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歷史考試總結(精華)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期中歷史考試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考試成績分析及經驗總結:
平均分在50分左右。試卷難度一般,有一定的區別,主要集中在基礎題和學習錯題的再現和變化上。整體學生考試成績一般,考出了目前的水平,主要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與教材密切相關,引導學生落實知識點。學習計劃的使用也比較到位,修訂后的學習計劃質量也有所提高。具體體現如下:
1、密切關注基礎知識的實施
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將知識點和教師補充的相關知識點落實到教材中,以提高課堂聽力的集中注意力和效果,促進未來的積累和復習。
通過課堂提問,及時反饋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利用前兩分鐘朗讀背誦前一天學到的要點,課后提問,發現問題再解釋強調。
學習完每個單元后,要求學生列出單元知識體系表,由前兩個單元的老師完成,然后由學生自己整理總結。
2、注重課堂和自學的教學效率
課堂上要求學生隨時整理記錄和提問反饋。自習課明確學習任務,做作業或練習本,比如做練習本時把具體頁面和問題弄清楚,然后在課堂上反饋檢查。
3、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
本學期,我們采取了多做基礎題,以題帶基礎知識的做法。除了導學案和固學案,每節課練習一次評價,題量是7-8道選擇題,是一道非常基礎的非選擇題,可以小步快速反饋。如果每個單元通過一次測試,如果發現學生有更多錯誤的知識點,可以解釋、強調和重做錯誤的問題。
4、培養答題技巧和規范答題技巧
教學生復習問題:單項選擇題教學生掌握材料和問題的關鍵詞,注意肯定項和否定項。非選擇題,教學生提煉材料,找出關鍵結論,注意時間限制。
5、注重史學基礎理論和史觀教學
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原則內容及應用;現代化、文明史觀等史觀。
6、詳細的計劃
期中考試前,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根據復習日期清單將主要知識點分發給每個學生,加強學生背誦。
二、存在的問題:
1、態度問題
在“三科主、六科主”的環境下,學生不太重視歷史學科。從學生寫作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很多學生走進歷史考場,以“三科考好,六科考好,無所謂”的態度嘗試“裸考”,結果可想而知。
2、不重視基礎
學生不愿意,也沒有時間實施基礎知識,沒有課前預覽,作業不能認真完成。在課堂上聽到它就放手了。不能及時記錄在書上。
三、下一階段學法指導
1、首先要注意態度,每門課都要緊跟老師,不能掉以輕心;
2、注意課前預習,提高課堂聽力效率;
3、注意落實基礎,掌握教材,課堂與老師在書本上做圈劃,重點內容及時做筆記。
4、認真完成學習計劃,不能及時找老師和同學解決問題。
【期中歷史考試總結】相關文章:
期中歷史考試總結08-28
期中歷史考試總結04-26
期中歷史考試總結與反思05-27
(優選)期中歷史考試總結09-24
初一歷史期中的考試總結12-19
期中歷史考試總結與反思[精華]05-28
期中歷史考試反思03-30
(優)初一歷史期中的考試總結07-12
[經典]歷史期中考試總結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