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共1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范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制度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
職業病防治管理管理制度是對企業內部員工健康安全的保障體系,旨在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的發生,確保員工在工作中享有健康的工作環境。這一制度涵蓋了多個層面,包括但不限于:
1.職業健康風險評估
2.安全操作規程制定
3.員工健康監護
4.工作場所衛生管理
5.職業衛生培訓與教育
6.應急預案與事故處理
7.法規遵守與合規性檢查
內容概述:
1.風險識別與評估: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和評估,確定高風險區域和作業。
2.預防措施:制定并執行相應的`預防措施,如改進生產工藝,降低有害物質暴露,提供個人防護設備等。
3.健康監測:為員工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并處理職業病隱患。
4.環境改善:保持工作場所清潔,控制噪音、振動、輻射等物理因素,確保通風良好,減少職業病發生可能。
5.培訓教育:定期組織職業衛生培訓,提高員工自我保護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
6.應急響應: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在職業病事件發生時能迅速、有效地應對。
7.監督與審計:定期進行內部審核,確保制度的有效執行,同時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2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是企業為保障員工健康,預防和控制職業病發生所制定的一系列規定和措施。它涵蓋了員工的健康監護、工作環境監測、職業衛生教育、應急預案等多個方面。
內容概述:
1.員工健康監護: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及時發現并處理職業健康問題。
2.工作環境監測:對生產場所的空氣質量、噪音、輻射等進行定期檢測,確保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3.職業衛生教育: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提高其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4.安全操作規程:制定并執行詳細的操作規程,減少職業病風險。
5.應急預案:設立應對職業病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確保快速有效響應。
6.設備維護與更新:定期檢查和維護生產設備,防止因設備問題引發的職業病。
7.有害物質管理:嚴格控制和管理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物質,如化學品、粉塵等。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3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規范旨在確保企業員工的健康安全,預防和控制職業病的'發生,提升工作效率,維護企業的穩定運營。它通過明確職責、設定標準、提供指導,為企業和員工提供了一個共同遵守的框架,以減少因工作環境和作業方式導致的健康問題。
內容概述:
1.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體系,明確各級管理層及員工在職業病防治中的職責。
2.制定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機制,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環境監測,識別潛在的職業危害因素。
3.設計和實施健康教育與培訓計劃,提高員工對職業病的認識和防護能力。
4.確保個人防護設備的配備和使用,降低職業暴露風險。
5.制定應急響應程序,應對可能發生的急性職業病事件。
6.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和治療職業病。
7.建立職業病報告和追蹤系統,及時記錄和處理職業病案例。
8.不斷改進工作條件,消除或減少職業病源。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4
職業病防治及管理制度旨在保護員工的健康安全,預防和控制工作環境中可能導致的疾病發生。它通過規范工作流程、提供健康監測和教育,確保員工在職場中免受有害因素的侵害,從而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企業的醫療成本,維護企業的穩定運營。
內容概述:
1.健康評估:定期進行員工健康檢查,識別潛在的`職業病風險。
2.工作環境監測:檢測和控制工作場所的有害物質濃度,確保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3.安全培訓:提供必要的職業衛生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培訓。
4.防護設備管理:確保員工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并定期維護更新。
5.應急響應計劃:制定應對職業病突發情況的預案,如快速就醫、病假處理等。
6.法規遵從:遵守國家關于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定期進行合規性審查。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5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旨在保護員工的健康,預防和控制職業病的發生,確保工作環境的安全和生產力的持續穩定。它通過規范企業內部的工作流程,提高員工對職業危害的`認識,減少因工作導致的疾病,從而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升員工滿意度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內容概述:
1.健康監護: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監測員工的身體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職業病風險。
2.工作場所管理:確保工作環境符合安全衛生標準,減少職業病源,如噪音、粉塵、化學物質等的暴露。
3.安全培訓:提供必要的職業安全和健康培訓,使員工了解工作中的潛在風險及防護措施。
4.事故報告與應急處理:建立職業病報告機制,快速響應并妥善處理職業病相關事件。
5.法規遵守:遵守國家及地方關于職業病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企業行為合法合規。
6.職業衛生設施與設備:提供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維護和更新職業衛生設施。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6
1. 保障員工權益:職業病防治是保障員工基本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忠誠度。
2. 提高生產效率:通過預防職業病,減少因病缺勤,保持穩定的勞動力,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3. 降低醫療成本:早期發現和治療職業病可以降低醫療費用,減輕企業和社會的負擔。
4. 維護企業形象:良好的職業病防治記錄有助于樹立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增強公眾信任。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7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建設部《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白銀集團股份公司生產作業現場安全職業危害防治管理辦法》,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第三條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職業病防治工作,分管安全副總經理協助總經理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第四條各工程公司是職業危害防治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負責,必須依法對員工健康承擔法律責任,保障勞動者享有的健康權益。
第五條安全管理部是職業病防治的.監督管理部門,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政策、法規、標準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實行監督檢查,對公司職業病防治實行統一規劃并組織實施。其主要職責是:
。ㄒ唬┴瀼芈鋵嶞h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和職業病防治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并監督檢查貫徹執行情況;
(二)制定公司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參與編制公司職業病防治規劃,并監督實施;
。ㄈ﹨⒓訉彶樾陆、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中能產生職業病危害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職業病危害嚴重項目的防護設施設計、審查及竣工驗收;
。ㄋ模┙M織開展職業衛生宣傳教育、技術培訓和經驗交流等。
第六條員工依法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ㄒ唬┇@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ǘ┇@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ㄈ┝私夤ぷ鲌鏊a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四)要求公司提供符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ㄎ澹⿲`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六)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
。ㄆ撸﹨⑴c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七條因員工依法行使正當權利而降低工資、福利待遇或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行為無效。
第二章前期預防
第八條工作場所職業衛生要求:
。ㄒ唬┊a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其危害因素強度或濃度應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ǘ┯信c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ㄈ┦┕どa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ㄋ模┯信涮椎母麻g、吸煙室等衛生設施。
。ㄎ澹┳鳂I場所與生活場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
。┰O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員工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七)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其他規定。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8
一、為了加強對職業病防護設施的監督管理,使職業病防護設施和職業病衛生防護用品在使用時符合國家標準和衛生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職業病危害因素,保障勞動者的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二、職業病防護設施(以下稱“防護設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目的,采用通風凈化系統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設施以阻止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影響的裝置和設備。
三、人力資源&行政部主管公司職業病防護設施的監督管理工作。各部門負責所在部門的職業病防護設施的`監督管理工作。
四、公司建立、健全職業病防護設施責任制,確保責任到人,保證職業防護設備的正常運行。
五、職業防護設施要符合國家的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故購置防護設施應當符合如下要求:
。ㄒ唬┊a品名稱、型號;
(二)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
。ㄈ┖细褡C和使用說明書,使用說明書應當同時載明防護性能、適應對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四)檢測單位應當具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檢測的內容、應當有檢測依據及對某種職業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結論。
。ㄎ澹┎坏檬褂脹]有生產企業、沒有產品名稱、沒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報告的防護設施產品。
六、建立防護設施責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ㄒ唬┰O置防護設施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兼)職防護設施管理員;
(二)制定并實施防護設施管理規章制度;
。ㄈ┲贫ǘㄆ趯Ψ雷o設施的運行和防護效果檢查制度。
七、對防護設施應當建立防護設施技術檔案管理
。ㄒ唬┓雷o設施的技術文件(設計方案、技術圖紙、各種技術參數等);
。ǘ┓雷o設施檢測、評價和鑒定資料;
。ㄈ┓雷o設施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ㄋ模┦褂、檢查和日常維修保養記錄;
(五)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評價報告。
八、日常維護
對防護設施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維修、保養,保證防護設施正常運轉,每年應當對防護設施的效果進行綜合性檢測,評定防護設施對職業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九、知識培訓和指導
對勞動者進行使用防護設施操作規程、防護設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
十、擅自拆除或停用
各部門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護設施。如因檢修需要拆除的,應當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并向勞動者配發防護用品,檢修后及時恢復原狀。
公司(蓋章)XXXX年XX月XX日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9
職業病防治及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
1. 保障員工權益:保護員工免受職業危害,維護其基本健康權利。
2. 提高生產效率:健康的'員工更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企業生產力。
3. 減少事故風險:預防職業病的發生,減少因病導致的生產中斷。
4. 降低企業成本:減少醫療費用支出,避免因病造成的勞動力損失。
5. 提升企業形象:體現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增強公眾信任度。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0
第一條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采油廠可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結合采油廠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第三條采油廠廠長全面負責職業病防治工作,分管安全副廠長協助廠長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第四條各單位是職業危害防治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負責,必須依法對員工健康承擔法律責任,保障勞動者享有的健康權益。
第五條安全環保質監科是職業病防治的監督管理部門,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政策、法規、標準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實行監督檢查,對采油廠職業病防治實行統一規劃并組織實施。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和職業病防治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并監督檢查貫徹執行情況;
。ǘ┲贫ú捎蛷S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參與編制采油廠職業病防治規劃,并監督實施;
(三)參加審查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中能產生職業病危害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職業病危害嚴重項目的防護設施設計、審查及竣工驗收;
。ㄋ模┙M織開展職業衛生宣傳教育、技術培訓和經驗交流等。
第六條員工依法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ㄒ唬┇@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ǘ┇@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三)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ㄋ模┮蟛捎蛷S提供符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五)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六)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
(七)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七條因員工依法行使正當權利而降低工資、福利待遇或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行為無效。
第二章前期預防
第八條工作場所職業衛生要求:
(一)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其危害因素強度或濃度應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ǘ┯信c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ㄈ┦┕どa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ㄋ模┯信涮椎母麻g、吸煙室等衛生設施。
。ㄎ澹┳鳂I場所與生活場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
。┰O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員工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七)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其他規定。
第九條各單位如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應當每年一次如實向采油廠安全環保質監科申報職業病危害因素項目,再由采油廠安全環保質監科向公司安全環保質監部如實上報,并接受公司安全環保質監部監督檢查。
第十條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引進項目(以下簡稱建設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必須執行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即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在可行性論證階段必須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預評價報告應當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對工作場所和勞動者健康的影響做出評價,確定危害類別和職業病防護措施。
第十一條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施工項目的防護設施,應當經采油廠相關部門審查,施工單位必須配備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后,方可施工。施工項目竣工驗收時其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經安監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產和使用。
第三章職業衛生現場管理與監測
第十二條采油廠采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ǘ┙⒔∪殬I危害告知制度、申報制度和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ㄈ┲贫殬I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ㄋ模┙⒔∪殬I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ㄎ澹┲贫üぷ鲌鏊殬I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六)建立健全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
。ㄆ撸┲贫殬I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
(八)制定從業人員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ň牛┙⒔∪殬I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ㄊ┰O置或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十一)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業危害防治制度。
第十三條各單位必須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并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必須符合防治職業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十四條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施工現場應當在醒目的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告知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第十五條對可能產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的,應設置報警裝置、配備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對放射工作場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運輸、貯存,必須配置防護設備和報警裝置,并對職業病防護設備、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防護效果,確保處于正常使用狀態。
第十六條如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施工單位應及時與用人單位聯系,并立即采取相應治理措施,仍然達不到要求,必須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
第十七條各單位如使用或引進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應向生產單位(供貨商)索要中文說明書,說明書應當載明產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及應急救援等內容。產品包裝應當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儲存上述材料的場所應在規定的部位設置危險物品標識或放射性警示標識。
第十八條各單位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
第十九條各單位在安排施工人員作業前,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施工人員,不得隱瞞或欺騙。
第二十條職業衛生教育:
(一)安全環保質監科、人力資源科應制定計劃,對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施工人員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工會要行使好監督檢查職責。
(二)施工人員應自覺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應及時報告。
第二十一條按國家規定采油廠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定期職業健康檢查。勞動者接受職業健康檢查視同正常出勤。
第四章職業健康監護管理
第二十二條各單位應當要求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未經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施工人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施工人員從事其禁忌的作業。
第二十三條職業健康檢查應當根據所接觸的職業危害因素類別,按《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的規定確定檢查項目和周期。
第二十四條采油廠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
。ㄒ唬﹦趧诱呗殬I史、既往史和職業危害接觸史;
(二)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三)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四)職業病診療等勞動者健康資料。
第五章職業病診斷與職業病患者管理
第二十五條委托有資質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承擔采油廠職業病診斷工作。
第二十六條職業病病人治療,康復費用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制度如與上級有關規定相抵觸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本制度由采油廠安全環保質監科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安保人員管理制度檢測中心管理制度車間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1
為對生產過程中職工職業健康的控制、預防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證該瑞土公司所有職工的職業健康和勞動法中規定的女職工的特殊權益和保護,特制定本制度。
1、職工職業健康檢查
該礦山各級負責人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職業病防治法》及地方職業病防治法規的有關規定,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職工職業健康檢查。
2、職業健康檔案管理
。1)各部門負責人應建立健全該部門職工的職業健康體檢檔案,對該部門職工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進行記錄和存檔。
。2)職業健康體檢檔案由專人負責,并做好分類、登記、查閱、保管工作。
(3)礦山負責人每年對各部門職業健康檔案進行檢查(每年至少一次)。
3、職業病防治
(1)該礦山各級負責人負責對該部門職工進行職業健康知識的宣傳,增強職工的.職業危害防護意識,嚴格執行崗位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和維護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2)礦山安全科組織該礦山所有職工進行崗前的職業健康知識的培訓。
。3)礦山各負責人實行職業健康安全負責制,配備相應的衛生管理組織和專(兼)職人員,具體承擔職業病防治工作。
。4)礦山負責人協同地方職業病防治機構按規定做好職工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對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實施質量控制,并進行抽查測定。
。5)該礦山對有職業禁忌的職工調離其所禁忌的工作崗位;對職業病人調離原有害工作崗位。
。6)該礦山對職業病人應及時進行防治、康復和定期復查;對疑似職業病的職工,要及時組織復查和治療。
4、職業病防治監督檢查
。1)檢測人員必須執行國家的衛生標準,檢測技術應科學、規范,結果必須真實,不得弄虛作假。
(2)按照國家和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將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濃度或者強度的檢測結果及時報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并及時向職工公布。
。3)該礦山應協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并公布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和職業病情況。
5、女職工的特殊權益和保護
勞動管理部門應依據勞動法對女職工在“四期”和因生理特點所承擔的社會特殊責任而規定的應享有的權益給以保護。
6、本制度由該礦山安全科制定并負責解釋,從公布之日起實施。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2
為對生產過程中職工職業健康的控制、預防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證本公司職工的職業健康和勞動法中規定的女職工的特殊權益和保護,特制定本制度。
1.職工職業健康檢查
公司各級工會組織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及地方職業病防治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職工職業健康檢查。
2.職業健康檔案管理
2.1各分公司工會建立健全本單位職工的職業健康體檢檔案,對本單位職工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進行記錄和存檔。
2.2職業健康體檢檔案由專人負責,并做好分類、登記、查閱、保管工作。
2.3公司工會每年對各單位職業健康檔案進行檢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3.職業病防治
3.1公司各級工會組織負責對本單位職工進行職業健康知識的宣傳,增強職工的職業危害防護意識,嚴格執行崗位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和維護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3.2分公司安全科組織本單位職工進行崗前的職業健康知識的培訓。
3.3公司各級組織實行職業健康安全負責制,設立相應的勞動衛生管理組織和專(兼)職人員,具體承擔職業病防治工作。
3.4公司各級組織協同地方職業病防治機構按規定做好職工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對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實施質量控制,并進行抽查測定。
3.5分公司對有職業禁忌的職工調離其所禁忌的工作崗位;對職業病人調離原有害工作崗位。
3.6公司各級組織對職業病人應及時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復查;對疑似職業病的職工,要及時組織復查和治療。
4.職業病防治監督檢查
4.1檢測人員必須執行國家的衛生標準,檢測技術應科學、規范,結果必須真實、不得弄虛作假。
4.2按照國家和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將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濃度或者強度的.檢測結果,及時報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并及時向職工公布。
4.3公司各級工會組織應協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并公布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和職業病情況。
5.女職工的特殊權益和保護
勞動管理部門應依據勞動法對女職工在“四期”和因生理特點所承擔的社會特殊責任而規定的應享有的權益給以保護。
6.本制度由公司工會制定并負責解釋,從發布之日起實施。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3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的危害,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根據國家實施 《職業病防治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職業病的種類:
目前我國公布的職業病共10類: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化學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傳染病、職業性腫瘤、其他職業病。
二、與建筑業有關的主要職業病:
1、職業中毒:由于施工現場通風不良等原因,如地下室施工,沒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可造成局部環境大量的有毒物質積聚,造成急性中毒。如油漆工長期接觸有毒有害物品,如果不注意防護,或者防護不當?稍斐陕员街卸,如白血球減少,進一步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2、塵肺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粉塵作業人員,如石工、電焊工、木工、化灰工等,如不注意個人防護,輕者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或支氣管哮喘,長期在粉塵的作業環境下工作,嚴重時可導致塵肺。
3、職業性耳病:建筑施工現場的打樁機、混凝土攪拌機、振動機等高分貝的噪聲,長期在這種環境因素下作業,可使人聽力減退,嚴重時可造成耳聾。
4、職業性眼病:如電焊工在操作施工時,不帶眼罩,不注意眼部的保護,可導致電光眼,使眼睛紅腫疼痛,不能視物。
5、心血管疾病:由于建筑施工人員大多為高空作業、長期高度注意力集中,容易造成精神緊張,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長期在不良環境因素的刺激下,如長期接觸噪聲、振動等,也會導致高血壓及冠心病的發病率提高。
6、骨髓及軟組織損傷:因建筑施工人員大多為重體力勞動,主要由外傷、提重或負重、不良體位等因素造成。如急性腰扭傷、慢性腰痛、腰肌勞損、韌帶損傷和腰椎間盤突出癥。
7、高溫中暑:由于夏天高溫露天作業,太陽直射,沒有防護措施,或者防護不當,不科學安排工作時間。很容易造成施工人員中暑。再如夏天在地下室施工,由于局部環境高溫高濕,或者通風設備不良,沒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也可導致施工人員中暑。
三、職業病預防管理措施
1、項目部應把職業病防護費用列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職業病防護設施應與工程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發揮防護作用。
。1)綜合辦公室為職業衛生管理的主管部門,配備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由項目部經理負責,開展職業病預防工作。
(2)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及實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職業病衛生管理制度。
(4)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檔案。
(5)建立、健全職業危害事故及應急救援預案。
2、按規定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職業衛生教育,特別是油漆工、電焊工、粉塵作業人員、高空作業人員等特殊工種,定期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檔案。檢查發現不適宜原工作的,應調離原工作崗位,必要時進行醫學觀察。
3、施工現場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4、施工現場應當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替代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
5、項目部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的真實情況。
6、項目部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癥的勞動者從事所禁忌的'工作。
7、不得安排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工作。
8、施工現場必須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并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職業病防護用品必須符合防治職業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9、施工現場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不得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損傷的有毒、有害施工現場,勞動者必須配置一定的防護用品,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藥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10、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1、不得違章指揮和強令勞動者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對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提高職業衛生的知識。督促、指導施工人員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
12、發現施工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應立即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仍然達不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必須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經治理后,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方可重新施工作業。
13、對遭受或可能遭受職業病危害的施工人員,應當及時進行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四、職業病控制措施
(一) 接觸各種粉塵,引起的塵肺病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現場設置細顆粒材料庫房、封閉式木工棚,細顆粒材料必須采用防塵網苫蓋嚴密,剔鑿、切割等易產生揚塵作業必須采取噴霧降塵措施。
2、個人防護措施:給施工作業人員發放揚塵防護口罩,杜絕施工操作人員的超時工作。
3、檢查措施:在檢查項目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工人作業場所的揚塵防護措施的落實,檢查個人揚塵防護措施的落實,并指導施工作業人員減少揚塵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ǘ 電焊工塵肺、眼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為電焊工提供通風良好的操作空間。
2、個人防護措施:電焊工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佩戴有害氣體防護口罩、眼睛防護罩,杜絕違章作業,采取輪流作業,杜絕施工操作人員的超時工作。
3、檢查措施:在檢查項目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工人作業場所的通風情況,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8小時工作制,及時制止違章作業。
。ㄈ┲苯硬僮髡駝訖C械引起的手臂振動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在作業區設置防職業病警示標志。
2、個人防護措施:機械操作工要持證上崗,提供振動機械防護手套,采取延長換班休息時間,杜絕作業人員的超時工作。
3、檢查措施:在檢查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警示標志的懸掛,工人持證上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時間不超時等情況。
。ㄋ模┯推峁、粉刷工接觸有機材料善法不良氣體引起的中毒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加強作業區的通風排氣措施。
2、個人防護措施:相關工種持證上崗,給作業人員提供防護口罩,采取輪流作業,杜絕作業人員的超時工作。
3、檢查措施:在檢查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作業場所的良好通風,工人持證上崗,佩戴口罩,工作時間不超時,并指導提高中毒事故中職工救人與自救能力。
。ㄎ澹┙佑|噪聲引起的職業性耳聾的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在作業區設置防職業病警示標志,對噪音大的機械加強日常保養和維護,減少噪音污染。
2、個人防護措施:為施工操作人員提供勞動防護耳塞,采取輪流作業,杜絕施工操作人員的超時工作。
3、檢查措施:在檢查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作業場所的降噪音措施,工人佩戴防護耳塞,工作時間不超時。
(六)長期超時、超強度地工作,精神長期過度緊張造成相應職業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減小工人勞動強度,為職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娛樂場所,加強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
2、個人防護措施:不盲目搶工期,及時搶工期也必須安排充足的人員能夠按時換班作業,采取8小時作業換班制度,及時發放工人工資,穩定工人情緒。
3、檢查措施:工人勞動強度適宜,文明施工,工作時間不超時,工人工資發放情況。
。ㄆ撸└邷刂惺畹念A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在高溫期間,為職工備足飲用水或綠豆水、防中暑藥品、器材。
2、個人防護措施:減少工人工作時間,尤其是延長中午休息時間。
3、檢查措施:夏季施工,在檢查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飲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備,工人勞逸結合,并指導提高中暑情況發生時,職工救人與自救的能力。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4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旨在維護員工的健康權益,預防和控制工作環境中可能引發的職業性疾病。它通過明確職責、規范流程和提供健康保障,確保企業運營的合法性與道德性,同時也提升了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
內容概述:
1.員工健康檔案管理:記錄員工的健康狀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時發現潛在的職業病風險。
2.工作場所安全評估:定期評估工作環境中的有害因素,如噪音、粉塵、化學物質等,并采取相應措施降低風險。
3.培訓教育: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的.自我防護意識和技能。
4.應急處理與救援:建立應急響應機制,應對可能出現的職業病事故。
5.職業病報告與跟蹤:對確診的職業病病例進行報告,追蹤治療情況,并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5
1目的
1.1為了控制、預防和消滅我礦職業病危害,保護員工身體健康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各單位。
2 術語和定義
2.1 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工作及其他職業活動中,因接觸職業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國家規定的職業病范圍的疾病。
2.2 職業禁忌癥:是從事特定職業或接觸特定職業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遭受職業危害和易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從事作業過程中,可能導致對他人健康構成危險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狀態。
3 職責
3.1 工會負責對職業病防治實行民主管理和群眾監督。
3.2 安全管理科負責對職業危害因素的辨識、評價、制定防治職業危害的.措施。
3.3 人力資源科負責對職業病患者調換工作崗位、安排休養,并負責職業病患者統計、報告、檔案管理工作。
3.4 教育培訓科負責全礦員工的職業病防治宣傳、培訓工作。
3.5 各單位負責職業病防治措施的實施,對職業病設備經常檢查、維護和定期檢測保持正常運轉。并按規定發放給員工符合質量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
3.6 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應嚴格遵守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職業衛生操作規程。并享有職業病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的權利。
4 一般規定
4.1 人力資源科、工會、安全管理科、教育培訓科、各基層單位應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和經常性的職業安全衛生和職業病防治的教育和培訓。
4.2 人力資源科認真組織,各單位積極協助,每位員工必須參加每年一次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及時將檢查結果告知勞動者本人。
4.3 各單位不得安排有職業病禁忌癥的人員從事于禁忌相關的工作。
4.4 通風區定期對礦井粉塵進行檢測,并將檢測結果上報安全管理科。
5 職業病管理
5.1 職業病的診斷鑒定,由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或項目合同醫院初步診斷,報安全管理科,由安全科報集團公司職業病防治中心,由集團公司指定醫院組織診斷鑒定。
5.2 安全管理科接到集團公司職業病防治中心鑒定結論為職業病后,填寫職業病登記表,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職業病報告。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0-21
[經典]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06-26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0-21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方案09-09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精品】12-20
(通用)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5篇06-26
[實用]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15篇03-14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通用12篇)07-24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優秀15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