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資治通鑒故事》讀書筆記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資治通鑒故事》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資治通鑒故事》讀書筆記1
戰國末期,匈奴的軍隊屢屢南下,侵擾趙國的北方邊境,因此趙國邊境的百姓過著動蕩不安的生活。于是,趙王決定派大將李牧去鎮守代郡,抵御匈奴的侵擾。
李牧一到代郡,就帶領軍兵修整營壘,加固城墻,并制定了嚴格的站崗、放哨、巡邏制度。同時,他又下令清理軍中的財務帳目,收租收稅,并規定:每天宰殺幾千頭牛,給士兵們吃。讓他們吃飽吃好,以增強體質。李牧還親自帶領將士們練習騎馬、射箭,以提高抗擊匈奴的作戰能力。
李牧給將士下達命令說:“如果匈奴入侵,你們只要保管好牛、馬等財物,不丟失就行了,不準和匈奴兵交戰,不準捕捉俘虜,不聽從命令的將處以死刑。”他又暗中派出許多間諜,潛入匈奴境內。此后,每當匈奴兵前來侵擾,間諜都預先把情報傳給李牧。李牧便下令趙軍趕緊收回放牧的牛、馬,退守營壘,避而不戰。匈奴兵只得空手而歸。這樣過了幾年,邊境的百姓沒受到什么損失,生產開始恢復。
匈奴兵見趙軍一次又一次,不出營迎戰。都以為李牧害怕匈奴;趙軍的將士有的也這樣認為。趙王聽到這種風聲,立即派使者到代郡責備李牧,并要他出兵與匈奴交戰,盡快打敗匈奴。然而,李牧仍然按兵不動。趙王非常惱火,下令將李牧調回,另外派人接替李牧鎮守代郡。
新任守將按照趙王的.命令,每次都出戰迎擊南下侵擾的匈奴部隊,結果,一年來,每次趙軍都打敗仗,不僅損兵折將,還被匈奴掠走了許多財物。邊境的百姓又不能正常耕田、放牧了。趙王只好派人又去請李牧,要他再去鎮守代郡,抵御匈奴,安撫邊民。李牧閉門不出,推托說:“臣身體有病,不能前往。”
趙王只得親自出馬,好說歹說硬逼著李牧答應了前往代郡統率守軍。李牧最后向趙王要求道:“如果大王一定要我去,那么就請允許我仍然施行以前的策略。否則,我不敢接受您的命令。”趙王連忙點頭,表示同意。
李牧回到代郡后,又實行以前的方法。匈奴每次派兵前來侵擾,總是什么東西也掠奪不到,兩手空空而返。邊境一帶又重新出現了較安穩的局面。
年復一年,匈奴兵見李牧不出兵交戰,便認為李牧是個膽怯的將領。因此,他們也就日益驕橫放縱起來,不把李牧放在眼里。趙軍的將士,每天都吃得好,訓練也抓得緊,但就是沒有機會和匈奴兵打仗,心里悶得慌。有一天,許多磨拳擦掌,情緒激昂的將士,自發地跑到李牧帳前請求出兵,攻打匈奴,報效國家。
李牧見時機已成熟,便下令挑選兵車一千三百輛,馬一萬三千匹,能夠沖鋒陷陣的勇士五萬人,能夠射箭的士兵十萬人,組成了一支精銳的隊伍。李牧便帶著這支隊伍,加強訓練,演習作戰。
這天,李牧吩咐邊境的百姓都出去放牧,并有意把牲畜分散得滿山遍野。匈奴兵一見,立即派出一支人馬,前來侵擾。這時,趙軍卻偽裝戰敗,逃回營壘,故意讓匈奴兵掠走一些財物和數十名將士。
見此情況,匈奴的首領單于馬上命令全部兵馬,立即南下,大舉進攻趙國,企圖奪取代郡等邊境郡縣。李牧得到情報,馬上將主力部隊分成兩路,從敵人的兩翼包抄過去。一向輕視李牧的匈奴兵,突然受到趙軍的包圍、攻擊,頓時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李牧指揮著勇猛的趙軍,一鼓作氣,乘勝窮追不舍。十余萬匈奴騎兵,被趙軍殲滅得一干二凈,唯有單于只身逃出了包圍。這一仗,令匈奴大傷元氣。此后的十幾年中,匈奴再不敢侵犯趙國的邊境了。邊境的百姓也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太平生活。
《資治通鑒故事》讀書筆記2
這幾天看了一本叫《資治通鑒故事》的書,講的是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的故事。這本書由三家分晉、陳勝起義、田園詩人陶淵明等多個小故事組成。
我印象最深的是女皇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登基最晚的皇帝。這個故事講述了武則天是如何從一個普通的宮女變成皇帝的。中間有很多陰謀和陰謀。經過千辛萬苦,他終于成為了皇帝。
在她當皇帝的十多年里,她所做的有好有壞,有好有壞:鞏固邊防,發展生產,增加人口等。;壞的.有:濫殺無辜,重用酷官,奢侈生活等等。后人對她的評價是功過參半。
武則天在公元705年正月感染重病,同年12月17日移居長生殿療養。
這本書的其他故事也很精彩,值得一讀。
《資治通鑒故事》讀書筆記3
在我的書柜里,有一本厚2厘米、黑硬殼的書,叫《資治通鑒故事》。這本書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用19年的時間整理出來的。
這本書的資料主要是政治和軍事,也兼顧了經濟和文化的歷史資料,貫穿了1362年的歷史。
書中有許多發人深省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我們也知道了一個又一個做人的道理,這讓我們受益匪淺,比如珍惜劍術,奇功失敗。說不能自以為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遺子黃金滿,不如教子一經。意思是教孩子好好學習,給后人積累更多的金銀。這是一本真正的文學名稱。它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政治兵法,也讓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戰略策略。這是我第一次閱讀中國的年度體育史,我學到了很多課外知識。我必須閱讀更多關于中國5000年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的歷史故事。
文學是一個比鳥兒飛得更遠的夢想,一種比花朵更美麗的'情感,但也比星星更明亮的智慧。讓我們一起閱讀文學名稱,閱讀大量的書籍,讓我們培養情感,讓我們成長的道路充滿陽光,讓雨露滋潤我們的心。
《資治通鑒故事》讀書筆記4
最近幾周,我讀了一本名為《資治通鑒》的書。
我最喜歡文章中的朱買臣。因為雖然他的家庭很窮,但他總是失去閱讀的心。為了應對妻子的責罵,朱買臣不僅沒有放下書,而且堅定了閱讀的`決心。果然,他的努力工作并沒有被埋葬,然后他成為了一個會議的守護者。
我最喜歡《李英不怕權貴》的故事。因為李英知道他殺了張朔,他的哥哥張讓會扮演皇帝的角色。但為了回報人民的清白,張讓在審判后斬首了張朔。皇帝很快就明白了這件事,李英并不害怕在皇帝面前。我以為皇帝會辭職,但我沒想到會獎勵他。事實上,皇帝已經知道了事件的真相。
在這本書中,我最欽佩唐朝的裴度。他一生都是一名重要的職位,三次是階段。他不僅可以幫助朝廷的君主,還可以帶領軍隊出去,努力工作。雖然他多次被大臣排除在外,但他受到了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他與著名詩人白居易和劉禹錫有著深厚的友誼,他們的詩歌和葡萄酒浪漫也給不超過中國人的首相帶來了一點書卷氣息。
讀完這本書和歷史書,我受益匪淺。它不僅讓我欣賞戰國時期到五代十國的歷史,也讓我了解了古代政治和政治的一些真實故事。它還記錄了朝代如何從繁榮到衰落的痕跡。在這個過程中,有智慧和陰謀;勇敢和殘忍;有人性的掙扎、堅持和墮落。
《資治通鑒故事》讀書筆記5
暑假期間,媽媽給我買了一些我喜歡的好書來讀,《資治通鑒故事》就是其中之一。這本書改編自中國古代著名的《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編年史。作者是熟悉司馬光砸缸故事的主要公司馬光。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歷史學家和作家。司馬光編這本書花了19年時間。這本書記錄了從東周到五代,共有1360多年的歷史,主要是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它記錄了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跡,簡單生動地告訴人們,這些古人的品質是誠實、正直、堅強、慷慨、忠誠、正直、執著等。這些品質在今天依然可貴,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資治通鑒故事》中有許多偉大的人物。經過敏銳的觀察,司馬光生動地講述了荊軻刺秦王、毛遂自薦、鴻門宴、七步詩等生動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毛遂自薦》故事中的毛遂。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公元前258年,趙國被秦國包圍,派平原君到楚國求助。平原君要選20個文武雙全的門客一起去,還有一個人。這時,一個叫毛遂的門客勇敢地選擇了自己,用機智威脅了楚王,讓楚王答應聯合抗秦,解開邯鄲之圍。毛遂勇于展示自己,自信的'性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欠缺的,要向他學習。
讀好書不僅能增加知識,開闊視野,還能陶冶我們.情感,啟迪我們的智慧。將來,我會讀更多的好書,讓自己成為一個的孩子。
【《資治通鑒故事》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07-31
《美德故事》讀書筆記11-09
女兒的故事讀書筆記08-23
《故事思維》讀書筆記01-14
關于史記故事讀書筆記12-11
《列那狐的故事》讀書筆記02-04
《成語故事》讀書筆記02-27
寓言故事讀書筆記03-10
親情小故事讀書筆記02-10
笨狼的故事讀書筆記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