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城》高中生讀后感優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圍城高中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圍城高中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圍城高中讀后感1
這本滿載盛譽的書能帶給我怎樣的體驗呢。帶著滿腔的喜悅,我開始了讀《圍城》之旅。
整本書里,錢鐘書先生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沒有蕩氣回腸的愛情。那么,是什么使《圍城》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讓一批又一批的學者們為之傾倒呢?我想這部小說的真正魅力似乎主要不在閱讀過程,而在讀完整本之后才產生。讀完全書,再將主人公方鴻漸所有的經歷簡化一下,那就是,他不斷地渴求沖出“圍城”,然而沖出之后又總是落入另一座“圍城”,就這樣,出城,等于又行城,再出城,又再進城……永無止境。
回國的郵船與世隔絕,百無聊賴,自然如同“圍城”,對方鴻漸來說,到了上海就應該是走出郵船這個“圍城”,可是戰時的上海實際上是另一座“圍城”,方鴻漸到上海之后失業,愛情又碰壁,這境況更如同“圍城”,因此他才不惜歷盡艱辛到內地,希望走出“圍城”,內地“三間大學”并不如他所設想的那樣好,那里的勾心斗角的環境又使他重陷“圍城”,于是他又渴求回到海,以擺脫“三間大學”這座“圍城”,重回上海后生活愈是困頓,方鴻漸又打算再次沖出上海這座“圍城”去重慶,……
小說結束了,讀者并不知道方鴻漸后來的情形,但依其生活的邏輯可以推見,他又進入另一座“圍城”,而且他可能永遠也擺脫不了“城”之困。
這是為什么?為什么一個留學生歸國帶來的不是滿腹的知識;不是新思想;不是能報效祖國的.本領?而是使自己陷入一個又一個圍城,不能自拔。顯而易見是因為他軟弱無能,因為他處處為他人左右。回國后工作是三閭大學施舍的;自己的愛情是在孫小姐千方百計的設計下,方鴻漸下圈套的;自己的婚姻是所謂好友趙辛楣一句話促成的。在每一個人生重要選擇里方鴻漸都沒有找到自己。所以他注定會不幸福、會被視為可有可無。
錢鐘書先生筆下的方鴻漸是悲哀的。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每個人的命運都應該由自己主宰;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拼一把。在面臨選擇時我們應該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努力,遇到挫折,想辦法解決,再努力,就這樣!不要像方鴻漸一樣在選擇的漩渦中迷失了自己,成為社會的附庸。
圍城高中讀后感2
《圍城》是一部極具影響力的作品。文章中,“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跑。”這句話也很出名。整本書貫穿了作者對整個社會和生活的思考。我在這本書中也受到了很多啟發,同時摘錄了很多鼓舞人心的句子,我也想通過這種閱讀感覺來分享它們。也許讀過這本書的人也有同樣的感受,我希望你能互相鼓勵。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例如,當你得到一串葡萄時,一個人先吃最好的,另一個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像往常一樣,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吃的每一顆葡萄都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吃的每一顆葡萄都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壞的。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原因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記憶。”
有些人可能會說:如果葡萄是酸的,一顆就夠了。對剩下的沒有希望,只有后悔。有些人會認為:當你吃得不好,好的變壞了,那么你只會一直吃得不好。然而,我認為我更同意錢先生的觀點,我將是第二種人,即使有一段時間悲觀,但仍然有希望。就像生活一樣,失敗了無數次,仍然堅定的希望,最終會成功。
我也會用“沒有夢想,沒有感覺,生活中最原始的睡眠,也是死亡的樣品”來鼓勵自己,讓自己清醒,生活應該努力工作,奮斗,努力塑造更好的自己,為更好的生活而奮斗,不想讓自己像行尸走肉,希望自己有活力,有夢想,為自己的未來邁出每一步。
真的有很多好句子,從“機會找到自己,快樂找到自己”,知道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在乎別人的眼睛,在“誠實的人惡毒,像碎石或骨魚片,會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痛苦”,知道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不能玩小手段讓壞心交真正的朋友,得到真正的幸福。
與此同時,這篇文章也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拼命想沖進來,城里的人拼命想沖出去。”也許生活就像一座圍城,一個接一個的怪圈,一逃就掉進了另一個。在我看來,幸福的婚姻是相互寬容,相互寬容,相互理解,最終幸福地繼續下去,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理解。
【圍城高中讀后感】相關文章:
《圍城》高中生讀后感優秀02-05
《圍城》有感04-29
圍城里的是婚姻圍城外的是愛情情感日志12-15
圍城閱讀感想10-10
圍城作文范文01-13
《圍城》閱讀感想10-10
《圍城》讀后感09-23
圍城讀后感01-27
圍城的讀后感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