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在現在社會,發言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發言稿可以提高發言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1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二、整體特點:
五年級主要圍繞“作用與平衡”這組統一概念,整合課程標準中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及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內容。本冊圍繞“作用與平衡”統整教學內容,共設6單元,22個課題。
本冊側重“作用與平衡”中的“平衡”,通過研究生命世界、物質世界以及地球與宇宙世界之間的復雜關系,向學生初步滲透自然界的物體無不在相互作用之中,物體間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達到平衡‘而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后,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又可以產生一次新的平衡現象。因此,自然界的物質永遠都處在相互作用之中。
三、主要目標
根據新科學課程標準,本冊重在培養學生以下幾種科學素養:科學探究: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能進行觀察、實驗、制作等探究活動。對生物、地球運動等科學內容進行探究。科學價值觀:保持與發展想知道,愛提問、大膽想象、樂于探究的愿望。關心科學持新事物及科學、技術、社會、環境(STSE)之間的聯系。正確的理解科學,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互助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習中尊重事實、注重環境保護和與自然和諧相處。科學知識使學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礎知識。以及運用知識進行科學探究活動。通過本冊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科學價值觀、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STSE)各方面得到發展。
1、激發學生探究物體與物體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的的相互作用與平衡關系。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資料,以控制實驗、模擬實驗、分析實驗結果、提出假設等探究能力,鼓勵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
2、能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和動手操作,探究杠桿平衡、輪軸、滑輪、斜面、齒輪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過觀察、分析資料發現動物、植物有著多種繁殖方式;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對生命的起源、生物的進化做出有根據的假設;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變化;
3、能始終保持對探究物體與物體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達到平衡狀態的興趣以及對未解之謎和生物技術的好奇,并積極關注相關研究的進展;感受生命延續過程的復雜多樣,進一步樹立珍愛生命、保護環境、保護資源的意識;能通過科學家的故事學會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能運用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積極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四、教學建議
本冊共分為六個單元,共22課。
第一單元巧妙的用力: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組織學生探究杠桿、輪軸、滑輪、斜面、齒輪簡單機械的作用及杠桿平衡等簡單的原理。學生在研究簡單機械中觀察兩種力相互作用的過程,感受兩個物體相互作用的現象,并認識到當兩種作用力相等時,物體間將達到平衡狀態。
1、怎樣才能省力P2(整體認識生活中幾種簡單機械的作用,體會到利用簡單機械能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關注點:列舉簡單機械在生活中對應的具體工具)
2、撬棍的學問P4
知識點關注:(1、三種類型不同特點和作用。2、杠桿尺怎樣達到平衡,杠桿平衡原理的應用)
實驗操作:杠桿尺平衡實驗、天平的使用動手實驗,探究杠桿尺達到平衡的條件。動手操作,天平的使用步驟。
3、輪子的妙用P9
知識點關注: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不同特點,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齒輪的特點和作用。
實驗操作:嘗試組裝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和齒輪組,探究它們的不同作用。鼓勵學生嘗試探究動滑輪省力的規律。
4、斜坡的科學P14
認識斜面省力的規律:同一高度下,斜面越長越省力;斜面坡度越平緩越省力。
5、自行車P18。認識機器的組成部分,能找出生活中常見機器的組成部分,會分析各部分中簡單機械的作用。
專題研究:我的機器。P21
設計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務的工具(包括簡單機器、機器人等)。
自由創作,機器大賽。小組交流簡介自己的機器的組成部分。如何按步驟制作,鞏固設計制作過程的五個步驟。體會一些常見機器和簡單機械的運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
第二單元生命的延續:通過觀察分析資料發現動物、植物有著多種繁殖方式;感受生命延續過程的復雜性,培養對生命的珍愛,學習植物和動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時引導學生關注與生殖有關的生物技術問題,保持對生命科學的好奇。舉例說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發現生物的許多特征是遺傳的,變異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6、小鳥和小貓P24(略)
7、落地生根P29(略)
8、相似和差異P32(略)
9、克隆羊—多莉P40(略)
第三單元生物的進化:本單元繼續引領學生帶著許許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通過查閱、分析和整理資料、討論、撰寫科學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動,討論生物的起源和進化問題,分析實例找出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平衡。能講述有關科學家(如達爾文)的故事。
10、生命從哪里來P44(略)
11、尋找進化的證據P47(略)
12、生物進化的秘密P51(略)
第四單元地表緩慢變化:本單元將引領學生嘗試提出有根據的假設,通過相應的模擬實驗,逐步使學生感悟到各種自然力量以及人類活動對地表改變的影響,幫助學生認識到地表變化是各種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激發學生探索地表變化奧秘的興趣,意識到保護地表的重要性,適時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世界,欣賞自然美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13、山脈的`變化P56能描述溫度、風、流水、植物對地表改變的作用。
14、沙洲的形成P61(略)
15、溶洞里的鐘乳石P67(略)
16、人類改變地表P71(略)
第五單元礦產資源: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巖石、礦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親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這些礦產資源不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因此保護礦產資源顯得尤為重要。
17、常見的礦物P76(略)能說出各種巖石是由各種礦物組成的。
18、金屬的來歷P80(略)
19、煤和石油P85(略)
20、礦產資源P89(略)能提出保護環境、保護礦產資源的建議。
第六單元工具與技術:本單元以工具和技術為主題,將科學知識、探究能力、科學態度及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整合起來。激發學生對機器人開發研制的興趣,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自己的機器人。
21、工具人類的幫手P92(略)
22、機器人P97(略)
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簡單機械的運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方便,并能從正反兩方面分析技術給生活和環境帶來的利弊,關注工具發明和使用的發展史。
五、采取措施:
a)開展生動的科學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b)建立科學文件夾,記錄學生在科學課上的學習進展情況。文件夾包括以下內容:科學課筆記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圖表、圖片、照片、觀察報告、實驗報告、記錄表、評價表等。并在期末對學生做的文件夾進行展示與評比。
c)發揮評價對學習和教學的促進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動評價、單元自評、綜合評價等到三類評價工具供教師和學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d)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系,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e)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系。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f)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
g)積極參與新教材實驗。
h)開展環境教育,進行生物種養殖的課外實驗,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關系。
六、潛能生的培養:
根據對學生情況的了解,結合科學課的特點。潛能生主要表現在:
1、對學科知識無學習興趣;
2、無科學探究意識,科學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識;
4、實踐能力不足。
針對這些情況,首先以生動的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供合作與參與的機會,培養他們科學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組中安排他們進入較好的組學習,并開展“一幫一”的活動幫助他們。
科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2
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
今天我在這里介紹的,也只是一些平時工作中點滴體會,今天借此機會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科學》課作為小學課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它學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實驗則是完成教學任務非常有效的途徑,也是學生模仿科學家進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對學生啟蒙教育的重要學科。小學生通過動手做實驗可以激發愛科學的興趣,有效地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養他們對科學實驗的探究欲望。怎樣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學科學實驗課呢?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小學目前基礎條件相對較差的特點,我認為開展小學科學實驗活動,應采取以下策略:
一、確定實驗科目的基本要求
(1)事先告知實驗目的
做實驗前,只有給學生提出做該實驗的目的是什么,任務是什么,才能使他們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們深入細致地去觀察去做。因此,確定實驗的目的對于學生上好實驗課是至關重要的.,它能讓學生明白該實驗是為了研究什么而設置的。
(2)理解實驗操作過程
每個學生理解能力不一樣,實驗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學生對實驗中的重點、難點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總結。做實驗每個學生都喜歡,但由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觀察事物時常是雜亂無章的,缺乏系統性和目的性,觀察時受興趣和情緒的影響很大,有時常常偏離觀察的主要目標。他們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盲目亂動,做了這一步不知下一步該做什么,顛倒操作過程,少做漏做,導致實驗失敗,所以在實驗前就要理解操作過程。如教學《簡單的電路》這課時,我們先讓學生自由討論,嘗試用一個燈泡、一個小燈座、2根導線、1個電池盒和1節電池要怎樣連接起來才能組成電路。設計操作過程,然后匯報,其余學生討論補充。還可以把影響實驗的關鍵步驟和注意點先寫在黑板上,作為實驗的操作規程或注意事項,從而避免實驗的盲目性。
(3)布置實驗觀察任務
只有讓學生明確了實驗前的觀察任務,才能在實驗過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師要提醒學生動用一切感覺器官去全面觀察和感知。運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覺器官去觀察和感知實驗過程中形態、特征和聲、光、色、味、溫度等變化情況,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和感知每一個微小的地方,每一個細小的變化。以《觀察植物的種子》為例,課前要收集各種植物的種子,仔細觀察它們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各不相同。如:黃豆和豌豆極其相似,但細看會發現:豌豆形狀較黃豆圓一些。
二、讓學生親臨科學實驗的樂境
要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科學實驗應該讓學生充分參與,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實驗教師既要充分利用實驗室的器材,又要充分發揮環境在小學科學教學方面的優勢。要充分利用實驗室的資源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科學實驗。如在《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設計制作一個雨量器》等這些具有小制作、小實驗性質的實驗課時,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實驗,在無危險時,盡情地實驗,痛快地玩耍,學中玩,玩中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盡心盡力造就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進行探究,從而獲得科學知識。科學教材中實驗部分大多為探究性實驗,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實驗中應鼓勵、引導學生大膽探究。如在上《紙在水中是沉還是浮》這一課,在桌子上放一盆水,出示多只小紙船,分別放到盆子里,學生開始自主探究活動后會陸續發現:紙船起先都飄浮在水面上。但過上一段時間后,紙吸足了水后,因為皺紋紙的吸水性強,它吸得水越多就越重,很快會沉到水底。其他的依次也沉入水底。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紙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誰吸水吸得快,誰就沉得快。
總之,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是一種積累,需要教師的引導,需要學生的合作,更需要師生的合作。只要實驗老師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把解決實驗教學難點和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相結合,實驗課教學就能夠取得很好的成效。
科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3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課堂學習非常重要,養成一個好習慣,也同樣重要。
一、科學使用工具書
工具書其實是一種小型圖書館,也是學習的拐杖,是無聲的老師。許多工具書查閱方法都有所不同,教學中教師應加強指導,教給學生基本的查閱方法,使學生正確使用;還要設法調動學生對工具書的興趣。比如,要求學生在課文預習時查生字詞語;在課堂上選擇典型的字詞當堂動手查字典,重在義項選擇;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己不認識或難以理解的字、詞,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查找工具書;討論一些讓學生特別感興趣的問題,得不出答案時,要求學生到相關的工具書里查找出來。學生就會對工具書的巨大威力感興趣。久而久之,學生逐漸養成了查工具書的習慣。
二、學生良好的寫字、識字習慣
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就是老師在學生習字課和作業要求中,提出書寫的具體的要求,并長期嚴格訓練而形成的。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提出:
1、寫字姿勢正確,字跡端正,書寫規范。
2、會寫1000個常用漢字。
3、有寫字的興趣。
4、重視用眼衛生。
5、注意握筆姿勢。
6、注意寫字姿勢。
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引導學生發現識字方法、識字規律以及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把點點滴滴的發現積累起來,逐步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進而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在校內,在家里,在街上,在商店只要見到漢字,就有識字的欲望,自覺地識記。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漢字教育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見,除了語文課本,生活就是識字的好課堂。要把課外的識字活動和平時的課文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識字,擴大學生的識字量。
三、朗讀背誦的好習慣
背誦是大量積累材料、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記憶力,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對于課本中規定背誦的百來篇課文,在教學中必須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是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不可錯過。為此,學校和老師要給學生安排定時、定量的誦讀內容,課堂上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及時糾正和表揚,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然后要求學生熟讀成誦。使學生日有所讀,日有所獲,從而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習慣。
四、有問題要及時的提問題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有了疑問才會促使深入思考,才會獲取新知。質疑本來就是創新的基礎教學中要多鼓勵,多引導學生質疑。在初讀課文時,可引導學生從課題中質疑;在深究課文局部時,可引導學生從重點詞句、細節描寫、標點符號、修辭手法等方面質疑;在課文結束時,可進行創造性質疑。在指導學生質疑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一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即使學生的問題幼稚可笑,也應鼓勵并加以引導,不可操之過急,打擊其積極性,熄滅其智慧的火花。二要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質疑,忌漫無邊際,無針對性。
老師還要鼓勵學生,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準的,都應當勇于向別人請教,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問一切可能了解情況的人。
在語文活動中輔助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廣泛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培養興趣,養成習慣。樹立正確的語文觀。
科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4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教研室王主任重視我們青年教師的發展、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煞費苦心的組織這樣的交流活動,同時我也深感榮幸能代表政治學科青年教師做20xx—20xx年優秀青年教師代表發言,其實在坐的各位老師都是優秀的,感謝王主任給我這次上臺鍛煉的寶貴機會。
一、“引路人”在個人成長中的作用。
20xx年我從合肥xx來到xx上大學,畢業后干過特崗教師,也帶過課,20xx年入編xx,現在已經有4個年頭了,剛踏入教師崗位的時候,是一種彷徨,無所事事,當時的感受是教師一份清閑的工作,上完課之后到家就是陪著老婆孩子看電視、玩,一個月領一份工資就足夠了,可能每位年輕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但清閑的同時也有一點茫然,以后的路怎么走?是我在睡覺前對所思考的問題,單我是一個不甘于平庸卻一直平庸的人。在20xx年10月份參加區教研室組織的課堂研討中聽到一節很觸動我的課,當時是xx老師上的《發掘自己的潛能》一課,聽后感覺很新,很多學生愿意聽和做的環節,課后研討時聽到區里政治老師的點評,水平都很高深;知差距后,我就思考為什么有差距,再彌補;會后我加入xx區政史地學科學科教研群,在課余找到xx老師聊天,希望xx老師,這樣一位名師能夠認識我,當時自己也在想:在xx自己舉目無親,xx老師是領導,怎么可能去關心你這個南方小蠻子;試試吧,在xx老師交流的過程中,發現領導很可親也很可愛的一個人,從此不斷領取王老師給自己量身打造的成長計劃,包括是課的設計、上課的鍛煉、試題的`命制、20xx年10月隨同王老師到廣東珠海參加全國政治優質課評選的觀摩的活動等。
每一個年輕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到困境,我們常常會手足無措,失去信心。每當回顧自己成長的經歷,我都會深深地感到,一生中出現一個“引路人”很重要,xx老師是我專業成長的恩師,他使我由懵懂走向成熟,使我脫胎換骨;我也深深地感到,在xx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角色;是他,為每一位教師、尤其為我們青年教師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實現自身價值的良好機會。
二、坐住冷板凳,能夠付出,堅定信念,相信自己就能成功。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要付出很多。回想自己在接受王老師給自己提出鍛煉的過程中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很多。記得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家人都住在三門中學,那時已經是冬天,下晚自習后都快夜里10點,想到還有王老師給自己的鍛煉計劃沒做完,放棄睡覺,坐在冷板凳上繼續對著電腦,做完的時候全校師生都進入夢鄉了。看看時間都過了12點了;20xx年堅守王老師給我的話,每天堅持閱讀《中學政治教學參考》,堅持寫心得體會和反思,就是這樣不斷的堅持不斷的鍛煉,自己不擔生活充實了,而且也鍛煉了自己。
經過近4年的努力,上了三次區級公開課,多次參加區級優質課評選,多次參加區期末考試試題的命制,命制的試題和試卷多次在中學生時事政治報,皖智教育,江西金太陽,陜西萬唯教育,金星教育上發表,參與出版的中考復習類書籍和試卷10余本,有一篇教育敘事正在通過國家級核心期刊《中學政治教學參考》的二審環節。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我的“引路人”xx老師的付出,在此再次感謝王老師!
最后引用我們政治學科的術語,期望新一屆“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緊密團結在xx主任的周圍,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振興我們潁泉“政史地”學科教研的發展,實現個人夢想。
謝謝大家的聆聽!
科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興借這個研討會的平臺,和各位同事分享與交流。
首先,感謝我們的領導一直以來對九年級特別是我們這四個班的關心和支持,付出了許多心血和努力。
眾所周知,我們這四個班很難管理,可我們幾個班主任敢于擔當重擔,敢于挑戰現實,樂于奉獻才智。在班級的衛生管理中,我們幾個班級也不例外,一樣完成得好。無論是天天衛生區,還是教室衛生,天天都保持干干凈凈。這還要感謝我們的趙組長,他親自帶頭,以身作則,和我們一道,撿樹葉,撿煙頭,撿水瓶,除雜草,既全盤部署周密,又躬身力行,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我們都很感動。其實,班主任都很辛苦,只要大家和睦相處,師生關系處理得好,同事關系處理得宜,同事和領導配合默契,我們一樣享受辛苦工作所帶來的愉悅,驅趕更多的不快。接下來我們四個班要做的是加強交流,加強合作,齊抓共管,應該有所期待。
在月考方面,拔尖的不多,可謂鳳毛麟角,而低分的學生一大片。在差生的轉化方面,除了做好其思想工作方面外,還應在提高成績上下功夫。接下來的努力方向是:加強數理化的輔導工作,對癥下藥,由易到難,由淺到深,設計典型題目,精選例題作導向,采取多措并舉,重拾學習信心,讓學生品嘗到探尋科學奧秘的樂趣。加強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加強讀書朗讀活動。我們面臨的難題是如何撬開學生的`嘴?讓學生喜歡讀書。是否從古詩文中找到突破口,希望我們多多探索和實踐。
最后,要有大局意識,要有長遠的目光。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要大家團結奮斗,共同面對,我們一定會早日享受到均衡教育的暖陽,明年的中考一定會更加出彩。
【科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相關文章:
生物教學研討會總結12-16
教學研討會教師發言10-17
教學研討會心得體會05-06
教學質量研討會主持串詞05-05
數學教學研討會心得體會11-30
科學教學總結04-21
教學研討會發言稿11-07
小學教學研討會發言稿06-11
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體會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