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作文經典[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藝術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藝術的作文 篇1
一、花香蝶自來目美養人眼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一個好的題目,就像一雙秋波流轉、顧盼生輝的美目,透過它可以洞悉文章的靈魂。題目只有確切精練、獨到新穎、有意蘊、有文采,才能眉目清秀,攝人心魄。精彩而又富有個性的題目,定會令評閱老師在眾多平庸的題目中猶如在沙漠中見到綠洲一樣眼前陡然一亮,靚麗奪目的標題既能使文題明眸善睞,起到眉目傳神的作用,為作者提供一個明確的中心點,又能扣住評卷老師的心弦,迅速激發起閱卷老師的好奇心和閱讀快感,對其作文一見心動,甚至“一見鐘情”,大筆一揮,就不吝惜給高分甚至打滿分了。因而擬一個猶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睞秋波轉,韻味無窮養人眼的標題,讓其曬出第一抹亮麗,給閱卷老師良好的第一印象,不管是從審美的視角,還是功利的選擇,都是值得我們窮盡才華而為之的。
擬題的方法有:①妙用修辭顯靈動;②引用化用見智慧;③巧用術語新耳目;④借名擬題添親切;⑤反向思維收奇效;⑥運用符號增魅力;⑦中外結合出幽默;⑧巧用算式激奇趣;⑨設置懸念勾魂魄;⑩物象點染(詩情畫意)出韻味。
二、活畫作文魂題記搶眼球
女為閱己者容,文為閱讀者撰。考場作文要亮點頻顯,讓閱卷老師的法眼為之一亮。高考作文閱卷就像流水線,一波未伏一波又起,評卷者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情把你的文章當咖啡細酌慢飲,其間深藏的況味,是不大能輕易看出來的。因此,如果能夠刻意地在文中設置幾個醒目亮點,以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如是,作文便入“流”了。而題記,占據著標題之下、正文之前的“搶眼”位置,其意義自然不可小覷。擬一個能開宗明義、畫龍點睛、渲染氣氛、意味綿長,從而活“畫出作文的靈魂”的題記,是大有必要了。寫好題記,不僅可以增添文采,還能激發閱卷者的閱讀興趣,導引情感傾向,收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藝術效果。考場作文,如能設計一則別出心裁而又與文章內容相關聯的題記,定會給閱卷老師以美好的第二印象,營造愉悅的`評閱心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文的“印象分值”。
題記的語言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借用名人名言,可以引用一首小詩(或若干詩句),可以是俗語箴言,還可以是一段自我感悟的文字,抒情性和哲理性是題記的主要特點。題記的寫作要點就是:短短的語句,美美的語言,淡淡的情感,淺淺的哲理。
如何寫出讓人過目難忘,成為點睛之筆的題記呢?
①題文映襯,俯仰生姿;②點明題旨,開宗明義;③設置懸念,尺水興波;④抒發真情,文采盡現。
三、萬事開頭難鳳頭展才情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寫文章亦如此。清人李漁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若審準了題,立好了意,理清了思路,再打造一個不同凡響、引人入勝的開頭,那作文就有了吸引力,能達到閱卷老師“嘗一口想得一杯”的效果,“鳳頭”乃文章的關鍵,積累好的開頭樣式,平時寫東西時要形成自己的套路,高考時最好不要去玩新花樣,平時怎么寫就怎么寫。常理上,評卷者一般都喜歡充滿才華的炫示文字,如果考生在文章的開頭又激起了評卷者的興趣,那就為獲取作文高分加重了砝碼。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文采斐然,出語不凡是開頭的要訣。優秀的作文開頭方法大約有如下八種:①名句引入法;②名句切入法;③提問進入法;④懸念切入法;⑤開門見山法;⑥排比切入法;⑦故事引入法;⑧比興開頭法。
四、過渡如行云接榫須自然
過渡句段對于文章的整體架構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連接上下文的橋梁或紐帶。如果考場作文中沒有恰如其分且文采斐然的過渡句段,文章就會給人一種不自然或者雕琢的痕跡,從而構成閱讀障礙,造成分值的下滑。說起過渡句段的作用,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說:承上啟下。這固然不錯,然而如果仔細研讀各種滿分作文過渡句段的上下文,耐心品味其前言后語,我們就會發現在這高度概括過渡句段的“承上啟下”四字里,還應包含更為明確的意義和內容,那就是強化主題,溝通文意,畫龍點睛,完善結構。考試作文時,我們只有在內容的開合處和轉換處巧妙地設計出耀人眼目的過渡句段,才能讓評卷老師抓住題旨,把握中心,順理成章地理解作者在行文中的良苦用心,從而于瞬時之間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結構,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結構嚴謹,過渡自如,銜接自然,細針密線,天衣無縫,就會達到獲取高分之目的。
過渡的形式大約有如下八種:
①“如此”“亦然”“物”“轉人”;②“曾看”“曾聽”引事例;③現實生活巧轉入;④關聯詞語妙過渡;⑤“相對”“相反”轉反例;⑥序數詞語來縫合;⑦小標題來巧銜接;⑧問句、時間來接榫。
五、余音繞梁在千嬌百媚生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也有人說,有了鳳頭,還需豹尾。文章的結尾同開頭一樣,是文字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其內容發展的自然結果。元人喬夢符認為,好的結尾應短小精悍,剛勁有力。明人謝榛說,結尾當如撞鐘,清音有余。以上種種,皆言結尾要簡潔有力,“如截奔馬”,留有余味,言有盡而意無窮,有余味而耐咀嚼。清人李漁則如是總結:“終篇交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筆留連,若難遽別。”所謂媚語,即富有文采、意蘊深刻的語言。有文采的結尾,耐人尋味,讓評卷者愛不釋手,久久不能釋懷。有一個精彩的結尾,為文章留下最后一抹亮色,從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該多好啊!令讀評者“龍”顏大悅,擊節贊嘆,高分在握,豈不美哉!
結尾技巧如下:
①首尾呼應,凸顯主旨;②言為心聲,呼喚號召;③巧妙發問,引人深思;④引用佳句,多姿多彩;⑤抒情議論,氣勢不凡;⑥景物烘托,詩情畫意;⑦卒章顯志,感悟升華;⑧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六、書寫宜規范整潔在文面
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又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高考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靠書寫與文面啊!高考中因書寫不規范,文面不整潔而使作文扣分的教訓很多,因為高考作文往往是在90秒之內就被“判定”生死。現在是電腦掃描閱卷,字一定要寫大些,閱卷教師一眼掃去一清二楚,盡可能寫楷書,當然漂亮的行書也很好,在平時就要高度重視文面的修飾。
文面包括文字書寫、標點符號、行款格式、修改符號、字數控制等內容。卷面文字是作文的外包裝,卷面整潔,字體端正娟秀,使人看了有愉悅感,老師給作文評分,帶有較強的主觀任意性,不像判標準化題,對錯分明,因此卷面整潔,文字端正,既是對考生的要求,也是考生作文獲得評卷人好感的重要手段,因而不可草率從事。
書寫及文面的要求是:
①文字書寫應端正;②標點位置宜合理;③行款格式要規范;④修改符號不馬虎;⑤字數控制要適量。
考場作文如果從以上六個方面進行必要的內外包裝,給閱卷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視覺沖擊,你的作文想不得高分都不可能。如若不信,盍試為之!
藝術的作文 篇2
昨天下午,爸爸媽媽帶著我,參觀了寧波美術館-“人與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進入展廳大門,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龍給吸引住了,體長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亞洲最長最完整的馬門溪龍,而旁邊只有1米出頭的鸚鵡嘴尤其顯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后肢和靈巧的前肢讓人覺得家里的小寵物一樣。
據展區的阿姨介紹,馬門溪龍以植物為食,是20xx年在四川省井研縣發掘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動物,它四足行走,身體笨重,行動遲緩,估計體重達60多噸,生活在1億6千萬年的早期。
一旁的鸚鵡嘴龍是角龍中最為原始的型類,是后來長角角龍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發現的鸚鵡嘴龍個體長超過2米的很少,身體都比較輕巧,并且前肢明顯短于后肢,主要依靠后肢來走路,牙齒平滑,以植物為食,是恐龍家族中的“小不點”。
走進右邊的三號展廳,這里有7條大大小小的`恐龍,此外,值得一看的還有一旁的一窩30多個恐龍蛋,是目前為止中國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龍蛋。
還有人體展覽區,展區陳列著72件人體各器官標本,有九大系統展覽:運動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頭蓋骨,用不同的顏色將人的頭蓋骨的各部分分解開來,還有髖關節、骨盆、畸形的胎兒……
更有意思的是凡進入展區的參觀者都有一張答題紙,如答對了,就可以贏得一份紀念品,并有機會獲得恐龍蛋呢!
這次的參觀讓我學到不少課外知識,也讓我喜歡上了藝術,更讓我增加對大自然的熱愛。
藝術的作文 篇3
藝術發現是文藝理論中的術語,是指作家在社會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礎上,依據自己認識和評價生活的思想原則和審美趨向,對外在事物進行觀察和審視時所得到的獨特感知。藝術發現對于寫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決定了作品的獨創性,可以說沒有藝術發現就沒有富有特色的作品。雖然學生寫作文與作家的創作具有很大區別,然而要想寫出新穎而深刻的文章,沒有獨特的藝術發現也是不行的。尤其在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教學的過程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藝術發現本身就體現了一種獨創性。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進行藝術發現的訓練,不僅有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一、藝術發現的一般心理特征。
藝術發現的心理特征一般來說具有以下四個方面:
1.藝術發現是作者心靈的驀然領悟。將要進行寫作時,作者的整個心思都放在相關的事物上,經過一番思索,突然發現了事物身上別具意味的東西。這種領悟是在作者長久凝視相關事物后的一個深刻的心得體會,此時他的內心深處往往會涌起一種發現“新大陸”般的喜悅之情。
2.藝術發現是作者獨特眼光和非凡觀察力的結合,體現了潛意識的心理內容。有人把智慧分為“可以言說”與“不可言說”兩種類型,而心理分析學家更是對潛意識的重要性、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深信不疑。藝術發現所能夠表現出來的只是發現結果,它極其富有個體特征,可以說是作者心靈深處觀察事物獨特性的外化。
3.藝術發現是外在事物的特點與個人內心體驗的契合。大作家之所以能夠寫出感人至深的作品,并不是因為他見識的、看到的事物與一般人所見的不同,而是由于他們觀察事物時的心情與一般人不同,看事物的眼光不同。他個人的獨特的審美體驗與所見之物更容易交融在一起,容易與事物產生共鳴,使外在事物“皆著我之色彩”。
4.藝術發現不是改變原事物的特點,而是賦予原事物一種新的內涵。這種新內涵往往是對原事物一般特征的升華,是作者審美眼光和審美體驗在相關事物身上的凝固。例如,竹子不過是一種常見的植物而已,但鄭板橋卻審視它“我自不開花,免招蜂與蝶”的特點,賦予了竹子高潔、不媚俗的品格。竹子本身并沒有發生什么改變,但是經過鄭板橋的藝術發現,它卻多了一種新的內涵。
二、藝術發現訓練常用的方法。
藝術發現雖然具有很強的個體色彩,但也并非無跡可尋,結合藝術發現的心理特征和教學實踐,筆者自己總結了兩種比較有效的訓練方法。
1.特點列舉法。
初步訓練可以采取這種方法。訓練時教師給學生提供某種事物,讓學生將它的特點盡可能多地列舉出來。乍一看你會以為這很簡單,其實不然,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說出某個事物的名稱,卻常常很難全面地描述它的特點。藝術發現產生的基礎正是事物的某一個特點與人的心靈產生了共鳴,所以不善于觀察、描述、總結事物特點的人往往很難從事物身上有所發現,只有加強列舉特點的訓練,才可能提高學生“頓悟”現象出現的概率。另外,從思維活動的角度講,列舉事物特點的過程也就是訓練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過程,它可以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視角觀察事物的意識,提高創新思維的.能力。
2.陌生化訓練法。
藝術發現的前提條件是作者對事物感興趣,能夠有意識地去注意它。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于很多事物已經“熟視無睹”了,對它們只有機械化的認識,總是不自覺地用固有的眼光看待它們。要想從一個熟悉的事物身上發現一點“新”的東西,就必須把它當做一個陌生的事物來觀察,惟此才可能引發學生觀察的興趣,發現事物身上被我們固有眼光所遮蔽的內涵。在訓練的時候,教師應要求學生說出自己重新審視事物后的新認識,并引導學生去發現事物本身所蘊涵的思想、哲理。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把這兩種方法綜合起來使用。例如,有一次我以學生最常見的事物——黑板擦為對象,讓學生列舉它的特點,對它進行重新審視并圍繞黑板擦的特點深入思索。結果有些學生有了比較新穎、深刻的藝術發現。有一個學生在隨后的作文中寫道:“黑板擦和我們一樣,既有堅強的一面,也有軟弱的一面。在一天天的工作中,它不斷在自己的陣地上磨損自己軟弱的一面,直到生命結束的剎那……”其中洋溢著對高尚人格的執著追求,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三、藝術發現訓練的評價原則。
作文教學中的藝術發現訓練應本著個體性原則。有人在討論新課程改革內容的時候說,要在教育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并不是要讓學生去發明什么前所未有的東西,而是要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具有創新的精神。這是很中肯的評論。在作文教學中進行藝術發現的訓練也是這樣,不是要讓學生有什么一鳴驚人的偉大發現,而是使其掌握一種發掘題材深意的方法,所以老師在評價學生的發現成果時,不能根據自己的閱歷、知識體系或者比較權威的觀點來評定其質量的優劣,而要本著個體性的原則來看待學生藝術發現的價值。個體性的評價原則要求教師善于找到學生寫作的“亮點”,圈之、點之、贊美之,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強化他們進行藝術發現的愿望,逐步使他們在審題時形成藝術發現的自覺行為,這才是訓練的深層目的。
藝術的作文 篇4
金秋十月,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桂花香。而崇文已經被濃濃的藝術氛圍包圍了。
當我跨進校門,就聽見一陣音樂傳來,音樂是那樣動聽,那樣優美,環繞在我耳畔,我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驚喜再次涌上心頭,藝術節來了!再走幾步,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片歡騰的操場,不斷有樂聲傳來。我激動地沖上了操場,感覺操場成了五線譜,而我們成了五線譜上的小音符。
校園成了藝術的海洋,空氣中的每一個分子都在渲染著藝術的氣氛。我們又來到了風雨操場,欣賞教師們的精彩作品。老師們的畫作栩栩如生,極有立體感,觀賞畫時,好像身臨其境。畫上有的地方挺拔如峰,有的地方清亮如溪,有的地方浩瀚如海,有的地方凝滑如脂。
每一幅惟妙惟肖的畫都有自己獨特的風韻,又好似一個個活潑可愛的精靈。瞧,汪老師的作品“瓶花”好像就是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大家的眼睛。而江老師的畫作“三月花”則是由顏色淡雅的色塊組成,是油畫風格,具有強烈的立體感, 有的老師筆下真是妙筆生花,更吸引我的是生動形象的中國漢字。其中,有古色古香的'篆書隸書;有流暢的行書;有端莊的正楷;有奔放的,鳳舞龍翔的狂草,有的字軀干彎曲,末梢放縱;有的字兩邊修長,軀干矮短;有的字外部輕靈,內部緊湊;有的字不方不圓,若行若飛;有的字如龍蛇盤繞;有的字如鷹隼雄立。遠看這些字,有如鴻鵠群游,迂回綿延;近看這些字,好像布陣排兵,井然有序。無論是畫作,還是書法,它們自身就有一種智慧的力量,一個想象的天地,任你飛翔和馳騁。
藝術節是一個美妙的音符,讓校園上空久久回蕩著藝術的旋律。
藝術節也是一張相片,記錄下我們歡樂的點點滴滴。
藝術節給我們鋪展了藝術的階梯,讓我們打開了藝術的大門,跨入了藝術的殿堂,讓我們離自己的藝術夢想更進一步!
藝術的作文 篇5
我出生在中國書畫藝術之鄉――通渭。這里的孩子幾乎都喜歡畫畫,我毫不例外。
從六歲開始,我就開始畫蠟筆畫了。在我第一次畫的時候,總是畫不好,但老師在一旁一直鼓勵我,給我示范,我也在努力的.畫到最好。我畫了好久好久終于畫好了,但我看了看有些細節,還是覺得不太好。老師過來提醒我:“不要從局部去看,去看整體!”馬上去看這一張畫的整幅畫面是“好”還是“壞”,果然這樣一審視,畫的好多了。這把我可高興壞了。20xx年9月7日,我順利通過了蠟筆畫三級考試。
后來我開始學國畫了。剛開始學國畫時,老師給我們講怎樣握筆,怎樣運筆,怎樣收筆。什么時候用“中鋒”,什么時候用“側鋒”。并且每天畫畫前總要寫一頁毛筆字,為什么要寫一頁毛筆字呢?因為老師希望我們的畫作有一個漂亮的題款。
一年一度的考級又開始了,我當然報了名。時間定在20xx年9月29日,那天我有一點緊張,因此款落的不夠理想。這次考級結束后,我有點不想畫畫了,就去求爸爸同意,但爸爸不可能同意。有一天爸爸想到了一條錦囊妙計:他讓我參加了“敦煌行——通渭第八屆書畫藝術節中小學生書畫大賽”,在大賽中,我畫了一張不僅自己滿意,而且評委也認可的花鳥畫作品,并榮獲一等獎,從此我又重新振作了起來。
現在,我不僅堅持著國畫的學習,又開始了素描山水臨摹,我想:到不久的將來,我還會到一所專業大學去學習油畫,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藝術家。
【藝術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藝術的作文:藝術與生活04-28
(精選)藝術的作文10-04
藝術作文[經典]09-25
[精選]藝術的作文09-22
【經典】藝術的作文08-13
藝術的作文[精選]08-07
藝術的作文(精選)08-25
藝術的作文(經典)08-10
藝術的作文01-27
藝術的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