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優秀)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作文 篇1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端午節的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向往已久的黃山。
早上,我們早早地起了床,坐纜車上山去看了美麗的始信峰。始信峰位于黃山北海散花塢東,海拔1683米。它巧石爭研,奇松林立,風姿獨秀,果然是名不虛傳。那一棵棵迎客松站立在始信峰上,就像一行行在等待將軍檢閱的士兵。
接著,我們又去了西海大峽谷。西海大峽谷整個地理位置是一個巨大的“U”字形,谷頂到谷底落差很大,但景色非常的秀氣、奇特,地勢非常陡峭險峻,有的地方角度垂直達到80多度。不管你是多么勇敢的人,看到這筆直的階梯,腿也會發軟。峽谷內植被非常茂盛,空氣清新,天空湛藍深遠,鳥兒在高空快樂地飛來飛去。看,這里的景色真漂亮呀!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下午四、五點,我們從谷底坐觀光纜車到光明頂時正好可以看日落。只見紅彤彤的太陽正慢慢地西斜,光線變得柔和起來;慢慢地,太陽與地平線齊平,剩下的.余光把遠處的蓮花峰、天都峰染成了紅色,整片山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一轉眼,太陽不見了影子,緊接著,天暗了下來,看日落的人們站了起來,各自散去。從開始到日落,這整個過程震撼了我。大自然太美妙了!
第二天一早,我們又去了雄偉、壯觀、突兀、驚險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比蓮花峰只矮54米;天都峰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天都峰是黃山可以攀爬山峰中最險峻的一個山峰,也是黃山的第三大高峰。即便如此危險,我也要堅持攀爬。在往山頂攀爬的過程中,我時不時的回望。終于登上了天都峰最險的地方---鯽魚背。鯽魚背是天都峰最險的一個景點,踩腳的道路非常的狹窄,就像魚的背脊。站地鯽魚背上往下看,感覺一不留神,就會掉進萬丈深淵,心里緊張極了,雙手緊緊抓著兩邊的鐵鏈,小心翼翼地走完了這段路。終于登頂了,雖然很累,但心里卻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休息片刻后,我們便開始下山。
這次的黃山之行非常有意義。
端午節作文 篇2
6月16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跟媽媽去上山踏青。
剛一上山,我就被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蒼青色的群山,一座疊著一座,好像大海的波濤,無邊無盡伸到遙遠的天邊。還有黃燦燦、紅艷艷的小花從草里冒出來,在山坡上一簇簇噴放。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紅艷艷的`太陽射在山尖上,把山頂的霧氣好像幕布一樣拉開了,人們拿出準備好的毛巾,開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傳說端午這一天,當太陽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臉可以除災袪百病。
踏青結束,人們手里都拿著新鮮的艾蒿,在傳說中,把艾蒿掛在門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進入家門。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粽子,自然非常高興,但是我又想到了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為了紀念他,發明了粽子這種食品。
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我只好等候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可以繼續上山踏青。
端午節作文 篇3
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民族節日,在端午節中我們要干兩件事:一是要在端午節包粽子吃;二是要給我們系上五彩繩。你們知道嗎?因為古人說:“如果端午節這天給小孩子們手腕上系上五彩繩,這樣小朋友就不會被蟲子咬了。”現在讓我來給你們講講怎樣做粽子吧!
首先做好準備工作1、我先幫媽媽買30顆大棗,你知道為什么要買30顆大棗嗎?因為我們要做30個粽子。再將洗好的粽子葉拿出來,粽子葉是用蘆葦做的,因為它非常結實。媽媽又讓我拿出一個大盆出來,我問媽媽用盆做什么呀?媽媽說:包好的粽子放在盆里呀!媽媽將提前泡好的米又用清水洗了兩遍,放在那里,這樣一切準備工作結束。
然后是包粽子了,我先幫媽媽把粽子葉屢平直,四個有層次的'疊起來,只見媽媽雙手捧起疊好的葉子把它們打個筒,然后將糯米放進筒里,再把一顆大棗放上,最后把葉子一折,再扭一下之后用繩將它緾上,這樣一個三角棕就包完了。看看媽媽重復著,二個、三個就包完了,放入鍋內開始煮,我已經等不及了,終于聞到了香味,我感謝媽媽做這么好吃的粽子給我!大家端午結也是這樣包粽子的嗎?
端午節作文 篇4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粽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
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
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端午節作文 篇5
我們家鄉的端午雖然沒有熱鬧的賽龍舟等熱烈的慶祝活動,卻也有著很多值得一述的節日習俗。
首先是,在端午節前幾天就要買糯米、黃米回來包粽子。我們大連地區包粽子是一定要用葦葉的,裹上一顆甜甜的大紅棗,葦葉加上糯米和大棗,煮出來以后,那香甜的味道會在整個樓道里飄香彌漫,遠遠地嗅到,你便會知道,哦,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最熱鬧的要算那幾天街道上、菜市場里出售的“把門猴兒”、香荷包、線纏粽子等五彩繽紛琳瑯滿目的各類掛飾了,隨著這些小玩意兒的上市,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
關于端午節的傳說,你在百度上隨便搜一下,會有幾千萬條,可是我們家鄉只有一條,關于這一點我采訪過很多家族里的老人們,他們的回答異口同聲,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老人們說,我們把端午節包的粽子啊雞蛋啊丟到河里,讓河里的魚蝦不要吃了屈原。如此簡單。至于我們這里跟汨羅江有多遠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對這位偉大詩人的一份敬意。
櫻桃熟了。超市的貨架上和街邊的小攤上到處可見櫻桃的身影,我是多么想親手體驗一下摘櫻桃的樂趣呀!端午節的前一天,班級組織的摘櫻桃活動圓了我的櫻桃夢。
懷著開心與期待,我們坐上了開往葛家鎮的車,窗外下起蒙蒙細雨,似乎它也想加入到我們摘櫻桃的隊伍中。
為了讓我們這些城里的孩子親身感受到農村的巨大變化,這次活動增加了參觀生格莊的行程。村委會的阿姨向我們詳細介紹了生格莊村的變化,通過看板,我看到了生格莊村的往日:泥濘的土路、雜亂的草堆、臟亂的垃圾堆……而生格莊的今天:平整的水泥路、井然有序的雜草屋、不見蹤影的垃圾堆……這一切都讓我驚嘆不已,綜合整治的效果顯而易見,兩級政府的投資和生格莊村民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嶄新的生格莊。
離開生格莊,我們到了終點:櫻桃園。遠遠望去,櫻桃林像綠色的海洋,紅色和黃色的櫻桃鑲嵌在綠色的洋中,有如一幅美麗的圖畫。走進櫻桃園,同學們便向櫻桃樹沖去,開始了采摘之旅。我看見一棵最大的櫻桃樹,摘顆黃的,呀,好澀,連忙吐了出來,在另一棵樹上摘到幾顆紅的,啊,酸酸甜甜真好吃,我開心地摘著、吃著,不一會兒就吃飽了。
雨水把櫻桃沖得干干凈凈,看著潔凈的櫻桃,我想起了家中的姥姥,應該給她帶回去些才對呀,就這樣,我加快了摘櫻桃的步伐。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轉眼間到了下午,我們載著滿載的櫻桃,帶著愉快的心情回到了威海。
端午節放假,媽媽帶我去南門坑游玩,聽到消息,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我們坐著車子,帶好工具,出發了。過了一會,我們到了南門坑,那兒有金色的沙灘,還有一望無際的大海,看到這些,我的心高興得砰砰直跳,還沒等媽媽布置好東西我們就光著腳丫,跑到沙灘上玩水,我們用鏟子挖了個大坑將自己的腳埋在沙子里,一卷波浪沖上岸來,我們的腳下就有一陣涼咪咪的感覺,在盡情地玩耍中,我們的午餐做好了,我們站在沙灘上,吹著海風,我們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微笑,吃完午飯,我們游玩了周圍的美景,過了一會還變更熱鬧了,到處是人們的歡聲笑語,海面起了一點小霧,過了一會霧更大了,講真個海灘籠罩在下面,在霧籠罩的海灘像一片仙境,這些霧似乎擁有了魔力,將海水全部吸干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退朝,我們光著腳丫在水里踩,腳下涼涼的,人們也紛紛往水里踩,走到對面的島上,過了一會霧更大了我們再也看不清楚前面的方向,便往回走。
南門坑實在太美了,就像傳說中的仙境。
今天是端午節,廚房飄來陣陣香味。哦,要吃粽子了,而且還是我喜歡的紅豆味呢!
包粽子是我姐姐的拿手活。首先用碧綠的粽葉裹一個實心的“漏斗”,中間填滿糯米。接著,按緊、壓實,如果想吃點花樣,可以加一些綠豆、紅豆、紅棗、肉丁、香腸等。最后,用紗繩把成錐狀的粽子系緊,一個精致玲瓏的小粽子就成形了。
吃著剛煮好的粽子,我忽然腦子里出現了一個問題,今天為什么是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訴我:“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流放時聽到國破家亡的消息后,悲憤欲絕,于五月初五這天,作下最后一首詩《懷沙》后,抱石投入汩羅江。后來,當地老百姓駕船將飯團等食物扔進江水中,想要喂飽河中的魚蝦,讓屈原的尸身免遭噬咬,后來逐漸演變成了賽龍舟,吃粽子。
我一邊聽著爸爸的講述,一邊自言自語道:”吃粽子也有這樣一段歷史典故呀!愛國的人就是受人尊敬的人!“
快到端午節了,今晚我家包粽子。我也想學著包粽子,媽媽就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兩片粽葉,并排將寬的一頭重疊一小部分,再窩成一個“小漏斗”,但是這個“小漏斗”一定要是封口,一絲縫也不能留;再將糯米裝進去,用粽葉長長的尾部蓋上“蓋子”;然后還要加一片粽葉才把“小漏斗”里的糯米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后用繩子將成形的粽子捆緊,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一共包了三個粽子,其中兩個是在媽媽幫助下包好的,還有一個雖然樣子很古怪,但是我獨立完成的。我不明白為什么同樣的粽葉在媽媽手中就很聽話,一點兒也不漏米,而在我手里卻總是不停地散開、漏米?媽媽說“熟能生巧”,只要我多練習,就會越包越漂亮的!還說我第一次學包粽子就能包起來,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今晚學包粽子可真有趣!以后我包的粽子一定會比媽媽包的還要漂亮!
端午節作文 篇6
打開嫩綠的粽葉,一股淡淡的清香迎面飄來。白花花的糯米緊包著香噴噴的綠豆和散發著濃香的豬肉,這就是我們甘棠的.特色美食------大肉粽。
粽子的制作工序是很簡單的。首先,要把新鮮的糯米、綠豆、還有豬肉用清水洗干凈,再用剪刀把葦葉的柄桿剪掉,然后抽出4~6張葦葉,兩個手指夾緊,一彎一繞,就成了一個漏斗的形狀,再往“漏斗”里裝上糯米、綠豆、豬肉等,你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上紅棗、栗子、赤豆等,加好料后就把它壓平折蓋上葦葉,最后用紅線一圈一圈地扎緊一個大肉粽就完成了。把肉粽放進蒸籠里蒸熟就可以吃了。
煮熟了的粽子,熱氣騰騰的直燙手,可我還是迫不及待地剝開葦葉,一股濃濃的香味立刻就撲向了我。那白白的糯米、滑嫩爽口的綠豆合肥而不膩的豬肉令我垂涎三尺,咬一口,糯米的香、軟、粘馬上就占據了我的味覺,再咬一口,綠豆的滑嫩、入口即溶的豬肉在我的舌尖上徘徊,粽子還有很多的吃法:你可以把它切成一塊塊的煎著吃;如果你愛吃辣,可以蘸上辣椒醬和蒜頭;愛吃酸,可以蘸上醋。
這就是我們甘棠的特色------大粽,嘗一嘗我們的大眾,你一定會覺得唇齒留香,吃了還想吃!想吃的話要趁早哦,去晚了就沒了。啊!又是這大粽的濃香,我得趕緊去吃了,拜拜!!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09-02
(經典)端午節的作文08-22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7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8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0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07-10
【精選】端午節作文07-13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