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端午節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五月初五端午節,家鄉的習俗可真多!
吃粽子,是家鄉習俗缺一不可的。將江米泡上兩三個小時,粽葉也泡上。泡好之后,將粽葉疊成筒形,放上江米,再放點棗和花生,最后用江米堵上,包成四角形,用線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啦!將粽子煮上四五個小時就可以了,剛煮出來的粽子有棗的.香甜,花生的香味,又軟又黏。
戴五谷線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有五種顏色,俗稱“五行,”有避蛇的作用,一般戴到當年的六月初六。到了那天,人們就將身上的五谷線扔到草叢里,祈禱平安幸福吉祥。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重頭戲,端午節那天,人們聚集在龍泉湖畔,山呼海動般的人群,隨著那陣陣鼓聲,看那龍舟利劍飛弦,精彩有趣的賽龍舟表達了家鄉人民的喜悅慶賀心情。
家鄉的習俗豐富多彩,粽子的香甜、艾的清香、香包的藥香都讓我們終身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御,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御,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于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么撈的'到?
當時人們說水里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尸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尸體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里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著小雨,我吃著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并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著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舞著船漿,喊著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劃龍舟,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和家人準備一起包粽子。我們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蘆葦葉子。蛋黃。豆沙。肉和蜜棗。
開始包粽子了,我拿出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個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奶奶幫我拿掉了一些糯米,我才舒了口氣。
總算到了最后一部——扎粽繩。我說奶奶扎的不好看,就用粽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粽繩那短的一部分,之聽見“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掉了一地。
看來包粽子也不是件簡單的事,今年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啊!
光陰似箭,轉眼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要跟我們見面了。這時候人們紛紛展開紀念活動,比如說:“包粽子、劃龍舟、掛艾草、佩香包、祭屈原等。”看了這些,你們一定想知道我去那里了吧,哈哈,我暫時保密,等會兒再跟你你們細說。
“哦”我打了一個重重的哈欠,睜開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日歷表,把我給驚呆了。原來今天是端午佳節,我和媽媽昨天約好一起去北流看望爺爺和奶奶。我起床后,發現媽媽在做早餐,我就趕緊過去跟她說話。
過了幾分鐘,媽媽煮好了早餐了,我趕緊往餐桌上看了看,我夸媽媽說:“真是色、香、味懼全啊!”吃完早餐后,我問媽媽:“我們什么時候去?”媽媽說:“到十點鐘我們按時出發!”
到了十點,我和媽媽把所有的東西準備好后,便坐上摩托車,開車了。突然,一個坑把我們都彈了起來,還好彈的不算高,不然的`話我們的命就回沒了,我望了前邊,發現到處都是泥坑,根本沒有平地,我和媽媽都抱怨為什么政府不修好這條路,本來是一個小時的路程,現在變成了雙倍的路程,而且油也浪費到了極點。
“終于到了。”我和媽媽都嘆息著,我熟練地打開奶奶家的大門,讓媽媽把車放進去。當我走進屋子里,看見奶奶的時候,只見奶奶一把抱住了我。爺爺也非常高興,不停地問我吃不吃這個,喝不喝那個,簡直高興死了。
可是對于我來說,端午節最好的品味就是吃粽子啦。奶奶一看見我要粽子就立刻端來了一碗剛出爐的粽子給我,我說了聲:“謝謝”。而奶奶卻說:“不用謝。”我吃完那完粽子后,覺得太好吃了,還想吃一碗,沒想到奶奶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又給我端了一碗。我吃完后,覺得非常舒適,就津津有味的看起電視來。
傍晚,涼風習習,在晚風的護送下,我們要回容縣了。爺爺、奶奶在門口向我道別,好像舍不得我走,我們在一陣“再見”的聲音中坐上摩托車回容縣了。
這是我過的最特別的端午節,因為我從來沒有那么開心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在我們中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節日,重陽節孝順老人,中秋節團團圓圓,春節喜慶快樂,兒童節歌舞升平。每個節日都熱鬧無比,令人十分開心,可令我至今難忘的,卻只有那次歡樂的端午節。
傳說,古代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這天投江自盡,人們四處捕撈,卻找不到他的尸體,崇敬他的人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就用棕葉包住煮熟的糯米加上少許肉泥扔進江里喂魚蝦,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現在,人們已不再投這種東西到江里了,可這種東西漸漸演化成了粽子,成了每年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所以在端午節這天,我和媽媽選擇了用包粽子來慶祝端午節。
媽媽先從廚房拿來棕葉,小心洗干凈,再用開水煮熟,冷卻后放到一邊,使葉子不發黃。接著,把肉剁碎,打入雞蛋,用手抓勻,再加入切好的紅棗塊,拌在一起,麻利地拿起一片葉子,卷成三角,添上米和餡,手向對角處對卷,最后綁上紅繩,一個三角棕便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成漏斗形,可手中的葉子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就是不聽我使喚,在一片手忙腳亂中“咔擦”一下碎了。我不甘心,又折了一片,這次葉子倒是折好了,可剛添上米,粽葉就漏了個洞,米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媽媽見我這樣,飛快的把兩角對折,卷成角筒,放入少量糯米,再放餡,最后再在頂上蓋一層糯米,用繩子捆結實便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了。
在媽媽的靜心教導下,我中午做出了一個白白胖胖穿著綠色外衣的`小粽子。晚上,我剝開粽子,白白的米,紅紅的棗,再一聞,一陣清香撲面而來,咬一口,唇齒留香。吃著自己做的粽子,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充實無比,也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讓我永生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雖然它沒有春節那么隆重的氣氛,但它卻寄托了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五月初五那天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著糯米,投到汨羅江里,我們家鄉端午節主要風俗是包粽子和插艾葉。
到了端午節就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粽葉,把粽葉卷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一會一個粽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
在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和爸爸也忙個不停,那就是插艾葉,我把艾葉用紅毛線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說這樣可以辟邪福。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皮膚病。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也喜歡我的家鄉。作文
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作文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7
【經典】端午節作文07-29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08-15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08-18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0
[經典]端午節作文07-22
端午節作文07-18
端午節作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