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歷史典故(精選)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典故吧,典故的來源大致有三個。第一,來源于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個地名等。你知道都有哪些經典典故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烽火戲諸侯歷史典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發生在哪個朝代?西周末年。
【出處】《史記·周本紀》。
【釋義】古時候,遇到敵情,就在烽火臺上點燃曬士的狼糞,靠“狼煙”傳遞情報。戲:戲要。用烽火臺上的狼煙戲要各地諸侯。比喻人沒有誠信。
【歷史典故】
周幽王,又叫姬宮涅。他在位時,不理朝政,喜好美色。有個叫褒響的大臣勸說周幽王應該以國家大事為重,周幽王不但不聽,還把褒響關了起來。褒家的人為了把褒響救出來,就在鄉下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起名褒姒,教會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來,獻給周幽王,替褒響贖罪。
周幽王十分寵愛褒姒,可是褒姒自從進宮以后,就沒有笑過一次,整天悶悶不樂。周幽王送她各種珍奇禮物,想盡各種古怪的辦法叫她笑,都沒有成功。于是周幽王說:“有誰能讓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賞他一千兩黃金。”這時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他說:“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驪山去玩幾天。到了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起來,讓附近的諸侯見了趕來,上個大當。娘娘見了許多兵馬撲了個空,肯定會笑的。”周幽王很高興:“好極了,就這么辦吧!”
他們上了驪山,真的把烽火點了起來。各路諸侯誤以為天子蒙難,紛遣軍隊星夜兼程地前往救駕,但到京城后才發現是個惡作劇。褒姒見此情景就真的笑了。京城里外,此時已是兵馬云集,一片混亂,這種狼狽滑稽的場面,被站在高臺上的褒姒看見,禁不住哈哈大笑。幽王心花怒放,以后又數度重復這個荒謬的方法,以致無人再相信狼煙信號的意義。
五年后,酉夷犬戎大舉攻周,周幽王連忙下命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但是誰也不愿再上當了。結果周幽王被殺,而褒姒也被搶走了。
【成長心語】
一個帝王無信,最終導致了國破家亡。對個人來說,誠信同樣重要。良好的信譽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誠實、守信是形成強大親和力的基礎——誠實守信會使人產生與你交往的愿望,在某種程度上,會消除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使困境變為坦途。誠信是衡量人品的試金石。誠實守信不僅反映出一個人的品行,而且能讓人建立起對家庭、對社會的強烈的責任感。因此,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把誠信當做自己最好的品牌。
【烽火戲諸侯歷史典故】相關文章:
烽火戲諸侯歷史典故05-31
烽火戲諸侯歷史典故09-12
關于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08-04
關于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06-01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原因09-27
歷史典故:齊桓公九合諸侯06-01
歷史典故:齊桓公九合諸侯12-09
《烽火戲諸侯》讀后感(精選18篇)07-26
經典的歷史典故04-20
經典歷史典故精選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