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建設成一支適應現代化要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的高素質首先體現在有較高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那么,怎樣才能融入到這支偉大的隊伍中來呢?以下是本人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三年之余的一些拙見。
一、愛生敬業教師最基本的素質
愛,首先要表現為愛學生。愛,充滿著人性、人情和人道。教師從事的事業是培養生命的事業,世上最寶貴的就是人,就是人的生命。有了愛,就不會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用愛心培育愛心,用生命培育生命。用愛心回報社會,用生命鑄就未來,是教師的天職。用自己的愛使學生學會愛父母,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身邊的一草一木,否則愛社會、愛人民、愛人類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愛,其次表現為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執著。有了對事業的愛,就有了無窮的工作動力,就不會覺得教師工作的清苦。我曾聽學生說:“我們發現老師是起得最早而睡得最晚的群體�!笨梢娊處煿ぷ鞯姆敝亍H欢谑袌鼋洕臈l件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加之競爭機制,分配體制的不健全,使社會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教師收入明顯偏低。特別是不發達地區,教師連最基本的工資也難以保證。于是,有的教師就不熱心本職工作彌補盡心盡責,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創收或第二職業上,有的甚至以職謀私。在這種現實情況下,教師應調整自己的心態,要有一種“知足常樂安于清貧”的心態。看者廣大的農民家庭中,有一些家庭連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成問題,相比之下,我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們教師就應知足。有些教師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特別是當工資被拖欠數月之久時,雖然嘴里發牢騷說:“真不想再管學生”,但事后仍兢兢業業,嚴謹治學。當有人問他們為什么時,他們卻答道:“良心使然,我們不能為了錢而毀掉一代人。”這樣的精神,真是令人欽佩。這才是中國教育的脊梁。他們想到的不是一己私利,而是為人,為師之道。盡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們仍能保持為師者的高風亮節。
二、以人為本,誠信待人,教師育人的首要原則
我們的學校不是培養少數人的搖籃,教育要面向全體學校,要為全面育人服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奉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原則。人的智力,品質,能力是千差萬別的,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世上本不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們也不能苛求他人全面發展,我們不僅要加強對好學生的培養,更加加強對“差生”的鼓勵和關愛。身處困難和逆流中的人們,最渴求的是理解,最期盼的是鼓勵,最需要的是援手,不聞不問,聽之任之,無異于見死不救;冷嘲熱諷,幸災樂禍,無異于落井下石。這都是違背教師職業道德的,不利于他們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在這種條件下他們就會形成敵視,自卑,報復心理。對待差生,我們要用全面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在商品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里,人們越來越講究誠信。言而無信,行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梢娬\信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我們教師應做講究誠信的楷模。事事講信用,誠實不欺,遵守諾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個具備這樣品質的教師,往會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意見,尊重他人的獨立意識和創新精神。要建立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關系,師生在人格上更是絕對平等的教師對待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動輒對學生進行斥責,諷刺,挖苦,甚至體罰,是與誠信背道而馳的更不利于構建一個和諧的育人環境。
三、廉潔從教,為師立教之根本
廉潔與貪污相對,是中國傳統道德一個基本規范。作為培養人的特殊工作者,教師的品德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對學生有很強的感染性,教師初了寬愛,真誠,還應包括公正廉潔。對學生無處不在,消息無所不同,教師言行上的任何不檢點,人格上的任何不完善,都會影響到學生,并會影響到教學效果。某校某班曾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班上一位家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有所進步,并得到老師的特別照顧,就給老師送了禮。以后上課時,這位學生問,演板的次數便多了起來,這位學生的座位也被排到了最好的地方。同學們感到很吃驚,當他們發現緣由后,對老師很失望,覺的自己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是因為自己沒有送禮,后來他們就根本不聽這位老師的課。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偶像的代名詞。他們不容自己的偶像有任何瑕疵。當知道自己喜歡的老師原來是這樣時,學生心目中的偶像的高大形象就會崩塌,就會覺的失望,繼而產生逆反和厭煩的心理,不喜歡他的一切。
四、師品高尚,教師教書育人的基石
學生的成長和高尚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自身以高尚的人格通過長時間來感染和教化學生。“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直截了當地闡明了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高無上的作用。要有好的學生必須有好的老師,只有老師的言行正直高尚。才能用自己的道德思想逐步感化和支配學生的思想感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少數教師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其嚴重,利用給學生訂資料拿回扣,私吞學生多余經費。甚至暗示學生家長進行“感情投資”。為了名次和獎勵,不僅乘分科之際,把差生逐出門外,而且教學生如何作弊。這些老師忘掉了自己的職責,玷污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讓物質和名利蒙住了雙眼。這樣的老師始終影響著學生人格的發展,使學生過早的,直接的看到了社會陰暗面,導致學生走上了自私自利,以權謀私,道德敗壞的不歸路,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罪惡的根源。
五、潔身自好,教師的做人原則
教師的職業是神圣的,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擔負著培養適合時代發展,具有高素質人才的任務,因此教師受到社會的尊重。他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從精神上和人格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但是在經濟全球化和西方不良思潮的影響下,只有高度自尊、自重、自強不息,嚴以律己,分清是非善惡,才能潔身自好,抵制物質金錢的誘惑,敬業愛崗,做扭轉不良社會風氣的楷模;只有不斷加強人生觀、世界觀和師德的學習和培養,努力促進道德認識,才能保持廉潔自律,堅持高尚情操;只有不斷地自我評價、自己約束,自我調控,及時矯正和調整自己行為失誤,才能抵制不良風氣和腐朽思想的侵蝕,保持行為的端正廉潔。
六、開拓創新教師成就事業的前提
開拓是將原有的事業拓展到新的領域或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以開創新的局面。開拓精神關系到教育事業的發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于教師而言卻是“十年樹智,百年樹新”。可見開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教師在為師行道上不斷探索,在教學方法上不斷突破,在授課講解上不斷翻新;更要求循循善誘,水到渠成。開拓進去是教師應具的天德。
創新,就是不滿現狀,始終心儀一個,向新的領域開進。身為教師,始終心儀于下一個更優秀的講課,下一個更成功的教學設計,下一種更滿意的教學經驗,這才是創新精神的完美表現。也是教師自我完善的潛在動力。
社會創就人,人也可以改變社會。為師,身正為師,只有愛生敬業,誠以待人,廉潔自律,潔身自好,就不至于迷失方向。只有改革創新,教師自身才有發展。從而使我們的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相關文章:
怎樣成為合格職業經理人12-14
我想成為一名畫家02-27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作文12-09
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設計師作文12-12
我想成為一名舞蹈家作文12-15
王者榮耀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射手12-17
假如我成為了一名攝影師作文07-20
成為一名教師的計劃10篇08-04
我真希望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