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通用心理學的語錄大集合55條
人生就像一杯沒有加糖的咖啡,喝起來是苦澀的,回味起來卻有久久不會退去的余香;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人生就是一條坎坷曲折的路,即使不斷的跌倒,也一定要爬起來,堅持自己的夢想。這一秒不放棄,下一秒就會有希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學的語錄55條,一起來看一下吧。
1、你必須萬般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2、你現在所要做的不是去羨慕別人,而是好好去享受,去珍惜這幾年美好的珍貴的時光,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去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去為自己好好活。
3、讀書到最后,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復雜。
4、只有年少時擁有年輕,是件可怕的事。
5、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沒有什么可以讓你氣餒的。
6、人不能失去幸福的夢想,也不能夢想幸福主動來敲門,只有去敲幸福的家門,還得看幸福在不在家,才能獲得幸福。
7、如果你單身時不快樂,那么戀愛后也不可能快樂。一個人應該先弄好自己的生活,自己先愛上這樣的生活,然后再分享出去。
8、多年后,再回想這樣的迷;蛟S連執著的原因都記不得了,青春就是讓你張揚的笑,也給你莫名的痛。
9、到一個年齡,或許最重要的學習是放下對愛情的癡念 。放下對他人的期盼,把更多的愛給自己、給更值得的友誼 。
10、只有你的境界提高了,這個境界才來提升你,只有你爬到山頂了,這座山才會支撐著你。
11、青春里的友情,是相互陪伴、攜手并進的。因為好朋友的存在,青春的路上不再孤單寂寞。困難時的幫助,失意時的陪伴,快樂時的分享,都會給我們向上的力量。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朋友,而青春里陪你成長、共同進步的那個人,或許就是一生都不用設防。
12、不保留的,才叫青春。不解釋的,才叫從容。不放手的,才叫真愛。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13、沒人喜歡你,沒人搭理你,沒人約你,沒人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問題。沒人等你,沒人陪你,沒人想到你,沒人站在你的身后鼓勵你,這些都不值得抱怨,只是我們生命中一件又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沒有人關心不是孤獨,面對懸崖聲嘶力竭吶喊,無人回應才算孤獨。
14、你現在的付出,它們會默默鋪路,只為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15、人生的高度,是自信撐起來的。人與人相比,只有境遇的不同,成功者,也都不是三頭六臂之人。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欠缺成功的籌碼,而是欠缺自信。所有的路,只有腳踩上去了才知其遠近和曲折。敢走第一步,并堅持下去就是一種自信和勇氣。認為自己不行,你就真的永遠不行。自信是最大的潛能。
16、想得開,再灰暗的事也有光明;想不通,再美好的事也有陰暗。世間萬物,相依相存,陰陽相對。有了綠葉的陪襯,才有了紅花的艷麗。人一輩子,無論走了多少路,終歸只有一條路,卻分無數路段。平坦的路段,心里多是美好;坎坷的路段,心里多是晦暗。你該明白,無論哪個路段總有過去的時候。
17、生命從來不是公平的,得到多少,便要靠那個多少做到最好,努力的生活下去。
18、承擔責任,即應該勇敢的說出"這是我的問題,由我來解決",敢于面對問題,直面問題,承擔問題帶來的痛苦,也承擔"承擔責任"帶來的痛苦。
19、所謂的安寧,就是在我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時候,能不卑不亢地一邊失去,一邊尋找。
20、當人循著一條山路走時,只消走錯一步就會滾下山坡。一種精神"學說"的基本目的,就是永遠處在高度的警惕之中。注意力和機警,就是精神生活幫助我們開發的基本品質。理想的境界乃是同時完善地既寧靜又警覺。
21、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虿恍,而是不論幸福還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嚴。做人比事業和愛情都更重要,不管你在名利場和情場上多么春風得意,如做人失敗了,你的人生就在總體上失敗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據什么位置,和誰一起過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2、人在十七歲的時候是一個轉折。在此之前,所有的快樂和悲傷都和這個世界沒有關系,那都是你與生俱來的東西。在此之后,你就會被逐漸打磨成一個傻×,快樂也好,悲傷也好,都是這個世界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給你的。
23、人生不可能總是順心如意,但持續朝著陽光走,影子就會躲在后面。刺眼,卻是對的方向。
24、令人沮喪的是,有那么多人對誠實感到吃驚,而對欺騙感到吃驚的人卻那么的少。
25、別人做得越絕,你反而越容易走得出去 。所以很多時候,你應該感激那些毫不顧及你的人 。哀莫大于心不死,幸莫過于死徹底 。
26、心的安定就是安全感的來源,非由別人身上獲取。
27、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較。一味的比較最容易動搖我們的心態,改變我們的初衷,而比較的結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總之是流于平庸。
28、最好的友情,真正的友情是。看穿了你所有的軟弱和不堪,我仍舊愿意送你一把傘,我也只能送你一把傘,因為你只能一個人走進風雨。
29、你改不改變努不努力,影響不了別人,而是你自己。別人不喜歡你,可以隨時忽視你的存在,若是因為別人的忽視而自暴自棄放任自己墮落自己,過得不好的只是你自己,不要讓任何人成為你不思進取的借口,沒人會理你的,你只有變得更好更完美,你才有資格影響別人,別人才會重視你尊重你。
30、憐憫也許能拯救一個人的靈魂,但卻不能輕易改變生活。
31、時間有三種步伐:未來姍姍來遲,現在象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止不動。
32、原諒他人錯誤,不一定全是美德;漠視自己的錯誤,倒是一種最不負責的釋放。
33、我們或許曾經挫折,曾經迷茫,甚至曾經選擇了用最愚昧的方式逃避人生的課題。盡管過程可能不堪,但是只要我們能從過程中學到經驗、學會療愈自己的方法、得到難能可貴的勇氣……我們就能扭轉乾坤。
34、不要碰到一點壓力就把自己變成不堪重負的樣子,不要碰到一點不確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無光的樣子,不要碰到一點不開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這輩子最黑暗的時候,你也就是為了自己不去走而干脆放棄找的借口罷了。
35、二十歲時,我們想讓世界認識我們。三十歲時,我們認識了世界。我們開始知道幸福不過是與生活合得來,與世界過得去的日子。誰的青春不迷茫,二十歲時我們可以昂首,三十歲時我們學會了低頭。因為每一次低頭,都是一次對自己的肯定。
36、悲傷有很多種,能加以抑制的悲傷,未必稱得上悲傷。
37、總有一天,你的父母不再能理解你所學的東西,他們只能在電話里讓你保重身體,然后一邊垂垂老去,一邊盼你回家。年少時總覺得要離家遠遠的才好,現在一開始覺得離得越遠心中越是牽掛。就是因為這些千絲萬縷的牽絆才明白了什么才是幸福。
38、不要把你的快樂寄托在別人身上。每個人各有自己的生命追找,這一刻他拉起你的手,下一刻他可能轉身而去:無論別人的真心有多少,他都沒有理由扛起你生命的責任。只有你,才能讓你自己,真正快樂。
39、我們總喜歡給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釋自己的懦弱,總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麗的謊言,總是去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總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實總是,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坦然面對那些罪惡,給自己心靈予救贖。
40、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不應該看他擁有多少高興的事,而應該看他是否正為一些小事煩惱著。只有幸福的人,才會把無關痛癢的小事掛在心上。那些經歷著大災難的人是無暇顧及這些小事的。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后,人們才會發現他們曾經存在。
41、一個人真正的強大不在外表,而在內心。一個內心越強大的人外表往往越平與,反倒一個內心越脆弱的人越喜歡把外表裝扮的越強大,這種裝出來的所謂強大不僅讓別人不舒服,也讓自己很難受。一個人要想達到真正的強大,先從追求外表的平與一開始吧。
42、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煩惱——是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無奈的往事摧殘自己;憂慮——是用虛擬的風險驚嚇自己;孤獨——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錮自己;自卑——是用別人的長處抵毀自己。
43、這種對越熟悉的東西就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多看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那些人緣很好的人,往往將多看效應發揮的淋漓盡致:他們善于制造雙方接觸的機會,已提高彼此間的熟悉度,然后互相產生更強的吸引力。
44、[心理學語錄]女人一生不能走錯的十七步:每個人都曾經后悔過,覺得要是能走回頭路就好了,可是人生是沒有回頭路可走的,錯過了就不能重來,所以,有人總結出女人一生絕對不能走錯的17步,與大家分享。
45、哭泣并不是什么可恥的事,但是女人不能在別人面前流淚,這會被別人同情,哭的時候一定要找個沒有人的地方,這樣,你流了多少淚就會變得有多堅強。
46、人生就好像是搖搖板,你掉到最低的時候,是你反彈高升的時候,當你要升起的時候,就會忘記之前的失落,可是,你對面的人呢?當一個升高的時候,另外一個就要從高處滑下來,兩個人的命運就是這樣交替著,人生就是這么起起落落。
47、美國當代的心理學家對嬰幼兒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寶寶氣質各有不同,大致可對半分為易養型與難養型。在調查過程中,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聲:與其他寶寶不一樣,我家女兒根本不聽勸。兒子很讓我傷腦筋,總是動不動就哭。
48、永遠不要為別人而改變自己,如果不能接受最差的你,也不配擁有最好的你。
49、放棄,有時候比爭取還困難,因為放棄也是一種選擇。放棄的最高境界是不后悔。在不該放棄的時候放棄會后悔,在該放棄的時候不放棄也會后悔。做任何事都要付出成本,人生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錢與時間,而是機會。一個人越是什么也不愿放棄,就越容易錯過人生中最寶貴的機會。
50、有人問我,什么是個性,我說按心理學,人全有一個特異與人不同的性質。這不同的性質,就叫個性。不但人有個性,甚至除了人以外的動物,也全有"個性"。
51、一個人能快樂地獨自做著有利于社會、他人的事,那是一位偉大的超人。
52、凡是對利益太能計算的人,實際上都是非常不幸的,甚至可能永遠不會快樂。
53、多數人是在有條件的積極關注環境中浙大的。小時候,我們的父母或監護人給我們愛和支持,但這些都不是無條件的。就是說,大多數父母都只是在小孩們滿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時候,才會愛他們。當父母對小孩的行為不滿意的時候,他們就收回他們的愛。小孩們逐漸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讓他們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小孩們需要的積極關注是以他們自己的行為為條件的。
54、無窮無盡地愛自己吧!能有多愛就多愛!
55、不發火,是因為自己不再害怕被別人傷害。
【心理學的語錄55條】相關文章:
心理學的語錄06-15
心理學的語錄07-11
心理學的語錄07-11
心理學的語錄07-11
心理學的語錄07-11
心理學的語錄07-12
心理學的語錄07-12
心理學的語錄07-12
心理學的語錄07-12
心理學的語錄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