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學的天空》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的天空》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臺灣大學傅佩榮教授的講道德經的視頻,我被他講課的風格以及內容深深地吸引。于是就購買了他的著作《國學的天空》。這本書是我最近讀的一本書,傅佩榮教授是國學界的大家,這本書由兩部分構成,第二章是圣人之道,其實不光是圣人,我覺著我們作為一個平常人,作為一個有現代知識的老師,也要有這種精神。
第一是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每個人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我們是什么身份,都應該時刻保持謙遜和自省,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成為更好的自己。尤其老師這個職業更是需要這種精神,因為我們是學生們的榜樣和引路人,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踐行言為士則;行為示范的道德情操的教育家精神。
第二個讓我比較有感觸是“披鶴懷玉”。它讓我想到了那種超脫世俗、內心純凈的境界。這也是我們在追求自我成長和完善的過程中,應該努力達到的一種狀態吧。保持內心的純凈和堅定,不為外界所動,這樣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三點感悟的比較深的是不為物役。雖然物質能給我們提供更好的生活基礎,但是不能過分追求物質的享受。現代社會的物質豐富程度遠超以往,但這也讓我們更容易陷入物質追求的漩渦中。然而真正的幸福和滿足感并不完全來自于物質的擁有,更多的是來自于內心的平靜和滿足。所以,不為物役,不被物質所束縛。最后一個是為而不爭。為而不爭是一種非常高尚的境界。它意味著我們做事是出于內心的熱愛和責任感,而不是為了爭強好勝或者追求名利。這種態度能夠讓我們更加專注于事情本身,而不是被外界的紛擾。
在《國學的天空》的引領下,我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與古代先賢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這本書不僅讓我領略了國學的博大精深,更讓我在自我反省、追求內心純凈、堅守正道以及為而不爭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更加謙遜和自省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努力追求內心的平靜和滿足,同時也希望能夠將這份對國學的熱愛和敬仰傳遞給更多的人。因為,國學不僅是我們的文化瑰寶,更是我們心靈的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國學的天空》讀后感】相關文章:
國學的經典01-24
國學經典07-28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國學經典 作文01-09
國學征文12-15
國學經典名句12-11
國學的名言09-30
國學經典語句03-05
國學的作文07-16
國學經典名言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