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端午節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xxxx年xx月xx日星期x天氣x
今年的端午節
樓道里散發出淡淡的香味,那是煮粽子發出的清香,端午節到了。端午節是個傳統的節日,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香賽龍舟、掛香包--人們用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節日。
但是今年卻不一樣,看不到人們喜悅的臉寵,聽不到愉快的歌聲,汶川大地震把人們的心變沉重了。他們都在牽掛著災區的人們,想到有多少個幸福的.家庭再也不能一起看賽龍舟,有多少個孩子再也吃不到包的粽子--
他們都有共同的想法,去幫助關愛這些受災的人們。
你看,捐款處的隊伍排得像條長龍,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有捧著壓歲錢罐的孩子。一個老漢走來,他的衣服又臟又破,走路顫顫巍巍。當他從口袋里掏出錢時,人們驚呆了。一枚枚硬幣,一張張破皺的紙幣,一共一百零五元。他是一個乞討者,這錢不知他攢了多長時間。這錢他完全可以在饑餓時買個饅頭充充饑,這時他也可以在嚴寒買件衣服來抵擋。可他卻毫不猶豫全部捐了出來,也許這是他的全部家當。
在這個大地震中還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這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部分。
災難雖然無情,卻打不垮我們,我們被愛這巨大的力量緊緊團結在一起,希望就在前方。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兩千多年前,因為楚國名存實亡,屈原跳河自殺。為了紀念他,大家將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端午節有不少習俗:吃粽子、賽龍舟、煮雞蛋、掛香包等。
這些風俗中我最喜歡賽龍舟。
每到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會跑到江邊去看龍舟比賽,為隊員們加油助威!隨著“咚咚咚”的聲響,龍舟比賽開始了。遠遠望去,整個江面上布滿了龍舟,這些龍舟宛如是一條條真龍,你看:它們瞪著圓嘟嘟的眼睛,好似兩顆超大的珍珠;硬得連墻都撞不碎的鱗片,就像記憶合金一樣待在火旁邊……來看看船員們怎么比賽吧!他們在比賽前摩拳擦掌地做準備,一個個蓄勢待發,想要爭奪群龍之首。看看賽場上他們的樣子吧。只見他們賣力地、快速地劃著船槳,每劃一下,一大片水花就涌了出來,就像一朵朵白色的.煙花綻放開來。隨著“一二,一二,一二……”的號子,整齊的船槳露出水面,好像裝上發動機的雁群,整齊地揮舞著翅膀。這會兒,有的人咬牙切齒,緊皺眉頭;有的人因為用力過猛手臂上爆出了一條條青筋;還有的人埋頭猛劃,臉上已經布滿了金豆子般的汗水,但他卻不叫一聲苦。最后,比賽結束了,贏的人手舞足蹈,開心地抱成一團;輸的人,嘆氣道:“唉,太過大意了!”但他們又重新振奮氣勢,開始期待來年的比賽。
這精彩絕倫的龍舟比賽我每年都不會錯過!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床了。因為伙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伙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著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游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御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粽子,并且說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粽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粽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
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6月16日是端午節,我與爸爸媽媽一起騎摩托車到離城非常遠的山上踏青。一路順風順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剛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車后輪胎突然癟了。我們只好推著泄了氣的摩托車打道回府。
因為這里離市區非常遠,所以在短時間內沒有地方修理。摩托車本來就比較重,再加上沒有氣,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著非常吃力。我在后面推,爸爸在前面推,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們兩個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媽媽不但一直給我們鼓勁,而且還積極的尋找修理點。雖然非常累,但我非常高興,因為我自己也盡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經過一番拼搏與努力,我們足足走了5公里,但還是沒有到達目的地。向當地村民一打聽,說再往前走半小時會有一個修車的地方,到那里就會有希望了。雖然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但一聽到這話,我還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來。在這半小時里,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漫長的30分鐘,路上我竭盡全力的向前走,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終于,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這段艱難的旅程。
這次特殊的旅行,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相信這次旅行會讓我終身難忘,我想今后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束手無策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媽媽說,五月初五那天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著糯米,投到汨羅看江里,我們家鄉端午節的主要風俗就是包粽子和插艾葉。
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到了端午節,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粽葉,把粽葉卷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一會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包的粽子可好看了,有各種形狀的。粽子包好后,放進鍋里煮,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
我和爸爸忙著把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說這樣可以辟邪。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皮膚病。
我喜歡我媽媽包的粽子,我喜歡我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啦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啦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啦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與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啦。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今天媽媽教我編了一個花網袋,是用彩色毛線編織的',特別好看。媽媽說:“這是一個傳統習俗,每到端午節,小朋友身上都要掛這個花網袋用來避邪。”開始學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難,老是把毛線絞在一起,媽媽就一步一步耐心地教我,過了一會兒我學會了,還覺得很容易呢。花網袋終于編好了,我放了一個雞蛋在里面,然后把我和媽媽一起編織的花網袋掛在脖子上,感覺很漂亮。
后來,媽媽還給我講了一些別的習俗,比如:每到端午節,家家門前要插菖蒲和艾葉,堂中要掛鐘馗像,以鎮妖除害。早上要吃粽子,房間里噴雄黃酒,用艾葉熏壁角,祭神,還有賽龍舟,媽媽還給我講了《白蛇傳》的故事。媽媽說她老家宜興還有一個端午習俗是吃美味的烏米飯,烏米飯是用一種叫烏飯草的葉子搗成汁,然后再用米浸成黑色做成米飯,吃起來特別香,可惜我還沒有吃過,好像說這個習俗還和《目連救母》這個故事有關呢!
原來,簡單的一個端午節還有這么多的知識在里面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端午節“當當當當當當當”,隨著舞龍的聲音傳來,端午節也乘著歡樂的聲音到來了。大街上,人人都在慶賀;市場上,還有人在買粽子;房子里,一個個巧奪天工的粽子正在誕生……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暗暗地顯示端午節來了!隨著歡快的腳步,伴著歡快的笑聲,我們一起來到街上看舞龍。每條龍都是那么的金光閃閃、生龍活虎!那些龍搖頭擺尾,好不快活!高超的舞龍技術使觀看的人們贊不絕口、拍手叫好。那場景,掌聲雷鳴,叫聲不斷,幸福的聲音把人們的耳朵都塞滿了!接下來我們去江邊投粽子、倒黃酒,這樣做當然是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啦!
雖然我們這條江不是屈原自盡的.那條,但只要有這個意思就行了。同行的人告訴我:投粽子不要太用力,要輕輕地投。我心領神會,拿起一個粽子:這粽子可真是肥嫩多肉啊,光看它的個頭就知道。如果屈原在天有靈也會欣慰的!我懷著興奮的心情,拿著那個又肥又大的粽子,輕輕一投:只見那粽子在天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旁邊觀看的人都說我投的好。就這樣,在人群的歡呼雀躍中投完了粽子,那時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最后,說到這里,你們肯定會問:最后你干啥去啦?
當然是回家吃粽子啦!端午節怎能不吃粽子呢?我抓起一個粽子,把猛吞下去,結果被燙的臉就紅了。老媽在旁邊笑我:“你的紅臉蛋好可愛啊!”我聽后“無語”了,只得微笑。隨著晚上的爆竹聲的漸漸消散,我慢慢地進入夢鄉……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一提家鄉的風俗,我的腦海里就會立馬浮現出一家人吃粽子的情景,而這正是五月初五端午節特有的風俗。
關于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撈尸,可怎么也找不到。于是就有了漁夫準備飯團、雞蛋等食物,丟入江中,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食咬屈原的尸體了。后來這些食物慢慢演變成了粽子,于是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我和弟弟就盼望著包粽子、吃粽子。有一年端午節,我和弟弟早早起了床,因為媽媽要教我和弟弟包粽子。
首先準備食材:不同顏色的棉線、粽葉、糯米和自己喜歡的餡兒,我喜歡肉餡兒的,所以我準備了肉;弟弟喜歡蜜棗的`,爸爸和媽媽喜歡紅豆的。
然后開始包粽子了。第一步是把兩三片粽葉折成簸箕形狀,我很快會了,但是弟弟卻折騰了好一會兒,才學會;第二步是放入糯米和餡;第三步是沿著粽葉包裹起來,包成三角的形狀;第四步是用線裹起來,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線來區分。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鍋里,大火煮開后,再用小火悶煮三、四個小時。出鍋時,一股粽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和弟弟饞得口水直流,仿佛想一口就把它們全部吃掉。就連平時需要叫喚才知道吃飯的爸爸,今天也準時來吃飯了。一家人圍成一桌,十分開心,我和弟弟無法抵御這香味,一個接一個搶著吃。吃了一頓粽子,幾個星期都忘不了得味道,真是回味無窮啊!
這就是端午節的習俗,是中華傳統的文化,流傳至今。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25
端午節的作文04-16
端午節的作文04-16
端午節的作文04-16
端午節的作文04-17
端午節的作文04-17
端午節的作文04-18
端午節作文04-18