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常用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作文 篇1
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吃過晚飯,我和媽媽、姨夫、姨媽去人民公園觀看一年一度的元宵燈會。
剛出家門,就看見一個禮花彈飛上了天空,只聽“咚”的一聲,禮花彈向四面飛散,紛飛的禮花像無數顆流星劃過夜空;頓時,空氣中彌漫著煙花的芳香。一路上,轟隆隆的鞭炮聲,咚咚的禮炮聲不絕于耳。
沂河橋頭,觀看燈會的人把寬暢的人行道堵得嚴嚴實實,到了公園門口,更是人山人海。我們隨著人流進入公園,映入眼簾的是掛在路兩邊寫著各種祝福的大大的圓圓的燈籠。人工湖里有會唱歌的帆船燈,像活龍一樣,頭一點一點的龍頭燈……經過一座石拱橋,又看到蘑菇燈、七星飄蟲燈、螞蟻燈……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高高升在天空中的孔明燈;小姨告訴我:“孔明燈是三國時諸葛亮發明的。”我說:“那為什么叫孔明燈。”小姨告訴我“因為諸葛亮的字是孔明,所以諸葛亮的后人就把它叫作孔明燈。”再向前走,呈現在眼前的是四大天王和中華剪紙,在四大天王前有“王祥臥鯉”和“孔子講堂”。最驚心動魄的是雜技表演:一個人拿了一把鐵劍往嘴里慢慢吞,然后又慢慢地吐出來……鐵劍卻和原來一模一樣,真是神奇極了。我帶著余猶未盡的心情走出公園,向回家的路走去。
今年的元宵節,讓我記憶猶新,回味無窮。
元宵節作文 篇2
正月十五是元宵佳節。吃元宵,做花燈,開燈展,猜燈謎,還有板凳龍呢,都是我們家鄉鬧元宵的節目哦!
正月十五那天,每個社區早早地就把預先做好的各式各樣的燈籠掛在公園里,然后,貼上一道道的燈謎,又給每一盞燈籠通上了電。到了晚上,燈籠全都亮起來,可漂亮了!聽說啊,那些漂亮的燈籠全是小朋友們做的呢!
晚上,人們早早吃過元宵,就都到公園去看花燈,猜燈謎。公園里人山人海,大人叫小孩鬧,每一張臉上都樂開了花,好熱鬧啊!
大街上,那些攤販們叫賣著各種各樣漂亮的燈籠。看,有兔子燈,米老鼠燈,小豬燈,還有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燈呢!逛街的人手里幾乎都提著美麗的燈籠。
聽我媽媽說,鄉下有個村子在元宵節那天還有個傳統項目——板凳龍呢。板凳龍是由十來個人組成的,每人手里都拿一條有四條腿的長板凳,板凳上扎滿繩子,上面插滿了香。等到了晚上,把香全點了,密密麻麻的香就像點點星星排成長龍,舞動起來,那陣勢真是威風極了!漂亮極了!四里八鄉的人全去看,擠得水泄不通,很是熱鬧!可惜,媽媽說,她也沒有真正看到過。我想,什么時候我一定得去看看。
有時候,人們拿上各自的花燈上街游行,有大大的兔子燈,漂亮的.荷花燈,精致的八角關燈,奇怪的會轉的走馬燈……等等,真的很漂亮!
元宵節作文 篇3
元宵節起源于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后飛揚跋扈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博采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余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這天,張燈結彩,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日更加興盛。
每個地方都有過元宵節習俗,下面我就把我所在城市過元宵節習俗寫個大家,好嗎?
每當過元宵節,人們都會想起一句古話;“正月十五鬧元宵。”這一天,是讓在五湖四海親戚、朋友相聚時候。在這一天里每個人都要吃上一碗熱騰騰湯圓。路邊彩燈各式各樣,張燈結彩。有魚燈、有白菜燈、有蓮花燈、有龍鳳燈等等。區政府廣場霓虹燈裝點得向仙境一樣,再舉頭望去,那在天空中你追我趕禮花。就仿佛飛到在某種境界中。
啊!多美元宵節呀!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歡樂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11
元宵節的作文通用-元宵節作文01-11
快樂元宵節作文_元宵節作文04-22
快樂的元宵節_元宵節作文02-15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元宵節英語作文:熱鬧的元宵節03-10
元宵節燈會_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3-27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元宵節來臨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