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觀課報告集合[4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觀課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歷史觀課報告1
本次遠程研修,通過觀課評課,我感覺受益匪淺。我認為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這次觀課最大的收獲就是我深刻的思考了如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更進一步掌握了實現高效歷史課堂的目標,提高了歷史教學的理論水平,使我對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充滿信心,提高了對教學方法的.掌握水平,業務能力有了進步。下面就本次研修總結一下自己的體會與心得。
一、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實現歷史高效課堂目標。
過去,我們經常提倡課堂的有效性,如今我們更注重課堂的效率,更加注重如何實現初中歷史優質高效課堂的目標,注重理順教與學的關系,注重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注重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創新,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
二、針對性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本次培訓針對性強,這次培訓能夠把大量的教學理論和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并引用了豐富的課堂實踐的案例,使我們對課改的新理念和理論有了一個初步的較為全面的理解。
三、要加強交流合作,做好教研結合
面對不斷發展的信息社會,作為教師,應加強自身培訓學習,這次培訓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通過教學思想交流,我們開闊了視野,汲取了不少新觀念,新方法,業務能力有了較大的提升,在注重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多進行反思總結,形成教學思想,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四、多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
要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空間,盡量地把時間還給學生。教師的角色定位在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只要教師給學生探索的權利和機會,每個學生都能在探索中顯示自己的才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信賴自己的學生,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
五、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合作學習暢所欲言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各抒己見,相互啟發,使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地加寬加深。這四節課中,合作學習體現還可以,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然后小組討論,最后老師總結點播,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其實要想真正讓學生合作學習共同突破難點,一是重視學生預習情況,
歷史觀課報告2
這次觀課最大的收獲就是我深刻的思考了如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在新課導入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對認識和活動需要的情緒表現,是積極探究事物的認識傾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各種感官包括大腦都會處于一種最活躍的狀態,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要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從新課導入起就應該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意入主課堂,為充當主角作好心理準備。因此,新課的導入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為立足點。這六位老師在具體操作時都在深入地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抓準能讓學生興奮的點,在新課導入的時候從實際出發充分的利用這些資源確立引入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張玉英老師《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一課,上課鈴一響,一首滄桑屈辱的《七子之歌》在教室里回響,詩歌中對祖國的懷念和贊美,對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憎惡之情立刻把師生的心揪緊了,充分讓學生體會到了淪亡人民對回歸祖國懷抱的強烈愿望。正因為有了這樣好的開頭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課堂,促進了教學的流暢性、生動性和效率性。
二、多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
要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空間,盡量地把時間還給學生。教師的.角色定位在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只要教師給學生探索的權利和機會,每個學生都能在探索中顯示自己的才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信賴自己的學生,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張玉英老師在教《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一課時,讓學生扮演鄧小平和撒切爾夫人會談,重現香港回歸前“鋼”與“鐵”的較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離不開祖國的努力。李小燕老師在教《改變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一課時,讓學生扮演廠長,用情境暗示的方法把學生引領到蒸汽革命時代,從而有效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三、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合作學習暢所欲言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各抒己見,相互啟發,使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地加寬加深。這六節課中,合作學習這點都不明顯,基本模式就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簡單交流后就有了答案,甚至有些問題的答案在書本上就有,原本不需要討論。因此從合作學習的角度上看,這幾節課上的合作學習有些膚淺。其實要想真正讓學生合作學習共同突破難點,一是重視學生預習情況,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疑難點,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交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他們合作學習解決難題。另外教師也可適時的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通過捕捉反饋學情,展開師生、生生之間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體驗的碰撞,力求讓每個學生都在討論中展示自我,得到鍛煉,共同提高。正視評價,及時激勵。
值得學習的是六位教師在評價學生的答問時都以正面的引導和激勵為主。自然親切的教態,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句“你再想想”,就能激發學生繼續探索,并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在這種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中,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自愿入主課堂。
四、課內外學習相結合,重點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
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好課堂教學向課外的輻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學習資源,使有限的時間、空間獲得無限的延伸,使課內外學習相結合,作到“取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更進一步的體現。這六位教師都充分地分析教材,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課堂教學有關的資料,然后制作成精美的課件,展示給學生。這些都是教師幫助學生學習節省時間的做法。其實學生更應該親自“下水”弄清楚從何處可以收集到這些信息,并且教師還要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會使用不同的途徑去獲取信息,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占有資料的基礎之上歸納、提煉。這就是培養學生收集史料甄別史料分析史料形成史論的能力。有了興趣,有了能力,學生們自然就能樂學,會學,這才是真正課堂主人。
以上幾點是我在觀課中的體會。新理念指導下的新課堂是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他們的想象飛起來,思維動起來,語言活起來,這也鞭策著我們教師要在不斷地實踐中反思,不斷地提高。
歷史觀課報告3
教學設計是為了支持有效的學習而預先對教學所進行的規劃與組織,是對學生學習業績的解決方案或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它是一種改進教學的藝術,也可稱為“教學策劃”。本文談點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體會。本人認為教學設計大體可分為四個過程:備課—授課—提問—反思。
一、首要任務——備課
1、備課時應認真研讀課標,對教材進行有針對性地整合與處理,主語也應以學生為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要求,采用“體會、體驗、認同、感悟、感受”等心態詞匯。在課堂教學中,更要能始終貫穿目標,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2、課堂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不僅包括學生知識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同時也應包含學習方法與情感體驗等方面。
3、教學開始時首先展示單元或本課總體結構。
4、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層次性強,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及開放性的問題。
二、第二點任務——講授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擇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講授法、情景復現教學模式、問題探究法等等。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相互聯系,互為補充。具體來說比如“講授法”是一種最傳統最基本的歷史教學方式了,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方式仍然有它的特點和優點。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根據教師的特點和可行性選擇教學方法,確定教學步驟,而科學的教學設計則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選擇適合學習任務和學生特點的教學策略和媒體,因此教學設計要根據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第三點任務——提問
“提問”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溝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要想成為學生主動參和的、交互的、和諧的、高效的.、完整的學習過程,“提問”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新問題是聯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紐帶,是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的手段之一,因為許多教師僅僅將提問看作是一種很簡單而隨意的教學方式,沒有深入地思索運用時應遵循的一系列原則,在提問的科學性、啟發性、目的性、交互性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失誤。結合高中歷史課程的特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心理差異和教師教學的個人素質,從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出發,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出發,教師亟待對課堂提問的策略加以探究。
四、最后一個任務——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對自己已完成的教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地進行審視,作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導日后的教學。教學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任何教學設計,都有“紙上談兵”“理論脫離實際”之嫌。因為課堂是動態的,“每一堂課都是一條不同的河”。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后對課堂教學從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行為、學習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總結和反思教與學的得與失。因此可以說,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沒有反思的教學設計是不完整、不科學、不合理的設計,從此層意義上講,反思教學也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以重視。
歷史觀課報告4
13天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班里一百多名同學,兩位指導老師。做學生的感想多多。
興趣和熱情:
培訓也貼近現實,關注新課程理念和教學,用的是情景導入法,職業話題激發了我們,興趣和熱情高漲,我們一直很投入認真。
收獲和感悟:
學習了公共課和歷史六個專題的。
1、《新課程下的歷史教學設計》,包括圍繞新課程目標的教學設計如何進行,如何圍繞課程目標處理教材,如何圍繞課程目標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
2、《新課程下的.專題教學研討》包括新課程標準條件下高中歷史專題設計的特點,高中歷史專題教學的應對策略。
3、《如何實施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包括基于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從教師如何把握歷史的敘事性特點的角度,闡述如何實現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從教學目標和教學有效性的角度,探討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深入分析一線老師如何在課堂教學當中真正實現有效性。
4、《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歷史》包括歷史課堂中的學習指導,歷史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研究性學習的探討。
5、《如何健全歷史課堂的發展性評價》包括什么是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評什么,發展性評價怎樣評,發展性評價與高考矛盾嗎。
6、《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中學歷史教師的歷史學科專業素養,一線教師的教學研究,歷史教師的教學風格,歷史教學的反思。
通過錄像中專家的講解,一線優秀教師的案例分析,深刻領會到了歷史教學三維目標設計、方法手段、教學效果中的新理念,以及如何更有效進行課堂設計,更加積極地調動學生,更多角度的評價學生,給他們以更多人文關懷,以促進他們的發展作為職業生涯的最高目標。
共完成7次作業,9篇文章,(不算培訓前的兩篇),寫過不少評論,也從和同班同學交流研討中得到啟發。
反思和希望:許多反思感悟和下一步對自己教學展望在作業和文章已有用心地闡述過。這里只有三句。
第一,希望教學反思成為成為習慣,希望自己堅持寫反思日記。
第二,盡可能多讀專業前沿書籍,開闊眼界,提升專業素養。
第三,希望還有這樣培訓的機會。
【歷史觀課報告】相關文章:
歷史觀課報告03-11
遠程研修歷史觀課報告范文03-23
歷史觀摩課心得體會02-23
[經典]歷史觀摩課心得體會2篇10-29
歷史觀摩課心得體會2篇[精選]10-29
高中歷史觀摩活動總結12-15
音樂課的觀課報告05-14
音樂課觀課報告10-31
音樂課觀課報告(通用)12-25
小學音樂課觀課報告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