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效率》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機械效率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機械效率教案優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練習組裝滑輪組和學會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通過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讓學生自己通過探究,進一步了解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找出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方法,認識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際意義,增強合理改進機械、提高效率的意識,增強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責任感。
這個實驗從組裝滑輪組到測出各個物理量,要進行的活動和記錄的數據都較多,它對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思維能力的要求都比較高,所以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并在課上充分發揮學生獨立實驗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加深對機械效率和滑輪組的認識
2、學會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了解與機械效率有關的因素。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認識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
2、通過參與用實驗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3、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
4、培養學生從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2、通過實驗活動,使學生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節探究課是中學物理教學中較難的一節課,所以學生在做實驗時大部分不懂得怎樣做,應該做什么。所以教師可以先將實驗的過程大概地描述一遍。有些同學在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教師要及時地給予糾正,同學們要分工合作。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學策略:由淺入深,步步引導。整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驗為主線,多媒體與黑板的應用,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教學設計:
1、通過例題復習上一節的內容;使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教師提供一些輔助器材)。
2、學生思考與討論課文中的三個思考問題并針對問題制定本組的實驗計劃;然后組裝滑輪組并選擇實驗器材做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實驗完畢,提問學生三個問題,并結合學生的實驗數據進行解說,最后使學生掌握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方法。
4、讓同學提出在實驗過程中的疑問并全班討論解答,同時讓同學們做二個實驗:A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的重物至同一高度,其機械效率是否一樣?B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到同一高度,其機械效率是否一樣?
5、從實驗中分析怎樣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和總結;最后布置作業。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環境:教室與多媒體。
【機械效率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優秀]《機械效率》教案07-18
《機械效率》教案01-09
《機械效率》教案(薦)07-18
《機械效率》的教學設計優秀02-15
(薦)《機械效率》教案15篇07-18
《機械效率》教案范例15篇07-19
《機械效率》教案15篇【精品】07-19
【通用】《機械效率》教案15篇07-18
(推薦)《機械效率》教案15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