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動態圖形設計課程總結范文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動態圖形設計課程總結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標指出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布魯納說:“發現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發現法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啟發下,使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科學認識和解決問題;研究客觀事物的屬性,從中找出規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認真思考教材的編寫意圖,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觀察、比較、概括,掌握圖形的特征。我做了如下設想:四年級學生思維能力在發展,思維也在由具體形象狀態向抽象邏輯狀態過渡,初步具備一定的概括能力。本節課,通過猜、找、量、分、剪等多樣化的數學活動,促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本質屬性和特征。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科書70頁例1及相關練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2.學會四邊形分類;概括出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的關系;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發展空間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互助精神,在拼圖的過程中感受圖形的美。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七巧板、四邊形貼圖。
學具:平行四邊形、梯形圖片,練習題卡。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1.猜圖游戲,復習舊知
2.揭示課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設計說明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通過游戲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圖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體現了數學學習的系統性。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在生活中尋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2.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觀察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共同點:對邊平行
(2)動手操作驗證
(3)教學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課件演示驗證,歸納總結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
(4)教學梯形的特征
課件演示驗證,歸納總結定義: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5)教師小結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和動態演示中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并通過與平行四邊形對比得出梯形的概念。做到觸類旁通,運用同一種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3.教學正方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1)給下面的四邊形分類
平行四邊形有( ) 梯形有( )
Ⅰ.獨立思考,尋找方法答案并說說方法。
Ⅱ.預設:圖①和⑥不是平行四邊形時,引導展開討論,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Ⅲ.師:我們把這三組圖形統稱叫做什么?(四邊形)
設計說明在分類的基礎上,對照平行四邊形、梯形的概念加以總結,順勢導入對幾者關系的總結,得出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般四邊形都屬于四邊形。
(1)運用集合圖表示各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2)結合圖說說各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3)結合大屏展示:教師總結各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設計說明教師運用比喻的手法,將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四邊形之間的關系作形象的說明,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幾者間的關系。
三、靈活運用,解決問題
1.猜一猜
2.判斷:對的打“√”,錯的打“×”,并改正
設計說明進一步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抓住概念的實
質,理解本節課學習的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之上作適當的
升華。
3.畫一畫
小組合作完成。
(1)在平行四邊形紙畫一條線,可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什么圖形?
(2)在梯形紙上畫一條線,可把梯形分成兩個什么圖形?
設計說明通過動手操作學具,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滲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圖形分割和圖形拼組的知識。
四、課堂總結
暢所欲言,分享收獲!
五、作業布置
練習十二:3、5題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動態圖形設計課程總結】相關文章:
課程設計的總結12-17
【精選】課程設計總結08-29
課程設計總結09-19
展示設計課程總結08-25
課程設計總結08-30
動態設計崗位職責12-27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總結04-24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總結03-26
數控課程設計總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