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生物教案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生物教案優秀1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說出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2、能描述枝條的發育過程
3、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
能力目標
會運用測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情感目標
1、通過調查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無機鹽,學會和他人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際情感。
2、初步認識化肥對環境的危害,培養環保意識。
學習重難點:
1、探究根的哪個部位長得最快
2、芽和枝條的發育關系以及植物的生長所需無機鹽的種類。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
2、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
細胞體積的增大。
3、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和的無機鹽。
二、導入新課
種子萌發后,長出了幼嫩的根、莖、葉,那么,幼苗是怎樣長大的呢?
三、合作探究
(一)幼根的生長
閱讀課本96頁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長最快”進行探究,根據自己的觀察記錄,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你的探究實驗中,應選擇什么樣的根?
2、當幾位同學獲得的實驗數據不同時,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實情況的數據,對這些數據應怎樣處理?
3、從記錄數據中發現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
4、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的縱切片你會發現,下部細胞較小,越往上的細胞。這是因為伸長區的細胞來自。分生區的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不斷補充的細胞數量,伸長區的細胞不斷長大,長成為的細胞。
5、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另一方面要靠
(二)枝條是芽發育成的
閱讀課本P98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問題:
1、欣賞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一首歌詠春風綠柳的詩句,請分析:萬千枝條及其綠葉都是由什么發育成的?
2、用橫線連接,表示芽和枝條的發育關系
(三)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
通過閱讀課本P98頁第3、4自然段并結合課前的調查結果分析回答:
1、植物的生長需要不斷的補充哪些營養物質?植物是如何獲得這些營養物質的?
2、植物的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
3、施肥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四、拓展創新
1、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又說“糞大水勤,不用問人”。這兩種說法是否符合科學種田的道理?
五、達標檢測
1、根尖的分生區屬于
A.營養組織B.分生組織C.保護組織D.輸導組織
2、一條根能夠不斷長長的原因是
A.根冠不斷增加新細胞
B.伸長區的細胞不斷伸長
C.分生區細胞數量增加和伸長區的細胞不斷伸長
D.分生區不斷增加新的細胞
3、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區B.伸長區C.分生區D.根冠
4、種莊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給植物的生長提供
A.有機物B.水C.無機鹽D.氧氣
5、一棵大樹的枝條是由發育成的`
A.莖B.根C.葉D.芽
6、根尖在向下生長的過程中,分生區不會被土粒損傷,是因為
A.有根毛開路B.有細胞壁的
C.有根冠保護D.有伸長區的保護
7、植物生長中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
A.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
B.含氮的、含磷的、含鐵的無機鹽
C.含磷的、含鉀的、含硼的無機鹽
D.含氮的、含磷的、含鋅的無機鹽
8、種植白菜、菠菜時,應多施
A.氮肥B.磷肥c.鉀肥D.鐵肥
9、無土栽培是指
A.把植物直接栽培在人、畜的糞尿中。
B.直接將植物栽培在水中的栽培方式
C.不需要給植物施無機鹽的栽培方式
D.把植物栽培在將植物需要的無機鹽按比例配制好的營養液中
10、芽中將來發育成莖的部位是
A.芽原基B.芽軸C.生長點D.葉原基
1l.由伸長區發育成的結構和發育成伸長區的結構分別是
A.根冠、分生區B.分生區、根冠
C.根冠、成熟區D.成熟區、分生區
12根尖由四部分組成,從頂端向上依次是、、、。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
13、移栽植物的時候,最容易把纖細的和折斷。這樣會降低根的功能。移栽植物時,應該在期,并且要盡量多帶。
14、把兩株同一品種、同樣大小的健壯幼苗分別培養在甲(內裝土壤浸出液)、乙(內裝與甲瓶等量的蒸餾水)兩個瓶內。過些日子,看到甲瓶內的幼苗長得,顏色,乙瓶里的幼苗變得,顏色,這個實驗表明植物生長需要。
15、某同學進行了無土栽培的嘗試,據圖回答問題:
甲乙
(1)甲、乙兩瓶都應當放在怎樣的環境中?
(1)為什么甲植株生長狀況比乙植株好?
答案:
一、1.B2.C3.A4.C5.D6.C7.A8.A9.D10.B11.D
二、12.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伸長區13.幼根根毛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幼苗土
14、健壯鮮綠瘦弱發黃無機鹽
15、無菌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鹽。
七年級生物教案優秀2
【教學目標】
1.知識:
(1)說出皮膚的結構組成,并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些術語;
(2)理解皮膚的排泄功能。
2.能力:
(1)運用顯微鏡觀察皮膚的結構,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區分能力;
(2)在教學創設的情境中,培養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切實體會皮膚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增加生活常識和技能,并學會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初步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通過課堂中開展的活動,培養快速處理信息,靈活進行口頭表達與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顯微鏡觀察了解皮膚結構的方式幫助學生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看待和分析問題。
(2)通過對皮膚結構和衛生保健知識的學習,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充分認識生物學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3)通過介紹我國有關科學技術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皮膚與汗液分泌。
課時:一課時。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有多項功能,與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聯系緊密。但由于教材將本節安排在“人體廢物的排出”這章進行介紹,所以教學設計中應以排泄功能為主線來介紹皮膚的結構與功能。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皮膚的結構”,雖然在顯微鏡下較易觀察,但學生可能不易區分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需要教師點撥引導;“皮膚的排泄功能”部分,由于學生對“汗液的形成和分泌”,缺乏感性認識,因此是本節課的難點,可以借助CAI。
本課教學先以學生們較熟悉的宏觀世界“城市垃圾的清理”作為類比使學生了解人體代謝廢物及時排出的重要性。同時提問“人體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排出體內代謝廢物?”
[學生回答]①通過呼吸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排出體外;
②通過泌尿系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③通過皮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借機回顧前面學習的兩種排泄途徑,同時引入今天“皮膚”的內容。
【新課導入】師:有人說:“皮膚我很熟悉呀!一人一張嘛”(以輕松的話題開局)那么,同學們能不能列舉一些描寫皮膚的詞句?(請同學列舉)
學生爭相發言:白皙、黝黑;皮厚如墻;油光滿面;汗流滿面;“白里透紅,與眾不同”;“只留青春不留痘”;“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教師含笑而言:剛才同學們列舉的詞句十分生動有趣(給以肯定),可是細細想來,這些詞句中,還隱含著關于皮膚的一系列問題(話題急轉),比如,皮膚常年暴露在外,接觸許多細菌,為什么不腐爛變質呢?有人膚白勝雪,有人皮黑似炭,人體的膚色為何會有不同?長“青春痘”是什么原因?人為何會出汗?(一連串發問,引起學生思考)這些無疑都與皮膚結構有關!
一、皮膚的結構
[活動]觀察皮膚的結構
(1)學生觀察顯微鏡下皮膚切片,獲得有關皮膚結構的感性認識;
(2)對照大屏幕上皮膚構造圖,辨別皮膚各組成部分;
(3)出示3個由淺入深的問題引導學生有意識的進行觀察探究:
①皮膚有哪些結構?
②皮膚各部分結構有什么特點?
③推測各部分結構功能。
[注意事項]①教師巡視指導;
②請學生注意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以防壓碎;
③觀察完后,交回切片顯微鏡,做好實驗收尾工作。
請學生對照屏幕上的皮膚結構示意圖,說出皮膚的結構和細胞排列特點,推測有何功能。展示課件,小結皮膚的結構,并引導學生由結構認識功能。
皮膚的結構:表皮--角質層,生發層
教案在今天推行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下面是一篇初一年級第二學期生物教案,歡迎各位老師和學生參考!
學習目標:
1、描述根的生長和枝條發育的.過程。
2、運用測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3、了解枝條的生長過程。
知識回顧
1種子萌發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粒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收_____。_______或_____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______________________。隨后,________發育,突破種皮,形成_____。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幼根的結構有哪些?
2、芽的結構有哪些?
3、什么是居間生長?
自主學習
1、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______。
2、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增加____________,一方面要靠___________。
3、萬千枝條及其綠葉都是由_____發育成的。芽在發育的時候,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條,它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組成,枝條上的_____又能發育成新的枝條。
4、小麥、水稻、竹子等一些植物,可以通過_____使莖急劇長高。
5、“小麥清明拔三節,新筍一夜成高竹”就是對_________的形象描述。
當堂練習
《基礎訓練》P15—P18
植株的生長導學案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運用觀察的方法探究植物莖的生長過程,并能用相關的知識解釋。
2、讓學生知道年輪形成的簡單過程
3、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無機鹽。
知識回顧:
1、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增加____________,一方面要靠伸長區___________。
自主學習
(小組完成實驗,按1——3步驟進行)
1、取一段柳樹的枝條,肉眼觀察看它有幾部分組成。
2、用解剖針扎一扎橫切面上的質部和髓,試試哪部分最堅哽哪部分較疏松?
3、用手剝一剝樹皮,試一試能不能剝掉,剝去樹皮后用手摸一摸內側有什么感覺?
探究釋疑,合作交流
4、木本植物莖的結構以及形成層的特點。
5、什么叫年輪?年輪是怎樣形成的?我們怎樣推測樹木的年齡?
6、植株的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有哪些?缺乏時會怎么樣?
【七年級生物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七年級生物教案下冊優秀02-01
生物的教案優秀06-02
[優秀]七年級生物教案15篇01-19
七年級上冊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2-02
高中優秀教案生物03-05
七年級生物教案04-20
七年級生物教案03-14
小學趣味生物教案優秀04-23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