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實用8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我的老家在一個很小的縣城里,這是一座不繁華,也沒有什么好的景觀的普普通通的小縣城,但卻因為一個人,而聞名于全國,它叫屈原。
說起屈原,我們首先就會想到他那首《離騷》,也會想起那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顛沛流離的一身,楚國的混亂,世人的污濁,讓得身為三閭大夫的他,感慨萬分,他難以救世,難以救國,也難以救己。無奈的他選擇與這天地同歸,沉沒在汨羅江那洶涌的江水里。但他是偉大的,盡管皇親國戚們忘記了他這位三閭大夫,盡管士大夫們忘記了他這位清官重城,但百姓們卻不曾忘記。為了防止魚兒吃他的尸體,便將食物用粽葉包好,丟入江水之中,喂飽江水中的魚兒,以保屈原的遺體完整。這自然是一個美好的愿望,這也寄托了人們對于屈原的向往。如今,在屈原投江的這片江水兩畔,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縣城,屈原縣了。
小時候在老家的時候,每到端午節,整個縣城都會熱熱鬧鬧的慶祝一番。劃龍舟,包粽子,舞龍這些活動一個都不少。縣城中間的十字路口上,有著一座屈原你的雕像,一襲深衣,憂望前方,腰間懸掛著一柄劍,左手抓著劍柄,右手懸空。他很瘦,瘦弱到看上去弱不禁風,他也很健壯,健壯到承受起了整個國家的子民的祈愿。每當我見到這座雕像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感嘆,楚人之精神,代代傳承至今。幾千年的時光,沒有讓我們遺忘他,而是一直傳承至今。楚人之精神,不敢忘。
五月初五,端午節。每當這一日來臨的.時候,縣城里就會有自發的游行隊伍,跟隨著舞龍的人一起,走遍縣城里的大街小巷,經過屈原雕像之前,祭拜一番,然后便一路走向汨羅江。江邊上早已是熱鬧非凡了,人們都翹首以待的看著舞龍隊伍的到來,江中的龍舟已經準備就緒,只等一聲令下,便要開始劃龍舟比賽了。端午節,亦是龍舟節。龍舟最開始并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是用于祭祀的,古代越人祭祀龍神,而在船頭尾畫上龍圖騰,以求平安,但在后來,卻與端午節結合在一起,我想,這也是代表了我們湘楚之地人民,對于屈原的尊敬猶如對待龍神一般敬重吧!
粽子是端午節少了的美食。往往在端午節的前幾天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包粽子了。用粽葉包裹著糯米,在然后在糯米里放進一個紅棗或是其他的餡料,最后蒸熟,美味至極。我最喜歡的,是臘肉粽子。臘肉的熏香與糯米的清香相結合,一口下去,回味無窮。
端午,一個紀念的節日;端午,一個熱鬧的節日;端午,一個美味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咦?為何河岸站滿了人?哦,原來是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比賽開始了!
伴著朝陽,隨著清風,新的一天開始了,只見湛藍的天空下,碧綠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運動員們個個精神抖擻,信心滿滿,仿佛勝利在握。而河岸上的觀眾仿佛比參賽選手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得凝望著。
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齊頭并發的`龍舟突然間像離弦的箭一樣,非一般的向前沖去,河岸上的觀眾哦整齊的喊著:“加油,努力!加油努力!”而龍舟上的36人,掌駝、敲鑼、打鼓,剩下的全市劃槳人員,他們劃槳整齊而迅速,不出絲毫的差錯,敲鑼打鼓的清脆而有力。隨著鑼聲、鼓聲,運動員們也拼命地喊著:“一二,一二!”他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拼搏著,急速地拼搏著、大起大落地拼搏著。大家都灌注了全身的力氣,使出了吃奶的勁,拼命追趕著。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尾隨在后面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隨著,我看著就替他們著急,多想跳進船上拉他們一把。剎那間,鑼聲、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收激昂雄渾的曲子。
賽龍舟終于結束了,勝利的選手們歡呼雀躍,而成績不太理想的隊伍依然充滿著恬靜的笑容,下次繼續努力。
看到這個場面,我不禁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里,更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也要向屈原學習。讓我們向屈原致敬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端午節,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節日了。每當粽子的清香在家里彌漫時,我就知道端午節要到了。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
過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只記得端午節那天早上醒來,手腳與脖子上便被媽媽系上了五彩線。
端午節,經常與家人來到江邊洗臉,說是為了消災祛病,站在江邊,仿佛看到幾千年前屈原為國捐軀的悲壯畫面,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我經常在返回的途中摘幾片艾葉,插在家里的門窗上,艾葉如一個個綠色的精靈般,渾身散發著清香,使人心曠神怡。
回到家后便要煮粽子,我是特別喜歡吃粽子的,用翠綠的.粽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艷的紅棗。煮熟后,慢慢地剝開粽葉,一股清香夾雜著紅棗的香甜撲面而來,只見潔白的糯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的寶石,令人垂涎三尺。
家里煮粽子時還要煮些雞蛋鴨蛋,據說吃五月粽子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雞蛋鴨蛋放在正午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可我并不喜歡吃雞蛋,拿了雞蛋無非是與家人一起頂雞蛋,可至于端午節為什么頂雞蛋,我并不清楚,只知道頂雞蛋這一活動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快樂與小小的成就感。每當早飯完畢,桌上總會剩下頂碎的大大小小許多雞蛋沒有人吃,最后只好扔掉。
在家鄉,我并沒有看到幾次賽龍舟,可也能從“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中讀出它的氣勢宏偉,想象到那壯觀的場面。
“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端午時節,我們帶香囊,吃粽子,插艾蒿,歡樂的節日氣氛充滿在大街小巷之間,愿這祥和的端午節氣氛在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里洋溢,同時也祝愿祖國的明天越來越美好!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傳統端午佳節吧!傳統端午佳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傳統端午佳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傳統端午佳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傳統端午佳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天下粽子,種類上大致可分為“京、浙、川、閩、粵”五大流派。嘉興粽與湖州粽齊名,被公認為粽中之王。
嘉興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齋”。用的是上等白糯、豬后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謂伏箬,指盛夏時節所采之箬,此時的粽葉,因吸足了土壤的營養、水分和陽光,最香。徽州粽葉一年只長一季,開春發芽,至梅雨季節長大為“梅箬”,不過太嫩。而秋冬的粽葉又嫌太老了。
五芳齋的粽子,賣得滿坑滿谷,滿天下到處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裝絕對沒有新鮮的好吃,嘉興城里五芳齋總店的新鮮粽子,好像又不如嘉興城外路邊的好吃…
這條路,就是滬杭高速公路,五芳齋粽子專賣店,就開在上海-杭州約50公里處路邊的.嘉興服務區。我個人的習慣是,聞香下車,別管什么豆沙粽、蛋黃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勞什子(特別別吃鴨蛋黃的,不是一般的難吃),堅定地直奔那三塊五一個的─大肉粽。
把這燙手的寶貝熱騰騰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試探著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滿嘴,這種香味還以熱量的形式線性地奔騰直下,軟軟糯糯地一路鉆到心尖。七千年前發源于嘉興的稻谷文明,實在是強啊!感謝五芳齋,感謝滬杭高速公路,感謝屈原,感謝宋玉,感謝楚懷王,感謝夫差,感謝伍子胥,感謝曹娥,感謝介子綏,感謝河里的魚,感謝江里的水怪……
為什么是路邊的粽子最好吃?我有兩個理由
一,現剪、現煮、現吃,當然新鮮(可能是因為大肉粽特別好賣,我發現店員有時候會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邊,你要,就先從這堆里拿一個剪給你。這個時候,嘴要甜,原則更要堅持,務必只吃鍋里現煮的);
二,嘉興城里五芳齋的新鮮粽子,也許更新鮮更好吃,但“路邊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屬于心理作用,它來源于一種“旅途”的儀式感。車開到休息區,往來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這種時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會自動加分10%-20%不等。我個人的經驗是,從上海出發,最好選在上午,千萬別吃早飯,喝杯小咖啡就行,車行一個多小時,在右側的嘉興服務區下車,先跑趟廁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樣具有儀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時能達到30%!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又名“端五”,另外又稱“端節”,“午日”、重五。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尸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劃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們往江中投飯團,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著在端午節這天要劃龍舟、包粽子的.風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我沒什么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狀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寶粽、還有堿粽等各式各樣的。看上去真不錯。聞著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肯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接著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呵呵……
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桌上擺的、街上賣的、人們談的,幾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節的象征。
端午節吃粽子,是有來由的,有這樣一個典故——在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楚國滅亡,悲憤不已,他忠貞不屈,含恨跳河自盡。人們怕水里的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便將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河中,希望魚兒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國農歷上屬“端午”之日,為紀念屈原,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粽子,以紀念屈原的忠君愛國。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自己動手包粽子,已變成傳統文化新風尚。可別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主要分三個步驟:首先,要準備粽葉,將其刮毛、洗凈,堆放整齊備用;其次,要準備粽餡,主要是以米為主,將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再配些花生綠豆之類的豆類,再配些肉塊或蛋黃,攪拌均勻,調好鹽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著粽葉,將粽葉按45度角對折成漏斗狀,右手舀粽餡導入粽葉卷成的漏斗里,再將粽葉卷起來包裹住粽餡,完全密封并裹緊,然后用繩子捆緊,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讓人難熬的,粽子在蒸的時候最香,粽葉的清新味、粽餡的米香豆香環繞著肉香,直鉆你心里去,讓人心癢癢的,光是聞聞,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龍舟賽,是我每年過端午節的最愛。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看。只聽一聲巨響,一條條龍舟箭似的飛射出去,一個個粽子皮齊刷刷地被剝開,選手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飛快劃船,臺下觀眾聚精會神地看著比賽——1號舟往前沖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號選手超越了對手,大人們松了口氣也停下來吃粽子,接著觀察落后的3號舟,小朋友乘機也吃一塊……舟沖,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個粽子,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不經意間吃了個精光。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真有趣。充滿了民族特色,彌漫著濃郁的水鄉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人們緬懷先烈忠貞愛國,代代相傳、繼承發揚,祝福祖國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端午節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女兒節等”我的家鄉在過端午節時是要吃粽子,戴香包、插艾草、綁五彩繩……
在端午節的前幾天,每家每戶的人們都會在街道購買粽葉、糯米、紅棗、香包等端午節必備品。在端午節那一天,我們提前買的一些香包等小玩意兒都會戴在身上。小孩子的脖子,手腕或腳踝上都要系由紅、藍、白、黃、綠這幾種絲線做成的五彩繩。人們還會將艾草放在窗臺或門口,據說可以起到祈福辟邪的作用。然后我們就可以享用美味的`粽子了。粽子雖然好吃,可包起來卻不是那么的容易。這可是我親自體驗到的。去年在端午節時,我看媽媽包粽子包的那么輕松,所以我也想試試包粽子的感覺,而且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于是我就去找媽媽,讓她教我。剛開始媽媽覺得我學不會,就不答應。可我自信滿滿的告訴她:“包粽子這么簡單的事,我肯定一學就/會的。”說完還有些驕傲的揚了揚頭。看著我這個樣子,媽媽答應了。
我學著媽媽先拿出了三片粽葉,做成了一個錐形,然后再將勺子里面的糯米倒了進去。這一切都很順利,我忍不住在嘴上說了句:“也不是很難嗎。”心里也在想:這么簡單,我一定會學會的。接下來就開始包了,當我把粽葉折下來時糯米就嘩嘩的從兩邊露了下來,像兩條白色的瀑布似的。一瞬間我的臉就紅了下來。見我過樣,媽媽把我手中的失敗品拿走,又給了我三片粽葉,而我的失敗品,媽媽則把它重新包好了。我看了看手中的粽葉,繼續包,結果瀑布又流了下來。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練習。我終于包出了一個還算好看的粽子,放入鍋中蒸。蒸好出鍋后,我一眼就看見了我的粽子,因為我的粽子中的糯米露了出來。
家鄉的端午節雖不如春節那般熱鬧,但它給我帶來了許多的歡樂,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好期待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25
端午節作文04-25
端午節作文04-25
端午節的作文04-25
端午節的作文04-28
端午節作文04-28
端午節作文04-29
端午節的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