當你有了一棵種子的時候,你會是本?是靜?還是安呢?看了這本書,感動的是畫面中透露出的安靜地感覺,是故事中散發出的安的平和的心境。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里,安的那一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靜的水,是多么難得。他感激地把種子裝進小布袋,掛在胸前,從容地去買東西,掃雪,做齋飯,挑水,悠悠然去散步。他告訴我,要滿懷希望,有所追求,但一定要淡定,順其自然。同時,享受生活的過程,享受那些平凡瑣碎的`小事,享受等待。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再去反思我們的教育,如果我們的孩子是我們所擁有的一棵種子,做為教師,做為家長,你會怎樣對待種子的成長?很多人選擇了做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急功近利的,說什么要贏在起跑線,看不到自己所要的結果就大發雷霆地抱怨、指責。更多的人選擇了做靜,照本宣科,什么都給他最好的,卻忽視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最關鍵的東西。然而,我們有多少人能有安的淡定、順其自然,卻又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在孩子的需要的時候給予必要的幫助。
《安的種子》讀書心得體會2
暑假我看了一本《安的種子》這本書,有三個名叫安、本、靜的小和尚。
在一個冬季,他們的老師傅給他們每人一顆“千年荷花”的`種子,讓他們去種出花來。本馬上就把種子種在了雪地里,本等了很久,種子都沒有發芽,于是他憤怒的刨開了地,還摔斷了鋤頭,不干了。靜用了最名貴的藥水和花土,把種子種在金花盆里,搬到最溫暖的房間里。過了一段時間,靜的種子發芽了,他用金罩子罩著花盆,小幼芽得不到陽光和氧氣,沒幾天就枯死了。而安把種子放到布袋里,掛到胸前。安象平時一樣為寺廟買東西、打掃衛生、做齋飯、提水、悠閑地散步。春天來了,安把種子種在了池塘的一角。不久,種子發芽了。在一個盛夏的清晨,古老的“千年荷花”終于盛開了。
通過看這個故事,本不思考,沒有想在冬天是種不出花朵的;靜沒有想過大自然的萬物都離不開陽光和氧氣的;安很珍惜師傅給他的種子,很細心的吧種子保存起來,懷著希望等到春天,最終看到了美麗的“千年荷花”。讓我明白了做事一定要腳踏實地,用心去體驗,才能有所收獲。
《安的種子》讀書心得體會3
最近愛上漂童書,兒子不喜歡看,就我自己看,碰到有滿意的句段,就用鉛筆輕輕作個記號,讀一遍給兒子聽,請他幫我摘抄下來,但是安的.種子,我沒法摘抄,也不忍心去褻瀆書中,悠然見南山,自然平淡中求人生真諦意味.看完之后,我憨暢淋漓,睡了個好覺,沒有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等紛擾;也沒有計算今晚我得到了什么,感悟到什么...
安是個普通憨厚小和尚,卻能種出千年蓮花,沒有豪年壯語,沒有才高三斗,沒有營養培植,沒有華麗花盆,只是懷踹種子,心懷感恩,在春天到來的時候,在池塘里種下,然后慢慢等待...發芽、吐葉、開花.順其自然,就能期待奇跡.
《安的種子》讀書心得體會4
《安的種子》,頗有深意,頗有禪意,只是不知道我們是否真的能讀懂其中的深意和禪意。
老師父分給本、靜、安每人一顆古老的蓮花種子。“這是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非常珍貴,你們去把它種出來吧。”
“拿到種子后……我要第一個把它種出來!”本想。
“怎樣才能種出來呢?”靜想。
“我有一顆種子了。”安想。
(對本來說,種子是否會發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第一個”。心像即是物像,當本追求“第一”時,心就不會止、定、寧、慧。而先哲常說知止而后有定,心定方安,安則寧,寧則慧。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父母如果不是鼓勵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而是教導孩子要力爭第一,孩子可能就會成為本。)
本跑去尋找鋤頭。
靜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種子裝進小布袋里,掛在自己胸前。
生活的主題悲哀的只剩下追逐。不知道我們有多久沒去散散步了?!有多久沒有抬頭看看月朗星稀了?!在夜店的浮華和喧囂中,我們有多久沒有停下來聽聽天籟之音了?!匆匆忙碌著的人們,且看安的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靜的湖水,多么難得!一天天長大的孩子啊,你總有一天也會得到“千年蓮花的種子”。希望你認出它最深處的模樣,在為它布置大自然的滋養,等待它盛開的日子里,記得安——這個故事里的小和尚,記得他在嚴寒的冬日,滿懷感激地把盛夏的種子裝進小布袋,掛在胸前;記得他從容如一地去買東西、掃雪、做齋飯、挑水;記得他悠悠然散步迎接每一個當下的樣子。
種出璀璨的蓮花是一場極致的盛事。享受生活的`過程,享受那些平凡的瑣事,享受每一個安然的等待,何嘗不是生命的智慧?
祝福所有看到這個故事的大人和孩子,祝你們在某個盛夏的清晨,也看到千年蓮花的盛開。享受每一個安然的等待,何嘗不是生命的智慧?
等待也是一種智慧 !
《安的種子》讀書心得體會5
今日和逸程共讀的是《安的種子》,說實話在定義它適讀年齡的時候糾結了很久。這本書其實逸程已經看的懂了,但是對于媽媽的啟示似乎更多,年幼的寶貝理解故事情節不難,但從中挖出深意的確需要時光的洗練。
這本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老師父分給本、靜、安每人一顆古老的蓮花種子。這是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非常珍貴,你們去把它種出來吧。三位小和尚拿到以后心態各不相同,本想第一個把它種出來!靜想考慮的是怎樣才能種出來呢?安只是覺得我有一顆種子了。
三個和尚對待種子態度也不一樣,本馬上去尋找鋤頭。但是等了很久,種子也沒有發芽。本生氣了,憤怒的刨掉了地,摔斷了鋤頭。
靜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小心地呵護種子,把它當成寶貝,種子才發芽就用金罩子罩住它。小幼芽卻因為得不到陽光和氧氣,枯死了。
安處之泰然,到春天,在池塘的一角播下種子,讓他自由成長,在盛夏,只有安的種子開出了蓮花。
種子就是我們的孩子呀,你會怎么對待他呢?
【《安的種子》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安的種子》有感02-20
安的種子讀后感04-30
《安的種子》讀后感05-01
《安的種子》讀后感【匯編4篇】12-21
種子的信仰讀書筆記06-06
種子銷售的心得體會12-14
安防心得體會04-01
學習安規心得體會05-08
《一粒種子》讀書筆記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