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作文【大全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佳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佳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佳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佳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佳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佳節,你在緬懷著誰?
清明節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古人用來描寫清明節的詩。4月5日是清明節,人們都要上山掃墓祭拜祖先,這一悼念已逝親人的習俗流傳至今。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沒有下雨,晴空萬里的好天氣。我們一家人擠得很早,目的是要上山掃墓,祭拜我的爺爺。
一路上,春風拂面,空氣清新。我們驅車來到了山腳下,爸爸把它已經準備了好的祭拜用品拿了出來,還帶上了爸爸的“工兵鏟”和鋤頭,山路很難走。我和爸爸每人扛一樣工具,爸爸說我也是小男子漢了,也要學會嘗試各種適當的.勞動。到了墳頭邊,爸爸把雜樹砍掉,而我用鋤頭把墳墓周圍的枯枝敗葉清干凈,媽媽和姐姐撕開墻紙,掛好花。我們忙得一個比一個帶勁,不一會兒,就做完了。我們一家祈禱:保佑我們一家人身體健康,現在都是文明祭拜,所以我們不放煙花。
猛然,我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一些映山紅,我叫住了媽媽,媽媽喜出望外。連忙月過去摘了一些回來,色彩鮮艷。把它插在了墳墓邊上的土里讓爺爺欣賞它的美。
清明節作文3
清明節是一個寄托哀思的節日,每到這個時候,人們總會懷念自己已經故去的親人,用各種方式來表達我們的思念。
在我的家鄉清明節是僅次于春節的重大節日。每到清明節這天,最重要的當然是上墳,祭拜先人。上墳祭拜物品的準備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紙錢,而是食物。父母會提前買好要燒給先人的紙錢、香、燭、鞭炮,還有用紙錢剪成的長長的的.紙串,掛在墳前,用以招魂,我們家鄉叫做掛青,以前都是黃黃的紙錢做成的,現在樣式有了改變,有各種顏色的,大多是用亮亮的包裝紙做成。祭拜用的食物也是要提前準備,主要以肉類為主。常規的都是自家的臘肉,一大塊臘肉,不用切片,整個煮熟就好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祭拜食物也變得多樣化了。除了傳統的臘肉,一般還會買整只雞或者鹵鴨,帶上一瓶好酒,一盤水果,一盤瓜子花生,這樣上墳的物品就全準備齊了。
清明節當天,全家出動,大家分工合作,帶上祭拜用品就出發了。在墳前擺好食物,插上香燭,燒完紙錢,掛青,然后祭拜先人,最后再放鞭炮。一番忙碌后,上墳就完成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有傳統也有改變,但是對先人的懷念卻永遠不變。
清明節作文4
拜祭先人是孝敬的一種表現,是一種尊敬先人與懷念先人,敬仰先人的一種最重要的一種禮節,這個時候是個傳統的忌日,紀念先人,是看望先人的一個最好的時間。
清明節的時候,好多人都會來到先人的墓碑前,獻上花朵,獻上祭品,獻上一片孝心。我也不例外,我與叔叔,爸爸,還有我的小弟弟們來到這里,紀念先人的離去,紀念先人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些小雨把人的心情勾了出來,用一種懷念的心情來到了這里。來到了這個讓人敬仰的先人的墓碑前,述說自己的心聲。看望先人其實是非常必要的,想想過去,想想以前,沒有先人們的培養,哪里還會有我們的.現在的生活。沒有先人我們將不付存在。清明節這樣的一個日子能體現出的是一種拜祭的最適合日。清明節這個日子是給先人一個與我們互相溝通和互相探望的一個機會。清明節這個日子讓先人們安心,讓后人們進進自己的孝心,讓后人獻出一種敬仰與孝敬。這樣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萬事孝為先,只有把孝敬放在最前面,才能擁有更多的做人的標準,才能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孝敬的人。
清明節拜祭的日子,是紀念先人的離別,是紀念先人們的一個節日。
清明節作文5
每到清明,我們便會想起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也會想到清明是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它與寒食節有大大的聯系,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救重耳的故事。
一天,介子推和重耳逃難,他們每天只可以吃野菜。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重耳身體虛弱,沒有力氣了,因為他們日子過得十分艱苦。所以介子推在一天夜里悄悄地割下了一塊大腿肉。第二天早上他給重耳吃,重耳慢慢好起來,苦難的`日子即將結束,重耳獲得自己為了報答介子推,想照顧他母子。介子推早就知道這樣,于是背著母親去綿山隱居。重耳叫人去大火燒山,因為這樣子可以讓介子推從山上逃下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就是沒下山,結果介子推和母親一起在山上去世了。介子推寫了一張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重耳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也就是重耳定寒食節的第二天被定為清明節。
我們每年也會跟著爸爸和媽媽去祭拜已逝去的爺爺、太公們,并幫他們的墳墓打掃清理干凈,拔去雜草。
清明節作文6
今天,我們去金華市革命先烈的紀念碑前掃墓。站在紀念碑前,我們的隊伍筆直筆直的,只聽大隊委一聲號令說:“第一項是默哀三分鐘”。同學們不約而同的把頭低了下來,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想當年先烈們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美滿的生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生活,你們都是好樣的。接著大隊委又宣布第二項,是獻小百花。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到了紀念碑旁,一個個都帶著沉重的心情,向先烈們獻出了自己親手制作的小白花。終于輪到我獻小白花了,我把小白花系在了指定的大樹上,我心里默默地念叨:"先烈們。你們安息吧!你們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心中”!
這次掃墓,讓我體會到了先烈們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還讓我懂得了“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的意義,明白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學習你們的精神,努力學習好本領,長大后報效祖國,我要把你們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我們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強盛,更加美麗!
清明節作文7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與爸爸媽媽去掃墓。前一天,媽媽買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是為去掃墓準備的。媽媽對我說:“晶晶,現在這些東西不可以吃,等去掃墓回來,就隨便你了。”我高興地一笑,心想:“明天又可以飽食一頓了。”
第二天早晨,我們很早就出發了。到了半路上,發現一座橋上,而且橋下面是河,有人架著小船在干些什么 。爸爸打聽了來龍去脈:一位老爺爺在河邊拔草,不小心掉進河里去了。這時,我心想:“后果會是怎么樣呢?”隨后,我們向墓地“走”去。
到了墓地,我們看見了爸爸的老朋友,旁邊還有一位近80歲的老奶奶,我們想他們問好。進了墓地,里面一片陰暗,還有一股股冷風吹來吹去,感覺很不好。看那一只只骨灰盒,我真想變成一個魔法師,把他們變成一個個敦實淳樸的人。經過了一個個步驟,我們完成了一年的'心愿。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離我們遠去的親人。接著,我們又看見了那座橋和那條河。這時,那位老爺爺已撈了上來,他已經不再動了,人們把他抬上汽車,旁邊是兩個老爺爺的孫女和女兒,她們兩個淚流滿面,由四個人攙扶著。看著那遠去的車影,我心想:“世界上有少了一個人。”我沉痛地離開了那座橋和那條河。
今年的清明給了我快樂,給了我悲傷。
清明節作文8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你可知道端午節的來歷?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兵弱,連受秦國攻擊,楚國大夫屈原急在心頭,他抱著精忠報國,救國救民,富國強民的打算,卻不曾想反倒被奸臣排擠出來,他不愿意隨波逐流地活著;不愿意看見國家失陷,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跳進婆羅江自殺,人們便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人們到了那天,要劃著龍舟,把粽子撒到河里去,祭祀屈原。
今日,外婆買了一捆粽葉,還買了赤豆,準備包赤豆粽子,我也饒有興趣地加入進來,外婆先把青綠色的粽葉浸在水里,接下來一張張地擦干凈,接著,把赤豆倒進盆中,用水泡一會,再把水倒出來,一切準備就緒,外婆就開始包了,只見外婆嫻熟地把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把兩勺赤豆,一勺糯米放進粽葉里,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接下來把多余的`粽葉向內折,最后,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看著外婆包得有模有樣,我也想來包包,我拿起一片又寬又綠的大粽葉,好不容易折成斗型,往里面倒糯米。可是,粽葉里的糯米沒見多,反而一點點地往下漏,看呀,斗型的粽葉下面沒有包緊,正像沙漏一樣往下漏沙呢!看來包粽子比包餛飩難得多。經過練習,我終于包出一個“六角粽”。接下來把粽子“五花大綁”,放入蒸鍋蒸熟。不一會兒,一陣淡淡的粽葉清香撲面而來。
我撥開粽葉,蘸著白糖,不禁吟誦起屈原的《離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清明節作文9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4月4日清明節又到來了。在這個節日里,咱們全家決定去南郊踏青。天下著蒙蒙小雨,呼吸著山間、田野特有的新鮮空氣,頓時覺得心曠神怡。
抬頭仰望天空,幾只小燕子落在遠處的電線桿上,電線桿之間連著的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哇!時停時舞的燕子正像是五線譜上的音符,正演奏著一首歡快的“春之歌”。彎彎曲曲的小路旁,楊柳展開了鵝黃色的嫩葉;桃花露出了粉紅的笑臉,梨花綻開雪白的臉龐,它們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爭奇斗艷,細細觀察,那一滴滴雨珠在花瓣上滾動著,好似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小草似乎也不甘寂寞,爭先恐后地從褐色的土壤里探出青綠色、細嫩的小手,也許是它要和春天來個親密接觸吧!綠的芽,紅的花,青的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把田野小徑裝扮得分外美麗。
繼續向縱深前進,眼前出現一條小溪。清澈的溪水“嘩啦啦”地拍打著石塊,歡快地流著。潺潺流水中,幾條不的小魚順流而下,享受著“免費旅游”地快樂。小溪邊的草地上,聚集了許多出門踏青的游人。綠草地上的那一頂頂帳篷似朵朵大蘑菇,五彩繽紛。老人三五成群打著太極拳,年輕人則圍成一圈玩起了撲克。草地上不時響起“咯咯咯”的`笑聲,那是小朋友比較開心地笑。你看,他們不顧雨點的涼意,玩起了老鷹抓小雞的游戲。
清明節是美好的節日,更是咱們外出踏青的好時光。我愛清明,更愛那清明踏青的習俗。
清明節作文10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清明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清明節就是一愊長長的畫屏,生動明秀,清香彌漫,香溢透心扉,雖然天空中沒有我們的印跡,但我們已來過,這就是我們追求心境的平靜和淡然,充實的幸福和快樂。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的節日,不能忘記的是先輩始祖,無論何時何地,需要我們從心里永恒記住這神圣的尊嚴,不能容忍有絲毫的對先祖的`不敬。掃墓、培土、跪拜、燒紙,也是一種寄托的哀思。
清明節是一個感恩的節日,不能忘記的是我們的一顆中國心,一顆孝心,尊敬、孝順和贍養長輩,讓他們生活得好些,生活得開心些,這就是最好的感恩,就是對清明節的最好詮釋。
清明節是一個微笑的節日,不能忘記的是先祖的昭示,逝者已去,我們應坦然面對,感悟今朝,微笑著生活,繼承和發揚勤勞的傳統與和諧的家風,才是不枉負先祖的一片殫盡苦心。
清明節是一個陽光的節日,不能忘記的是先祖的陽光,蔭庶著子子孫孫的繁衍,我們心中有陽光,就是要傳承先輩的遺愿,傳承先賢的智慧,才能讓我們的人生贏得清白和精明。
清明節作文11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墓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是祭日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的習俗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我們漢族的習俗不僅有禁火、掃墓、踏青,還有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因此,這個特殊節日中既有掃墓祭祖的悲痛,又有踏青郊游的歡樂。
今天上午,我們要去祭拜我親愛的爺爺,于是,我和爸爸、伯伯、奶奶他們帶上供品還有許多東西出發了,一路上,鄉村的風景十分秀麗,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巨大又美麗的花園,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我的非常開心、高興,可是,我又想起我們是來祭拜我最親愛的爺爺時,心情不由得又悲痛了起來……
下午,我和爸爸趁著天氣好,騎著單車去東山學校游玩,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東山學校。哇!來東山學校游玩鍛煉的人們真多呀!我和爸爸圍著大操場跑了幾圈,然后爬桿、蕩秋千,運動得不亦樂乎,非常快樂。
這個清明我既給了爺爺墳上掃了墓,獻了花,懂得了清明節的許多知識,又運動了,雖然心里有點小悲傷,但還是過得很快樂!
清明節作文12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已故先人的傳統節日。每年的清明節天氣大都是陰陰沉沉的,今年也不例外,灰暗的天空好像在代表人們的心情。
今天,吃完中午飯,在爺爺的帶領下你也可以準備,一家人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拿著掃把、有的拿著供品、香燭浩浩蕩蕩地出發了。滿山都是掃墓的人,他們把原本光禿禿的山裝飾得花花綠綠,五顏六色,非常好看。
我們首先來到曾祖父的墳前,發現四周長滿野草,墳前有沙土、袋子、紙盒等垃圾,讓人看了很心痛。“開始干活吧!”爺爺一聲今下,我們便開始動手。我們有的拿起鋤頭除草、有的掃地、我和小弟弟則幫忙把五顏六色的紙花貼在曾祖父的墳上,經過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曾祖父的墳變干凈了!一眼望去像穿著一件五彩的外衣,太好看了,爺爺把供品放到墳前,點香祭拜、放鞭炮,祭拜完了往下一個地點出發,我和小弟邊吃東西邊跟在后面走,吃得很開心。
直到了下午四點左右,我們才掃完才墓,回到爺爺家里。家里已經準備好了點心,有排骨湯,還有很海苔等等,把這些菜用一層薄面皮卷起來吃,也就是我們說的‘潤餅’多菜和花生末、,哇!太好吃了,我吃了兩個還想再吃,可是肚子裝不下,奶奶說:“過兩天我們再做”。聽完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媽媽還說“清明節,要吃清明果,可以避邪。”
今天雖然辛苦了一天,但是我覺得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
清明節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清明節我都會想起這首詩,而我家鄉的習俗卻截然不同。
每到清明節,不管你多忙都必須得趕回來給自己的親人燒紙錢,祭拜,如果不這樣的話,那就是對祖先大不敬。
清明節一早,家家趕做祭拜品,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媽媽做東西,我就在旁邊打下手,媽媽做的都可漂亮了,有什么“萬事興,一笑仙等”。祭拜品做完了,該包紙錢了,他們把一大堆的紙錢十張十張的包了起來,然后又把它曬在太陽下面曬干,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曬干呢?媽媽笑了笑說:“不曬干怎么好燒呢。”
在曬紙錢時也要吃飯,吃飯前要“叫飯”,就是把飯什么的都準備好后,叫死去的親人來“吃飯”。說是吃,其實這也是一種禮儀罷了。他們吃完“飯”后,未滿12歲的小孩能吃他們吃的'飯,要重新盛飯。
飯也吃完了,紙錢也曬干了,是時候出發去給他們祭拜了。
我來到祖宗的墳前掃墓,然后把祭拜品放在祖宗墳前,然后邊燒紙錢,邊放炮。祭拜后,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情形。
清明節,我家鄉的清明節,真是有趣。
清明節作文14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紀念離我們而去的親人,也是掃墓的日子,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我奶奶的墓前來掃墓,沒想到墓園有那么多人和車,這真是人山人海,路邊擺放著一輛又一輛的小車,遠遠望去就像一條蜿蜒曲折的長龍,再往里走就聽到墓園里放的悲傷的音樂,看著人來人往,再看看墓碑一個接著一個,我當時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這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真是活著的人來這里紀念著離我們而去的人,你聽鞭炮聲一聲接著一聲,但卻聽不出熱鬧的氣氛,只感到一陣陣悲傷。
我們來到奶奶的墓前,媽媽拿著一個小掃帚在奶奶的'墓碑周圍開始打掃,爸爸手拿濕毛巾把奶奶的墓碑擦得干干凈凈,打掃完以后,我們開始擺放奶奶平時最愛吃的水果和點心,開始放鞭炮,我們來時折了幾枝嫩綠的新枝把它擺放在奶奶的墓周圍,又將紙錢焚燒,媽媽說:今天是奶奶的節日,今天你講到的話奶奶都能聽到,她還能看到你,想和奶奶說啥,就盡情地說吧!
雖然奶奶和我們陰陽兩隔,但是我不會忘記我們曾經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在她的墓前除了傷心、懷念,就是想在這時和她多聊會天,因為她能看到我還能聽到我的講話,我問她前幾天我給她寫的信她看到了嗎?我又囑咐她在那邊要照顧好自己,別仔細了,不要再操我們的心了,我們都很好,要她在天上好好的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一切順利,還有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將來長大有出息。
清明節作文15
清明既是一個節氣,又是一個節日。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全家回長治的老家感受了一下家鄉的清明節。在我的想象中,模糊地意識清明就是上墳、燒紙、祭拜祖先,感覺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通過兩天的觀察和生活,我才發現,原來清明有著它獨特而且豐富的含義。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我在城里長大,理解不了這是為什么。和爸爸到田里找姑姑,發現她們都非常忙,有一個叫做旋耕機的大家伙突突的跑來跑去,姑姑說,那就是耕地,要準備下種了。原來,清明正好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氣溫回升,正適合播種,所以就有了種瓜點豆。爸爸說,節氣就和人的成長是一樣的,什么時節就要干什么事,錯過了就非常難補救了。
清明正日子到了,一大清早我們帶上果品、紙錢等東西沿著彎彎曲曲的田埂徒步來到祖墳,先把果品等擺好,再點燃紙錢,然后磕頭跪拜祖先,最后大家一起還要為祖墳添上幾把新土,待到紙錢燃盡,簡潔質樸的儀式就結束了。
告別奶奶、姑姑等親人,和爸爸媽媽踏上回家的路程,這次清明節祭掃的情景仍在我腦海里浮現,在這樣意義深刻的日子里,我又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民族講究百善孝為先,家鄉人正是通過這樣一種形式,教導我們記住先人,記住歷史,讓我們把優良的傳統代代傳承。
【清明節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1-20
清明節_關于清明節的作文02-15
清明節踏青清明節作文11-21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6篇11-20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6篇)11-20
清明節的回憶清明節的作文通用04-22
清明節作文04-06
清明節作文03-31
清明節作文03-21
清明節作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