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評課稿 語文評課稿優秀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快來參考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評課稿 語文評課稿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評課稿 語文評課稿優秀1
今天上午聆聽了賈老師的一節公開課,心里感觸頗多。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老師來說,能不溫不火地、且頗有條理地完成這堂課非常得不容易。相比較她剛來時課堂上的青澀與生疏,現在的她已經慢慢地走上了正軌。這與她一學期以來孜孜不倦地學習與腳踏實地地工作密不可分,當然,她的師傅更是功不可沒!
縱觀這堂課,教師的設計比較合理,知識的儲備含量也比較符合三年級學生在第一課時的掌握情況。教學伊始,老師以有趣的謎語導入,能夠迅速地抓住學生的眼球,接下來的自由提問更是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有效地將全文的核心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孩子面前,為接下來的提煉文章內容埋下伏筆。教師的板書設計也很有趣,巧妙地概括了故事的核心內容,更能學以致用,讓學生結合板書再次地復述課文內容,而不是單純地僅僅為了板書而板書。這些優點可圈可點,值得保留,值得堅持。
對于這節課,我也有一些個人的看法。開頭的謎語導入很有吸引力,但一開始的“向日葵”謎語和本課關系沒有必然的聯系,完全可以去之。在生字詞教學時,老師請孩子們說出自己的“記字”方法,但很明顯,孩子們的方法都怪怪的,或者說不能稱之為“記字”的方法,這還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引導。作為三年級的教學,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必不可少,像“氣勢洶洶”、“一擁而上”等詞語,完全可以在第一課時進行一些詞意的滲透。在接下來的范寫環節中,老師比較含蓄,一帶而過。其實,在范寫生字時,老師應該放慢速度,關鍵部位更要邊寫邊滲透,這樣才能真正地起到指導寫字的作用。另外,由于田字格較小,范寫的生字顯得不夠清晰。復述課文內容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建議老師可以將“分自然段讀課文”放在“結合問題寫板書”之前,這樣學生對于課文內容會更加熟悉,無論是答疑、還是復述都會更加得得心應手。展示學生的作業,是一個很好的環節,但僅僅是“描紅”,效果不明顯,如果讓學生動手“寫一寫”生字,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老師是一堂課的靈魂所在,親切自然的教態非常重要,也許因為比較緊張,她整個人顯得比較拘謹,情緒也不夠高。但聽了賈老師的課,我還是很激動,因為課堂的些許不成熟掩飾不了賈娟老師良好的自身素質,我相信,假以時日,這顆星星一定會更加閃亮!
語文評課稿 語文評課稿優秀2
昨天上午第二節課聽了四年級占老師的一節公開課《幸福是什么》,回顧整個教學過程,略作梳理,現將我個人對整堂課的評議意見綜述如下:
一、教學目標明確。
本課的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結合實際向別人傳遞幸福的感受,從老師的整個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緊緊圍繞這三個目標展開的,既符合教材實際又符合學生實際,為教學環節的展開明確了主線,并且能夠貫穿始終。
二、處理教材嫻熟。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重點是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難點是如何讓學生能結合自身實際向別人傳遞幸福的感受,從教師對這兩個方面的把握來看,處理還是比較到位的,既把握了重點,又分散了難點,在度的把握上比較恰當。
三、教學流程清晰。
從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來看,老師設計的思路很清晰,從揭題——粗讀——精讀——分析——理解——交流分享,整堂課的結構安排合理、緊湊,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如果結合課文內容來剖析老師的流程設計,實際上就是按照“尋找幸福——認識幸福——理解幸福”這樣一個主線,一步步深入的。
四、教學方法多樣。
讓學生自由讀課文,開火車讀課文,結合實際談對幸福的理解,課本劇的表演、搜集關于幸福的名言等方式縱貫課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最后給同學們獻上一首深情款款的歌曲《幸福在哪里》,更是把整堂課推向了高潮。這樣一些教學方法、手段的選用,既繼承了傳統,又融入了新理念,凸現了老師的創新意識。
五、教學基本功扎實。
板書工整,字跡優美,高度提煉了課文內容,讓人一目了然;教態大方、自然,親近學生,能深入到學生中間,用微笑用眼神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也能變得更從容,更自如;語言得體,起到了賞識和鼓勵的作用,與平和的教態交相輝映,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舒緩了緊張的學習氛圍。
六、教學效果良好。
整堂課的教學效率還是比較高的。,絕大多數學生都有所收獲和提高,掌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結合幸福一詞表達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基本做到了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的學習負擔比較合理。
當然,不管一堂怎樣精彩的課,總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瑕疵,那么也結合我個人一些膚淺的看法和觀點,對本堂課提出幾點不成熟的探討,不到之處,還望老師原諒。我想說的是三個“不”,第一個“不”是不全,就是說整堂課上對學生的能力訓練不全面,老師缺乏一個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去主動探究,具體結合到這一課就是說怎樣讓學生從這三個孩子所做的一些事情上(包括十年前,十年后),來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來理解他們對“幸福”的探對和追求,從而讓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文中的.那句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義務,要做對別人有益的事”,進一步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流暢自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是一個探究、理解、表達能力的訓練問題。
第二個“不”是不深。對文本內涵挖掘不深,導致學生內心的情感沒有與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實現對接,沒有撞出激情的火花。記得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張國瀾曾說過,"語文教學要觸動學生內心深處的靈魂”,我想這是對三維目標中情
感目標的一個很重要的詮釋,具體到本堂課,實際上就有一個“幸福”這一情感升華的問題,本文中的幸福不是狹義的,但同時又是主要側重了“奉獻”的幸福和“為他人著想”才幸福的一面,事實上有一個學生已經觸及到了這一點,他說到了“別人幸福,我就幸福”這個觀點,但老師沒有很好地捕捉到這一點,沒有去延伸和展開,錯過了情感升華的時機。
第三個“不”是不活,主要就是指整堂課的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整體表現不夠活躍,也就是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問題,實際這是當前我們語文教學應該重點研究的一個課題,因為他在我們在座的所有老師的課堂中都存在,我想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像沉在水底一樣的思維活躍起來,實際跟我前面提到的兩個方面息息相關,那就是如何通過老師的巧妙安排,適當穿插,合理引導,讓學生的能力訓練貫穿整個課堂,如何讓學生的情感深入到文本之中,真正觸動他們內心深處的靈魂,讓他們自覺地活起來,這應該是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教研活動中真正落實的問題。
總之,詹老師的這堂課,充分展現了他個人的教學藝術,值得我們學習。同時,也希望借這次“課內比教學”活動的契機,使我們在座的每一位教師都有收獲,都能把自己的教學基本功錘煉得更加扎實。
【語文評課稿 語文評課稿優秀】相關文章:
[優秀]語文評課稿09-01
語文評課稿優秀04-24
優秀語文評課稿09-26
[精選]語文評課稿10-09
語文評課稿【精選】08-16
語文評課稿12-19
經典語文評課稿01-07
語文評課稿12-24
(經典)語文評課稿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