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精華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為達到高考的預期目標,合理的安排復習時段,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高考是以筆頭測試為主導,檢測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按照考綱,能力的考查分成以下幾種:
考查學生運用綜合基礎知識解決系列問題的能力,運用圖表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對自然科學現象的解釋、驗證能力以及初步的創造能力。鑒于此,我們在第一輪復習應確立以下指導思想:
(1)處理好高中生物教材對知識點的說明,即處理好現行的課標教材,教師參考其他非人教版教材;揭示知識、知識結構、知識結構擴展應用3個層次知識的內涵及內在邏輯聯系,形成立體知識結構,學以致用。
(2)把基礎知識教學與能力發展融為一體,注重筆頭表達;即把導、學、講、練融為一體,發展學生能力。
(3)把技能培養和表達技能培養融為一體,優化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教學。
(4)把發展學生的基本能力與培養學生的初步創造能力融為一體。
(5)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評析生活現象、環境狀況、生產實踐中的相關問題。
(6)注重心理引導,克服困難,爭取勝利。
(7)認真學習不同地區、不同學科的先進復習方式、方法,提高復習效率。
二、目標要求
根據第一輪教學指導思想的要求,應力求使學生達到以下教學目標,也是考綱的要求:
(1)使用恰當的專業術語,闡述已學過的生物學概念、事實、方法和原理。
(2)用各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一些生物現象和事實。
(3)對生物的結構和功能、部分和整體、生物與環境的一些相互關系進行分析、比較、解釋。
(4)正確地解釋生物個體、環境和社會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同時還能夠用相關的理化知識解釋相關問題,即用自然科學的知識,解釋生物個體、環境、社會、生產實踐、科學實驗中的相關問題。
(5)選用恰當的方法驗證簡單的生物學事實,對實驗進行解釋和分析。
(6)在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自學、實驗操作等科學素質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初步的創造能力。
三、教學措施
1、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
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理解教材的內在聯系,形成系統的學科綜合基礎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課時單點基礎知識和課時知識結構為中心,努力把必修教材相關的前后知識聯系在一起,把初中教材、選修本教材及必要的大學教材的相關知識適當聯系,把生產、生活、科研及相關理化知識聯系在一起,從而形成系統的三大知識板塊。
選擇有助于學生形成感知表象的教學手段(如實物、音像、圖表、模型、動畫等),努力創設以教材為媒體,師生互助的復習教學過程,把知識、知識結構和知識結構的擴展應用,認真落實到位。盡可能預先設計學生的學習形式、過程、時間,設計教師評價、總結、概括、深化、擴展的陳述。
2、加強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
新的高考方案對實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復習過程中,應盡量把驗證結論式的實驗教學改編或改變為探索式的實驗教學,做到實驗原理的訓練和實驗基礎理論的訓練相結合;動作技能和筆頭描述技能的訓練相結合。
在實驗復習教學中,教師應簡潔準確地指出影響實驗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對某些較難的實驗步驟,應耐心講解,讓學生適當練習,適當歸納某些步驟;教師要因勢利導,巧設疑問,讓學生理解、掌握和應用實驗的原理。另一方面還應當教會學生觀察。觀察實驗過程、結果,探索實驗原理,教師應適當地總結;同時注意拓寬實驗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生產、生活中學習運用實驗中所學的知識。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學生用筆把實驗的技能要求,甚至是實驗設計表達出來。
3、精心設計習題與講評。復習課教學應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題
(1)針對課時重難點知識及知識綜合,設計必要的知識再現題、變式訓練題和以往高考題,促使學生掌握章節的重難點所在,完成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2)針對課時知識結構,設計題組。使學生通過知識的內在聯系,全面系統地總結課時教材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練習課講評的過程中,首先要說明解題的基本思路、方法(一般解題法和特殊解題法)及程序步驟;其次分析學生誤差的原因,以及克服誤差的對策;第三是講清題目涉及的知識,并擴展形成知識間的聯系;最后是針對學生錯誤較多的習題進行重復變式訓練。
(4)針對近年高考有趨向講究文字敘述復雜性的趨勢,有針對性地選擇文字敘述復雜的訓練題,強化學生答題技巧。
(5)認真選擇較好的復習參考書,盡可能找到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捷徑。
4、端正思想,掌握正確的復習方法
如何能夠有效地減緩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實現快樂高三、輕松高考的方法。為此,這里介紹研究高考心理輔導的專家于學浦教授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我們往年高三生物復習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良性循環學習法介紹
問題和目標:進入高三復習階段,許多同學會遇到越復習問題越多,越努力越不見效果等使人焦躁、困惑的問題。良性循環學習法主要是解決怎樣使復習進入到良性狀態的問題。以構建自信、有序、可控的平臺,復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良性循環學習法需要經過六個步驟實現:
(1)轉變認識
進入高三,有些學生雖然學習很努力,但考試成績就上不去。要認識到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能用著急、煩躁來解決,要用積極的思想和行動解決這個問題。
這時主要是在改進學習方法上下功夫。同時要有可行的復習計劃。只有從戰略的高度來制訂計劃、處理問題才能決勝于千里之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確戰略
全體高三同學要從全局的角度,即要從全部考試科目來制訂復習計劃。就是每次綜合考試后,將自己各科存在的問題分成三類,對訂出相應的對策。
分類方法是:第一類問題是會的卻做錯了的題。第二類問題是模棱兩可的問題。第三類問題是不會的題。
正確的策略安排應該是:消滅第一類問題;攻克第二類問題;暫放第三類問題。這與常規的單純解決第三類問題的方法不同。
(3)如何消滅第一類問題
許多同學和家長將第一類問題歸結為“馬虎”,根源在“馬虎”的說法是一種范圍不清說法。解決辦法大致有六點:
第一點是絕對不許用“馬虎”這個定義。明確、具體地找出問題之所在。第二點是定量。定量就是統計這次考試的全部科目屬于這類錯誤的有幾處。特別是有幾處屬于生物復習中的問題。
第三點是定目標。設定經過幾次要將其減少到零的目標值。如“審題錯誤”,我的目標是七處→五處→三處→零等。
第四點是將目標用筆寫出來。對于自己的低級錯誤,必須用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能發揮人腦潛意識的能量。如:準備個“錯誤備忘錄”。第五點是改進方法。改進方法要具有針對性、實用性、有效性。
第六點是驗證。,考后驗證是看看自己的計劃減少的第一類問題實際減少了多少。
(4)如何攻克第二類問題
第二類問題是記憶不牢、理解不清的內容。學習策略應該定為:統觀全局,突出重點。
不同學習階段有著不同的重點,重點是變化的。考試出題的一個原則是:“以綱為綱,以本為本”。首先要搞清楚這個錯誤是屬于哪章?哪節?哪個或與哪幾個知識點有聯系的問題等。如:“二次免疫反應”是屬于人體免疫中特異性免疫;與B細胞的功能有關;屬于人體中的穩態部分?其次要在理清知識脈絡上下功夫。在書上找到那章那節那個知識點,認真讀,深入思考?經過這個過程還搞不懂,就要請教老師和同學了。同時要找同類型題演練,達到舉一反三、運用自如的目的。
(5)暫放第三類問題
第三類問題是自己不會的內容。這類問題在高中階段普遍存在的,要敢于暫時放棄,不去想它。暫時放棄不是不解決問題,而是要分批、分期和分時段的解決。如果你平時沒有時間解決,可利用假期集中解決。當老師講到屬于你的第三類問題時,能聽進多少算多少,盡量轉變成第二類問題。如果是進入高三下學期,在時間上已經不可能,那就不是暫放了,那就要放棄。不可能人人都考取北大、清華,要認清形勢,只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成為勝利者。有得必有失,無失便無得。只有這樣有張有弛、重點突出,效果才能更好。
認識、掌握、運用了以上各點,在前進——反饋——修正——再前進循環往復的過程中,第一類問題就會越來越少;第二類問題會被攻克;第三類問題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逐步解決。伴隨著這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你每消滅一個小問題,就有一次成功的收獲,會使你的自信心更強,更相信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心情越來越輕松,這樣就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狀態。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相關文章: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06-10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03-28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05-23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精選10篇)06-09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3篇03-28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通用10篇)06-09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5篇[集合]05-25
【集合】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5篇05-25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計劃匯編【5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