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口算乘法評課稿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口算乘法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口算乘法評課稿1
本節課的鞏固練習中的改錯題,基本上包括了學生作業中錯誤的類型,同學們通過判斷、討論、改錯,對易錯的地方加深了印象,引起了注意,提高了作業的正確率,從另外一個角度強化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以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教學中還設計了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的觀察思考,集體討論,獨立試做,使每個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知識能力。
但是高老師這節課中的重點“理解算理,掌握法則,正確地進行被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筆算”沒有把握好,只是一帶而過,我建議本節課在復習準備部分可以這樣安排:出示3個盤子,每個盤子里有5個蘋果(或每個盤子里有0個蘋果),求一共有多少個?這樣復習了加法與乘法的關系以及乘法算式的意義,為學習新知識做好了鋪墊,使得學生理解了0×3、3×0為什么等于0的算理,然后學生自然地得出0乘任何數都得0.
口算乘法評課稿2
非常有幸能聆聽陳建平老師上的《口算乘法》這一課,讓我這個新教師感受到了陳老師精湛的課堂功力。“計算教學”是個永恒而又經典的話題,如何上出扎實有效的計算課也就成了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
學生是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來學習本節課的知識,例1是整十數乘一位數,又分為兩個小題,第一小題是從表內乘法的計算2?9擴展到計算2?10,第二小題是任意的整十數乘一位數。由9乘幾的基礎上計算10乘幾,再由10乘幾推出幾十,幾百的數乘一位數,進而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得出整百、整十的數乘一位數的計算規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接下來就結合陳老師上的這節課,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以情境為載體,算用結合,算用互促。
計算教學原本較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但如果結合實際情境,有了現實情境的支撐,學生的`學習就變得有意義了。本課始陳老師首先出示一幅兒童游樂園的情境圖和價格表,讓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通過原型,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從而為課中的探究提供了現實起點。其次通過逐漸增加人數,順理成章,循序漸進地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整個過程由解決問題貫穿始終,學生也興致很高,讓他們體驗到計算不只是為了計算,還可以解決問題。
二、在體系中學習,以舊引新,以新延伸。
如果把本課知識比成一顆珍珠,那么整個乘法教學就是一串珍珠。只有把珍珠串起來,它才能散發出光芒。本課的知識在整個體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前面有表內乘法,后面有乘法估算、筆算,還有更大數目的乘法口算。從陳老師這堂課我們可以感受這種聯系。如:從2×9引入,先是口算,喚起學生對乘法口訣的記憶,接著是理解2×9的數學意義及現實意義,不僅復習了舊知,同時為后面的學習作好了伏筆,搭好腳手架。接下來是新課展開部分,讓學生學習10×2,展示了4種計算方法,再通過計數器演示30×2,從十乘幾到幾十乘幾,再拓展到幾百、幾千乘幾,由此逐步總結出口算方法,再通過一定的口算練習和應用,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并學會應用乘法口算解決實際問題。整個學習過程是一氣呵成的,讓我們感受到了數學應該是求聯求變的。
三、巧用計算器,掌握算法,理解算理。
計算教學的核心就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本課的算法是很簡單的,就是看成幾乘幾,再在得數末尾添加同樣多的0。但是學生解釋為什么可以這樣算時就不知道怎么表達了,因此理解算理是本課的難點。如何使這算法和看成幾個十、百、千乘幾再在得數末尾添上相應的0的算理聯系溝通呢?從這堂課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和思考。陳老師在課首是以表內乘法9×2引出10×2、20×2讓學生初步感知整十數乘一位數的算法,沒有很快就進行方法優化。而是巧用計數器,逐步引導到看成幾個十乘幾得幾個十。接著是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總結出計算方法是看成表內乘法來算,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加幾個0,從而優化概括出計算方法,促進新舊知的融合。抓出特別的題目,以免在作業中混淆。這時我想學生的思想水平應該不是課前那種模糊混沌,應該是經歷了一定的思考和體驗,相信他們不只是會算了,而且還知道了為什么這樣算。
總之,陳老師的課嚴謹而理性,條理清晰,重視算理與算法的溝通,提倡算法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最后我想說的是,一節課更像是一桌大餐,現在也許只能做“鯨吞”狀,營養的吸收要留待我們以后慢慢消化吸收。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有不妥之處,請你們指正,謝謝!
口算乘法評課稿3
這部分的學習內容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乘數中間有0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乘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因此在計算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本節課在新知的探索過程中,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分兩個層次進行。在新課教學時,高云華老師為學生創設熟悉的生活場景——學校體育館看臺,讓學生在情景中捕捉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信息.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及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發展了數學應用意識。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高老師努力創設一個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課堂成為學生交流的場地,也成為了學生展示學習過程的空間。
然而本節課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也都是些老問題,比如在教學細節的處理上,仍不夠藝術化。如:練習的設計雖然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練習方式也多種多樣,但對學生完成后的評價仍不夠準確、及時……這些細節的處理都與自己的文化底蘊有關,所以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多看、多學、多想。
【口算乘法評課稿】相關文章:
口算乘法評課稿07-01
《口算乘法》評課稿優秀06-19
口算乘法評課稿7篇(精選)08-29
口算乘法評課稿(優選10篇)08-15
《口算除法》評課稿03-25
《口算除法》評課稿06-30
《口算除法》評課稿通用04-21
乘法口訣評課稿03-30
認識乘法評課稿06-16
(經典)認識乘法評課稿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