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端午節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文秀寫的。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那天,每家每戶都會吃粽子,看賽龍舟。你知道我是怎樣度過端午節的嗎?
一大早,我就起了床。到了樓下,我遠遠地看見了媽媽在包粽子。怎么回事呢?哦!我想起來了,今天是端午節。于是,我跑去問媽媽:“媽媽,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呀?”
媽媽慈祥地說:“說到端午節,就會提到屈原。兩千多年前,楚國大夫屈原十分愛國,可是國君不聽他的意見,最后導致楚國滅亡。屈原知道后,跳江身亡……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把他跳汨羅江的那天作為端午節。”
“哦,我明白了。”我說。
我跟著媽媽包起了粽子,先拿起竹葉,把它折成一個三角錐,再把米飯放了進去,接著把紅棗“請進”粽子里,然后找來了幾根繩子,把粽子“綁”起來,最后,把粽子放進了大鍋里,等上幾分鐘,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中午,我們去看賽龍舟,這里的龍舟各種各樣,讓人眼花繚亂。紅的.、白的、紫的……它們五光十色,美麗極了!開始比賽了,龍舟們一個個你追我趕地游了起來,人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加油!加油!加油……”那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在人們的加油聲中,白隊獲得了勝利!
正是如此,我喜歡獨特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小學五年的學習生涯中,發生過許多令我難忘的事情,最讓我難忘的要屬四年級的那次端午節了。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為什么呢?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
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因為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是為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端午節到了,又該吃粽子了。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我和媽媽去市場買菜,市場上到處都是賣粽子的、艾葉的、香囊的,好一派端午節的景象。我和媽媽說:“什么時候才吃粽子呢?”媽媽說:“什么時候都能吃。”晚上回家,只見爸爸掂了一箱粽子,我高興得跳了起來,爸爸看看我的.饞貓樣,就給我每種餡煮了兩個,我一看,哇!有好多餡兒呢,有蜜棗的、花生的、八寶的肉的……我的嘴都忙快不過來了。第二天早上,媽媽帶我去市場上買香囊,我問媽媽為什么帶香囊,媽媽說:“因為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哦。”我答應了一聲。
過端午節真好,不僅可以吃粽子還可以佩戴香囊,端午節,我希望你快點再來!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轉眼間,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忙個不停,連五歲的妹妹也忙得不亦樂乎呢!
為了慶端午,我們就去奶奶家,過個團圓端午節。
到了奶奶家,映入眼簾的是一番美景,奶奶家門前掛著一串碧綠的'艾葉,家里充滿了濃濃的端午氣息,要不是有架空調,我就以為這里是一個美麗的仙境了呢!
開飯了,大人們拿起酒杯,到入味道鮮美,帶著一絲絲涼意的雄黃酒,喝一口就會讓你感覺心曠神怡!
喝完了雄黃酒,奶奶又端上了一盆盆味道鮮美的粽子,上面沾滿了油,味道鮮美,吃一口就讓人忘不了,再看看里頭更為美味的蛋黃和肉,簡直讓人舍不得吃。
吃完了粽子,奶奶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香袋,大家都喜歡極了!聽說他還有辟邪、防蚊等作用呢!
其他地區還有一些習俗,像江西那邊河多,賽龍舟是不可少的;在四川,雖然受難,可是人們還是熱情地過端午,包粽子、洗艾葉澡,真是開心得不得了!
這個端午節,讓我的人生過得更加光彩有力。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端午節起源于戰國時期,秦國滅楚國之后,愛國詩人屈原悲憤極了,便跳入汨羅江自殺。兩岸的民眾為了防止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便用糯米粽葉包成食物投入水中供魚蝦食用。端午節由此而來。這個感人的來歷使我對端午節喜愛有加。
端午節主要有吃粽子、戴花繩、帶荷包、插柳條這幾件風俗活動。去年我們在老家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端午節。
首先是包粽子,吃粽子。媽媽買來了糯米和粽葉。奶奶將粽葉幾下折成一個奇怪的菱形,然后用勺子往粽葉里倒入糯米,放入幾顆棗和葡萄干,接著包好粽 皮,用細繩扎住,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和奶奶手法很熟練,包起來井井有條;每一個粽子都那么飽然,棱角分明。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一煮,頓時熱氣騰騰, 香氣四溢。奶奶用漏勺將粽子一個個打撈出來。我嘴很饞,每次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拿走一個。“小機靈鬼!”奶奶不忍心罵我,每次都這樣說。粽子香甜可口,嚼 一嚼,糯米的甜味里透著淡淡的棗香,讓人吃了還想吃。
戴花繩和戴荷包也是端午節風俗之一。盡管,我并不喜歡這項活動。奶奶用五彩的絲繩制成花繩,戴在手腕和腳裸上。據奶奶說,這樣可以防止被蛇咬。奶奶 繡的荷包十分好看,一只褐色的'雄獅張牙舞爪,長長的鬃毛倒豎著,身上還有一些花紋圖形和金色的小鈴鐺,獅子的四個爪子分別掛著一條線,每條線上是三個生肖 動物,四條線合起來,正好有十二個生肖。
插柳條是為了避邪,但它插的地方也有講究,一般插在房檐或門上。端午節那天,我和奶奶從柳樹上折下了較好的枝條四五支,拿回家中。爸爸順著木梯爬上房檐,在適當的位置,插好柳條。
怎么樣,故鄉的端午節別有一番風味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今天是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
我給你們先說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吧!
端午節,又稱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歷五月初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重要的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跟農歷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才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猶豫的情景下投汩羅江自盡。
由于對屈原的愛戴,汩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劃船在江內尋找屈原,并且將米丟入汩羅江中,一平息汩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并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
然后,我再說說我怎么過的吧!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媽媽,媽媽說,包粽子用蘆葦葉包最好吃,媽媽先拿山片蘆葦葉包卷一個筒,然后放點米,又放一顆棗,接著又放米,又放幾顆棗,包滿以后用線捆住,這樣一個粽子完成,然后又包幾十個。最后放在高壓鍋里煮40分鐘后,放出來后等四個小時入味后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院里的.許多小朋友都出來玩,他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騎賽車,熱鬧極,這樣我度過一個愉快而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端午節,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一段歷史文化的延續。
五月五的端午節,粽香四溢、龍舟賽起,插艾蒿、薰蒼術、系香囊、喝雄黃,以此來紀念屈原、辟邪祛災。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古老歷史文化的延續,是我們需要緬懷和珍惜的節日。
端午時節,我們懷念屈原,因其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因其偉大的浪漫主義情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需要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公民,關心民生、造福社會、促進發展,應該成為我們心中不懈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如此,不遺余力地去探索真相、追求真理。
端午佳節,一家人圍著圓桌,分享美味的粽子,是多么愜意和溫馨的日子。在外的`游子也許會思鄉心切,粽香可能會使你想起童年的生活,想起當年的無憂無慮和歡聲笑語;緬懷過去的同時,要鼓足信心勇敢面對未來,同樣是充滿希望的日子。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09-04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08-30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09-15
【經典】端午節的作文10-10
[經典]端午節的作文08-23
端午節作文(經典)10-27
(經典)端午節作文10-14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