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盜火評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評課稿來輔助教學,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把評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普羅米修斯盜火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普羅米修斯盜火評課稿1
《普羅米修斯盜火》是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普羅米修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他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犯天規,勇敢地盜取天火,承受了巨大痛苦,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具有為人類謀利益、不畏強權、勇于犧牲的精神。下面,我就范老師的這一堂課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一、抓準線索,條理清楚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范老師抓準文章的主線索——“普羅米修斯是個勇敢而極富同情心的神”這一切入點展開教學,整個教學過程中這句話出現了三次,層層深入,感受普羅米修斯為拯救人類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和英雄氣概。教學重點放在盜取天火和受到懲罰上,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二、抓住關鍵詞句悟情。
我們知道,一篇文章中往往有幾個句子是文章的關鍵句,從中能夠深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一句話中,很多時候語言文字表達的精彩往往又在個別重點詞上。所以劉老師抓住文章的重點句子,句子中又抓住重點詞語,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取得的教學效果較好。例如,在教學中普受到懲罰這一段中,教師提出問題“讀讀第六小節,從哪些字詞看出普受到了懲罰,自己體會體會。”接著范老師抓住“鎖、沉重的鐵鏈、懸崖絕壁、烈日暴雨、兇惡的鷲鷹”等詞理解感悟普受到的痛苦,更進一步理解普為人類受苦、勇于犧牲的精神。
三、引導想象,練習說話。
教學中,范老師設計這樣一個問題:“當人類看到火種后,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這其實是課后的一個習題,想象人類得到火種后欣喜若狂的情景。那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呢?指導不到位的話,學生就不會說,就感覺停留在表面,進不了情景中。相反,指導好的話,會成為整堂課的亮點。所以這一環節我們教研組商量再商量,前后共修改了三次,最后就設計了這樣的填空式的說話練習:人類得到火種后是多么幸福啊!男人們正在,他們高興地說:“!”女人們正在,她們高興地說:“!”小孩正在,他們高興地說:“!”他們感激地對普羅米修斯說:“!”在這樣的句式的引導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有一個學生這樣說:男人們正在用火打造工具,他們高興地說:“我們再也不怕兇猛的野獸了!”女人們正在燒烤食物,她們高興地說:“我們終于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了!”小孩正在圍著火堆跳舞,他們高興地說:“我們再也不會受凍了!”他們感激地對普羅米修斯說:“普羅米修斯,謝謝你,你真是我們的大英雄!”學生說得多好,進一步讓學生理解人們取得的.幸福生活,都是普帶給他們的,進一步體會普勇敢、極富同情心的精神。
四、創設情境,體會痛苦
在教學普受到懲罰的時候,教師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體會普的痛苦。例如:當烈日炎炎,太陽像火一樣照在普的身上,他會怎么樣?學生馬上說:“他大汗淋漓,多么希望能有一片樹蔭呀!”當暴雨打在他身上,普會怎么樣?學生說:“大雨像鞭子一樣抽打在他身上。”接著教師繼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普除了受到肉體的折磨,還要經受心靈的煎熬,那就是孤獨。通過情境的創設,學生真切的體會到普的痛苦,更進一步體會普為了人類甘愿受苦的獻身精神。
課堂中的亮點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例如,在處理“決心、決定時”,提出的問題有點突兀,可以在朗讀的基礎上體會普堅定的信念,然后說說決心能換成決定嗎?先讓學生說說,再出示兩個詞語的概念,分清楚兩詞之間的區別,這樣處理更好一點。另外,教師可以教給學生朗讀方法,例如在讀躲在、悄悄地這幾個詞時,教師反復說要讀出小心翼翼,可學生就是找不到感覺。教師可以指導:在朗讀時可以讀得輕而急促,可以直接先練練這幾個詞的讀法。如果還找不到感覺,教師可以范讀。朗讀好這幾個詞后,再放入文中讀,這樣比較好一點。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說得不當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普羅米修斯盜火評課稿2
《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主要講了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犯天規,勇敢地盜取天火,從而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智慧,并與宙斯進行不屈不撓斗爭的動人傳說,頌揚了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為民造福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精神。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一重點,攻破文中的難點,教者注意做到了以下幾點:
1、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但并未放棄和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生是有靈性的生命個體,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對同一文本的感受也會各不相同。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產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王教師在課堂上能尊重學生的感受,并為他們提供“與文本、與人交流”的機會。學生的潛能得到了釋放,對課文的的解讀有了多元的感悟。
在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引導和指點。王教師演好了自己的導演角色,首先創設一個民主平等的對話平臺;其次教師適時點撥,精心設計引語,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關注個體對文本獨特的感悟。教師一開始就由理解“盜”字的意思入手,接著問普羅米修斯“盜火”他是品德不好嗎?“他是個怎樣的人?”接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自主閱讀,走進文本。交好地體現了教師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
2、強化朗讀,培養語感。
新大綱中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中高年級要重視默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楊再隋教授也說過:“老師講得再多,難道還比課文本身更生動,更形象嗎?……不如老老實實指導,把課文讀好、讀美,在讀中去感悟,在讀中去欣賞,去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可見教師要敢于放手,舍得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加工處理課文符號信息,與課文及課文作者對話交流,進而接受課文的熏陶、感染最終把課文的語言,思想感情,表達方式逐漸內化為自己的。本節課中,教師始終能憑借著“讀”來讓學生感受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為民造福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精神。首先教師放手讓學生帶著問題(從哪些地方看出普羅米修斯是個勇敢而有同情心的神?)讀文章;其次,找出重點詞語讓學生品讀;再次,讓學生帶上情感讀重點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師與學生深情地誦讀贊美普羅米修斯的詩句。學生的情感在讀中得到了感染和升華,對普羅米修斯的認識也越來越豐滿和有血有肉,具體形象。學生不僅讀出了一個“勇敢、富有同情心”的神,還讀出了一個“充滿智慧”的神。“不屈服”的神。
3、以關鍵的問題來突破重點。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創新因素,教師要借助教材,改革那種千篇一律從起點到終點的直線運動教學方法,而是要抓住重點,解決問題。例在這一課時中,教師問:你覺得普羅米修斯是個怎樣的神?(勇敢、富有同情心)你能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并表現出他這一個性特點嗎?這樣的問題,牽住了文章的`主線,巧妙地將課文重點突破。
4、豐富語言積累,訓練學生思維。
新大綱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列入小學語文教學目的,而學生豐富的語言來自于親身實踐,更主要的是依靠讀書,從優秀的范文中間接地獲取。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者注重了以下幾方面的語言積累:
(1)提供“盜火”部分的關鍵詞,讓學生根據提供的關鍵詞來講述普羅米修斯盜火的過程,從而比較有效地將書本語言轉換成學生自己的語言。
(2)想象人們得到火種后的種種情景,先個別說后提供“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樣的句式讓學生豐富語言積累。
(3)采用辯論的方式,說說“普羅米修斯在被鷲鷹啄食后肝臟回復原好不好”,讓學生的思維在辯論中發出火花,讓語言在辯論中得到錘煉和積累。
另外,在本課中,教者能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注重通過豐富表象,來讓學生感悟語言。總之,這堂課較教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在閱讀教學中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普羅米修斯盜火評課稿】相關文章: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普羅米修斯盜火》評課稿(精選6篇)10-28
普羅米修斯盜火教學設計05-10
《普羅米修斯盜火》教學設計04-09
《普羅米修斯》評課稿10-19
《普羅米修斯》評課稿09-17
《普羅米修斯》評課稿06-19
普羅米修斯評課稿01-13
普羅米修斯的評課稿06-05
普羅米修斯的評課稿[實用]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