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雨》優秀評課稿優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優秀《雷雨》優秀評課稿優秀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評課稿,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把評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雷雨》優秀評課稿優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雷雨》一課,用精練的文字,精美的插圖,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聽了周海麗老師上的這一課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以教材插圖為線,構建學生的認知框架。
教材插圖是配合課文中的主要人物、情節或景物而繪制(拍攝)的精美圖畫。它們具有形象、生動、可感的特點,有時一幅立意角度與視覺效果俱佳的插圖留給讀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過課文(選文文章)。這堂課中周老師就充分利用了選文中的兩幅插圖,讓學生觀察想象談談自己的體會。并且不失時機地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即邊讀課文邊看插圖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此外,教材插圖也是語文教學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圖的教學價值,凸現文選型教材的雙重價值。周老師也深諳此理,在她的教學目標中,這樣清楚明白地寫著:利用簡筆畫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結合課文的插圖初步感受雷雨時的景象。從課堂開始到結束,周老師也一直在實踐這這個教學目標,整堂課緊緊圍繞簡筆畫展開,教師邊畫邊教的手法讓我們耳目一新。
二、以重點字詞為核心,構建學生的賞析框架。
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后,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如理解句子: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片烏云,問學生這樣子畫可以嗎?然后讓學生從文本中尋找答案,在學生說出滿天的烏云之后,教師馬上又添畫了幾朵烏云,畫面上厚厚的黑云籠罩著整個天空,天色十分昏暗。讓學生感受雷雨前的自然現象的變化,于此同時,周老師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品詞析句:
①滿天是什么意思
②黑沉沉寫出了烏云怎么樣的變化
③做個動作理解壓的意思,并說明當時的云層怎么樣?黑沉沉的烏云向你直壓過來,你有什么感受?還有一處,在引導學生理解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這個句子時,垂比較抽象,難理解,老師同樣用板畫的形式演示蜘蛛垂下來的動作,將抽象變為直觀,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說蜘蛛順著一根蛛絲從網上下來。
三、以朗讀指導為升華,構建學生的情感框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周老師在教學《雷雨》一課時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積累運用語言,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熟讀成誦,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比如,在教學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時老師這樣設問:小樹葉呀小樹葉,你為什么一聲也不叫啊?讓學生角色反串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空氣的悶熱,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情感朗讀這句話,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就通過讀表現了出來。
再如:嘩,嘩,嘩,雨下起來了。周老師根據這句話的特點,適時插播多媒體雨聲讓同學們聽完之后說說這是一場怎樣的雨啊?當學生說出傾盆大雨、狂風暴雨等時再引導學生多形式朗讀,這樣學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這句話的朗讀,并且體會到了雨的大。
周老師清新自然的教學風格,巧妙新穎的教學設計贏得了老師們的贊賞,在贊賞之余我們對周老師也提一個小小的建議,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學習重點之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這堂課的寫字環節中,如果周老師能夠將兩個要寫的生字垂、逃更清楚明白地告訴學生寫字要領,在學生寫完之后再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書寫,讓學生評價同伴書寫的優劣,可以更容易讓他們掌握書寫的要領。對比教師的范寫,學生更容易看出自己同伴所出現的書寫缺陷,更能在自己的書寫上引以為戒。
【優秀《雷雨》優秀評課稿優秀】相關文章:
《雷雨》優秀評課稿優秀11-21
【優秀】《雷雨》優秀評課稿優秀02-13
(優秀)《雷雨》評課稿10篇01-20
優秀評課稿優秀評課稿02-13
評課稿 優秀評課稿優秀08-18
《雷雨》優秀評課稿(通用14篇)04-24
優秀評課稿優秀08-25
優秀評課稿優秀06-20
【優秀】坐井觀天優秀評課稿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