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策劃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冬至策劃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策劃方案1
一、 活動目的:
1、在冬至來臨之際,讓所有在院的同學一起過節,增進大家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節日的問候。在集體的溫暖中度過異地的傳統節日、感受家的溫暖、集體的溫馨。
2、通過親自動手包湯圓、煮湯圓,讓全院同學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學習能力。
3、感受節日氣氛、發揚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習俗。
二、活動主題:冬至暖人心
三、活動時間:20xx年12月22日下午 制作:16:30—20:45 派發:20:45—21:30
四、活動地點:院餐廳(教師餐廳)
五、參加對象:全院師生
六、活動內容:“湯圓和餃子”的制作及吃湯圓、餃子共慶冬至佳節
七、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
(一) 宣傳:海報、廣播站宣傳、微信公眾平臺
海報:1張貼在宣傳欄
(二)參加方式:排隊領取“免費劵”(每人只限1份)數量有限, 先到先得
(三)會場所需物品:照相機1臺。攝像機1臺。一個音箱,兩個移動話筒
八、活動流程:
1、16:30—19:40湯圓、餃子制作
2、19:40—20:30蒸餃子 、
3、19:30—20:00煮湯圓
4、20:30—20:45餃子裝袋
5、20:45—21:30 派送
6、21:30結束
九、活動的后續工作:
1、集體照合影。
2、主辦方做總結。
十、經費預算:
十一、所需物質:
十二、人員分工:
冬至策劃方案2
一、設計初衷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同時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湯圓、吃麻糍來表示全家團聚、慶豐年的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化的廚具卻很難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很多人對其傳統的制作過程也已全然不知。然而,對于冬至節的習俗我們還是需要了解的,20xx年的冬至即將來臨,作為中班的小朋友,我們不僅要讓孩子了解到節日的相關知識,還可以將其融入到我們區域游戲中去。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冬至節的習俗,知道蘇州冬至節的主要食品;
2.能獨立或與人合作制作水餃,體會勞動的快樂,激發愛勞動的情感。
三、活動概要
1、語言活動: 冬至節到了
2、綜合活動: 冬至節里的美食
主要了解蘇州冬至節的美食:餛飩、水餃、冬釀酒
班級可以選取一樣美食進行主要了解對象,如餛飩:
手工活動:包餛飩
可以是真餛飩、包好以后還可以進行第二課時---香香的餛飩
也可以是操作材料、做好的“餛飩”還可以在課后投放到區域中去
品嘗活動:香香的餛飩
3、延伸活動: 區域游戲
四、資源庫
在蘇州繽紛多姿的節令習俗中,冬至夜是一個最具吳地特色的節令。冬至,是中國古代24節氣之一,此時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是冬去春來轉換的標志。相傳,周太王后裔泰伯、仲雍奔吳建立吳國后,也承繼了周代歷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首,也就是今人俗稱的“過年”,后雖改夏歷,但冬至“過年”的`舊俗一直流傳至今。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蘇州人加盟蘇州,蘇州民俗專家沈建東說,地方特色濃郁的冬至夜習俗,不但要在土生土長的蘇州人中代代傳承下 去,也希望在更多新蘇州人中得到承繼。
冬至(Winter So1stice),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于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冬至策劃方案】相關文章:
冬至的策劃方案11-23
冬至的策劃方案04-08
冬至策劃方案12-11
冬至活動方案策劃方案11-11
冬至的策劃活動方案03-04
冬至的策劃活動方案04-08
冬至活動方案策劃11-05
冬至的策劃活動方案06-13
冬至活動策劃方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