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人教版四年級音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音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四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教學目標:
1、用歡快、活潑的情緒,喜悅的心情,熱情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用課堂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學生能了解印度尼西亞一些相關的文化及“叫賣歌”的藝術形式。
教學重點:
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學難點:
正確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節及切分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琴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星光恰恰恰》入教室。
二、導入
同學們都到旅游嗎?都去過什么地方?(學生回答)
你們去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我們亞洲的一個國家——印度尼西亞旅行。請跟著音樂我們一起走進印度尼西亞。
1、播放音樂《木瓜恰恰恰》伴奏,學生邊聽邊看邊模仿老師拍拍手。
2、你聽到的音樂情緒怎樣?
3、你看到的景色怎樣?
師小結:景色確實太美了。這是印度尼西亞一個島上的風景。在印度尼西亞象這樣的島非常多。所以印度尼西亞有“千島之國”之稱。
4、簡介印度尼西亞。
。1)播放亞洲地圖。
請同學們找一找印度尼亞西亞在地圖上的部位(東南亞)。這一大片都是大小島嶼。共有170508個。所以印度尼西亞又稱“千島之國”、“水中島國”,地跨赤道熱帶雨林氣候。盛產水果,水果特別多。你們告訴老師屏幕上水果叫什么名子。
小結:印度尼西亞的水果特別多,集市上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可真是琳瑯滿目。到處都有吆喝聲叫賣水果聲。
今天我們要學一首歌曲叫《木瓜恰恰恰》
三、學唱歌曲
1、完整的感受《木瓜恰恰恰》,隨樂在XXX處模仿老師拍手。
(1)歌曲可分為幾段?(三段)A-B-A
。2)學唱第一段的旋律。
這么歡快的旋律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賹W生用哼嗚輕聲模唱旋律。
、趯W生用“da”唱,能唱譜的就唱譜。
第一段的節奏有什么特點?
。ㄒ匀跗鹦」濋_始,四個樂句的`節奏相同)
③學生讀一讀相同的節奏,再唱一唱歌譜:
2、學唱第二段歌譜。
、賻熤缸V輕唱歌譜。學生找到第二段節奏的特點,切分音XXXXXX。
、趯W生念一念切分節奏,強調中間音
、蹖W生輕聲隨琴用“beng”唱旋律。
④師生一起唱歌譜。
3、第三段回到第一段。
4、完整的唱一遍歌譜。
5、學唱歌詞。
。1)按節奏朗讀歌詞。
(2)跟琴輕唱全歌。
。3)分兩部唱一唱全歌。
第一段“恰恰恰”處除了拍手,還可以怎樣表示?(用打擊樂在XXX處邊擊邊念)
這一段唱了什么?用怎樣的情緒來唱?
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
。4)第二段又應該怎樣唱?
(賣瓜人熱情招呼大家賣水果,激動的心情吆喝叫賣,音調要高)
(5)唱一唱第二段。
6、用打擊樂。設計叫賣場面。
老師這有很多打擊樂器,要你們為第二段歌配伴奏,這些打擊樂要請賣主賣給你們。誰上臺來吆喝幾聲,當一回賣主。
。1)學生為第二段設計伴奏。
(2)用打擊樂隨音樂試一試。
四、拓展
播放《賣湯圓》、《賣報歌》、《冰糖葫蘆》。
剛聽到的歌曲與《木瓜恰恰恰》有什么共同點?
。ǘ紩u東西,都是叫賣歌)
五、總結:
今天同學們收獲真不小,了解了印度尼西亞,還學會了《叫賣歌》,老師希望你們能創作出簡單的叫賣歌,用熟悉的旋律唱一唱。
人教版四年級音樂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熟悉樂曲結構,并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的節奏型。
2、在前四句句末,隨音樂節奏邊拍邊念恰恰恰,并初步學習為樂曲設計打擊樂器演奏建議。
3、注意看指揮演奏,體驗師生合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譜一張,視頻音樂,課件,幼兒人手一件打擊樂器(圓舞板、三角鐵、鈴鼓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結構。
1、看視頻短片,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地方?
小結: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熱鬧的島國,那里盛產各種各樣的水果,那里的人們熱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賞歌曲,感知樂曲結構。
教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覺?有沒有聽到特別的地方?
“恰恰恰”是不是從樂曲的'開始到結束都有?
小結:這首歌曲有兩段,前面一段每句的句末有“恰恰恰”,后面一段沒有。
二、熟悉圖譜,用身體動作演奏。
1、出示圖譜,觀察圖譜,說出圖譜上的圖標,認識重復記號。
2、身體動作練習(引導幼兒用拍手、跺腳、拍肩等動作看圖進行節奏練習)
三、學習用樂器演奏。
1、集體配器。
(1)介紹樂器,認識并鞏固三種不同樂器的打擊方法。
(2)嘗試根據圖譜為樂曲匹配相應的樂器。
2、完整徒手練習演奏。
3、看圖譜集體完整演奏。
4、看指揮演奏。
5、集體演奏。
活動反思:
“木瓜恰恰恰"是一節大班節奏活動,我采用了圖譜,樂曲中恰恰恰是由三個櫻桃表現出來,充分提示幼兒節奏變化。在這個地方孩子掌握的很好,但不足的是切分音節奏掌握的不夠好。由于這兩個節奏我畫的是一樣的圖,又沒有教孩子區分這兩個節奏,以至后半段節奏把握欠佳。
人教版四年級音樂教學設計3
設計意圖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以叫賣為題材的印度尼西亞的民歌。歌曲節奏輕快,旋律活潑,形象的塑造了印尼農民在售賣自產水果的忙碌場景。歌曲中的“恰恰恰”生動的表現了印尼勞動人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本次活動我設計的主要內容是讓幼兒感知和掌握xxx的音樂節奏,并能自己創編動作。這首歌非常適合幼兒用肢體動作表達對歡快旋律的理解,發展幼兒的欣賞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活動目標
。ㄒ唬└兄獂xx的節奏特點。
。ǘ┰谧袷赜螒蛞巹t的前提下,能創編xxx節奏的動作。
(三)愿意快樂的跟隨音樂參與活動。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xxx的節奏特點。
活動難點:在遵守游戲規則的'前提下,能創編xxx節奏的動作。
活動準備
水果圖片(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菠蘿、橘子)各一張,放置于黑板用布遮擋;圖譜一張;水果貼紙若干;音樂《木瓜恰恰恰》。
活動過程
。ㄒ唬┣榫皩耄豪蠋煱缪菟麛偫习宄鰣
師:“小朋友們上午好,我是一位老板,您們看得出來我是賣什么的嗎?”(播放音樂,幫助幼兒猜想)幼兒自由回答。
師:“我是一位水果攤的老板,你們聽到了我在賣那些水果?”幼兒自由回答。(出示黑板上的水果圖片)
設計意圖:
老師通過情景扮演,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盡快將幼兒帶入情景之中。而神秘的黑板,能引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
。ǘ┎シ乓魳,幼兒欣賞
1、幼兒競爭小老板職位
師:“想來當小老板,我得有個條件:老板要能解決我出的難題。誰還記得歌曲里面出現最多的聲音是什么嗎?”(播放完整音樂,幼兒和老師練習動作,在聽到恰恰時用拍手打節奏)
2、說出每句尾的相同點,隨音樂練習動作,感受音樂的韻律及節奏。
設計意圖:
此環節是為目標一服務,為了使幼兒集中注意力發現xxx節奏的特點,感受音樂歡快的韻律。
(三)幼兒感知xxx的節奏特點。
1、傾聽、說出xxx的節奏特點。
師:“我拍了幾次手,每次拍手有什么不同?”
2、觀察圖譜,幼兒分析,掌握節奏。
總結:原來恰恰恰的節奏特點是:前兩次拍手快(快到兩次拍手挨著一起),第三次拍手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播放完整音樂)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圖譜,讓幼兒更加直觀的理解xxx的節奏特點,并能依照圖譜拍出正確的節奏,為創編動作做準備。
。ㄋ模┯變簞摼幧眢w動作,表現出xxx的節奏。
師:“如果讓你們來當小老板,還會用哪些不同的動作表示恰恰。俊保ㄑ垈別幼兒上前示范,帶領大家一起隨音樂表演,循環游戲)
設計意圖:
通過競選篩選出單獨表演者從而使游戲循環,正是這種競爭性質使得幼兒發揮創造力去創編動作,使得游戲變得刺激和激烈。
。ㄎ澹┘w游戲:小老板愛切水果。
游戲規則:老師邀請一個小老板,在其雙臂和雙腿上分別貼上木瓜、芒果、香蕉、橘子的大貼紙,當小老板聽到恰恰恰節奏時用手比做刀,切四個水果中的一個,與被切水果貼紙相同的幼兒則蹲下躲起來,貼有其他水果貼紙的幼兒將繼續兒繼續做自己創編的動作。
設計意圖:
集體游戲是對上一環節“創編動作”的一個提升,本環節是在選擇出單獨表演者以后,增加游戲規則,讓其他幼兒進行水果的角色扮演,游戲中出現的變數全由單獨表演者決定,老師將主導權交給幼兒。這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卻同樣具有挑戰性,會再次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活動結束:
師:“感謝小老板幫助我把水果都賣出去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再去果園摘一些水果回來賣吧。”
設計意圖:
水果攤老板的角色貫穿始終,體現活動的完整性。
活動反思
。ㄒ唬┍敬位顒邮且淮我孕蕾p切入的情景音樂游戲活動,引導幼兒認知“恰恰恰”的弱起環節的節奏特點,并自己創編動作完成音樂游戲。
。ǘ┗顒恿咙c在于利用幼兒熟知的切水果游戲與音樂相結合,再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活動結束環節,與幼兒去果園摘水果是對下一次課的延伸,幼兒可利用搬運水果環節創編新游戲,進而體驗音樂中體現的情感。
【四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設計04-24
音樂教學設計02-29
音樂教學設計[精選]04-07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11-14
《音樂醫院》教學設計05-13
《音樂之聲》教學設計05-13
音樂教學設計模板06-05
有關音樂的教學設計01-24
中學音樂教學設計03-22
音樂教學設計【薦】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