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工商管理調查報告【推薦】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大工商管理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建立責任機制
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區工商局無照經營監管制度》,將無照經營監管工作細化、流程化。一是分工負責。在明確工商所主要監管職責的同時,按照各股室職能進行任務分解,明確各股室的配合監管職責,做到分工合理,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如:注冊股負責全局無照經營監管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監督,負責抄告文書的匯總轉送和分流督辦;檢查大隊負責查處區局交辦的重大無照經營案件,對工商所在無照經營監管中遭遇的阻力給予支持協助;信息技術部門負責無照經營監管軟件的培訓,網絡及數據庫建設、維護,做好技術保障工作等。二是規范流程。明確無照經營管理工作流程,包括巡查、發現處理、信息采集錄入、分類處置、復查、抄告、查處、反饋等環節,根據職責分工,分別明確各流程環節的工作內容、具體要求及期限,實現無照經營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流程化。
推行網格化監管。一是轄區網格化。各工商所對轄區開展調查摸底,按照“大小適中、邊界清晰”的原則,結合區域特點,合理調整原片、段區,以道路中央等沒有經濟主體存在的“線”為分界線,將轄區重新劃分為xx個界線清晰的獨立的網格。二是定崗定責。將網格合理的分配給工商所巡查監管員,每個巡查監管員負責若干個網格。實行網格責任人制度,巡查監管人員為網格的責任人,明確每一個網格的監管人員、監管職責、監管要求、監管目標。三是巡辦分離。建立綜合組、巡查監管組、執法組三組并行的工商所工作運行模式,實行巡查監管和執法辦案職能分離制度,專門成立一支執法隊伍,增強基層執法辦案力量,強化對無照經營戶巡查的后續監管執法,保障巡查有質量,查處有力度。
完善綜合治理機制。加強對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協調,按照“誰審批、誰發證、誰負責”的原則,抓好政府查處無證無照經營工作機制的落實。同時,進一步完善綜合治理機制。促使區政府將無照經營整治工作作為一項常規的長期的工作來抓,專門下文成立××區查處無證無照經營綜合執法隊。綜合執法隊由區政府分管副區長牽頭領導,工商、衛生、環保、公安、交通、文體、城監等聯席會成員和各鄉鎮、街道派人組成,并各設一名聯絡員,負責日常聯絡工作。綜合執法隊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經成員單位書面申請,開展執法行動。負責查處行業性的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社會危害嚴重的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切實實現政府統一領導,工商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各司其職,鄉鎮、街道以及居委會、村委會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
二、建立運作機制
開發三維責任管理平臺。專門成立由信息技術股、監察室、業務股、工商所相關人員組成的項目小組。項目組人員分工負責開展軟件需求調查、設計開發,建立起集網格電子地圖、綜合業務系統、工作部署、落實反饋、工作督查等功能的信息管理平臺,實現網格、市場主體、責任人的準確定位和對各項工作任務的電子化操作管理。一是建立網格電子地圖。將轄區網格按照“工商所代碼+網格編碼+經濟戶口序列碼”的原則進行統一編碼,并制作電子地圖,在電子地圖上準確定位每個網格和網格內的經濟主體。二是建立工作項目模塊。確立無照經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農資管理等工作項目,并為每個工作項目制定具體的目標任務、操作流程、執行要求、統計報表等工作規范,按照工作規范要求,開發具備工作部署、操作執行、報送反饋、督促檢查等流程的軟件管理模塊。目前,已根據無照經營管理制度等工作規范開發試用了無照經營管理模塊,實現了無照經營管理各環節的有機鏈接,搭建了信息化管理操作平臺。
建立動態無照經營戶口。網格責任人通過巡查摸底,將無照經營戶基本信息,包括經營者姓名、經營范圍、經營地址、開業日期、前置情況、處置情況等,錄入三維責任管理平臺系統無照經營管理模塊,建立無照經營電子監管臺賬。網格責任人根據電子臺賬信息,對無照經營戶實施跟蹤監管,并根據日常監管情況及時更新電子臺賬信息,形成一個適時動態的無照經營“經濟戶口”,做到對轄區無照經營戶一目了然,對無照經營戶變化情況了如指掌,心中有數。
實施動態監管。一是統一指揮。由注冊股對全局無照經營管理工作進行統一指揮,通過三維責任管理平臺系統,根據無照經營電子監管臺賬動態信息,及時對無照經營管理工作進行具體部署,發出指令。如對新發現的無照戶根據具體情況發出督促限期辦照、抄告相關職能部門、立案查處等指令,對相關部門抄告件發出調查、責令辦理變更、注銷等指令。工商所通過登錄平臺系統接收工作部署指令信息,組織抓好落實,并錄入反饋信息。二是流程運作。通過三維責任管理平臺,按照無照經營監管分工和流程,實施部署、落實反饋、檢查督促等適時互動操作管理,根據操作記錄和信息錄入,管理平臺準確記錄各崗位責任人履行職責落實巡查、發現處理、信息采集錄入、分類處置、復查、抄告、查處、反饋等環節工作情況,為評價干部工作績效提供原始的依據。三是工作例會。每季度組織相關責任單位和工商所召開一次無照經營監管工作會,通報交流各單位階段無照經營監管工作情況,研究分析工作中的困難及問題,制定解決辦法與措施。四是綜合執法。注冊股根據無照經營電子監管臺賬動態信息,對集中出現的靠單個部門整治有困難的行業性、區域性無照經營以及“釘子戶”,如城鄉結合部、學校周邊以及飲食、美容理發、網吧、娛樂等行業,制定整治計劃上報區政府,由區政府統一組織綜合執法隊開展專項整治。
三、建立效能機制
加強工作督查。將無照經營管理工作列為重點督查項目,注冊股采取查看三維責任管理平臺記錄和深入轄區實地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無照經營管理工作的跟蹤督促檢查。并實行月通報制度,及時通報工作督查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落實。對經通報督促后仍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移交效能辦進行效能督辦。
【電大工商管理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電大工商管理調查報告07-05
電大工商管理實踐報告12-15
電大工商管理社會調查報告范文12-11
電大工商管理自我鑒定05-07
電大工商管理社會調查報告范文[實用]03-19
電大本科工商管理自我鑒定12-06
電大畢業調查報告01-30
電大調查報告12-19
電大工商管理社會實踐報告推薦12-15
電大本科工商管理自我鑒定3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